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匡九合(一代神医在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匡九合(一代神医在明朝)- 第3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快,“大索一月”的赏格传遍了全军,清军兵士们个个都红了眼睛,俨然比打了鸡血还要亢奋。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来到朝鲜国已经一年多时间了,在某方面实在是憋得太久,将官们还有法子解决,小兵们则是天天都在营房里,又哪有机会出去“快活”?

    “顶住今日不逃跑,明天朝鲜不长草!”不知是哪位有才的哥们扯起大嗓门喊了一句。顷刻间满清五万大军“士气如虹”!

    “顶住今日不逃跑,明天朝鲜不长草!”

    “顶住今日不逃跑,明天朝鲜不长草!”

    ……

    团山军左中右三路都已经进入了火铳射击距离,而正在中军阵中督战的张力眉头微微一皱,问身旁的康兴安道:“安子,清军那边喊的是什么?”

    康兴安也没听太清楚,摇摇头道:“大人,听不清楚呢!”

    张力微微颔首,不再管这事,而是将目光死死的集中在了中军冲锋的队伍上——

    木头的不动营。

    三千不动营的兵士终于出战。而且是作为中军的突前尖刀!

    团山军左右两翼在前面的兵士都是使用威劲火铳,也就是线膛枪,射程比清军的燧发枪也远五十步左右。

    而中军的不动营一出场,整个战场都似乎成为了他们的舞台。

    “射击——!”木头一声高呼。顷刻间“啪啪啪啪——”密集的枪声就响了起来。

    打完一轮齐射之后,不动营原地装填弹药,短短的一分多钟过后,士兵又往前了二十步,然后又是一轮齐射——

    红着眼睛,嗷嗷叫着冲锋的清军挨了当头一棒。不过他们似乎此刻恶鬼附体,好像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害怕一样。

    不动营每前进一步,就伴随着大量的清军倒下——这把在阵后观战的洪承畴看得肝胆俱裂!

    洪承畴原本盘算着是用普通兵士与不动营打消耗战,而后再派上杀手锏,但是现在不动营左右两翼的团山军攻势也很猛烈,若是任由不动营这么杀下去,清军将迎来一场大败。

    “传我将令,让弗朗机人上!”洪承畴厉声喝道,眼中竟是带着一丝决绝之色。

    “呜呜呜——”的号角声响了起来,清军正面让出了一个大豁口,三千穿着红色军服的弗朗机人从阵后迅速冲了上来。

    张力眼看见了中军战场发生的变化,他死死握着拳头,眼神坚定:“安子,给木头传令,此战不计伤亡,一定要顶住!”

    “得令——”安子朗声应诺,而后飞奔到传令兵的跟前低语几句,那传令兵立刻翻身上马,一溜烟地往木头的不动营疾驰而去。

    不动营的阵型是前后三列,每列一千人。第一列每人之间的间距约有两丈远,第二列和第三列兵士刚好站在间距之内。虽然不动营要的就是最大的面杀伤效果,但是这样的阵型比一字长蛇阵要合理,因为它由于每一列前后有距离,所以相对不那么怕敌人的火炮。

    现在敌人的火炮几乎忽略不计,那么这种阵型对于对面扔出的密集杀伤的掌中雷也是有相当的防御力。

    不动营现在有十个连队,“连队”这个称呼是张力最近才引进的,原意用的明军编制中的“小旗”,张力将之引申为“拥有一面旗帜的单位”,所谓的连队即是如此。

    而连队下辖的单位为排,每个排由十个普通雇佣兵组成,若是有经验的老兵,则是六个一排。所以不动营有三千人,分为三百人一面旗帜的十个战斗单位,每个连队下再以十人一排分成三十个排。

    当然,这种编制目前只是在不动营中使用,普通的团山军还是按以前的小旗、总旗、把总、千总编制,军队的改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先从不动营做起也是应有之义。(未完待续。)

第546章 排队枪毙VS三段射击(一)() 
团山军左翼高元良部是一个与清军短兵相接的部队,双方的火铳手只打了两轮齐射,便陷入了激烈的肉搏战之中。

    先前的战斗清军已经领教到了团山军刺刀的厉害,他们也想学,可这小小的刺刀却包含了极大的科技力量。

    团山军的刺刀是通过一个铁制的活动扣子固定在铳管上面,刺刀也可以拆卸,这样携带起来就比较方便。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参数,也就是铳管的口径要求误差越小越好。这一点对于团山军来说不是问题,可是对于清军那五花八门的火铳来说,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清军想用刺刀也用不成,只能每人腰间再配一把砍刀——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清军另外配置了冷兵器的话,另外一种武器携带的数量就很少了。是的,掌中雷。

