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礼物装了车,张瑄也上了车,由张力套车直奔相隔不远的崔府而去。

崔家。

李林甫突然病死,震惊朝野。皇上下诏为李林甫举丧之后,有不少朝中大臣迫于情面准备赶去李家致哀,尤其是李林甫昔日的党羽。

崔琚正犹豫着去或者不去。虽然李林甫不是什么好鸟,生前也跟崔家没有过多的来往。但所谓人死恨消,当听说他的恩师、左相陈希烈率先第一个登门拜祭李林甫之后,作为陈希烈的学生,崔琚觉得自己似乎也该随大流挡一挡面子了。

老师都去了,学生如果不去,反而显得崔家人没有器量。

但崔琚又怕因此得罪了杨国忠,一时间拿不定主意。后转念又一想,在面子上,杨国忠自己说不定也要亲自去一趟,去拜祭一下李林甫挡挡面子,也不至于就得罪了杨家吧……

想到这里,崔琚定了定神,向一直侍候在一侧的庶长子崔进和嫡次子崔焕摆了摆手道,“进儿,焕儿,走,随为父去李府致哀。李林甫虽死,但活人的面子不能不要。”

崔焕暗暗皱了皱眉,觉得有些不妥,却没敢说什么。

这时,有家仆来报:“老爷,张府三公子张瑄求见。”

崔琚有些意外,倒是没有想到张瑄会在玉真观宴会结束之后立即就来崔家登门拜访。不过,张瑄的惊世才学已经彻底征服了崔家父子,再加上有皇帝的口谕玉成,这桩婚事已成定局。

既如此,张瑄就是崔家的新姑爷,姑爷登门拜访,怎能不见?

崔琚沉吟了一下,端坐在那里,朗声道,“来人,去请夫人来。焕儿,你出去把张瑄迎进来。”

崔府院中。

一棵苍劲雄浑的槐树下,张瑄神色淡定从容,倒背双手默然平视前方,静静等候,整个人显得英挺儒雅。

周遭几个崔府的下人躲避在角落里,凝望着张瑄,兴高采烈地小声议论着。有几个大胆的颇有几分姿色的婢女甚至悄然向张瑄投来几个勾人的媚眼儿,扭腰摆臀袅袅婷婷地有意在张瑄面前走来走去。

有一个还壮着胆子过来向张瑄躬身一福,“奴婢见过张家姑爷。”

张瑄淡然一笑,点头致意。

崔焕脚步匆匆,从崔府的花厅中赶出来,大老远就拱手朗声笑道,“张瑄,劳你久等。家父和家母正在厅中等候,你随我来。”

张瑄对崔焕印象极佳。崔焕虽然也有些年轻气盛,依仗才学眼高于顶,但却并不嫉贤妒能,胸怀和肚量都超乎常人,品行高洁。

“张瑄见过二哥。”张瑄笑了笑躬身见礼。

崔焕一怔,但瞬间就反应过来,张瑄和崔颖的婚约牢不可破随时可以完婚,张瑄这种称呼实属人之常情。

“呵呵,三弟。走,随我进去。”崔焕稍稍犹豫了一下,也和声还礼,称呼了一句“三弟”。

两人说说笑笑,并肩走进崔府的花厅。

崔琚和郑氏夫人端坐在主位上,崔进则坐在下首,见崔焕陪着张瑄进来,也起身相迎。

崔琚满脸的笑容中微微有几丝尴尬,毕竟他前面曾经登门做过要退婚的事儿。而郑氏夫人却笑吟吟地望着张瑄,越看越喜爱,怎么看怎么顺眼。

所谓丈母爱郎、小孩爱糖,张瑄这种姿容秀美气质高雅才学绝世且前途无量的年轻姑爷,没有几个丈母娘不喜欢。

张瑄躬身郑重向两人见礼尚未完毕,郑氏夫人已经笑着起身走过去拉起了张瑄,自来熟一般地亲切招呼道,“瑄儿,不必多礼,咱们自家人不说两家话——焕儿,吩咐人上茶、摆宴,留瑄儿今晚在府上用饭。”

