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晨光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晨光里-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任大师傅感慨道:“当年,若不是求到了安人处,我这徒弟早已没了性命。我去了黄老爷家数次,安人都避而不见。这个头。是我徒弟磕给安人的!我这徒弟在牢里也没有受甚委屈,多亏得牢头多加照顾。”

    邹正达和邹正业听了便笑道:“既是已经出来了,便当好好的干活以回报你师傅。当年你师傅为了你,可没少四处下跪啊。”

    青年站在一旁点头称是,又躬身向着师傅行了一个大礼。

    任大师傅便又问了准备盖多大的院子,原来只是在北边加盖一个和旧院子对称的,然后在北边的墙上挖一个月亮门。以供孩子们居住。

    “若是料子准备好,只需得十数日便能盖好,铺木地板倒是麻烦些,需得四五日。”任大师傅便说道。

    邹正达愁道:“砖瓦已经和窑匠说好,这几日便给我们烧好送来,只是愁的是木料啊。这突然要盖院子。上哪里寻梁柱和地板呢?”

    任大师傅听了便拍了拍胸脯:“何须两位大郎君犯愁?小人手里倒是有上好的柳木几根,最合适做大梁。至于这铺地板的料子,小人也能为郎君们找来。”

    邹正达和邹正业闻言大喜。便言道,只要木料好,定会按实价给钱,绝不拖欠。

    任大师傅则是摆摆手,连说了好几句不打紧。

    事情谈好之后。定好了下料的日子,任大师傅便和徒弟一起走了。

    邹家这边要加盖院子。邹家庄那边也要开始修路了。

    邹老爷子这几天一直呆在宗祠里和几位族老商量,定好了黄道吉日后便打开了宗祠,老族长被人搀扶着站在宗祠的牌位前,念了一篇祭文之后。宣布后天是一个黄道吉日,后天起全族开工,从村东起,把路一直往宛丘修。又点了几个人的名字,委托他们做修路的监工。

    而后通令全族,将邹瑞提升为族中长老,又打开族谱,在邹正达和邹正业名下用朱笔写了一段话,颂扬他们为族中做的贡献。

    而后,又请出了两面空的牌位,上面空无一字,族长宣布,这两块牌位是为邹正达和邹正业准备的。

    邹家庄邹族的所有人看到这两块牌位,都陷入了疯狂之中。这,这可是千秋万代要被族中子弟永世祭祀啊。

    然而,老族长接下来的一段话,则是让众人陷入呆滞中。老族长言道,从明年的元旦起,邹正达和邹正业有资格站在宗祠内部向祖先磕头。

    邹族的宗祠大门,不是随便就能开的。族中有了重大的事情才被允许开宗祠,又或者是族中某位重要的人物死去,要将牌位送入宗祠中,这时才能打开。平时唯一能打开的几天,便是元旦和清明,这时邹族中所有的男丁都要跪在宗祠外面向祖先磕头。能站在宗祠里的,只有族长,以及族中族老。

    象前年,族里打了邹正义二十板子,那也只是在宗祠外面执行的族法。里正虽然是里正,可是他还兼着族中族老的职位,所以他才可以拥有执行族法的权利。

    整个邹族,权利最大的便是他的祖父,邹老族长,他可以随意处死族中任何一个人,而不必受到法律的追究;他可以不通过任何人的同意,强行休弃任何人的浑家;他可以将任何一个人赶出族去,剥夺他的姓氏。只要是以上的情况,被证明了某人确实有罪,违反了族规,他便可以执行族法,不会有任何人敢置疑他的权力。

    族长宣布完这些事情之后,宗祠内外鸦雀无声,只闻呼吸声,人人都陷入了呆滞和魔怔中。

    九十一岁的老族长,是邹族中年纪最长的人。每年官家都会给70岁以上的人送些米面,这些人拥有可以直入县衙面见县官的权力。若是他们受了委屈。县官极有可能要被因此罢官。而90岁的人,则被称为人瑞,这样的人呆在邹族,方圆数百里,无一个外族人敢欺凌邹族。

    好嘛,你们欺负我们,让老族长知道了,老族长一生气,心脏不好了,然后去世了。到时邹族往县衙一告。估计外族人得被整族流放。

    老族长健康长寿不仅能带给邹族人真正的实惠,就连宛丘的知州都面上有光。在我治内,有如此人瑞。足以证明我治州有方。不服的话,有本事,你也在你治内找一位人瑞出来啊?

