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重生之反派女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重生之反派女配-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府准备给要出生的大小姐做奶娘,乌拉那拉小姐只和奶娘的孩子隔了两天出生。由于乌拉那拉夫人生大小姐的时候有些难产,差点不保命,所以整个府上当时都乱成一团。后来终于救了回来。那个奶娘一直照顾到乌拉那拉小姐五岁的时候,便离开了乌拉那拉府上,到京城外郊和自己的女儿住了下来,靠给人缝补过生活。剧住在附近的农户人家说,她的女儿,不到十岁,就因为一场风寒,而没有及时医治,就死了。”

    裕妃倒吸一口凉气:“要是这事情是真的,还真可怕。”

    小栗子继续道:“据奴才打听,她从小对自己的亲生女儿特别不好,非打即骂,而且那次风寒也没有重视,并没有找郎中来看,所以才耽搁了,以至于丧命。”

    玉胭道:“孤儿寡母,本应该相依为命,可是那个奶娘却对自己的亲生女儿百般不待见,那么只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那根本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裕妃手里撕扯着帕子“皇后一直引以为傲的身世,原来,她竟然只是一个奶娘的女儿。”

    玉胭一笑:“连老天都在帮我们呢,小栗子,去分别找到当年给皇后和那个奶娘的女儿接生的接生婆,本宫留着有用。还有记住,倘若接生婆不在了,或者怎样,可以收买一些,让她们为咱们办事的。”

    “是,奴才明白。”

    玉胭转身对裕妃道:“姐姐,这是老天都在帮咱们,要是皇后知道自己高贵的身份都是假象,自己是一个接生婆的女儿,她会不会被记得旧疾复发呢。”

    裕妃似乎还没从震惊中醒过来:“没想到乌拉那拉府上就这么多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可想而知,咱们的后宫会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啊!”

    玉胭拉着裕妃的手:“咱们的好日子,快到了。”

第126章()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胤禛即了帝位之后即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而康熙皇八子胤禩先是被安抚封为亲王;后被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阿其那〃,意为待宰的鱼。康熙的皇九子胤禟发往西宁;后被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塞思黑〃;意为讨厌的人。皇十子胤誐被圈禁;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禵先是派去守陵,再后来受圈禁。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降爵,后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圈禁。

    从雍正年间时;对雍正继位的谈论便不绝于耳。虽然史学界对皇位合法性尚无定论;但流传的把〃十改于〃的改诏之说是不成立的,因为现存的康熙遗诏是雍正登基后拟就并颁布天下,并非康熙真迹,所以遗诏不能说明问题。主张篡位说的学者中,有的认为康熙去世过于突然,未来得及留下任何传位遗诏,而雍正和隆科多等合谋抢占了先机;有的认为康熙生前两立两废太子,对立储君一事劳心伤神,直到临终前才属意皇十四子为储君。按照正统继位说学者观点,如果没有实在的证据证明其他皇子为康熙所属意;雍正的即位是有理由的。

    《康熙立储遗诏》存于辽宁省档案馆。但这康熙遗诏是雍正登基后拟就并颁布天下,并非康熙真迹,所以遗诏不能说明问题。

    去世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乙卯)雍正帝驾崩,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弘历即皇帝位(满清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雍正帝第四子,公元1736-1795年在位。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终年八十九岁,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

    2为政举措

    政治

    加强皇权

    雍正帝在祖先基础上继续加强皇权,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密折制度,扩大密折的范围和内容。密折起于康熙二十年。密折有助于皇帝更好地了解下情,掌握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实施统治。为充分发挥密折作用,雍正帝把递密折的范围扩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内容则扩大到生计、风俗等方面。

    第二、设军机处。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

    雍正皇帝

    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的大臣由皇帝挑选,由内阁大臣兼任,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他们的活动都是在皇帝的监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话记录的。可见,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务而设,但因它便于发挥君主j□jj□j,所以一旦出现之后,便被皇帝抓住不放,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扩大。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雍正帝

    第三、勤政:与康熙帝一样,雍正帝非常勤于政事。后人收集他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雍正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雍正初年,重用年羹尧和隆科多。年羹尧先后被任命为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赴青海征讨厄鲁特罗卜藏丹津叛乱,成功后封为一等公,成为实际的西北王。隆科多为吏部尚书、步军统领、兼理藩院,赐太子太保衔,被雍正尊称为“舅舅”。两人都显赫异常,但未过几年,即被雍正整肃。年羹尧令自裁,隆科多被禁死,同时雍正兴起文字狱打击两人势力(汪景祺案和钱名世案)。