第一卷长安风云 第053章杨国忠得势

第053章杨国忠得势

张瑄见郑氏夫人招呼殷勤亲切,呵呵一笑,再次施礼道,“谢过夫人。”

郑氏夫人不高兴地皱了皱眉道,“瑄儿,你是崔家的姑爷,老身的女婿,你和颖儿的婚事,有皇上和崔张两家长辈做主……以后还要常来常往,在这称呼上千万不要生分了。”

张瑄一怔,犹豫了一下,还是朗声道,“是,岳母大人。”

郑氏夫人爽朗地笑了,向张瑄使了一个眼色。

张瑄无奈,只得再次上前一步,向崔琚大礼拜下,“见过岳父大人。”

崔琚微微一笑,摆了摆手,“起来吧,不必多礼。夫人,你和焕儿进儿先陪瑄儿叙谈一会,我往李府一趟去去就来。”

张瑄眉梢一扬。他这一趟来崔家,主要目的就是阻止崔家父子去李林甫家拜祭。

“岳父大人,此去可是为拜祭李林甫?”张瑄轻声问道。

“然也。李林甫固然声名狼藉,但死者为大。皇上下诏为其隆重举丧,念在昔日同朝为官的份上,老夫不能不去一趟。况且,陈相是老夫恩师,陈相既去,老夫不能不追随……”崔琚摆了摆手,“汝且等候片刻,老夫去去就来。”

“岳父大人,请恕小婿直言,李府这一趟,去不得。”张瑄淡然道。

崔琚愣了一下,却是耐着性子凝望着张瑄,沉声道,“这倒是为何?无论如何,李林甫已死,祭拜一下死者乃是人之常情……”

如果是之前的张瑄,或者张瑄没有表露出惊天的才学和超乎常人的敏锐判断力,崔琚断然不会耐心听张瑄解释。但如今,崔琚潜意识里想要听听张瑄究竟又有什么说道。

到了这个份上,很多人其实都明白过来了:张瑄之所以敢当众谩骂李林甫,一来是看准了李林甫命不久矣,二来是对皇帝的心思有着精准的揣摩。

“不知岳父大人觉得,李林甫之后,会由谁顶替他的位置登堂拜相?”张瑄拱了拱手笑笑。

崔琚不假思索地道,“当然是杨国忠,毋庸置疑。皇上扶植杨国忠已非一日,如今李林甫已死,杨国忠拜相顺理成章。”

“既然如此,那么岳父大人又以为,以杨国忠的为人秉性,他会放过李家吗?”张瑄的声音虽然不大,但传进崔琚的耳朵却如同惊雷,让他浑身一震。

他惊疑地望着张瑄,好半天才沉声道,“人死恨消,纵然有天大的冤仇,杨国忠也不至于这般赶尽杀绝吧?”

“呵呵。”张瑄摇头笑道,“岳父大人,如果张瑄没有猜错的话,至多明日一早、甚至是今晚,皇上就会任命杨国忠为相。而杨国忠登上相位,第一件事情就是拿李家开刀。”

“拿李家开刀,一为杀鸡骇猴立威,二为斩草除根为杨家消弭祸端。杨国忠心狠手辣比李林甫有过之而无不及,岳父大人应该比小婿更清楚。”

“不仅是李家……朝中势力很快就要大洗牌,李林甫一党必然要被杨国忠驱逐出朝,这个时间不会拖太久。”

崔琚皱着眉头沉吟道,“李林甫好歹曾是一朝宰辅,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为皇上效力多年。皇上怎么可能坐视杨国忠肆意构陷株连其子女后人?”

