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匡九合(一代神医在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匡九合(一代神医在明朝)-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奇峰上前对着祖大寿拱手一礼,转身离去。

    祖大寿看着王奇峰离去的背影,整个人发起了怔,陷入了深思之中。

    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祖大乐,这会儿上前两步,走到祖大寿身边。他本想看看信上写的是什么,可是祖大寿无意之间将信扣了过来,他看不着。

    祖大乐话到嘴边,眼瞅着祖大寿一副深思的模样,却也不便打扰,只得耐心等待。

    足足过了一刻钟之后,祖大寿才回过神来,似乎是想清楚了对策。

    祖大寿皱着眉头,将信递给了祖大乐,缓缓地道:“大乐,你看看吧。”

    祖大乐接过信件仔细一看,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疑惑之色。

    “都督,张力在信中说,宁远还是以沙河为界。以后从山海关运送往广宁卫的粮饷,他们团山军一个子儿也不会动”

    “咦,都督,那张力岂会这么好心他不是与鞑子勾结么难道是有什么阴谋”

    祖大乐连珠炮一般连问三句,似乎怎么也想不通张力竟然会同意保障广宁军的补给线。

    再看到最后几行字的时候,祖大乐眉头也深深地皱了起来,失声道:“张力竟然要组建什么宁远水师要咱们辽东水师拨出一半的船只给他”

    辽东水师听起来很高大上,实则战船只有十来艘,运输船略多一些,有一百来艘。张力要一半的话,也就是五艘战船,五十艘运输船。

    这些年辽东水师一直缺钱,船只年久失修,兵士们连军饷都发不起。加之鞑子也不会从海上进攻,所以辽东水师几乎是荒废了。

    就这么一点小家底,与被朝廷招安的“海防游击”郑芝龙的数千艘商船数百艘战船相比,简直可以用“寒碜”两个字来形容。

    张力居然要这么一堆破烂船只去组建什么宁远水师

    “都督,这,这不合常理啊”

    祖大乐看完信件,似乎怎么也不敢相信张力开出的条件

    “本都督明白了原来如此”祖大寿猛地一拍桌子,整个人都有些激动了起来。

    祖大乐连忙上前两步,走到祖大寿身边,小声地问道:“都督,您老人家的意思是”

    祖大寿哈哈一笑,捋须道:“我问你,那张力乃是探花郎,他放着进入翰林院的大好前程不要,为什么跑来辽东挨冷受冻呵呵,别说什么公忠体国的鬼话,那些话只有皇上才信,本将军是一个字也不信的”

    祖大乐倒吸一口凉气,细细琢磨了一番堂兄的话,连连点头道:“是啊张力来到辽东瞎折腾,到底图个啥”

    祖大寿接着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张力来辽东折腾,正是为了这个财字”

    “财字”祖大乐有些跟不上祖大寿的思路了,皱眉道:“若说要贪赃枉法,那也该去江南膏腴之地呀,辽东有什么东西可贪的呃,贪污军饷不对啊,听说张力的团山军军饷开到四两银子一个月,还是足额发放”

    祖大寿微微颔首,笑着道:“此事本都督也有所耳闻,张力养军实在是舍得花血本”

    顿了一顿,祖大寿没好气地瞥了祖大乐一眼:“如此看来,你和泽溥双双败在张力手上,也不奇怪了。”

    祖大乐立刻将头低了下去,悻悻地道:“末将惶恐末将惭愧”

    祖大寿一摆手,朗声道:“不说这个你先前所说的未免格局太小了,那张力若是要谋个应天府或者苏杭鱼米之乡的地方官,那是手到擒来之事。可是他却来了辽东,而且一来就砸钱他的钱哪来的”

    祖大乐也不蠢,立刻一声惊呼:“张力背后还有人莫非真的是皇上”

    祖大寿冷哼一声:“皇上没钱。”

    “这”

    祖大寿摇了摇头,小声道:“张力背后具体是谁咱们还不清楚,不过此人定然地位很高,才能布下这么大一个局。”

    “局”祖大乐又开始听不懂了

    “大乐,本都督问你,那张力为何要截杀山西晋商车队”

    “都督,张力不是说什么为国除害么”

    “除个狗屁”

    祖大寿低低地骂了一声,看着一脸疑惑之色的祖大乐,嘴里蹦出了几个字:“张力,他自己要当晋商不,应该说是他背后的那位朝中高人,眼红晋商的买卖,想抢过来由他们做”

    祖大乐倒吸一口凉气,原来内幕竟然是这样

    怪不得张力来到宁远以后,所作所为,事事都透着一股子诡异

    “都督,张力说想要组建宁远水师那意思就是他们以后与建奴做买卖,是走海路了”

    祖大寿重重地点了点头:“正是如此若张力不说要船,本将军还想不到这一层”

