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晨光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晨光里-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咱大宋并不穷,可是这些流民们为什么还是这么穷呢?就是因为一点,他们懒,他们不肯吃苦。乞讨能讨出一个富家吗?官家明明允许流民归乡,而且还可以助银助粮,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回去?宁愿在这里依附于别人?”邹晨敲着案几,“他们宁愿做隐民,也不愿做良民,这是何道理?这是在钻国家漏子,这是坑害国家,大宋朝就是因为这些隐民才完蛋的。他们不愿意归乡,就有地主愿意收留他们,然后地主就去兼并土地,土地兼并的多了,选成国家税收不平等,贫民们纳的税会更多,而一等户们则是不用纳税。百姓会容忍吗?不会,百姓不容忍就会起来造反?咱们家,不许收留流民,一个也不许。别人家我管不着,但是咱家不行,别人可以钻国家空子,但是咱家不许。老实干活,奋力读书,将来富家才是正经的道理。……”

    邹晨一通惊天言语震惊了屋内众人,五郎兄弟几个对视了几眼,悄悄的交换着思想,他们震惊的是邹晨所说的土地兼并会亡国的言论。而屋子里其他人震惊的则是送给贫户们几个钱怎么就和造反扯上关系了?

    邹晨发飙,最直接的表现便是贫户们再来两位大娘子不肯再送钱送米了,如此一来贫户们发现再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慢慢的也就不再集积于邹家庄,转而去别的庄子去乞讨了。

    ps:

    明朝起开始流行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拜托诸位千万别四个字四个字的念哦,会被古人笑死的。

第九十章 花鸟使宛丘选美() 
等到人群散去后她在一堆礼物中找到了陈琦写来的一封信,信中先是表达了对邹家获得赏赐的祝福,又写了自己现在已经在族学中开始读书,有的族兄爱欺负人,有的族兄看起来好说话却专爱使坏,但是也交了一两个不错的朋友。每日和好友们一起上学下学,倒也其乐融融。又问邹晨在家里过的怎么样,有没有开心,有没有人欺负,如果有人欺负一定要欺负回去,不能象他一样,被人欺负了一开始只会暗地里自己哭。

    总之信中写的童言童语非常可笑,看的邹晨哈哈大笑。邹晨思考了一下,便写了一封信给二舅,把这件事情说了一下,又将陈琦的来信附上,问他可不可以给陈琦回信。不久之后黄瑾瑜回信便到了,他在信中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通,大意无非是君子发乎于情,但要止乎于礼,男女通信并非甚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只要信中不提及男女私密之事既事,回信还把陈琦的信也一并带了回来。

    自此以后,邹晨便每隔几日都会写一封信给陈琦,托父亲或是二伯赶集的时候带给他。陈琦也会把自已这几日遇到好玩的事情或者先生讲了什么课告诉邹晨,有时还会在信里指责邹晨说的道理不对,自己的道理才是对的,两小还会在信里吵架,合好,总之非常热闹。陈十三郎也曾拆过陈琦的书信,看到邹家的小娘子信中所写的无非是对文章的见解,还有劝他儿子要好好读书,莫要荒废了年华,甚至有时还会有一些发人深思的道理。陈十三郎读来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他便成了一个专业的偷信者,每次儿子收到了信,他都会先看一遍再封好令家丁给儿子。儿子发出了信,他也要先过目。只是陈琦和邹晨都不知道而已,就这样,在双方家长的监督中两小慢慢的变成了书友。

    邹家渐渐的陷入了平静中,哥哥们依旧是每日读书,只是他们读书的方向却变了。每日在学馆中也开始和邹正文讨论土地兼并的问题,邹正文初听此言论大吃一惊。然后他找来朝中几位相公的诋报和奏折细细地一读,几位相公竟然都和邹家四小的言论相合。只是相公们说的更隐讳些更婉转些,并不象邹家四小所说土地兼并会大批的引起贫民造反。自此以后,邹正文更是把四小看成了心头肉和眼中宝。恨不得把自家知道的所有知识全部教到他们的脑子中。

    稻田里的山蛤终于卖完了,剩下的都是一些个头小的或者刚产下的蝌蚪,这些蝌蚪和小蛤早已经被邹家庄众人给分批定下。而那些外庄的人则是都排到了第二年后。就光这一点,邹家庄的村民也感谢村东邹家,他家并没有因为外村人给的钱多就先卖给外村人,而是等到邹家庄的人都不买了,才允许那些外村人按先来后到的顺序购买小蝌蚪。

    这些蝌蚪。可不是普通的蝌蚪啊,这可是被封了‘仁善厚德’四个字的蝌蚪啊,将来长大后,那也比一般的山蛤要高贵啊。

    所有宁静的生活,在族长九十岁寿宴后被打破。不知是从哪里传来的风声,官家要选宫女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整个邹家庄家有小娘子的家庭都开始惊恐。官家选宫女一般是从九到十六岁中的良家子中选取,从三等户到王公大臣都在这个选取范围之中。其实宋代选宫女数百人已经称得上是隆重了,大部分只是选取几十人。而这几十人往往是被士大夫和大臣们所把持。今年因为要放出去一批年老宫女,所以才要广选天下幼女以充宫掖。