见崔琚说起李隆基来,张瑄心里忍不住笑了。心道:李隆基其人心性最是凉薄,对他来说,什么也比不上自己的皇权稳固最重要。他会怜惜李林甫?怎么可能。

但这种话,张瑄却无法说出口来,只得笑笑又道,“岳父大人,昔年李林甫肆意构陷大臣,家破人亡者不住少数……皇上可曾阻拦?今日之局势,杨国忠得势,一如当年之李林甫……小婿说句大胆的话,李林甫固然一死,但能不能得到善终,还真是难以预料的事情。”

张瑄此话一出口,崔琚倒吸了一口凉气。而站在一侧的崔进、崔焕兄弟两个,更是脸色大变。毕竟,张瑄这话太惊人了。

“这倒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岳父大人是陈相的门生,杨国忠拜相之后,陈相的日子也不好过……当今之计,明哲保身方为上策。岳父大人切记不要再如以往一般追随在陈相左右,必要的时候,甚至不惜表明崔家的态度。”

“唯有此,才能避免崔家被牵连进去,成为杨国忠打压的对象。”

“崔家是世家大族,若是明哲保身,杨国忠势力再大,也断然不会上门挑衅。如此种种,皆是小婿的肺腑之言,还望岳父大人三思而后行。”

张瑄长身一礼,朗声道。

崔琚目光闪烁,神色变幻,良久才叹息着点头道,“瑄儿所言有理。老夫当局者迷,反倒是你看得清楚。如此,老夫明白了……”

“来人,摆宴。”崔琚挥了挥手,“且休管这些烦心事——焕儿,速速派人去玉真观接颖儿回来。”

……

……

果然如张瑄所言,当晚,李隆基就紧急召集朝臣在兴庆宫朝会,为了立即稳定住局面,下旨任命杨国忠升任礼部尚书兼同中书门下三品,接替李林甫拜为右相。

一时间,杨氏得势,杨国忠的气势上升到了一个极致。

在皇宫里接受皇帝训示和文武百官恭贺之后,杨国忠心满意足地回了自己的府邸。而这个时候,所有在京的杨家一脉,都早已聚集在了杨国忠的府上,设宴为杨国忠庆贺。

但却惟独少了虢国夫人母子二人。

杨国忠端坐在主位上,左顾右盼,气势凛然地向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大声问了一句,“大姐,八妹,三姐儿娘两个何在?”

韩国夫人一怔,旋即笑了笑,“这倒不曾看到。或许是没有得到三弟拜相的消息吧?”

秦国夫人则在一旁皮笑肉不笑地淡淡道,“三姐最近情绪有些不对劲,往日里最喜饮宴聚会,可奴家约了她几次,她都懒得出门。整日里在府上守着她那个不成器的小儿子,不知道搞什么搞。”

“无论如何,三哥拜相,这是我们杨家的大喜事。奴家这就派人去三妹府上请她过来。”韩国夫人见秦国夫人说话阴阳怪气地,生怕会引起杨国忠的“误会”,便笑着插话道。

“罢了。大姐,三姐最近身子有恙,就让她安心在府中休养……都是自家人嘛,何必这么见外?”杨国忠摆了摆手,却是故作姿态地开怀笑着,又举杯邀饮道,“诸位,满饮这一杯酒,完了国忠有几句话说。请。”

________汗,确实是慢了,一天只有两更。请大家理解一下,年底了,琐事缠身,有些后悔年末开书了,不过,老鱼宁可保证质量也不想牺牲质量过度追求速度。我没有存稿,基本上天天写天天发,或许能过了下周,才有时间存点稿子吧。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一卷长安风云 第054章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上)

第054章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上)

杨家众人饮毕,皆用热切的目光注视着杨国忠。

之前的杨国忠就已经算是杨家一族在长安的代言人,而如今杨国忠登堂拜相,更是成为杨家的一棵大树,为杨家族人遮阴避凉的。

当然,所有杨家人包括杨国忠在内,最大的靠山还是宫里的杨玉环。如果没有得宠的杨玉环,杨家人狗屁都不是。这种无上的富贵荣宠,其实并不牢固,旦夕之间或许就会荡然无存。只是这一点,时下没有几个杨家人能清醒地认识到。