    顿了一顿之后,祖大寿对祖大乐道:“张力的要求尽数答应便是,他做他的买卖,咱们守咱们的辽东”

    祖大乐连忙高声应道:“是”未完待续

第315章 翻案(一)() 
给玄阳子道长和真如居士接风洗尘以后,张力将二人安顿在了静萍原先所住的院子里。是老板用了不少黄铜,将“反贼”张力的跪像做成与房间浑然一体的样式,寓意张力永世不得翻身。

    此刻张力坐在大厅中最靠角落的一张桌前,点了一盘熟牛肉,一壶酒。一个人浅饮慢嚼,颇为悠闲自得。

    朝鲁和木头扮作小厮模样,站在张力身后。

    刚才进店的时候客人实在太多,张力并没有与店小二打照面。而是径直走到大厅最西边,选了这么个犄角旮旯坐了下来。

    不等店小二上来招呼,张力就让木头去点了酒菜。

    所以。现在红庙酒楼中没人知道张力来了。

    大厅中依然人声鼎沸,说什么事儿的都有

    红庙酒楼现在俨然已经成了京师一处汇总花边消息的集中地。不管有身份的没身份的,往这一坐。听听读书人的议论也是好的。

    这会儿大厅中几位秀才相公议论的正是周延儒复起之事,张力对这个还算感兴趣,于是竖起了耳朵,想听听到底这些秀才们如何看周延儒。

    张力自个儿很清楚,周延儒与温体仁都是进了明史奸臣传的,不过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特别是螨清哈巴狗张廷玉等人修的明史,可信度向来不高。

    温体仁和周延儒到底是不是奸臣,张力只有靠自己的判断。

    历史上温体仁打击异己,手段极其卑劣。温体仁在位时,朝政很乱,但基本都在控制范围内。温体仁罢职后,朝政开锅了,没人能控制了。

    周延儒没有温体仁这么卑劣,不过他首辅也当不了温体仁那么长的时间。

    温体仁为相八年,周延儒两三年就话之人一眼,意味深长地道:“哼哼那小人不提也罢,诸位心里自然知道在下说的是谁”

    顿时大厅内一阵喧哗,这李秀才所说的“小人”,明显便是温体仁了。

    张力不由得微微有些错愕,他对谁是小人谁是君子没有一点兴趣,倒是对大明朝的言风产生了一丝异样的感觉。

    温体仁乃是内阁首辅,大明王朝权势通天之人,这帮小秀才竟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非议他,实在是让自己有些汗颜几百年后的事儿。

    “李秀才,若说那位是小人的话,那么咱们在这红庙酒楼先前的议论可就有些不妥了。”

    “哦马秀才,怎么不妥议论什么了我大明朝从来不因言获罪,咱们就算说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阁下是说”

    马秀才看了李秀才一眼,大声地道:“周大人复入内阁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

    此言一出,满堂食客顿时噤若寒蝉

    众人似乎都在避讳着什么,然而红庙酒楼外面走进来一人,那人走到大厅中间,朗声说道:“周大人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公祭满少师”

    “这这位大人”

    众人皆不认得来人,不过他身上穿的六品文官官服,却是所有人都认识的

    那马秀才乃是京师本地人,与来人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立刻走到那人跟前,躬身一揖道:“学生见过陈大人”

    张力在那犄角旮旯微微一笑,给陈正操点了个赞啧啧,陈兄来得正是时候

    陈正操还没注意到张力,便走到那一桌士子的桌前,朗声道:“诸位在此议论周大人公祭满少师之事么啧啧,满少师一颗忠心可表日月,实在是军中楷模”

    说到此处,陈正操叹了口气:“唉,看看满少师,再看看如今辽东那帮兵痞子”

    这下酒楼大厅立刻炸了锅,众人情绪纷纷又被点燃了

    食客们并没有如以往一般对张力“通贼”之事口诛笔伐,因为现在舆论风向已经有了改变

    正是由于周延儒周大人公祭满少师

    满少师,也就是满桂,他战死之后被崇祯追赠为“少师”

    崇祯二年鞑子入寇京师,满桂与与袁崇焕祖大寿一起勤王,得到崇祯的召见。满桂解开衣襟给崇祯皇帝看自己满身的伤痕,崇祯皇帝表示深深的赞叹。

    满桂并不是圆嘟嘟的下属,他与圆嘟嘟还颇有不合,故而圆嘟嘟下狱之后,崇祯皇帝赐给满桂酒食,命令他总理山海关宁远的大军,在安定门外扎营。

    再后来满桂说要坚守城池,不可与建奴野战。而崇祯再一次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加封满桂为武经略,统领所有过来保卫京师的部队,赐给满桂尚方宝剑,催促他出兵作战。

