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匡九合(一代神医在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匡九合(一代神医在明朝)-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为火枪队中枪法前三之人,自己自然是妥妥地跟着张大人去宁远呀!

    啊,齐小娘子,俺来了!

    木头摸了摸怀中鼓鼓囊囊的包裹,虽说这个月的军饷银子寄存了,不过先前发放的军饷和赏金却还在自己手上……

    木头又翻了一下身,还是睡不着,于是从怀中包裹里摸出一块银子,狠狠地咬了一口。

    啧啧,这银子成色真他娘的好!

    齐老爹怕是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吧?

    哼,先前齐老爹看见自己找齐小娘子,不是还骂什么‘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么?

    现在俺这只癞蛤蟆就来吃了,怎么的吧?

    拿银子砸晕他!

    咦,莫不如劝齐小娘子一家来团山堡?

    是了,这样的话,岂不是天天可以与齐小娘子相见了?不用再这么挠心挠肝地想她了!

    可是,齐小娘子会来吗?

    哎呀,她可是最听他爹爹的话呢,不好办。

    得说服齐老爹才行啊,他老人家不点头,齐小娘子肯定不会跟自己走。

    等等,他们家在宁远卫城一直过得紧巴巴的,来团山堡可就不一样了。

    齐老爹是铁匠,团山堡兵工厂不是招收铁匠么?听说熟练铁匠一个月十两银子呢!

    哈哈,一个月十两银子的差事,齐老爹岂会不来?(未完待续……)

第277章 蓟辽总督() 
张力这次前往宁远卫城,可谓深入龙潭虎穴,优中选优地选出了一千人的卫队,并不拘泥于建制。 。t。√∟,

    木头、疙瘩和大牛都被选中了,但是他们手下的新兵却只能跟着高元良出去‘拉练‘。

    此刻一千名团山军精锐正悄无声息地向着宁远卫城行进,张力并没有骑马,而是乘马车。

    队伍后部行驶着一部马车,马车用厚厚的牛皮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个小小的气窗。

    五十名孑然手下最精锐的斥候队员,早就在前进的路线上仔细打探过,张力并不担心有人在路上袭击自己。

    此刻张力在马车中闭目养神,琢磨着这次的宁远之行。

    蓟辽总督傅宗龙都来了的话,祖大寿一定不会轻举妄动。

    先前赵公公给自己的密信中言词颇为谦恭,侧面表达出了一番和好之意。

    政治斗争向来如此,昨天还打得难分难解之人,明日便抱在一起捡肥皂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团山堡目前民众需要休养生息,军队需要勤加训练,外部宽松一些,正合了自己的意思。

    毕竟来年春天,建奴恐怕会南下报仇,这个冬天自己袭击晋商商队让他们损失惨重。

    自己升任宁远巡抚以后,广宁巡抚戴健那孙子就没有理由插手宁远之事,现在宁远卫最大的文官就是自己了。

    虽说自己头上还有辽东巡抚和蓟辽总督,然则辽东巡抚驻扎在广宁,蓟辽总督驻扎在蓟镇。宁远乃是自己的地盘了。

    现在最棘手的就是宁远卫城控制在祖家手里,这事儿暂时解决不了。毕竟宁远总兵是祖泽溥,他又岂肯轻易挪窝?

    宁远卫城不能控制在自己手上的话。巡抚衙门就一定不能设置在宁远……

    ‘大人,辽东总兵祖大寿、宁远镇守太监赵兴发出城二里亲自前来迎接!‘

    一名斥候队的高声禀报将张力的思绪拉了回来,张力打开车厢的小气窗,淡淡地道:‘知道了。传我命令,护卫队都给本官精神一些,切莫丢了团山军的脸面!‘

    ‘是!‘

    ……

    宁远城南二里。

    祖大寿和赵公公早早地便来到此处,身后跟着宁远卫的一众文武官员。

    蓟辽总督傅宗龙和宁远总兵祖泽溥并没有来。

    傅宗龙是张力的上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会亲自出城迎接;

    祖泽溥么,则是偶染风寒。大家都懂的,怕是没什么脸见张力了。

    祖大寿的官职是辽东总兵,加左都督。

    大明朝现在的总兵官多如牛毛,然则总兵与总兵也是有差别的。

    明朝时的总兵官是挂五军都督同知出镇地方担任总兵官一职,简称‘总兵‘。

    其实总兵官是没有级的武官,总兵官的级别和待遇,就要靠朝廷给他授予的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都督同知等来区别。

    一般的总兵,例如祖泽溥,亦或者吴襄。也就是加衔都督佥事、都督同知而已。

    然而祖大寿却是加衔左都督,级别那是非常高的了。

    大名鼎鼎的抗倭名将、‘少保‘戚继光,在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的官职,便是加都督同知衔。一直到万历二年才升任左都督。

    戚总兵混了一辈子。战绩彪悍,也就到了暮年,才加衔‘左都督‘而已!