    有那愿意入宫的,便将女儿打扮一新,在家中教习她礼仪和规矩,有那不愿意入宫的则是托媒人尽快给女儿订亲。

    那宫掖之中能是何好去处?邹家自然是不愿意女儿去受苦的。所以早早替美娘订了亲,而邹晨家中早已有了安排。并不象别的家里那般焦急。

    到了七月半,消息得到了证实,官媒刘妈妈陪着一位花鸟使来到了邹家庄。花鸟使是一位三十多岁发福的中年人,看起来慈眉善目、肥头大耳,只是嘴唇偏薄,和那庙里的弥勒佛有几分相似。

    花鸟使坐在邹里正家的堂屋外,看着名册上的未婚小娘子缓缓说道:“刘妈妈,这邹家庄未婚小娘子中怎无那个养活物的邹正达邹正业家中的?天恩浩荡,上赐其家仁善厚德四字,怎可不知感恩?送女郎过去侍奉官家,也成就一段美事啊。”

    邹里正垂首站在下面眼睛闪了闪,悄悄抬眼看了一下刘妈妈,只见她意态悠闲嘴角含笑,端起茶碗来优雅的缀了一口,才慢慢的开口说道:“好教上使得知,这邹家养活物的小娘子,共有二名,大姐已经许配忠定公门客沈家为孙妇。间中有两个姐儿,与村东邹家已经分家,余下这个四姐儿,今年方六岁,且……”

    刘妈妈状似无意的看了一眼邹里正,笑吟吟伸手一指,“年龄一事邹家里的里正最是知道,是也不是?”

    邹里正连忙拱手道:“禀上使,这邹家四姐今年确实是年方六岁,生辰还未过呢。”说完之后,脑袋上一颗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滴下。这,这可是欺君之罪啊,只是黄家派人来说,他又不敢不屈从。只是往小了说一岁,追究之时只说记错了或是记混了,百姓家的孩子有几个是能记得清准确生辰的啊。

    花鸟使对这个年龄并无多大兴趣,大小都无所谓,只要进得宫去,好好调教,年纪小了自然有年纪小的好处。张贵妃不就是九岁才进宫,如今正得圣宠吗?

    他只是好奇这刘妈妈半吞半吐剩下的话,“刘妈妈,莫非这邹家的四姐有隐疾?”

    “这,这事关小娘子闺私之事,我,我也不敢胡乱去说,只是上使来问。我须得让上使弄个明白。这邹家的四姐儿,一到春夏交接之际,身上便会起红斑奇痒无比,到了秋季才会消融,不知是何病呢。”刘妈妈为难的叹息道。

    “这是何病?莫非是桃花癣?”花鸟使睁大眼睛。

    刘妈妈叹了一口气,“要说这邹家的小娘子合该进宫服侍官家,官家对邹家那真是天恩浩荡,他邹家万死不能报万一!只是这小娘子有此奇病,若是进得宫去突然发病,岂不吓坏官家。官家向来体贴臣民,定不会责怪,只怕万一传给官家。这可如何是好?”

    这一番话说完,说得花鸟使身上也痒了起来,忍不住伸手挠了挠,刘妈妈看到偷笑了一下,厉声问邹里正:“邹里正。你这屋里可有不洁之物?怎生上使身上发痒?”

    邹里正连忙保证自家是才清扫过的,蟑螂蚂蚁蚊子臭虫跳蚤虱子那是一概都无。等邹里正保证完,花鸟使听到那些什么虫子的名字,身上是痒的更加厉害了。

    急勿勿的和刘妈妈说了几句话,留了刘妈妈在邹家庄挑选,一路逃也似的回了宛丘。等到了宛丘一看,身上起了数个大扁红斑,不知是被什么虫子咬的。当天夜里被吓得身上发起了高烧。从此之后,花鸟使死活不肯再去邹家庄,一提邹家庄就怕得要命。

    刘妈妈在邹家庄呆了四五天,把名册上的小娘子挨个鳞选完毕,挑了三四个手脚麻利心思活络的集训了一天。便准备打道回宛丘。不曾想,却有人把她给堵个正着。

    邹家大儿妇朱氏涎着脸站在邹里正家的院子里。哈着腰谄媚的看着刘妈妈,“……刘妈妈,您看,我家的这两个小娘子,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段有身段,您能不能高抬贵手把她们给收了啊……”

    刘妈妈嗤笑道:“你当我是人牙子呢?我说收便可以收?”

    “哪能啊,啊能啊,”朱氏双眼冒出心形的泡泡,啮着一口大黄牙赔笑,“您看看,一个才十二,一个十岁,正是好年龄。不说别的,给官家暖暖床啥的还是能行的。”

    “哈哈哈……”刘妈妈一手端着茶碗一手指着朱氏,笑的上气不接下气,“就这?还暖床?你还真敢说啊?真是痴心枉想啊!”

