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匡九合(一代神医在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匡九合(一代神医在明朝)- 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快,当不动营正面全数都是鞑子步兵,并且距离来到一百五十步之后,不动营的火枪手们开始了射击。

    “啪啪啪啪——”一阵齐射之后,鞑子正面倒下了一大片人。

    一百五十步,这个距离超出了鞑子燧发枪的有效射程——因为他们只能射出一百步,并且有效杀伤也只有六七十步而已!

    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开火,对于鞑子的火枪手来说,完全就是一面倒的屠杀!

    第一轮齐射过后,不动营竟然停下了步伐。原地装弹,所有两千兵士如同一个人一样,是那么的整齐划一。

    他们很快完成了装填弹药的过程,而后又踏着整齐的步伐。往前面缓慢的走去。

    当不动营的正面出现任何在一百五十步距离内的敌人,他们就停下来打一轮齐射,而后原地装填弹药,再继续前进!

    不动营的正面,竟然没有一个鞑子能够站住脚!有那悍勇的女真重步兵尝试着在不动营装填弹药的时候接近。然而不动营的兵卒们装填速度很快,鞑子基本上还没有冲到跟前,便又是一轮齐射,将他们的性命收割。

    鞑子那边终归也有极少人冲锋速度很快,来到不动营的近身之处,可是这部分毕竟很少,尽数都被刺刀干掉。

    不动营却也不是完全没有伤亡,有一小队悍勇的女真鞑子估摸着以前是猎人出身,故而奔跑速度实在惊人。他们一近身便抽出腰间的大刀,开始与不动营的兵士砍杀起来。

    有数名不动营的兵卒被他们砍翻在地。然而鞑子并没有得意多久,让他们感到绝望的是——其余的不动营兵士就像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立刻从后列补充上来了几名兵卒——最后那些鞑子也尽数都被明晃晃的刺刀结果掉了。

    如此数次之后,鞑子再也不敢冲锋,整个战场数万人竟然都站不住阵脚。当然,鞑子也不傻,也有人想从不动营的两翼迂回包抄。然而不动营的两翼也都是大量的团山军普通步兵,甚至朝鲁的五千骑兵也一直跟随着不动营在缓缓前行。

    整个不动营两千兵士就像一个整体,不,应该说像一部推土机。就那么往鞑子的阵线平推过去,一路上竟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他们前进的步伐。

    一百五十步,在这个距离上鞑子的燧发枪和掌中雷全部无效。能够与不动营一战的,也只有白摆牙喇兵的箭矢了。

    果不其然。批四层甲的白摆牙喇兵立刻顶了上来,开始与不动营对射!

    虽然不动营使用的是线膛枪加米尼弹,但是再怎么训练有素,要完成一次弹药的装填也需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而一分钟之内鞑子的白摆牙喇兵可以射出三支羽箭

    这,看起来很美好。对白摆牙喇兵很有利呢!

    然而实际情况却完全出乎在阵后观战的多尔衮的意料,也出乎所有鞑子的预料!虽然白摆牙喇兵射速是不动营的三倍,但是他们先前隐蔽于普通女真步兵身后放冷箭,并没有什么阵型可言。这会呼啦啦的出来对射,首先阵型就很差。往往是白摆牙喇兵射倒了一些不动营的兵士,但是不动营三列排阵靠后的兵卒立刻补充上来,然后回以一轮齐射。

    如此三次之后,白摆牙喇兵竟然悲哀的发现,即使射死对面缓步前行的火枪手也没有用!因为他们一点也不慌乱,立刻有人补充上来,而后回应以更猛烈的弹丸。

    原本白摆牙喇兵披四层甲,特别是外面的三层棉甲对于弹丸的防御力是很牛叉的,虽不如后世的防弹衣,但想要射穿却也很不容易。可是不动营射出的子弹,似乎是有什么魔力,只要白摆牙喇兵中弹就立即丧失战斗力,那三层棉甲就像纸糊的一般!

    白摆牙喇兵说是悍不畏死,凶悍异常,其实很大的原因正是他们身上的那一层层的甲胄带给了他们无穷的信心。现在,这有如护身符一般的甲胄,竟然压根也没有什么防御力,这对白摆牙喇兵信心的打击简直就是可以用致命来形容!

    当战场上第一个白摆牙喇兵扔掉手上的弓箭,撒开腿往后逃跑以后,所有的白摆牙喇兵就像同时感染了瘟疫一般,齐齐地开始逃跑!

