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淡淡一笑,“你看看朱圣人的书就会明白。上面说的很清楚!”
王守仁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好像找到了答案。一个成为圣贤的答案,一个自己探求了许久的答案终于浮出水面!
所谓的朱圣人是朱熹,和朱寿一个姓。朱寿还一直自认是自己的祖宗。咱们的太祖皇帝不是曾经还想改家谱给他当后人。
圣贤这个东西挺深奥的,朱寿不懂本人更不懂。只能说王守仁是个有追求的人,追求那种虚无缥缈似乎不存在的东西,据说和道有关也就是理,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懂得的人又有几个?真正的理听不到看不到只能靠“格”!想领会用“格”、想参悟用“格。”具体什么是格本人也不知。发呆是格,动手也是格,只要是方法都可以叫做格。
这么深奥的道理大圣贤王守仁是懂的,等哪天下去了我帮你们问问。
十八岁的王守仁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寻求圣贤的道路,在若干年后。。。。。。
在老家待了一年的王守仁带着老婆回到了北京。王华十分警惕的看着他,生怕他再做出什么怪事。不过王守仁让王华失望了,这次回来王守仁就像变了一个似的,每天除了看出就是看出。王华以为儿子终于不再做圣贤了便舒了一口气,但他不知道的是王守仁在做圣贤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过,他虽然是看书但看的却是圣人的书。还是一如既往坚定不移的做圣贤!
忽然有一日王华发现书房里的王守仁不见了,怕他做出出格的事情,王华连忙派人找他。最终在花园里找到了他,此时王守仁正在盯着一根竹子不停的看。这就叫做“格”吧?
王华有些好气的问他“你又想干什么?”
王守仁连看都没看一眼只是挥了挥手表示去一边玩去儿,我要参悟圣贤之道。
王华气得够呛气呼呼的就走了,终于放弃了对王守仁的管制。
王守仁依旧盯着竹子不停的看,哦不应该是“格!”
理就在竹子中,王守仁就是这样不停的看啊看。理就在眼前想知道还是要靠自己,怀着对圣贤的憧憬热诚王守仁就这样盯着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从此,王守仁王大圣贤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朱圣人说的是对的吗?那为何我那么努力却探寻不出来呢?是我格的不够吗?”
王华已经受够了王守仁的种种行为,最后他说了一句话。不管你想做什么我都不管,但你必须要考中进士。你爹都是状元你要是连进士都考不中那你爹我还有什么脸。
王守仁答应了,然后他就开始重新翻起了四书五经开始备考。二十一岁第一次乡试中了举人。
公元1493年弘治六年,王守仁落了榜。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现在已经是弘治七年了,临下一次考试还有两年。
第二次科考依旧落榜,可王守仁不是普通人他再一次找到了王华,又一次承认错误。
王华听了很是欣慰告诉他,你天资聪颖、落榜的事不要放在心上下次努力之类的话,大致意思就是考试成绩出来考的不好,老师认为你有天赋下次考好就找你谈话,先把你吼一顿再夸你。让你有信心然而一些学生来说还是有用的,对一些学生是没用的。眼前就有歌例子,是谁不说了哈。
王华感慨的说了一大通话按道理来讲王守仁应该感激痛苦,然后王华拍拍肩膀在安慰一下然后就去继续备考。
王守仁却丝毫没有走的意思,反而对王华说:“父亲大人您老人家误会了,我想了很久方才明白,落榜的事根本没必要放在心上,而我却把这放在心上实在是不该!大错特错!”
王华一脸懵逼的看着儿子,你个臭小子到底想干什么啊?不气死老子难受是不是?可是王守仁一点也不理会而是继续说,“数年寒窗苦读没有任何用处,学习兵法熟悉韬略才是报效国家的根本。”说完之后才施礼告退。
看着王守仁走出的背影王华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呐喊,“你要气死老子啊?”
王守仁没有和王华开玩笑二十六岁那年他开始学习兵法,开始锻炼武艺学习射箭。四书五经还是读不过却不为主,多少应该给老爹一些面子对吧?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守仁掌握了军事奥秘和非凡的武艺,文武双全的他悄然超过了很多人,王守仁已经强到了一种地步。不得不说王守仁是个奇才,,
跌跌撞撞过了两年二十八岁那年,王守仁终于再第三次会考试出色,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不过因为科考舞弊王守仁成了第二名,却也不影响他的前程。
朱圣人的圣人之道在于,为了只求理想崇高道德,可以牺牲一切欲望,包括最基本的!这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就是大明各级官僚们的行为法则和指导思想,领导所以人的思想。没有人敢质疑,。但王守仁敢,并且已经开始质疑了。因为一件事。。。。。。
这些都已经不重要,在接下来的人生道路王守仁的命运会因为朱寿的出现提前改变!