    掌中雷需要一个大的棉布口袋来盛放,并且口袋里面还要用棉布团隔开,否则作战的时候激烈运动引起的碰撞足以产生自爆。

    带了腰间的砍刀就带不了掌中雷,清军没有办法,只能分出一部分专门的“掷弹兵”来使用掌中雷,其余兵士都不携带这种武器。

    团山军火枪手的铳管上安装刺刀以后,在肉搏战中首先武器长度就占了便宜,其次还有掌中雷可以使用——眼瞅着什么地方敌人扎堆,直接扔一发过去,保证让他们归西……

    而最为让清军头疼的还不是这,团山军老兵负重能力要超过一般的普通兵士,他们不使用掌中雷,而是腰间插着三到四把转轮火铳。这玩意经过团山堡大工坊的改良之后,体积大大缩小,虽然还是只能打六发,但单兵携带数量上升,也就意味着杀伤力直线上升。

    放冷枪的不只是近战的转轮火铳,还有混杂在人群中的“阻击手”。这些人使用线膛枪,不打普通兵士。专打清军的低级军官……

    先前的松岳山之战因为团山军补给不足,所以优势并不如现在这么大。而眼目下的肉搏战可谓惨烈无比,清军明显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左翼已经摇摇欲坠!

    若不是洪承畴开出“大索一月”的赏格实在太“给力”。这些清军哪怕就是大把白花花的银子也不可能让他们坚持……

    左翼如此,右翼也是一样!

    潘霸天杀得性起,早已经撸起袖子自个儿充当起了“狙击手”。潘霸天早在当年南京城中的时候就擅长使用火器,这几年虽然官职嗖嗖嗖地往上升,但也没有荒废火枪训练。

    作为团山军的高级将领。他自然不可能提着刺刀上去拼命,但领着侍卫队一起放冷枪,却是潘霸天的最爱。一百五十步的距离么,敌人没有火炮,潘霸天对自己的安全还是很有信心的!

    左右两翼的清军都有些支撑不住,于是开始往中军靠拢——而中军,正是此战洪承畴最大的王牌——三千弗朗机雇佣兵!

    此刻,战场的焦点全数集中在了双方的中军,也就是不动营与弗朗机雇佣军的对决上面。

    这些弗朗机雇佣兵准确的说是瑞士雇佣兵,只是洪承畴并不知道什么瑞士、瑞典。甚至英国、法国、普鲁士他都没半点兴趣,反正是花钱买命,爱谁谁。

    从十三世纪起就长期扮演着中立的瑞士联邦,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善战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军事化的国家。瑞士山民以骁勇善战闻名欧洲,瑞士雇佣兵也是这个国家最有名的出口项目。

    澳门总督马士加路并没有坑洪承畴,用些什么西班牙水手或是英国酒疯子来忽悠他,而是从瑞士征召了三千悍勇的士兵。这倒不是马士加路实诚,而是马总督不想做一锤子买卖,还想继续敲“我大清”的竹杠。可惜“我大清”现在家里也没有余粮啊。远不如晚清给力,要几千万几亿两银子只需要战船天津、南京一日游就立马签条约……

    这不,洪承畴本来想再雇佣七千人,结果马士加路一报价七百万两。立马将洪太师吓退了——不得不承认洪太师也是生不逢时,若在清末,区区七百万两,那简直soeasy了!

    这三千瑞士雇佣军也是清一色的燧发枪部队,他们同样呈三层分列,采取的是三段射击!

    “啪啪啪啪啪——”激烈的枪声响了起来。首先是团山军的不动营在一百五十步外开火,立刻就有不少瑞士人倒了下去。

    但是,他们与清军不一样,他们是职业军人。瑞士雇佣军的步伐并没有停歇,他们甚至加快了步伐!

    五十步,短短半柱香的时间而已,不动营也进入了瑞士雇佣兵的射程。

    又是一阵激烈的枪声——“啪啪啪啪”,瑞士雇佣兵开火了。这一开火,不动营正面第一列也倒下了一些士兵。

    不动营装填完毕,立刻回以更猛烈的一轮齐射——

    瑞士雇佣军大量毙命,可是他们采取的战术是三段齐射!所以他们阵前枪声压根就没有停过!

    不动营需要装填弹药,这大概要消耗一分多钟的时间,可是瑞士雇佣兵却用三段射击无缝连接,枪声此起彼伏……

    原本洪承畴看见左右两翼已经顶不住了,都在像中军靠拢,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毛。此刻一看中军交战的情势,顿时喜出望外。

    “哈哈哈哈——我军射击不停,那团山军却打一轮齐射,停歇许久。如此下去,团山军必败!”

    在洪承畴身边的清军将领也不是傻子,战场上的形势一望可知——一方持续不断的开火,另一方却打打停停,你说谁胜谁负?