    由此可见祖大寿这‘总兵加衔左都督‘的地位之高。

    宁远镇守太监赵公公在祖泽溥面前可以随意拿捏。然则对他老子祖大寿却不行。

    赵公公一脸笑意,躬身立于祖大寿身旁。扯起公鸭嗓子道:‘祖总兵,斥候来报张大人离咱们这只有五里地了呢。很快就要来了。‘

    祖大寿微微颔首,朗声道:‘张大人奉旨屯田练兵,竟然不驻扎在宁远,而是亲赴屯田第一线,实在是我辈楷模呀!‘

    赵公公一听这话,脸上立刻露出了一副‘敬仰‘之色,仿佛张力比他亲爹还亲:‘张大人公忠体国,一片赤胆忠心,每每奋战在与鞑子作战的第一线,啧啧……‘

    两人各怀鬼胎,‘隔空‘吹捧了一阵张力之后,渐渐地听见了远处整齐的脚步声传来。

    辽东冬季的早晨都有一些薄雾,视线并不好,所以首先听见的是声音。

    慢慢地,一支精神抖擞,提着正步,喊着‘一二三四‘的军队出现在了祖大寿眼前。

    当然,团山军的‘踢正步‘远不如后世阅兵仪式那么正规,整齐度要差很多,只是左右腿出得相当整齐罢了。

    饶是如此,祖大寿心中的震撼也已经可想而知!

    祖大寿眼睛眯了起来,不停地捋着颌下的胡须,努力地控制着微微有些颤抖的胡须。

    自己领兵三十余年,从未见过行军如此的军队。

    以前袁大人练兵的时候,大同镇总兵——绰号‘王跑跑‘的王朴——手下也有一支所谓的仪仗队。

    那些人个个鲜衣怒马,成天耀武扬威,一望而知都是些绣花枕头。

    然则张力这队兵卒却完全不一样,兵士的精气神,那不是装装样子就可以装出来的。

    没有一个人说话,所有人目不斜视,传入耳朵的只有低沉整齐的踏步声……

    祖大寿忽然想起一个可怕的名字——戚继光。戚继光当年的‘浙兵‘,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而祖大寿身旁的赵公公也看得目瞪口呆,直到团山军的潘霸天喊出‘立定‘二字的时候,赵公公才回过神来。

    尼玛,幸好当初没跟祖泽溥去打团山堡,这样的军队,祖泽溥那二愣子打得过?

    这些人,恐怕是张力的家丁了吧?

    看着规模,家丁恐怕有一千余人,光家丁都是这个数字的话,团山堡到底有多少人马?

    大明家丁与普通士兵之比,一般在十几到三十几比一之间,由此估算,团山军莫不是两三万人马?

    而关宁军的家丁,尽数调集在广宁一线防御家奴,这么看来的话,祖泽溥一败涂地也没什么好稀奇的。

    啧啧,想必是皇上从京营调的精锐给张力吧?

    等等,京营现在连边军的战力都不如,张力这些兵是从哪里调来的?

    ‘赵公公,张大人的马车驶过来了。‘祖大寿的声音传入赵公公的耳朵,赵公公立刻收敛起心思,将眼睛睁得圆圆的。

    一辆蒙着‘防弹牛皮‘的马车,缓缓停在祖大寿和赵公公跟前。

    祖大寿和赵公公立刻迎了上去,而张力也掀开车帘,从马车上下来。

    赵公公是熟人自不必说,赵公公身边的祖大寿一映入眼帘,张力立刻便猜出了他的身份。

    ‘哎呀呀,来人莫不是祖都督?!‘张力故作吃惊状,一脸的不可思议。

    祖大寿看见张力竟然是这么个不到二十岁之人,心中却是真正的大吃一惊。

    然则吃惊归吃惊,祖大寿毕竟老谋深算,脸上立刻挂满了笑意,对着张力拱手一礼:‘张大人有礼了。‘

    张力瞥了祖大寿一眼,这人五十多岁,脸型瘦削,皮肤黝黑,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犹如一潭深水,让人琢磨不透。

    张力也不托大,回了一礼:‘祖都督有礼了。‘

    张力这称呼也是有技巧的,大明以文御武,虽说张力管不着祖大寿,不过文官从地位上来说压根也不**武将。

    张力不称呼‘祖总兵‘,而是称呼祖大寿的加衔‘左都督‘,实在是非常大的敬语了。

    这种卵用没有的敬称,张力向来是不吝惜使用的。

    就这么一个称呼,至少折射出张力释放出的‘善意‘——张力至少目前无意与祖大寿为敌。

    张力与祖大寿一副相见恨晚的模样,似乎忘记了不久前张力还与祖大寿的儿子祖泽溥打得天昏地暗。

    进入宁远卫城以后,张力选择了以前的宁远兵备道衙门落脚……

    刚刚安顿好自己带来的人马以后,张力便匆匆地前往宁远镇守太监府,求见蓟辽总督傅宗龙。

    赵公公很识趣,人家文官说话,管他这个太监屁事,所以将张力带到傅宗龙的房间之后,赵公公就离开了。

    傅宗龙住的是镇守太监府的后花园,这里乃是整个府邸的最后一进,只有两间厢房而已,甚是清净。

    张力站在厢房门前,毕恭毕敬地高声道:‘宁远巡抚张力,求见总督大人!‘

    屋里的人却没有立刻应答,而是过了半晌之后,才传出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进来吧。‘