    直到此时,在临时指挥地观战的张力才长出一口气,平静地对身边的李定国道:“这一仗,鞑子败了。”

    排队枪毙,这便是不动营的作战方式。

    这是最依靠战士意志的战斗方式,每个战士都直接面对死亡的考验,而且不可能离开队列单独生存,一切个人英雄主义在这里都没有市场——

    张力知道,从此以后将是一个没有战斗英雄的时代,然而团山军却已经将一只脚跨入了近代军队的范畴!(未完待续。)

第472章 “赔款”() 
鞑子的白摆牙喇兵在不动营的多轮齐射后丢下五百多具尸体,呼啦啦地往后撤退,再也没有一战的勇气。¢£¢£,

    其实不动营的伤亡也不少,毕竟白摆牙喇兵的箭术非常精湛,至少也有数百人被箭矢射中——好在火枪齐射给那些白摆牙喇兵的心理压力实在太大,他们虽然命中率依然很高,但给不动营兵士带来的致命伤却远不如在冷静状态下射出的箭矢。

    而他们面对着成列前进,根本不管伤亡就这么一步步逼近过来的不动营,白摆牙喇兵又怎么可能还支撑得住?

    就在此时,朝鲁的五千骑兵再也不用护卫不动营的左右两翼,尽数往鞑子后退的方向冲杀过去。

    高元良、潘霸天、伊泽、万治等人也督促各自麾下的步兵,开始了对鞑子的最后一击!

    战场之上真正进入了屠杀时间,只剩下团山军在杀,杀,杀!

    不得不承认,多尔衮的战场嗅觉非常灵敏,在他看见白摆牙喇兵抵挡不住开始后退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一仗“我大清”算是彻底完蛋了。多尔衮也不墨迹,啥也没多想,立刻翻身上马,与多铎一起,带着骑兵一路狂奔,只恨胯下战马不能多长出两条腿来……

    后面的战斗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鞑子的骑兵率先跑路,自然损失不算太大,可是这样就等于完全抛弃了他们的步兵。而白摆牙喇兵也无需多虑,他们本来就是骑兵——唔,应该叫做骑马步兵。他们都是上马机动、下马步战的,所以鞑子有马的骑兵和白摆牙喇兵算是躲过了朝鲁的追击……

    广鹿原之战。团山军大获全胜!

    剩下的事儿不需要张力再操心,而就在此时朝鲜国的“观战团”也第一时间人人满面春风地迅速出现在了张力眼前。

    张力没有说话。只冷冷地扫视了这帮人一眼,他们便立刻站不住了——所有朝鲜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扯起吃奶的力气用汉语高声喊道:“团山军威武!张大人威武!”

    张力淡淡地应了一声:“嗯。”

    朝鲜人见张力现在是不冷不热的态度,心登时悬了起来。先前他们准备好的阿谀之词,这会儿却也不敢说了,一个个都胆战心惊地看着“天%朝上国”而来的这位张大帅。

    张力一脸肃穆之色,沉默良久之后,才缓缓地对朝鲜使臣道:“想必你们也看见了,我团山军为了救援你们朝鲜国。此战虽胜,却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顿了一顿,张力沉痛地道:“战场上倒下的都是我团山军将士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里对团山军来说是异国他乡,将士们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为的是什么?!”

    张力一席话说得大义凛然,朝鲜国一众使臣听得胆战心惊,不知明国这位“割据”主帅,后面到底要说什么……黄台吉说要过继一个贝勒爷来当朝鲜国王,这张力莫不是想自个儿当?

    甚至他们中的某些人心里开始琢磨。那李倧一族做朝鲜国王也几百年了,朝鲜国一直积弱不堪,没准换个主子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大明的人比满清那些蛮夷强很多,正所谓“汉家衣冠”嘛……

    张力却并没有接着说下去。而是摆了摆手,示意军法队的人将朝鲜大臣尽数带走。满肚子疑惑不解的朝鲜人走了以后,张力对身边负责外交事宜的王奇峰道:“杀头的买卖有人干。赔本的买卖却没人做。我就这一句话,后面便看你的表现了……”

    王奇峰这几年来在团山堡的文官体系中一直负责外交之事。所以此次救援朝鲜国他便也跟随大军一起前来。与朝鲜国沟通之事,张力尽数委任于他。

    此刻王奇峰一听张力说的这话。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顿时朗声应道:“属下明白了!属下必让那朝鲜国王连裤衩都';敬献';给咱们团山军!”

    张力微微一笑,“善意”的纠正道:“唔,这个可以叫战争赔款。虽说不是直接与朝鲜人打仗获胜而索要赔款,但咱们也是为了援救他们……”

    王奇峰哈哈一笑,连声应道:“是!是!正是如此呀!”

    张力沉吟片刻,再一次“善意”地提醒王奇峰道:“你也要悠着点,不可涸泽而渔,以后日子还长着呢!”

    王奇峰立刻点头表示明白:“属下明白的,明白得很呐!”