第十二章 白衣书生()
话说朱寿的仪仗队在不日后到达了浙江绍兴余姚,王守仁的老家。朱寿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王守仁还在不在这里,白发老头也并未告诉他。如果他知道王守仁一家早就搬到了京城打死他也不来一次绍兴之旅,一路上无聊透顶。想下马车出去玩玩韵儿也不让,说有什么危险啥的。总之就是两个字不行!
朱寿深感这太子当的也已经窝囊到了一定的地步,凭啥她一个宫女管本太子?朱寿极度不屑和不服,可他确实也不敢不听韵儿的话,因为出发前一天晚上朱佑樘找到了朱寿和韵儿,并且赐给了她一块玉如意,告诉韵儿如果朱寿不听话你就拿着这个狠狠的打!打出事我负责!人家他老子都发话了韵儿不履行义务总感觉有点对他不起。不过朱寿想这个玉如意不结识万一打断了是不是就不能管我了?
“这里就是余姚啊?看样子挺富有的嘛。”朱寿看着到处都是卖吃的的余姚街直流口水,朱寿把手下的士兵安札在城外,自己则和韵儿赵牧阳来到了城里。
“太子殿下您千里迢迢来找这里是为了什么啊?”韵儿一路跟过来感到身心疲惫,问朱寿朱寿也不说。总是一副无可奉告的样子,
朱寿其实也不知道王守仁在余姚的哪里,但他知道白发老头一定知道。所以也不急着马上去找,还是先品尝一下这里的小吃再说吧!“韵儿姐姐,你去给我买串糖葫芦,赵大哥你去给我买包子。”
赵牧阳和韵儿接到命令就各自行事去了,他们忘了一件重要的事,他们去买食物谁保护朱寿?
朱寿似乎也忘记了自己现在只是一个三四岁的儿童,朱寿深知他所处的现代社会人贩子特别多,却忽视了古代的人贩子也不少,估计比现代还要多。这不,已经有两个人贩子盯上了朱寿。
“大哥!那个小孩的爹娘去给他买东西了,居然让那小孩一个人待着。这对父母可真笨!”梁四才对着李狗才说道,
梁四和李狗才是当地出了名的人贩子,但一直有余姚县令李吉撑腰所以至今没有什么事。这就又盯上了买卖。
“你瞎啊?那明明是他哥他姐。”李狗才一巴掌甩在梁四的头上,
“哦。好痛喔。”
“那个男的看样子应该武功高强,咱们快点动手!”
梁四和李狗才拿着一个口袋悄然无声的走到朱寿身后,朱寿只感觉眼前一黑自己好像就被什么给扛起来了。“妈的!这是干什么的?”朱寿心情澎湃之际骂了句脏话,有生之年居然能够体会一次被绑架,而且还是在古代。
朱寿并不知道他们是人贩子。
“肯定是鞑靼!我是大明的太子国之储君,他们一定是想绑架我然后逼朱佑樘拿钱来赎!对!一定是这样!”朱寿心里不断的猜测着,心里已然下了决定不能让他们得逞,那该怎么办呢?咬舌吧?对!咬舌自尽!朱寿艰难的拿下了自杀的勇气,为了大明我豁出去了!
李狗才和梁四扛起朱寿就跑,跑进了一个胡同里就发现前面站着一个拦住了他们的去向,只见身穿白色长衣,手里拿着折扇,外表当真可以用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才高八斗貌似潘安来形容了!
“咦?你是什么人啊?居然敢拦住我们的去路!”口袋里的朱寿刚找到勇气咬舌自尽就被外面的谈话声给打扰了。“难道是赵大哥来救我了?”。停止了自杀朱寿耐心等待外面人的救援。“救我啊!赵大哥!”
“你是谁?为什么要拦住我们的去向?”梁四傻里傻气的说道,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快快放下你们手里的恶行!”白衣书生谈吐不凡的说道,盛气凌人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用朱寿现代话来说就是非常具有气质。
“你别给俺们咬文嚼字的!听不懂,快滚开不然揍你!”
“滚可以,但请放下你们肩膀上面扛着的人。不然我是不会滚的!”
“哟呵,越说你越来劲了!给我揍他!”李狗才招呼一句,梁四直接把朱寿交给李狗才就扑了上去。
“砰!”白衣书生中了梁四一拳跪倒在地,“原来是个软柿子啊?刚才老子装的挺像的,还真以为你有什么本事呢。”
“你打死我不要紧,但请放了那个人!”白衣书生抹了抹嘴角上的血迹,
梁四大怒上去又是好几拳,连脚带手的白衣男子被打的挺惨,白衣书生还是连滚带爬的站了起来。“放下他!”
