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匡九合(一代神医在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匡九合(一代神医在明朝)- 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崇祯皇帝浑身剧烈的抖动起来,颤声道:“好……很好……”

    顿了一顿,他又对王承恩道:“你去传旨懿安皇后——她是先帝遗后,不能落入贼手!”

    懿安皇后是天启皇帝的皇后,按辈分算是崇祯的嫂子。王承恩领命道:“奴婢遵旨……”

    待到王承恩回命懿安皇后也自裁之后,崇祯皇帝跌跌撞撞地往外宫殿外走去。王承恩紧跟在他身后,焦急地问道:“皇上,您去哪?”

    崇祯口中淡淡地蹦出两个字:“煤山。”

    王承恩心知万岁爷这是要自杀,却又无言可劝,只得横下心来陪他一起。哪里知道。崇祯的前脚一走出乾清宫,忽然猛地一声惊呼:“哎呀——差点忘记了,还有她!”

    这念头一动,崇祯浑身一颤。立刻就有了行动——他一把抽出了腰间悬挂着的长剑,往宫里飞奔而去。

    王承恩发出一声惊呼:“万岁爷,您上哪儿去?”

    话还没说完,崇祯皇帝却已经走远了,他只得跟在后面追。

    一处乾清宫。走不了多远便是长平殿。长平公主是崇祯的女儿,现在也只有七岁,却是生就了一副美人胚子。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她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之古代女孩儿早熟一些,现在她除了个子还不高,整个人俨然已经有了十余岁左右孩子的模样。

    长平公主端坐在殿中,面前摊放着一副她母亲周皇后所画的莲花,出神的欣赏着。她的神情中呈现出恬然和宁静,仿佛丝毫没有受到满城烽火的干扰。

    她面容酷似周皇后。却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一种灵秀的美,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一般。

    崇祯皇帝狂奔到门口,胸中兀自喘着气,心里却涌出酸楚来。他在心中狂喊着:“长平……长平……朕最心爱的女儿……”

    崇祯清楚的记得,几年前像个粉娃娃一般的长平公主的模样。那时候崇祯将长平公主抱在怀里,而小长平嘴里发出格格的笑声,一身的奶香味,闻得他心头尽是暖意——那是崇祯一生中最愉悦的感受……

    崇祯心痛得几乎全身瘫软,手臂无力的垂了下来。可是。就在他手中的宝剑触到地面。震得他手心一麻的时候,他的心里立刻打了一个冷颤!

    “朕如花似玉的女儿,怎能落入贼人手中?!”

    猛地一咬牙,崇祯皇帝拔剑就冲了进去!

    “公主快跑——”跟在崇祯身后的王承恩再也忍不住了。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呼喊着。

    长平公主从来没见到过自己的父皇这副可怕的模样,更何况他手中还提着长剑。她只差没登时晕了过去,腿一软,立刻就跌倒在地,眼泪扑簌簌的掉了下来。

    冲着女皇帝踏着步子走近前来,长平公主吓得浑身发抖。哭着喊道:“父皇……父皇……”

    长平公主的声音低弱得宛如新生的小猫,满脸的泪光和眼神中的惊惧交织在一起,分外的楚楚可怜。崇祯皇帝一步步的走了过来,每走一步就颤抖一阵,他的手心尽是汗水,心里充满了自己的声音,错乱的狂呼着:“朕的乖女儿……朕的心肝宝贝……”

    可是,他的耳中却不停的嗡嗡作响,头痛欲裂。长平公主在惊慌中抓住了崇祯的衣摆,嚎啕大哭道:“父皇……父皇,您为什么要杀我?长平做错了什么吗?”

    崇祯皇帝早已是肝肠寸断,泪流满面:“父皇不忍心……你若陷于贼手,比死还惨!”

    然则长平公主柔弱可怜的泪眼就在他眼前,崇祯皇帝心酸、手软,一把长剑高举了三次却看不下去。他的手一阵阵的颤抖,全身的冷汗如暴雨一般,而灵魂深处却发出至深至重的悲恸,心中更是一次比一次不忍。

    崇祯皇帝几度勉强自己,挣扎着颤声说道:“长平,你为什么要生在帝王家呢?”

    长平公主抱着崇祯的大腿,呜呜呜地痛哭起来。“哐当”一声,崇祯皇帝的长剑跌落在地!

    王承恩大喜过望,失声道:“陛下,老奴带公主找个地方躲起来吧……”

    这话一落地,王承恩便将头低了下去,不再说话了。崇祯神色黯淡,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流个不停。很显然,在这紫禁城中,又有什么地方可以躲避呢?

    流贼大军已经将攻破了外城,很快就要杀入紫禁城了,躲又怎么躲得了?