    嘎吱一声,屋里的一名小厮打开了房门,张力掸了掸衣袍,迈进了屋子。

    这是一间套房,里屋是卧室,外厅是客厅。此刻一身正二官服的蓟辽总督傅宗龙,正端坐在主位之上。

    张力自然不失礼数,躬身一礼:‘下官见过总督大人。‘

    傅宗龙微微颔首,‘免礼,看座。‘

    伺候一旁的小厮将张力领到客位,张力微微一笑,坐了下去。

    这位傅宗龙可不是无名之辈,记得以前自己小时候看过建国后‘特殊年代‘的一套连环画,里面有一本便是《智擒傅宗龙》。

    颇有点‘活捉王耀武‘那意味,连环画封面上闯王李自成骑在高头大马上,傅宗龙则是一副贪官奸臣的形象,低着头束手就擒。

    想到此,张力不由得抬起了头,看了蓟辽总督傅宗龙一眼。(未完待续……)

第278章 木头,你出息了呢() 
其实那连环画还真的是虚构,历史上的傅宗龙自然也不是那样的人。

    明史记载傅宗龙与农民军作战,粮尽不得不杀马分食,而后营中火药、铅子、矢并尽,后来被农民军抓住傅宗龙,要他骗开城门。

    而‘宗龙骂贼曰:我大臣也,杀则杀耳,岂能为贼赚城以缓死哉!‘,农民军恼羞成怒,‘抽刀击宗龙,中其脑而仆,其耳鼻死城下。‘

    不管怎么说,傅宗龙还算是死得其所。

    张力收敛起心思,一脸肃穆,等着傅宗龙说话。

    傅宗龙从张力进屋以后就一直在打量他,看了好半晌,却发现眼前这个年轻人怎么也看不透——张力那与年龄完全不符合的成熟稳重感,让傅宗龙也有些讶异。

    不过傅大人毕竟是沉浮宦海数十年的老油条了,很快便开口道:‘张巡抚,本督在蓟镇听见一些谣传,说是张巡抚与小祖总兵不谐——‘

    傅宗龙按例是必须问一问那件事儿的,张力先前已经跟赵公公等人通了气,于是故作疑惑之色:‘哦?竟有此等谣言?想必是建奴细作散布的吧?‘

    顿了一顿,张力眼神坚定地道:‘下官与小祖总兵相处得和谐美满,相敬如宾——啊,不,相处得很好,很好啊!‘

    傅宗龙微微一笑,淡淡地道:‘既如此,本督就放心了。‘

    接下来气氛有些沉默,好半晌过后,傅宗龙才轻飘飘地说了一句:‘张巡抚。以后宁远的战功,还是要先报到蓟镇才合乎规矩。‘

    张力心里一惊。尼玛,原来傅大人这是对自己直接向皇上报功不满意。敲打自己来了。

    下官越级奏事,古往今来都是为上官所嫉恨的,这个道理张力又岂会不知?

    只是若是按照大明惯例,浅水滩的战功一层层报上去的话,恐怕自己最终有没有十个人头都还不好说呢!

    其他都好说,但是关于战功这件事,张力却并不打算妥协。

    张力笑眯眯地拱手行了一礼,沉声道:‘关于此事,傅督且听下官一言。‘

    傅宗龙眉头皱了起来。显然张力没有立即‘承认错误‘,说什么‘下不为例‘让他很不满意。不过大家都是文官,虽说是有上下级之分,但张力手中是有尚方宝剑的,不可等同于一般的下属。

    傅宗龙冷冷地道:‘张大人,你要说什么?‘

    张力站了起来,一脸肃容:‘傅督,您老人家应该知道下官乃是今科探花——‘

    傅宗龙的眼睛眯了起来,今科探花郎是张力此乃世人皆知的。他说这个干什么?

    张力早就想清楚了,傅宗龙对祖家听调不听宣肯定也不满意,不见得与祖大寿有多么亲近。

    历史上傅宗龙在崇祯朝官声尚可,死后也是被皇帝追赠了‘太子少保‘的尊号。

    既然他对崇祯还算忠心。那么在自己的常年斩获‘大明最佳奥斯卡男主角‘的演技之下,是可以引为外援的。

    张力话锋一转:‘傅大人可知道下官殿试策论写的什么?‘

    傅宗龙一怔,眯着的眼睛睁了开来。有些诧异地看着张力。

    张力淡淡地道:‘一钉子辽东大定。‘

    说完这话,张力眼观鼻鼻观心。再不发一言。

    傅宗龙何等人也,很快就明白了张力的意思。

    怪不得皇上如此看重他。怪不得他行事如此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