    所以老族长宣布完之后,族人虽然羡慕、嫉妒、仇恨,却没有一个人敢出面反对。也没有一个人发表不同的言论。于是,邹家兄弟从此成为名誉上的族老。

    老族长宣布完了之后,便坐在一张床榻上被家里人抬了回去。

    族长一走,道贺声,恭喜声,羡慕声。咬牙声,简直快要将宗祠给淹没了。

    邹正达和邹正业被人簇拥着挨个向他们道贺,一番闹腾之后。大声说晚上家里摆酒,一来是庆贺今日开宗祠之事,二来是庆贺明日开始加盖新院。族里的人一听,轰然应诺,各个高喊着晚上要去把他家的酒喝光。

    上午的时候。邹青华便得了消息,早早得和丁启一起从丁庄赶了过来。在路上碰到了邹秋华和莫大。邹青华看到大姐的车子,急忙勒住缰绳。

    “咋不走了?”丁启正躺在车里睡回笼觉,他一夜没睡把豆腐和凉粉打好让父母贩卖,然后才放心的和邹青华出门,正睡的香时牛车突然停下把他给颠醒了。

    邹青华回过头,低声说道:“是大姐的车子,没事,你睡吧,到地方我喊你。”

    丁启迷迷糊糊的唔了一下,然后便打起呼噜,邹青华等看不到大姐的车子之后才扬起鞭子让牛车继续往前走。等到了村东一看,只见不停的有人往院子里搬运蔬菜和肉食,便连忙将丁启喊醒,让他留在外面帮忙,自己则是进了内院找两位嫂嫂去了。

    柳氏和黄丽娘正忙的团团转,看到邹青华来了都没有空闲去招呼,邹青华倒也不客气,卷起袖子围了一个围裙便去伙房帮忙了。邹晨和美娘得了一天的闲,在家里帮着准备食材,旁边的几个邻居一看邹家肯定来的人多,便把自家的案几和苇席拿了出来。一时之间,家里热闹非凡。

    小兄弟四人便同着庄子里几个没有资格去宗祠的半大小子一起在前院里摆放案几和苇席,邹晨美娘则是和邹萍邹星邹月一起在西院里准备一些肉食。柳氏和黄丽娘则是在东院里准备青菜,邹青华则是打打下手,也就是摘个菜,洗个菜什么的。

    在庄子里办酒席,最重要的便是前来帮助的人多不多,象柳氏和黄丽娘人缘挺好,再加上邹家收稻田活物甚得庄民们的喜爱,便有很多妇人自告奋勇的前来帮忙。象是二郎他们刚去了前院摆上了一会案几,结果便被几个大娘子几巴掌给撵到一边去了,说他们摆放的不合规矩,到时不知道谁该坐哪里,该和谁坐在一起。

    二郎摸了摸头,和弟弟们嘿嘿笑了笑,然后又跑到外面去借碗筷了。

    能主动来帮忙的,多是手脚勤快,性格开朗的年轻妇人,她们坐在东院里,将蔬菜分门别类的摘干净清洗好,又将清洗过的蔬菜放在一个大竹篓里。而邹晨那边则是来了好几个十三四岁的小娘子,帮着她们几个打打下手,无非就是把肉洗洗,或者把鸡鱼给收拾干净。邹晨和美娘则是先把需要蒸的一些肉食给预先蒸好,该过油炸的先过油炸个半熟。整只的鸡整只的鸭都用借来的锅放好了调料,然后端到旁边几家邻居那里借他们的灶先炖上。

    ps:

    在此郑重声明:如果晚上八点前,均订过290,或者有人打赏,或者有人给小粉红,都加更哦。如果啥都没有。。嘿嘿,俺就偷懒喽!

第一百零九章 四更为小粉红发() 
(这一章是加给小脸胖嘟嘟、上海小女人cm、晓叶笙香、卡哒,感谢他们的小粉红和打赏哟!其他的八点后的,算到明天,如果还有粉票和打赏,明天依旧四更哦!嘿嘿。)

    等到快中午的时候,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几只鸡和鸭都已经炖得烂熟。端了回来之后,邹晨看到来帮忙的几个小姐妹各个看着炖鸡炖鸭流口水,便拿了一个碗撇了一些油沫倒在一个小锅里,添上水重新煮成了一锅清汤,然后取了几个小碗来,一人先喝了一碗。整鸡整鸭是要上席面不能吃,喝些肉汤解解馋还是可以的。

    来帮忙的几个小姐妹多是一些家贫者,往常很少吃到肉食,也就是这一年生活好些,家里才偶尔买点猪肉仿着邹家的红烧肉做上几块,然而做出来都是有定数的,一人一块,绝对的是不许多吃。所以,今天来帮忙的能预先喝上一碗肉汤,对她们来说也是一种享受了。

    “唉!……”邹晨看到几个津津有味喝着肉汤的小女孩,深深叹了一口气。

    前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报告说已经快散场了,于是东西两院立刻紧张的忙碌起来。

    一顿饭从中午吃到了晚上,庄里的人陆续都来了,院子里几乎摆不下。一席上的人吃好了便站起来,或是留在这里说着闲话,或是去院外茶棚里喝茶聊天。然后下一席紧接着又开,如此循环往复。

    为了免得麻烦,邹晨老早的就和四个哥哥把鹿群全给赶到了村子里,离得宅院远远的,又安排了小金牙和几个幼童帮着看守。这几个幼童经常去邹家买糖吃或者喝豆浆,早就混的烂熟,一听是邹晨使唤他们。立刻拍了胸脯保证能看好鹿群。邹晨嘱咐他们等到了饭时,轮流去她家吃饭,别一窝蜂的都去,然后便回去了。