    若是太监侍卫们齐心,或许长平还有一线生机。可是现在皇宫之中有无数双眼睛盯着皇帝和公主,都等着向新主子李自成邀功请赏呢!

    崇祯一狠心,弯腰从地上拾起了宝剑,猛地一剑向长平公主身上砍去——(未完待续。)

第516章 帝王末路(六)() 
“陛下,长平何罪,竟至于此?!”

    一声中气十足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响彻大殿,崇祯皇帝刺向小长平公主的剑一偏,整个人踉跄了几步,才堪堪站住。

    这个声音并不陌生,只是——声音的主人不可能出现在此时此地啊!

    崇祯转过头来,看向大殿门口。果不其然,那个依稀有些熟悉的人,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张力!

    竟然是他!

    崇祯不可思议地看着张力,浑身剧烈的抖动起来,似乎怎么也不敢相信,张力居然会在此处。

    张力身后跟着一队侍卫,而为首之人,乃是风灵。久未露面的风灵一直在暗中活动,他是团山堡情报部在北七省的总负责人,平时所活动的地方,正是京师。

    张力并没有管崇祯,而是转头对风灵道:“你带人去把守宫门,暂且抵挡一二,我这边很快就会从太液池撤出。”

    紫禁城的西北边是太液池,张力正是从那里入宫的。若是平时,太液池也有很多守卫,要进入宫门也要经过重重门禁,可现在一切大乱,守门的兵士们都跑了个一干二净。

    风灵点头应诺,快步而出,带着一队约摸百人的队伍,急匆匆地往宫门而去。

    张力身边只有十余人护卫,但留下的个个都是高手,很快就控制住了整座长平殿。

    崇祯心情渐渐平复了下来,他一言不发,只冷冷地看着张力。张力与他对视了一眼,吩咐身旁侍卫道:“将长平公主带出殿外,唔——闲杂人等都出去吧,我与陛下说几句话。”

    侍卫朗声应诺,将长平公主和王承恩等人尽数带出殿外。崇祯并未出言阻止,依然冷视着张力,只是身子兀自抖动不停,暴露出了他心中的真实的状态。

    昭仁殿内已经没有旁人。团山军的侍卫们也都退出了殿外,只留下张力和崇祯二人。

    张力走到崇祯面前,躬身行了一礼,缓缓地道:“陛下。关内事不可为,请随我赴辽东。”

    崇祯皇帝用眼睛死死盯住张力,似乎想看穿他的内心。片刻之后,崇祯幽幽叹了口气,开口问道:“汝欲挟天子以令诸侯么?”

    张力微微一笑。轻轻地摇了摇头。他早就料到崇祯会有这样的反应,不慌不忙的说道:“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陛下觉得,诸侯会听陛下的话吗?”

    崇祯的脸色黯淡了下来,嘴唇动了一动,却始终没有说出话来。

    是啊,甭说大顺皇帝李自成本来就是造反的,就说吴三桂等手握重兵的所谓“诸侯”,何曾想过会听崇祯的命令?

    在天津卫的时候,张力已经收到消息,那吴三桂趁着李自成大军北上进逼京师的机会。打着剿贼的旗号,已经直奔湖广而南下了。

    吴三桂显然已经意识到,大明北边木有什么油水,就让李自成、满清鞑子、团山军去死磕吧,他吴公公自然是要下江南,占了富庶的南方才是最佳选择。

    先前崇祯并不是在京城坐以待毙,他也给吴三桂和湖广、江南甚至四川的众多地方大员下过勤王诏书,可惜前来北京勤王的是一个人也木有。

    崇祯说张力“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话根本就站不住脚——天子已经没有任何威信,显然吴三桂等人的节操比起三国时的那些还愿意听汉室圣旨的“诸侯”来。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

    一股巨大的挫败感涌上了崇祯的心头,一向心高气傲的他竟然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驳张力的话。他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了身旁的黄花梨椅子上面,胸口不停的起伏。

    张力眉头皱了起来。有些焦急地道:“事急矣,陛下随我去辽东,可保性命无忧,还望陛下速速决断!”

    崇祯皇帝瞥了张力一眼,嘴里淡淡地蹦出了几个字:“你是要朕行那禅让之礼么?”

    张力心里有些感慨,这位皇上疑心还真是重。到了此时此刻,还在问这问那,生怕吃了他一样。不过,崇祯虽是亡国之君,却比溥仪强了百倍千倍——连溥仪都可以善终,崇祯若是不能善终,自己岂不是愧对历史?