    “洪太师英明!”

    “洪太师威武!”

    “洪太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啊,不……”这一句马屁话显然不应景,说话者讷讷然不知道该继续说什么好——

    洪承畴此刻心情大好,倒也不以为意,哈哈大笑道:“这一战之后,我大清也要按西法练军才是!都好好学着,灭了团山军之后回沈阳给本太师练出一支这样的精兵来!”

    众将个个点头称是,直言道西洋人的月亮就是比我大清的圆,而后又是一顿吹捧,让洪承畴不免愈发自得起来……(未完待续。)

第547章 排队枪毙VS三段射击(二)() 
在团山军的不动营打过两轮齐射之后,瑞士雇佣兵团已经持续不断的射出四轮火铳,场上明显不动营的伤亡大于敌人。

    但是不动营却没有退缩,依然按部就班地装填、射击,任由一拨拨的兵士倒下,没有任何一人脸上有畏惧之色。

    张力对战场的形势非常关注,但现在他也看不见具体的情况。因为现在他在中军稍稍靠后一点的位置,并没有如以往那样选一处高地,搭建一个“前敌指挥所”。在张力附近只是围了几百人的侍卫队而已,而张力坐在一根行军凳上,冷静地听着斥候们的汇报。

    这等于明明白白的告诉在场的三万团山军将士,这一仗张大人并不打算做局外人,大军往前他就往前,大军如果退后,他就拦在最后,看看谁人敢退!

    斥候们来往穿梭于混战中的大军之中,虽然看不见,但张力也从斥候口中知道了敌人的战法。

    张力喃喃自语地道:“三段射击么……”

    康兴安面露焦急之色,皱着眉头对张力道:“大人,敌人这三段射击火力不停,不动营现在非常吃亏呢!”

    张力脸色如常,意味深长地看了康兴安一眼,淡淡地道:“这种战术我早就知道了,曾经被小日本吹上天去,其实也是注定要被淘汰。再等等看,后面的情况应该会发生改变。”

    历史上日本战国时期大魔王织田信长正是凭借“三段击”一举打败了武田家的骑兵,从而奠定了“天下布武”的统一大势。日本战国有点像三国,织田信长大致等于曹操,而丰臣秀吉可以等同于司马懿,而最后统一日本的德川家康则是“司马懿”之后的司马懿。其间的变化比三国还要多上一层。

    这种“三段击”的战术最早出现在大明洪武年间,倒也不见得是大明传到日本,因为同时期的欧洲也使用过这样的战术。在火绳枪时代,这确实是一种先进的战术,对于使用冷兵器的敌人杀伤力极大。然而时代在进步,张力现在所使用的“排枪”战术乃是十七、十八、十九统治世界整整三个世纪的先进战术。一定会比“三段击”优良。

    只是目前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妙,刚一交手团山军不动营明显伤亡超过了敌人!

    木头指挥着不动营有条不紊的继续与敌人射击,这种战斗非常无聊,你枪毙我。我枪毙你——远没有什么“乱军丛中取上将首级”来得花哨,可是却无比考验着不动营的战斗意志。

    当然,这也并不是后世的马克沁或者什么ak47,不管是敌人的燧发枪还是不动营的线膛枪,精准度都是“呵”级别的。比火绳枪的“呵呵”级别少一个字罢了。若真是端着ak47,不管交战哪一方正面都是站不住人的……

    现在火铳的杀伤靠的是运气占第一位,第二位就是密集度和持续不断的打击了。

    短短的三轮齐射之后,不动营现在伤亡超过了五分之一,大约有六百人倒了下去。最后一列的兵士已经有一多半人补充到了前两列,若是再过几轮齐射,那么最后一列就将彻底消失!

    似乎战斗也是按照这个剧本开始演绎,瑞士雇佣军新一轮齐射过后,团山军不动营又倒下了两百多人!

    从开战之初,木头的眼睛就一直盯着对面的瑞士雇佣军。一刻也没有离开。不管他身前的不动营战士伤亡有多少,他都没有移开过目光。

    此时——就在此时,木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因为对面的瑞士雇佣军阵线出现了张力所说的那种情况!

    硝烟!

    由于“三段射击”持续不断的射击,硝烟的密度越来越浓,刚开始还不明显,随着齐射轮次的增加,产生的硝烟速度远远超过了硝烟散去的速度!

    这就是无烟火药发明之前,“三段射击”的致命缺陷!

    以往“三段射击”对付的是使用冷兵器的敌人,敌人给火铳手的压力并不大。火铳手们可以射击几轮,休息一段时间,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不管是应付骑兵的冲锋还是步兵的冲锋,绝对没有人可以做到在密集不停的火铳声中源源不绝的冲锋。

    所以。过于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