    邹里正捂着嘴站一旁,使劲的清喉咙,朱氏却跟没听见似的,眨着眼冲着刘妈妈直放电。里正娘子用帕子捂着嘴两肩抖的厉害,极力想忍住笑。

    花鸟使留下的随从,看了一眼朱氏身后的两个小娘子,个个萎萎缩缩面黄肌瘦,头发里好象似有活物来回窜动,嫌弃的扭过了头,不愿再看第二眼。

    朱氏将两个女儿从身后拽了出来,笑嘻嘻指着女儿的脸蛋,道:“您瞅瞅,这多水灵啊,这牙口是刚长出的新牙!我家这两个是吃的少干活多,管保给官家省粮食。”

    刘妈妈正矜持的端着茶碗学着那些见过的贵妇人模样在撇茶叶沫子,闻听此言噗的一口茶喷出老远,把一身崭新崭新的蜀锦背子给喷了个湿透。花鸟使的随从,哎哟哎哟的叫着让人给揉揉肚子说笑得不能行了。邹里正目瞪口呆的指着朱氏说不出话来,脸上憋的通红。里正娘子用帕子死命的捂住嘴倒在身边的一个小娘子身上。院子里的几个小娘子则是毫无顾忌,指着朱氏咯咯直笑。

    “行了!”刘妈妈透过气来,制止院子里的人道,“都别笑了。那个谁?哦,邹门朱氏是不是?赶紧的把你两个小娘子领回去。把头面洗干净再出来见人,这身上的跳蚤虱子都能跳出来咬人了。还牙口?你卖牲口呢?赶明儿咱再打西夏,我看不用派兵了,只须把你家的人派过去,管保把西夏的皇帝啊大臣啊,闻到你家身上的味离老远就逃跑。”

    院子里的人本来已经止住笑了,听到刘妈妈这样一打趣,又是哄的大笑。

    “刘妈妈说的极是!”花鸟使随从打趣道,“这抵得上百万雄兵了啊,哈哈哈!”

    “可不是!”另一个也接着笑道,“把身上的跳蚤虱子挨个捉下来扔过去,可不得一百来万了?”

    “那我要是帮着把西夏给打跑了,这官家不得赏给我个官当当啊?”朱氏不知死活的凑上前去,眼冒狼光地说道。

    ps:

    这一章写的。。。我郁闷,写的身上直痒啊。我是过敏皮肤啊,不能提痒字,我对痒这个字很过敏,一提就浑身痒,我还不能看到别人挠痒,一挠我也跟着痒,真服气了。

    从武汉回来后一直在修后面的大纲,所以手里没存稿了,今天只有两更了,自动上传后我去码明天的章节了。

第九十一章 当幸福来敲门时() 
刘妈妈听了朱氏这样说,没好气的打量了她一眼,“我说你是真傻还是装傻?顺杆爬的挺快啊?还不出去,等着我派人叉你出去啊?给你三分颜料,你还真敢开染坊,也不看看自己是何等货色。还给官家暖床?我呸,你也不怕你闺女糟蹋了官家。”

    说完之后象赶苍蝇似的摆摆手,花鸟使随从两人举起两个木棍将朱氏给叉了出去,留下两个小娘子惊恐万状的在院子里抱成一团。

    邹里正和娘子摇了摇头,好好的小娘子居然被教成了这个模样,看看村东那两个,再看看村北这两个,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刘妈妈带着鳞选出来的几个小娘子回到了宛丘,将朱氏以前在陈知州面前装疯卖傻的事情当成了笑话讲给花鸟使听。那花鸟使沉吟良久说了一句,既是这邹家有意送女入宫,不如便收下一个,将来讲讲这市井俚语也好给官家解解闷。刘妈妈悔的差点伸手打自己一个大耳刮子,多什么嘴啊?只是花鸟使说出来了,又不敢不听从。只得又回了邹家庄,令邹家将十岁的三姐儿收拾干净送到了宛丘。

    刘妈妈一路之上不住的埋怨自己,嘴上没把门的,给自己招下祸来了吧,才骂过邹门朱氏,转眼她家的女郎就入了宫,这不入官家青眼便罢,若是入了官家青眼,岂不是给自己树了一个敌人?不行,以后得多与邹家亲近亲近,将来若是他家姐儿真有了出息,看在我与他家亲近的份上想来也不至于难为我。只是这邹门朱氏着实令人做呕,还是村东的邹家好相与,于是便打定了主意儿,以后多与村东的邹家亲近。

    花鸟使走后,朱氏便重新在村子里抖了起来。逢人便讲自家的闺女送与官家做了宫女,将来那就是贵妃皇后的命,话里话外以官家丈母娘自居,气得邹里正把邹老爷子叫到了家里好一通怒骂。邹老爷子气急败坏的回了村北,亲自抄起家法把朱氏给修理了一顿,她才算消停些。

    转眼便到了邹晨和小七的生日,邹晨和小七都是八月生辰,只是前后错了七天,所以就放在一起过了。给邹晨和小七一人下了一碗寿饼,卧了一个鸡蛋。然后家里做了一席菜便算给邹晨过了七岁生辰,小七过了两岁生辰。

    时间过的真快,邹晨转眼就在这里生活了一年。

    邹老爷子经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