    雍正一朝宠信四位臣工:李卫(江苏人)、田文镜(福建人)、张廷玉(安徽人)、鄂尔泰;其中李卫、田文镜和张廷玉为汉人,田文镜为汉军旗人,足见雍正确实了解并重用汉人。

    第四、秘密立储

    鉴于康熙帝在预立太子问题上的失败,雍正帝于元年八月宣布密建储位法——将他的继承人弘历的名字写好,雍正御笔《夏日泛舟诗》轴放匣中,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驾崩后从匣中取出宣读。又以密旨藏于内府,以备核对。这个方法,避免了皇子争权而引起的激烈斗争。后世几代都效法他。改善秘密选储制度,即皇帝在位时不公开宣布继承人,而将写有继承人名单的一式两份诏书分别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和皇帝身边,待皇帝去世后,宣诏大臣共同拆启传位诏书,确立新君。这样使得使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很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第五、设军机处

    为了加强皇权,顺治恢复明朝的内阁。康熙成立南书房都旨在分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利,但是没有从根本

    上解决问题。

    军机处成立之后,排除了王公贵族,也排除了内阁大臣,使皇帝朝纲独断——既不容皇帝大权旁落,也不允许臣下阻挠旨意。皇帝通过军机处直接向各地方官员下达命令,努尔哈赤以来的议政处就渐渐形同虚设了。

    作为辅助皇帝决策与行政的机构,军机处渐渐成了处理军国要务的中枢。军机大臣没有定员,少则二人,多则九人。主要职掌:每日晋见皇帝,商承处理军政要务,以面奉谕旨名义,对各部门、各地方发布指示;面奉谕旨,起草公文,由朝廷直接寄发,称为“廷寄”。封函标明“某处某官开拆”字样,由兵部捷报处发送;撰录保存公文,就是将皇帝批阅的奏折,撰录副本,称为“录副奏折”。这项制度使大量档案得以保存。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就有了固定助手,可以及时处理政事了,所以他的权力比明太祖还要集中,以前的其他帝王的权力更没法与他相比,他是真正的集权力于一身,总理天下庶务。

    民族政策:废除西南少数民族原本的土司制度,改行“改土归流”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及同化。此外,雍正亦宣称“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严防汉族士大夫阶层离心。

    第六、整饬吏治

    雍正帝重视吏治。雍正赏识执法严,作风雷厉风行,严猛行政,有开拓气魄,政绩显著的官员。如田文镜、李卫在河南、浙江清查钱粮做得好,被誉为“模范督抚”。康熙末年财政亏空严

    故宫军机处内景

    重,雍正位后雷厉风行地进行了一场钱粮大清查。他组织了一个得力的领导班子,由康熙十三子怡亲王允祥总理事务,皇舅隆科多、大学士白潢、尚书朱轼会同办理。清查亏空首先在中央进行。地方上的清查也普遍进行。清查不力的官员,则予以调查处理。

    清查使财政好转但要说明的是;康熙朝末年存银为2000多万两;雍正朝末年存银也为2000多万两;电视剧里康熙朝末年存银为800万两的说法是不对的;极大的夸大了雍正朝理财效果。

    但是,雍正也有严重的过失和局限。他在位期间虽没有出现大规模农民起义,但零散的反抗经常发生,雍正的镇压措施十分严厉。不论具体情节,抗官者即以反叛论处,斩杀不赦。甚至拒捕时,有人〃共在一处,虽非下手之人,在旁目观,即系同恶共济〃;均斩立决。对民间秘密结社,嘱咐官吏们〃时时察访,弋获首恶,拔树寻根,永断瓜葛〃。苏州手工业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罢工叫歇,雍正严加惩处,立碑永禁叫歇。'1'