    等到王奇峰离开之后,张力便做回了行军凳上,努力地将心情平复了下来。现在所有大将都出去追击敌军,争取扩大战果,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张力身边也只有李定国一人了。

    张力一转头,却见李定国一脸的沉思状,张力知道,他一定是在复盘这广鹿原之战。此子战争天赋极高,假以时日的话,恐怕不在他原本历史中的成就之下。

    团山军的将领多数还是服从命令性的居多,若说能够独当一方的帅才的话,卢象升绝对算一个,他现在为张力守在山东。高元良也可以算一个,毕竟张力一直对他着重培养,其他人也就再也找不出来了。

    张力看了李定国一眼,开口道:“定国,今天这场战斗,你有什么想法,说来给我听听。”

    李定国一怔,旋即抬头看看张力,略一沉吟,朗声应道:“大人,若说属下今次战斗有所得的话,那么便是那不动营了……”

    张力微微一笑,追问道:“不动营?唔——先前我是略微做了些保密工作,希望他们第一次亮相便要收到奇效。今日之战,木头的不动营做得很好,成为了战场的胜负手,他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李定国点了点头,一脸神往之色,慷慨激昂地道:“《孙子兵法》有言——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大人给木头总兵所带的威劲火铳营取名不动营,想必出处在此。”

    团山军内部将线膛枪和米尼弹统称为“威劲火铳”,自然也是有原因的,毕竟线膛枪乃是领先时代的科技,“线膛”二字太过明显的揭示出玄机,不如“威劲火铳”来的神秘一些。(未完待续。)

第473章 论战() 
张力眼睛深邃了起来,一字一句地重复了一遍:“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旋即张力陷入了沉思之中,很久都没有说话。

    确实如李定国所言,自己给木头带的“不动营”取这个名字,正是因为孙子的这一句话——不动如山!

    判断一支军队先不先进,并不是有几把新式火枪,几门新式火炮就可以了的。譬如“我大清”末年在八里桥打出了己方阵亡数万人,敌人英法联军阵亡几十人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例,并不完全是因为武器的落后。

    当然清军的武器自然比英法联军要差很多,但远没有到拿着板砖与武装到牙齿的米帝作战的那种程度。要知道,在北美印第安人的武器比“我大清”差n倍,却也给英国殖民者带来过重大的伤亡。

    “我大清”的正规军连土著人都不如,丢人丢到这个份上,正可谓极品中的极品了……

    八里桥之战,清军属于冷热兵器都有,因为那时候洋务运动已经拉开帷幕,火器大炮清军也不少。不说别的,你就是用炮乱轰,也能轰死英法联军个一二百人吧?

    当时英法联军所使用的战术,其实伤亡是很大的,但却是十八十九两个世纪最最先进的战术——排队枪毙。

    这种密集阵型,最怕的东西有两点,一是火炮,二是骑兵冲击两翼。

    若是以为排成队的火枪手列阵前行,便可以碾压骑兵,那只能说图样图森破了——骑兵退出历史舞台,乃是因为马克沁机关枪的发明和合金钢制成的轰轰轰响个不停的火炮面世。

    历史上英军在西班牙与法军作战期间,英军曾被突如其来的大雨遮蔽了视线,雨停后才发现侧翼有两个法军轻骑兵团正准备攻击。匆忙间,有三个营没来得及形成方阵。结果。短短的五分钟内,这三个营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八十名军官和一千五百六十八名士兵中伤亡了一千二百四十八人。

    只不知八里桥之战,满清的蒙古王爷僧格林沁带着几万骑兵,怎么就完败给英法联军了呢?

    清末的事儿很邪乎。也只有我大清才能打出那样“彪悍”的战绩;若是单纯的以不动营去对阵现在的满清的骑兵,那么结果恐怕会很悲催。

    骑兵最怕的是火炮,其次是战损比,若与步兵的交换比不行,那对于骑兵来说是亏本的买卖。兵力只会越打越少。

    所以张力使用不动营的条件是敌人不能密集地发射火炮——这很好理解,因为不动营的阵型太过密集,简直就是火炮的靶子。再一个便是敌人不能有骑兵,亦或者说,要能限制住敌人的骑兵,不能让他们全速冲锋不动营的两翼。

    能对付骑兵的,除了火炮,那么便是另一支骑兵了。所以朝鲁的骑兵队牢牢护住不动营的左右两翼,若是鞑子敢骑兵冲锋的话,自然会有人收拾他们。

    而当时战场上鞑子的火炮已经不能击发了。不动营又不担心被骑兵冲击,故而这“杀手锏”一出,立刻颠覆了整个战局。

    张力也没有料到,鞑子的骑兵会有一万五千人之多!再加上后来出现的精于射术的白摆牙喇兵,这一仗其实团山军也是很危险的。

    好在战斗的进程虽然有些起伏,不过最终的结果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