    一场酒席,喝得庄里大部分的人微醉,相互搀扶着回家去了,那些来帮忙做饭的则是留下来收拾碗筷和剩菜。

    邹家的女人,几乎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邹正达和邹正业早就醉爬下了,就连丁启因为是妹夫的身份也被灌得东倒西歪,邹老爷子不胜酒力。喝了没几轮,直接被人灌倒在了席面上。就连里正也是被人架走的,乡书手被他的小儿子背回了家。可惜的是他小儿子也没少喝,一路上爷俩不知道摔了多少个跟头,第二天乡书手出现在大家面前时脸还是肿着的。

    天快擦黑时,鹿群便鱼贯的回了家门。在院外,它们被几个幼童照顾的很好。除了偶尔有两个淘气的想要骑到它们背上,几乎上没有受什么委屈。邹晨正在忙碌也顾不得和它们玩耍,将它们全部送到后院,便锁了院门去前院忙了。

    回到了前院,这些幼童依旧在前院中玩耍,邹晨拍拍手唤了他们聚在一起。

    “你们先在这里玩。一会做好饭食了,我来喊你们,待会一起吃谢席。”

    小金牙他们早就是等着这句话了。听到之后嗷的一声便开始欢呼了。

    “晨姊姊,有肉吗?”小金牙流着口水说道,他是知道邹家的饭食好,几乎上每顿都有肉。

    “当然有!”邹晨笑道,听了这句话。小金牙他们又是一阵欢呼。

    又过了一阵,前院才算收拾停当。这时东院已经点上油灯,邹晨和美娘还有几个妇人一起做了两个席面 ,请了那些来帮忙的人还有几个幼童吃谢席。

    所谓谢席,便是请那些来帮忙你招待客人、帮着做饭的人,在吃完正餐后,另外再请他们吃一顿以做答谢。而且按规矩,还得给他们留下一些食物让他们带回家,因为他们来帮了你,自家的人却饿着肚子,所以带着食物回去以安慰他的家人。

    这个规矩,在现代的农村依旧是可以看到的。

    晚饭非常简单,但是分量却是非常的足,一人一大碗白米饭,而且还可以随吃随添,肉食则是一些剩下的肉丸子还有一些鸡鸭什么的,邹晨又做了两大碗红烧肉。而象青菜则是自家田里生产的,不过是清调或是油炒或是清蒸罢了。

    几个妇人早就累了一天,中午也就是随便吃了一点剩下的菜,这时看到有好菜上席了,也顾不得矜持,伸出筷子便去夹自己喜欢的菜。而几个幼童那一席,是那些来帮忙的小娘子和小金牙他们的席面。

    几个幼童和小娘子看到有一碗红烧肉,眼睛都变成了红色,肉一端上来筷子便伸了出去,不出几息便只剩下半碗汁水。

    邹晨也是坐在孩子这一席,等到她端好饭菜上席,却发现红烧肉早就已经被消灭了,不仅红烧肉消失了,凡是菜里带肉的都只剩下青菜。

    等到吃完了饭菜,伙房里早就准备好了让各位大娘子端回家的菜式。几位大娘子一看,一人两个大碗,碗里全是肉食,基本上看不到菜,均是满意的点点头。就连几个来帮忙的小姐妹和小金牙他们,也是和大人一样的分量,丝毫不因为他们是小孩子而轻视。

    幼童们一看自己端不动,都跑回家去喊自己的父母。那些吃过席面的人,便尴尬的端着空碗过来,看到全是肉食吃了一惊,柳氏和黄丽娘又把这几个孩子夸了一通,赞他们知礼懂事,由小知大,想必长大了以后也是各个家里的顶梁柱。那些人听了哪里有不欢喜的?各个喜滋滋的端着两碗肉菜回家去了。

    等到来帮忙的人走了,便只剩下自家人。让邹青华和丁启在后东院里睡下,家里人收拾收拾各自安睡。

    一夜无话。

    清晨,女夫子在后西院中,手里拿着一根教鞭默默站了一会,转过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邹晨是被身边的小七给折腾醒的,小七自从邹晨穿过来后,患上了严重的依赖邹晨症,一天不见就要哭闹不休,到晚上那是必须要和邹晨一起睡觉。否则的话能把黄丽娘折腾的一晚睡不好。黄丽娘没有办法,只能让小儿子和邹晨搬到了一起,说也奇怪了,邹晨一个六七岁的小娘子照顾起幼弟来那是面面俱到,穿衣吃饭,小七的喜好她都是记得清清楚楚。

    邹晨哀叹着帮小七把衣裳穿好,然后又痛苦的一头倒在了被子上,小七嘻嘻笑着伸手去拉她。

    “不要起来!”邹晨挡开小七的手,闭着眼说道。

    小七则是嘻嘻哈哈的伸手去挠邹晨的胳肢窝,又或者去咬邹晨的手。看到不奏效,于是使出吃奶的力气想将邹晨从被子里拉出来。

    “小晨,起床啦!”美娘在外面拍门喊道。

    “啊!……”邹晨哀叹一声。大声惨嚎,“姐,你和坏阳阳约好了是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