“我真服了你了!都快不行了还给我在这装犊子,我去你的!我让你多管闲事!”梁四骂骂咧咧的又是一拳。
朱寿听着外面那不小的动静不由咧嘴道“我还以为来了一个高手呢,没想到是个沙包。”
赵牧阳和韵儿买东西回来发现朱寿不见了,韵儿急的直跺脚眼睛都红了,“赵大哥太子丢了!这可怎么办啊!”
赵牧阳非常平静“都怪我疏忽了,居然被人钻了空子。”自责归自责,这人丢了还是得找。这里这么多人就有人敢绑票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的狗胆!这里治安就那么差吗?凭借当了几年的锦衣卫办案经验,赵牧阳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既然这里人多,那么一定有人看到了。就这一点赵牧阳就向周围过往的百姓询问,据他们讲是被两个人贩子给弄走的,并有人指向了具体的逃跑路线。得知这些赵牧阳把自己的令牌给了韵儿让他去县衙寻求帮助封锁余姚县,自己则照着知情人士所指的路线去追击。万一他找不到只要封锁了这里,那两个人贩子就不会跑出去,那就有机会抓到他们了。
赵牧阳能当上锦衣卫指挥使要么就是上面有人,要么就是本身是有实力的。可惜赵牧阳是后者,轻功当真了得。追出去没多久赵牧阳就发现了那两个人贩子,只见他们被一个书生打扮的人给拦住了。那书生显然只是个普通人,三下两下就不行了,赵牧阳当即出手!
梁四边骂边踹倒在地上的白衣书生,“你再给我拽啊!”
赵牧阳对着打人的梁四飞起就是一脚,梁四直接被踹到了墙上昏了过去。李狗才见是个狠人吓坏了,“你你知道我叔父是谁吗?”
赵牧阳淡淡的说道,“我管你是谁!”说罢拔出佩剑就朝李狗才刺过去,
李狗才吓坏了干脆直接倒地装死。
第十三章 再次被拐卖()
赵牧阳见状便收了剑,就这点胆子还学人家做人贩子?真是不知死活。赵牧阳打开口袋露出了朱寿的小脑袋,“刚才吓死我了!赵大哥对亏你及时赶到啊!”
“牧阳救驾来迟还望太子恕罪!”赵牧阳跪下说道,
朱寿则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起来吧,救我还分早迟啊?咦?那个白衣服的人是什么人啊?是刚才救我的吗?”
赵牧阳刚想回答朱寿的话却不料墙上突然蹦下来一个黑衣人,一脚就朝朱寿踢去,赵牧阳微微一皱眉大叫“不好!”直接扑向朱寿两人滚到了一边,自己后心窝却挨了一脚。黑衣人朝朱寿动手很明显是为了引赵牧阳救他,然后黑衣人就可以把目标转向赵牧阳,总之这两个人必须都有一个人挨黑衣人一脚,那这个人绝对是赵牧阳!
赵牧阳武艺高强,黑衣人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便用这一招先把赵牧阳打伤,然后才能全身而退还能连那朱寿一并带走。可谓是一箭双雕!
黑衣人这一脚威力不小赵牧阳当场就有些气流不通,只能稍微调整一下然后治疗一下要害。待会还要有一场恶战,赵牧阳拔剑就刺向黑衣人。
黑衣人一个闪身无奈赵牧阳剑法高超,速度更是一流。虽然避开了要害但右臂肩膀还是被划了一刀,黑衣人皱了皱眉不敢正面对战赵牧阳,没想到先手把他打伤还是近不了他的身啊。本来黑衣人是打算把受了伤的赵牧阳给收拾掉的,趁你病要你命的道理他是懂的。
无奈赵牧阳实在是太过于强悍,往怀里一掏直接朝赵牧阳撒了一把石灰,赵牧阳见他掏东西的时候就做好了遮挡的准备,打不过耍这种手段的他见的多了,好在反应够快石灰并没有弄到眼睛里。当放下衣袖时除了那个昏倒的白衣书生黑衣人朱寿还有那两个人贩子都不见了。
“可恶!居然调虎离山!这黑衣人真是个可怕的对手!”赵牧阳喃喃自语道,心里不断责怪自己的再次疏忽,居然忘记了一旁装死的李狗才和墙角边的梁四,他俩一定是趁赵牧阳和黑衣人对战伺机再次把朱寿给绑走了。
眼下来看他们已经带朱寿跑远了,自己受了伤必须马上运功疗伤,不然伤势会加重更没有办法救朱寿了。搀扶起白衣书生赵牧阳就朝胡同口走去,这时韵儿带着衙门里的人也赶来了。
“赵大人!下官来迟还望赵大人恕罪啊!太子在什么地方啊?”县令李吉带着一干衙门的差役紧跟韵儿其后,见到赵牧阳没等韵儿说话就连忙上前问话,赵牧阳他是见过的而且两个人还是老乡。不过二人的关系却不怎么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