《穿越之大唐酒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大唐酒家-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雪娘踹了荣玉书一脚,示意声音太大声了,倒是坐在旁边的明哥儿有些好奇的问道:“崔家?很有名吗?少爷你给我说说。”

    荣玉书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只得说道:“五姓七家,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是很久以前的时候就流传的大家族,特别是崔氏,从魏晋时期便是势力很大的士族,而李氏,更是在汉朝的时候便有了许多的名人。”

    事实上面,在古代的这个时候,大家族几乎是差不多垄断了朝堂上将近八成的势力。唐朝当然也是如此,荣玉书小声的问了一句,道:“这个时候的皇上,应该是属于赵郡李氏一脉的吧。”

    其实荣玉书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听说在后来唐玄宗的时候,改认了陇西李氏。

    雪娘似乎也不清楚,打了一个哈切,有些困乏的说道“呵呵,管他是哪一脉的,不都是姓李的吗?不过这位崔品迁公子,可不是只有脸好看啊,虽然听说不是正房一脉,但是心狠手辣,一脸的精致美貌不知道迷惑了多少人,对了,文玉啊,离着这个家伙远点,就算是周俊彦那个家伙,看见这人估计都要服服帖帖的。”

    荣玉书见着雪娘似乎不是很喜欢这个家伙,干脆闭上嘴巴,闭目养神的好。

    清河崔氏,这个时候的士族,几乎是可以把握一个朝代的更替交换,有着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想一想隋唐的交替的历史,跟着这些大家族也有着绝对的关系。

    只是到了武则天的时候,大力的发展科举,争取从寒门中选拔优秀人才,其目的,就是为了打击这些大家族的势力。

    一路上的车马劳顿,行走了大约半天左右,便是换成水路。

    本应该在洛阳的时候便乘坐水路,可谁知的是这位崔公子却说有其他的事情,需要乘坐马车半日,才在旁边的县城渡口处乘坐华船前往扬州。

    这周围的县城荣玉书倒也不是很熟悉,只是在马车上坐了坐,渐渐的,空气中都可以闻着的一股股的水汽,便知道的是到了水气弥漫之处了。

    马车停顿,荣玉书掀开的旁边的帘子,果然,入目的是一片水色,蔓延至远处天边。一片水光波澜之处,有着十多处大船。

    荣玉书这是第一次看见所谓的真正京杭大运河,古代的大工程,才发现的是果然是名不虚传,江如罗带,江水平缓,江水滔滔,甚至比过某些地方的长江黄河。

    远远比上洛阳里的运河要雄伟壮丽的多,毕竟是在城里面,不可能修建的太过宽阔。

    偏偏是停在岸口的一艘大船,惹人注意。

    荣玉书跳下马车,整理了一下衣裳,唐朝的制船业虽然是算不上好,但是也算不上太差,这艘船,便有将近百米的长度,大约三层楼高,近看雄伟壮阔,木船雕栏画栋,隐约的可见的是楼上精致的房间,在层层轻纱的掩藏下面,若隐若现。

    这么一艘船,价钱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便可以估计的了,光是人力物力,怕是就需要的是千金以上。

    想到这里,荣玉书心里面微微一沉,就是对比着这人,便是周福爷,也需要甘拜下风吧。

    这大唐的财富,怕是有超过六成,都在这些所谓的大家族中,也怪不得那些平民百姓过的有多清贫了,光是一两银子,都可以让人家过上一年的富足生活了,若是这船,怕是那些普通的人民奋斗两辈子都是不可能的。

    崔品迁先行一步,船上下来一些年轻貌美的丫鬟,笑盈盈的将他们这一行人迎上去了。

    脚下的地板打磨光滑,所到之处,皆是铺满了地毯,摆上了鲜花,便是那角落之中,都燃起了熏香,荣玉书对着香道有一点侵染,可以判断的出,是上好的檀香。

    就是一尺一金的苏州刺绣,在这里也不多是普通的布帘而已。

    如果是说之前的时候马车是低调的奢华,那么这里,就像是销金窟一样。

    貌美的丫鬟嘴角带着的是淡淡的笑容,绝对不会让人觉得虚伪,荣玉书一直觉得这里的气氛和某些地方有些相像,直到看到了这里的人,才想到的是一个地方——琼花楼。

    只不过这里比上琼花楼更加的奢华奢侈,纸醉金迷,金碧辉煌。

    崔公子一席白衣身影在前面一停,转过头对着几人点头示意道:“几位车马劳顿,在下备上了微薄酒水食物,希望几位不要嫌弃。”