    雍朝名臣

    爱新觉罗·胤祥

    爱新觉罗·胤祥(1686—1730),清康熙帝第十三子(自然排序为22子),满洲正蓝旗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努尔哈赤裔孙。弟兄间,惟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密。胤禛继位,即封为和硕怡亲王,后又出任议政大臣,辅助雍正帝处理重大政务。雍正陵寝,凡宫中府中,事无巨细,而且“无不精详妥协”,甚合皇上心意。莅事八载,精白一心,从不居功,又极谦抑,如此事君,皇上待他也非寻常,死后令享太庙,谥号曰“贤”,以褒众美,并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於谥法之上,以示宠褒。还特於奉天、直隶、江南、浙江各建祠宇,以昭崇报,并将其名字改回胤祥,这是满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鄂尔泰(1677—1745),清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字毅庵。康熙举人。任内务府员外郎。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亲王(即世宗)的心腹。雍正帝死后,受遗命与张廷玉等同辅政,总理事务,出任总理事务大臣,加至太保。乾隆元年(1736)为钦点会试大总裁。除大学士职务以外,他又兼任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经筵讲官,管翰林院掌院事,加衔太傅,国史馆、三礼馆、玉牒馆总裁,赐号襄勤伯。乾隆十年(1745)以病解职。同年病逝,享年六十六岁。'1'

    田文镜(1662-1732年12月24日),汉军正黄旗人,字抑光,康熙元年(1662)生,监生出身,曾任福建长

第127章() 
皇后立刻道:“臣妾正要跟皇上说呢;臣妾的兄长和嫂嫂;皇上也知道,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莱儿自从四阿哥和熹妃…。。,兄长也难免膝下无女;所以从旁系里过籍了一个女儿,改名叫乌拉那拉韵姌。”

    胤禛听后剧烈的咳嗽,皇后慌了神;急忙关切道:“皇上怎么了?”

    胤禛镇定了一下:“过籍了一个女儿?”

    “是啊,昨日韵姌来看臣妾;七阿哥和韵姌相谈甚欢;臣妾想着;七阿哥的年纪也不小了,是该取福晋的时候了五阿哥这么大的时候也娶了福晋了。”

    胤禛虽然人病着,但是脑袋还是清醒的,这皇后病里也不闲着。不过一个庶出的女儿只是过籍了,但是也改变不了庶出的身份,竟然拿要嫁给弘暄。而且胤禛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在考虑弘暄继承大统的问题,这嫡福晋就更要细心,那可是日后的国母了。

    胤禛知道皇后在为自己的家族打点,这让胤禛心理很不舒服,为了让弘暄娶一个乌拉那拉家族的女儿,竟然 动用了过籍这个办法。可想而知,乌拉那拉家族想尽了一切的办法。

    “朕知道了,弘暄的事情再说,你且先回去把病养好吧,朕乏了。”

    皇后一愣,但是也不能违抗,只能起身:“那臣妾告退了。”

    被素云扶着除了养心殿,皇后纳闷道:“皇上怎么这样的态度?”

    素云道:“皇后娘娘,这七阿哥大婚是大事,皇上当然要考虑考虑,娘娘您别多想。”

    皇后点头:“但愿如此,别让本宫和阿玛白费心思。”

    养心殿内,胤禛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皇后这一趟的目的很显然,就是为了他们乌拉那拉家族而来,胤禛想了想,叫来了苏培盛:“去吧七阿哥给朕叫来。”

    一会,弘暄到了:“给皇阿玛请安。”

    “起来吧。”

    弘暄关切的问道:“皇阿玛身子好些了么?”

    胤禛道:“刚才你皇额娘来过了,说了你和乌拉那拉韵姌的事情。”

    弘暄心里咯噔一下,果然皇后动手了,只是没想到这么迅速。

    胤禛道:“你皇额娘说你和这个姑娘情同意合?所以朕叫你来问问。”

    弘暄跪地道:“皇阿玛,您让儿臣说实话么?”

    胤禛怒道:“这是自然!”

    弘暄道:“儿臣身为皇阿玛的儿子,婚姻大事,不是自己做主,但凭皇阿玛皇额娘,额娘吩咐。只是要儿臣平心而论,儿臣不喜欢这个姑娘,但是要是皇阿玛和皇额娘要儿臣娶她做福晋,儿臣会娶她,然后把她立为嫡福晋,享嫡福晋之尊。一切但凭皇阿玛吩咐。”

    这个回答,胤禛很满意,当然也是玉胭教会弘暄的。这种回答既表明了弘暄对这个女子的无感,又让胤禛知道弘暄懂事,尊重父母的媒妁之言。

    胤禛点头:“那你可有喜欢的女子?你已经不小了,确实该娶福晋照顾你了。”

    弘暄道:“儿臣最近一直跟着师傅用功学习,和八弟一起,暂时还没有喜欢的女子。不过儿臣一直觉得,儿臣喜欢的女子不仅要有女子的温婉贤淑,最好也要有一定才学,就像皇阿玛和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