    在张力心中,崇祯皇帝是几千年来最悲剧的皇帝,没有之一。

    他或许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都不是重点。不管任何人做到皇帝的宝座之上,想要成为“道德楷模”那绝壁是不可能的……

    一想到此,张力再一次摇了摇头,对崇祯道:“陛下在辽东可以安度余生,有朝一日能够看见我泱泱华夏重又复兴、强大,这一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崇祯眼前一亮,看向张力的目光变得深邃了起来。他脸上神色数变,最终还是幽幽长叹一声,语气坚定地道:“朕终究不是刘禅,做不得那安乐公。”

    张力正要出口再劝,殿外却传来了风灵焦急的声音:“大人,贼军已经杀入紫禁城,宫门那边根本守不住,只能拖延一时半刻……”

    张力一听这话也急了,自己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前来京师,正是为了将崇祯皇帝带走。不管怎么说,他罪不至死。

    就在张力要下令风灵强行将崇祯带走之时,崇祯皇帝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猛地从袖中掏出一粒药丸,飞快地放入嘴中,快得张力根本来不及阻止!

    “陛下,你这是何苦?!——”张力一声惊呼,他根本没有想到,崇祯竟然有如此坚定的死志!

    之前种种对崇祯的鄙视,此刻已经烟消云散。

    在明末历史的大环境下,他由于能力不足,性格偏激,当然不是一个所谓的“明君”。但是,面对大厦将倾,崇祯竟然丝毫不惧死亡,他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二百七十年的帝国殉葬!

    张力不由得肃然起敬,只觉得鼻子一酸,眼中落下泪来。

    崇祯皇帝剧烈地咳嗽起来,最后咳出了一口黑血,他用尽全身的力气,说出了最后的遗言:“张力,朕自问不曾亏待于你。希望你好好对待大明百姓……唔,也要好好照顾长平……”(未完待续。)

第517章 大奸臣?() 
张力还来不及答话,崇祯皇帝便扑通一声倒了下去……张力立刻走到跟前,一探鼻息,崇祯竟然已经气绝而亡。

    张力长叹一声,对殿外的风灵道:“风灵,将他的尸体带走。待到以后团山军打回京师之后,可以安葬在昌平皇陵。”

    “是,大人!”风灵快步走了过来,一把将崇祯的身体扛在肩上,与张力一起从昭仁殿中走出。

    张力对殿外的团山军侍卫道:“将长平公主带走。”侍卫们立刻应诺,而就在张力准备开路之时,忽然看见崇祯的龙袍里面的内衣上似乎写着什么字迹。

    张力微微有些错愕,立刻撕开了崇祯的龙袍,终于看清了里面到底写的是什么——

    “朕自登极九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张力叹了口气,微微摇头,做了个撤退的手势。

    大明崇祯九年四月,李自成攻克京师,明亡。

    ……

    从太液池乘船逃出紫禁城之后,张力径直从东边的朝阳门撤出了北京城。朝阳门在今日大一早就被穿上明军甲胄的李定国接管了防御。

    京师混乱不堪,当李定国部三千人接管朝阳门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引起任何波澜。原本的守军早已一哄而散,故而张力也是从朝阳门进入京城的。

    李自成的大军先前也来攻过两回,结果发现朝阳门守军戒备森严,而北边的德胜门和南边的广渠门则是大门洞开,便也没人愿意再来攻打此处。

    张力从紫禁城中带出长平公主之后,下令李定国放弃朝阳门,三千大军往东南边的天津卫撤退。

    一路上李定国的三千人与流贼打了好几次小的战斗,贼军一触即溃,并没有人敢阻挡团山军的兵锋。所有流贼兵士们都往京师而去,因为京城里有着无数的金银财宝。对于从京师出来的军队,没有任何人想要拦截。

    从京师出来过了香河之后,渐渐路面上平静了许多。虽然一路上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但流贼大军也不见了踪影。

    张力坐在马车之上。有李定国的三千大军护卫,倒也不用担心安全。李自成大军想必正在京师“大索”吧?这个时间点,肯定没有人对团山军感兴趣。

    车厢里坐在张力对面的正是小长平,此刻她并不知道父亲的死讯,张力没有让她看崇祯的尸体。

    虽然如此。小长平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正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她年纪不大却冰雪聪明,又岂会不知?

    一路上长平公主已经数次哭得昏死了过去,好在张力医术很高,用随身携带的金针将她救了回来。如此几番之后,虽然长平公主还是红着眼圈,但她心里已经清楚,眼前之人对她没有恶意。

    张力心里并没有在意长平公主,而是在琢磨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一次李自成突然发难。短短时间便攻克了京师,导致大明灭亡,实在是出乎张力的意料。先前张力将此归纳为自己的战略失误,后来细细思之,却也不竟然。

    说一千到一万,还是对于一个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亦或者说,没有想到他竟然奉行不抵抗政策,直接坑了大明,坑了崇祯……

    这个人,自然就是大明北方最大的军阀。左都督吴三桂。吴三桂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