    此时已经过了午时了,便是自己的肚子都有些难受了。来到郁芳厅,其实就只不过是吃饭的地方罢了。

    雪白的白瓷周边,镶嵌着黄金,便是那筷子,都是打造的有些精致的银筷子。

    桌上的菜肴,外形精致奢侈,在中间还有一份小的烤乳羊,不大,听说就是这样的羊子才是肉质最鲜嫩,雪娘眼睛挑了挑,似乎对这里面的景色也有些惊讶。

    周福爷毕竟是久在商场上面混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可是不低,笑呵呵的恭维了一下进到华船中的景色,崔公子谦虚了一下,便请诸位入座了。

    每人的身边皆是有着一位美人服侍倒酒,明哥儿站在身后,这种场合自然是不可能入座的,荣玉书的旁边也有着一位妙龄美人,笑呵呵的给着荣玉书倒了一杯酒。

    荣玉书推脱自己最近不适合饮酒,美人也不勉强,用白瓷勺子舀了一碗汤,汤中鲜红色的颗粒,在清亮的汤中显得尤为的引人注意。

    “公子尝一尝这石榴粉银丝羹好了。”温声温玉,美人如画,这不大的地方,若是普通的人身处其中的话早就欣喜若狂了。

    荣玉书其实也对着清亮有些微稠中的红色的颗粒物有些好奇,尝了一口,勾芡的汤汁异常的鲜美,荣玉书有些惊讶的挑眉道:“这红色的东西,是藕染红的?”

    美人眉目中闪过了一丝的诧异,知道荣玉书是在问自己,有些慌乱,点点头的说道:“是的。”

    荣玉书尝了一口,道:“这银丝是笋子,这汤是用银耳炖成的,好像还加了其他的东西,是什么?”

    鲜美中带着一丝甜味,荣玉书总觉得其中的一味尝不出来,想问一下旁边的女子,谁知道女子的脸色变得有些差,瑟缩的说道:“这个,我也不知道。”

    荣玉书有些失望,高位的崔品迁冷冷的看了一样旁边的女子,女子霎时间脸色变得雪白。

    “好了,下去吧。”崔品迁的语气还是温温的,但是女子的的身子抖动了一下,退下去了。

    荣玉书眼睛眨巴了一下,抬头对着崔品迁道:“崔公子知道这石榴粉银丝羹的汤底,除了银耳之外,还加了什么嘛?”

    崔品迁眼睛闪烁了一下,嘴角勾起,道:“不知。”

    周福爷在对面一直对着自己使着眼神,荣玉书假装没有看见,继续说道:“琼花楼的姑娘们,虽然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吟诗作赋也不在话下,可是说着这吃食的精细处,还是少了一些。就是崔公子自己都不知道这汤中加的是什么,姑娘如花似玉,又何苦为难人家呢?”

    崔品迁的笑意掩藏不住,道:“看来荣公子还是怜香惜玉?”语气微微上挑,像是疑惑,又像是肯定。

    荣玉书笑了笑,态度谦虚却又不卑微,道:“当然,说到底,也怪我不解风情,如果我旁边做的是一位御厨的话,我一定和他聊得非常来。”

    崔品迁笑了笑,挥挥手,将身下的人唤来,附耳说了两句,退下后,荣玉书也松了一口气。

    若是真的因为他的一时不查让人家遭受责罚的话,他会愧疚过意不去的。

第25章 有意交好却迷惑() 
江水滔滔,漫天江水滔滔不绝的绵延向西,站在船头,和煦有些燥热的威风,混杂着淡淡的水汽迎面扑来,反而有一种清爽的感觉。

    顺流而下,加上划船,只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便可以达到扬州。

    荣玉书悠闲的站在了船头,感叹着从洛阳达到扬州将近一千多里的距离,居然短短的三天就可以到,京杭运河周边的风光,也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美不胜收。

    周福爷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在他的旁边有些感叹的说道:“很美对不对,若是在以前的时候,从洛阳到扬州,车马劳顿,也要十多天的时间,如果走水路的话,只需三天的时间,便可以到达。有了这条运河,我们做生意的不知道有多么的方便。”

    荣玉书笑了笑,道:“确实是,不过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当年的隋朝一定也花了不少的钱。”

    周福爷的眼角带着皱纹,眼神有些沧桑的说道:“呵,运河虽然耗费多,但是也绝对没有动了隋朝的根本啊。”

    周福爷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人,见证了一个朝代到另外一个朝代的转变,他说出来的话,那些故事,总是那么让人感兴趣。

    荣玉书竖起耳朵听着,却看见周福爷眼神有些贼兮兮的瞧了瞧四周,道:“你真的想知道?”

    荣玉书头点的像小鸡啄米一般,说道:“就我们两个人悄悄的说,不让其他人知道,特别是那位崔公子。”崔公子虽然长得俊美,可是总让人觉得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周福爷嘿嘿的笑了笑,船上有些哀愁的气氛好像冲淡了一些,双手背立,声音低缓的说道:“现在世上都说,皆是因为隋炀帝荒淫无道,将隋朝的库存全部挥霍完了的原因,你真的也是这么觉得的吗?”