    如此“捧杀”之下,皇上都加封满桂为武经略,还给尚方宝剑了,你还敢不去送死

    满桂没有办法,只好带兵与建奴在野外决战,结果自然是呵呵了满桂最后战死沙场。

    崇祯帝听说满桂阵亡之后,极为伤心,派当时的礼部侍郎徐光启对满桂进行祭奠,追赠满桂为少师,荫封他的子孙为世袭锦衣佥事。朝廷赐予祭葬,后来还为满桂修建了祠堂,举行公祭。

    张力微微皱眉,叹了口气:崇祯朝不乏良臣猛将,可惜都被“英明神武”的皇上给坑死了

    周延儒现在大张旗鼓地为满少师举行公祭仪式,自然不是对已经入土了的满桂有什么好感自己的罪名是勾结北虏,也就是勾结蒙古人,而这位满少师满桂,正是蒙古人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也

    正是如此

    要给自己“翻案”洗白,便需要祭出“少师满桂”这个杀手锏。蒙古人也有好人,你们瞧瞧,满桂满少师不就是蒙古人嘛,多么精忠报国呀未完待续

第316章 翻案(二)() 
张力并不急于与陈正操相见,因为陈正操只是开胃菜,重头戏还在后面。

    今日过后,京师舆论的风向么,便要往本少爷这边吹一吹了。

    张力看了一眼大厅中的陈正操,只见一众秀才们将他围住,个个点头哈腰,一脸讨好之色。

    这也不奇怪,陈正操乃是今科榜眼,正是这帮读书人眼中的文曲星啧啧,进士大明朝可不少,每一科都有数百人,而那一甲三人却是èng毛麟角,实在是个中翘楚

    张力微微叹了口气,今儿个榜眼陈正操在这,自己是探花郎也在这,可惜状元公“叶天成”永远都无法回来了

    就算找到了静萍妹子,也不可能再让她做这种事情

    这段时间检讨得失,自己早已下定决心以后全凭一己之力,撼动历史的车轮

    先前是自己太清高,不愿意结交所谓的“奸臣”周延儒唔,其实周延儒又算得了什么就算本少爷去找最大的奸臣温体仁“结党”,那也没什么好稀奇的

    政治,永远都不会是表面上那么光鲜可人

    有一句话不是说所有政治家都是阴谋家,正是如此。

    只是当你用尽一切权术阴谋,爬上高位以后,你是做为国为民的事情呢还是只管个人功名利禄而党同伐异

    前者,有如王安石张居正;

    后者尼玛,太多了从唐朝开始算就有李林甫杨国忠蔡京秦桧贾似道严嵩温体仁

    就说张居正,可以算明代最牛的大臣。万历新政为明朝起码续命了五十年因为在万历朝那会儿,明朝就已经病入膏肓了。

    那张居正晋升的道路。无不是踩着对手爬上去的。甚至张居正还与大太监冯宝结党,内外“勾结”。这才牢牢坐稳了首辅的位置

    连张居正都这样,自己又何需扯什么清高

    张力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一番痛彻心扉的领悟,实在是让自己失去了太多太多

    当张力收敛起心思的时候,陈正操说话了。

    “诸位,今日本官前来红庙酒楼,并不是来吃饭,而是为了一件大事”

    李秀才等人顿时伸长了脖子,竖起了耳朵:“陈大人。您说的大事是指”

    陈正操冷哼一声,眼光朝二楼那个雅间望去

    马秀才虽说八股文做得不咋的,考了十几年举人也没考上,不过却也是个机灵人,周延儒周大人公祭满桂之事,他很早就揣摩出来里面的深意了

    要为宁远巡抚张力平反

    先前京师不是疯传什么张力张大人勾结北虏蒙古人么蒙古人可不全是坏的,满少师可不就是大大的忠臣吗

    一想到此,马秀才顿时觉得掌握了世间最至高无上的真理一般,义正言辞地高声道:“呸红庙酒楼的掌柜真是瞎了狗眼宁远巡抚张大人眼见国是日非。想起了崇祯二年英勇殉国的满少师”

    顿了一顿,马秀才接着道:“大伙儿都知道吧,辽东那些兵痞子,又有何人敢与满少师的忠义相比张大人有感于满少师的忠义。从蒙古人中选择忠于我大明之人参军啧啧,依在下看呐,用蒙古人打建奴。可比辽东某些兵痞子靠谱得多”

    陈正操一听马秀才这话,也是面带**。

    是呀。这话儿自己说出来可就变味道了,毕竟自己与张力乃是同年官场中最铁的关系。

    这马秀才说出来嘛。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陈正操走到马秀才身边,意味深长地看了马秀才一眼,而后朗声道:“本官忝为张大人的同年,却不敢为张大人辩污,实在是惭愧得紧今日马秀才仗义执言,请受本官一礼”

    话一说完,堂堂正六品京官的陈正操,竟然真的对着马秀才躬身一揖

    厅内众人完全都惊呆了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