虢国夫人算是一个聪明人,知道杨家的权势来自于杨贵妃,该高调的时候高调、该低调的时候低调,所以虽然平日里极尽奢华,但却很少嚣张外放,过多树敌。不像其他的杨家人一样,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杨国忠微微有些志得意满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然后就端着架子淡淡道,“蒙圣上恩宠,某今日奉旨入相。由此,我杨家算是在长安真正站稳了脚跟……某别无所求,只盼诸位能戮力同心,携手一致对外。”

“某初掌相权,政局不稳,由此更需要诸位鼎力相助。从即日起,希望诸位能与某家共同进退……”

“杨家宗族累世之富贵,就掌握在吾辈手中。该何去何从,希望诸位自个儿都掂量掂量。某是大唐右相,领衔中书门下,此刻当与往日不同……吾辈应兢兢业业、克俭奉公,以树杨家清誉、以报圣上隆恩,为大唐社稷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日后,自某以下,杨家族人那些铺张奢糜的饮宴、出行、日常等一应用度,该减的减,该免的免,切忌不要再落人口实,免得让皇上对吾等失望。”

杨国忠如此大义凛然,驸马都尉杨錡趺坐在那里心里暗笑:你杨国忠不过是一夯货尔,不学无术,贪赃枉法,投机钻营溜须拍马能为,这克俭奉公报效朝廷之说,当真是天大的笑话。

对于杨国忠的得势,杨錡心里其实颇不以为然。他一向认为,杨国忠鄙陋粗俗,不堪为杨家代表,而他自己能文能武方是大器。只是奈何命运难以捉摸,杨家这些人还偏偏就是杨国忠爬到了高位上。

都处在同等的起跑线上,杨国忠能跑得更快更远——由此可见,杨国忠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因此,杨錡顶多是在心里腹诽两句,并不敢真正形于颜色。要知道,他虽然是驸马都尉,但太花公主已经辞世,他只是一个空头的驸马爷。如果得罪了杨国忠,纵然是一家人,也会被杨国忠无情打压。

“喏。”杨錡拱手朗声一笑,“吾等唯三哥之命是从。”

杨国忠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却又转头向杨錡道,“某最近接到藩镇和诸多下臣参奏李林甫结党营私专权误国的密报……李林甫虽死,但李家的影响尚存,为了确保吾等杨家的地位,某……”

杨国忠顿了顿,声音旋即变得阴沉压抑起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某决定,上奏朝廷,匡正歪风,革除奸党——錡弟,汝不仅是驸马都尉,还是侍御史,当率先起而弹劾,为百官做个表率。”

杨錡一怔,迟疑道,“三哥,李林甫方薨,如若小弟就起而参奏,似乎……”

杨国忠眸子里闪过一丝阴狠,淡淡道,“为国锄奸,何惧而有?李林甫祸国殃民,乃是天下人众所周知之事……当然,錡弟可先向李林甫党羽下手。如那嚣张跋扈的御史中丞吉温贼子——”

杨国忠说到这里,想起昔日吉温依仗李林甫权势傲慢骄矜瞧不起自己的点点滴滴,不由冷笑着沉声道,“此贼乃李林甫麾下第一干将,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实乃国贼,当先除之。”

杨錡不敢再质疑什么,只得点了点头。

……

……

当晚,张瑄在崔家饮宴。崔颖特意从玉真观返回崔府,一起作陪,尽欢而散。

第二日上午,有些朝臣陆续往李府去拜祭李林甫,但多数人还在观望。

而昨日左相陈希烈在第一时间去拜祭完李林甫,回到府中便心烦意乱地自斟自饮。后又听说他的一些门生包括崔家的崔琚在内,都没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