    荣玉书摇了摇头,他读过历史,但是也知道的是有些时候,历史是有着胜利者书写的。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就是规矩。”

    周福爷笑了两声,眼神中有些欣慰,语气也放缓了一些,道:“说的没错啊,都说隋朝落败,太宗的贞观之治繁华,可是说到底,还不是吃着隋朝的老本,隋朝,也还不是吃着文帝留下来的老本?只有经过那个时候的人才知道的是,隋文帝在的时候,也是不差的,车流如潮,南来北往。”

    荣玉书继续的问道:“那怎么在隋炀帝的时候,就落败了呢?”

    周福爷摇摇头,笑了笑,示意似乎没有说对,道:“倒不是落败,只不过那个时候,隋炀帝提出想要修建一条连接南北的大运河,就是我们脚下的这一条。却在修建的时候,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人们总是以为看到了一个朝廷的富裕,便觉得了不起,却没有看见的是那些大家族手里面握住的财富。他们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朝代,积累下来的财富,聚集起来,已经不仅仅是富可敌国了,那价值,甚至可以超过好几倍的国库的金银,便是全盛时期的隋朝都不能比。”

    荣玉书的眼睛睁大,有些惊讶,道:“真的?那么有钱。”

    周福爷点点头,继续说道:“便是脚下的这华船,你乍一眼看上去似乎觉得惊艳,其实,这根本算不了什么,对于清河崔家来说,只能算是九牛一毛而已。便是之前你看见的吴老爷,或许他再奋斗三辈子,都不可能赶上崔家。”

    荣玉书的眼睛挑了挑,眼神往下,心里面不免的有些不是滋味,切,可不可以让他们用一根牛毛把他砸死啊。

    “隋炀帝千不该万不该,就不应该把主意打到那些士族大家上面,他便是皇帝又如何,水能覆舟亦能载舟。。。。。。”周福爷的语气有些激动,但是突然卡壳了一下,荣玉书有些反应不过来,问了一句,“怎么了?”

    周福爷似乎察觉到自己的语气有些激动,勉强的笑了笑,接着突然叹了一口气,说道:“算了,讲这么多如何,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荣玉书看出来周福爷的脸色有些不好,连忙的说道:“周伯伯还是先回去休息一下吧,下次再说也是一样的。”

    周福爷勉强的笑了笑,同意了,看那样子,摇摇晃晃,似乎受到了什么打击一样。

    荣玉书不禁有些担心,本来想要送他回去,却被他摇摇手的拒绝了。

    荣玉书也不好勉强,只有嘱托着要好些休息,自己不禁有些后悔,早知道周福爷讲到前朝的事情会那么的激动,早知道就不问了。

    又只剩下了一个人,船面水花不停的翻滚如同白浪,远处平静的水面上时不时的有着一两条鱼儿冒出头来,看的荣玉书是神往不已,口水都快滴下来了。

    这江水里面的鱼儿,吃起来味道一定很好,可是自己又不能去做,好惆怅。

    荣玉书感受着微风,感觉到滚滚江水向东流逝,一时间不禁想起的是上辈子的时候自己曾经背过的诗歌,脑袋瓜子刚刚一转下来,口中就脱口而出了。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荣玉书的声音不大,又被这风声所掩,但是却仍然听见的是后面一阵的掌声,荣玉书回头,发现正是崔公子斜斜的靠在栏杆上,嘴角含笑。

    一双手掌白皙纤细,姿态优雅,风姿绰约,这么一会的时间,居然又换了一身宽松的白衣服,堪堪的露出锁骨,带着一股禁欲的美感。一头乌黑柔顺的头发,其实是最好的装饰品,只是略微的扎起来,像一块完美的墨玉。

    起身朝着自己这边走过来,荣玉书的眼睛中闪过一丝惊艳,接着回归了正常。

    崔公子嘴角带笑,说道:“荣公子这首诗上半部分倒是和我们现在的情景有些相似,闲适优雅,照理说这样的文采,算得上是上品,是公子自己做的?”

    荣玉书毫不犹豫的说道:“怎么可能是我自己做的,当然是从别处书上看见的,抄的。”

    荣玉书承认的爽快,出乎意料,崔品迁脸上一僵,但是马上恢复了正常,继续的拉扯道:“公子在哪里看见的,哪一天我也去买一本。”

    唐诗宋词三百首,你哪里都买不到。荣玉书心里面这么想的,但是脸上还是诚恳的说道:“我也不知道,只是听人无意中在家翻书的时候看见的。”

    崔品迁渐渐的走到了这边,眼神似乎上下打量了一下荣玉书,渐渐的将目光放在了脸上。

    荣玉书被看的有些不习惯,这眼神看上去就像是在看一头猪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