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晨光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晨光里-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于古代的医疗条件落后,许多人的疾病看不好,有时一场感冒要人命的事情经常发生。所以许多人便拜佛求神乞求神佛的,于是象符箓符水,跳大神,还有这个丹药便应运而生,声称什么可长生不老,甚至还有人自称二百多岁了,就是因为吃了这个丹药。

    以至于市面上,那些所谓的长生丹药,千金难求,可是偏偏还有人不断的去买。

    炼丹最有名的就是天师道,自称什么‘九转神丹’,认为丹烧炼越久,转数越多,便越贵重,服之成仙也越快。据说一转之丹,服之三年得仙……九转之丹,服之三日得仙。

    到了唐宋两代,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皇帝们就没有不服丹的。真宗自称“保生天黄大帝赵玄朗”,乃是赵氏帝王簇主,也是道教的高品位天神,到了仁宗,仁宗也是信道的,宫里养了不少的道士,经常给他献这个丹那个丹,要不然他也不会生场感冒就把命丢了。

    后世都认为仁宗无子的最大原因,就是和他爱服丹药有关,造成**成活低下,儿子的身体潺弱。

    邹晨说道:“我念,先生帮我笔录。”

    “丹中,均会有水银或者金石之物,这些金石之物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有汞、碳、锡、铅、铜、金、银等。而丹砂,雄黄,雌黄,礜石,还有各式各样的金石,这些东西均不可服用,如果强行服用,会造成各种中毒……”

    象是汞、水银中毒,会产生头痛、疲乏、健忘和精神异常,口chun周围和肢端麻木、感觉障碍、语言障碍、步态不稳、视野缩小、听力障碍,以及肌肉萎缩、肌痉挛。

    邹晨推测仁宗吃了半年丹药后,不能说话,应该就是水银中毒的症状。在后世哪里就是只受过小学水平教育的人他也知道,水银是不能乱吃的。

    丹药里还含有大量的铅,后世的人都知道,哪里就是水管里含铅过量,居民都会ji烈的去抗议,因为铅中毒实在是太可怕,会头晕全身无力、肌肉关节酸痛、不能进食、便秘或腹泻、肝脏肿大、肝区压痛、黄疽、血压升高,或者麻痹,剧烈头痛、抽搐、谵妄、惊厥、木僵甚至昏mi。

    长时间的服用这些含有大量有毒元素的丹药,轻者会影响人的健康,重者必导致人死亡。

    邹晨说完这些话,把丁贤之听得浑身冰冷,手脚颤抖。

    “这些还只是前期症状,若继续服用,最终会影响生命,若是不相信的话,可以用牢中死囚试验,让那些死囚服用大量的丹药,等到半年之后再看看他们是什么样子。”

    “小女郎,你可知道,这样的奏折,太师不敢发出。”丁贤之将笔轻轻搁在笔架上,低声说道。

    “那我们就任着圣人死吗?”邹晨直视丁贤之。丁贤之在她的目光注视下低下头去。

    “小女郎,我……”

    “我并非只是为了替自家解围才说的这样耸人听闻,而是丹药的危害确实如此。反正就是只等半年的时候,那九转神丹不是说了,九转的金丹,服之三日既可成陆地真仙。半年之后再服用不也是一样的吗?”

    “身为辅政大臣,明知帝王在做一件危害自己身体的事情,可是所有的大臣都选择了三缄其口,这样的朝廷,真的是令人悲哀。如果他们把用来争辩的力量去做民生,去关怀百姓,去巡边,想必我大宋朝的百姓过的要比现在好。”邹晨幽幽的说道。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方谓之大丈夫也。”

    一字一句敲打在丁贤之的耳朵里,他沉吟了片刻,“我写,只是,我不敢保证太师会不会将这封奏折发出。”

    “只要太师还是以前的太师,那么他就会发出。”邹晨喃喃的说道。

    文彥博是一个有si心的人,可正是因为他的一份si心,他反而可以在相位上做的很好。邹家替他挣钱,他替邹家撑腰,邹家便成了他的软肋,时不时的被便朝堂中的人提出来说上一番,可是这样,反而更令朝堂中的众人信服文彥博。一个有缺点的相公,比一个没缺点的更好对付。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向圣人上表陈述丹药危害的大臣,这个名声将伴随着他的一生,随他进入坟墓中,最终在史书中留下灿烂的一笔。一个远在洛阳的曾经的相公,他需要这样的一笔。

    只要他想重回相位,他就需要这份石破天惊的奏折。rs!。

第三百章 可怜的仁宗() 
写给文彦博的信被送走之后,杜昭回到了邹家庄,回来之后立刻向邹晨汇报在陈家发生的事情。请使用访问本站。

    陈琦一回到陈家便被陈宗长接了过去,然后林氏便被以发热的理由软禁回了院子。

    陈老宗长可以容忍子弟们相互抨击,相互耍心眼,甚至他很乐于看到子弟们相到争夺,以达到训练子弟们独立xing和应变能力,却无法忍受这样的xing命相残,他发怒了。

    “只是把林氏软禁起来?岂不是半年之后又要放出来?”邹晨吃了一口茶,不悦的说道。

    杜昭心中怨恨也难平,闻听此言赞同道:“正是,我也曾问过老宗长,若是以后那林氏再害人怎么办,老宗长竟然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林氏错了教训一顿软禁起来既可,总不能因为这件事要她的命吧。”

    “可是,她差点要了陈琦的命。”邹晨仔细端详着茶碗上面精美的花纹,似是爱不释手。

    “妈妈,请刘成到我这里来。”邹晨又吃了一口茶,请茶碗轻轻放在了茶托上。

    杜昭看了一眼小女郎,发现她神se如常,便迟迟疑疑的把刘成叫了过来。

    “刘成叔,我有一件事情要你去办,这件事情只能你知我知,不能告诉任何人。”邹晨让杜昭出去守门,她低声对刘成说道。

    刘成笑道:“小女郎,要我去办何事,我一准给您办好。”

    “我要一个人的xing命,三天之内,他必须吊死在他家的屋梁上。”邹晨轻描淡写的说道,仿佛说的不是一条人命,而只是让刘成帮她买一本画册。

    刘成犹豫了一下,“小女郎,这个人叫啥名?”

    “林厚德!”邹晨轻轻吐出三个字,“三天之内!用多少银子只管来我这里报帐,我只问结果,其他的不问,你请了谁也不必告诉我。”

    “天道不公,报应不爽,有的人做了恶事,以为报应不会来。错了,报应会来的,不仅会来,而且会来的非常快。”

    刘成听完了这句话,弯了弯腰出去。出去之后和杜昭对视了一眼,叹了口气。

    三天后,一封信被摊在文彦博的书案上,文彦博傻愣愣的看着信,心里不由得埋怨:丁贤之,我让你去邹家是为了给邹晨读经史的,可不是让你来给我找麻烦的。

    可是,他一次次的将信拿起,一次次的将信再放下,显见得心里在做剧烈的斗争。

    最终,他提起笔,将这封信重新抄写并且润se了一番,写成了一份正正规规的奏折,然后坐在书案前发呆……

    报,还是不报?

    一个爆炸xing的消息在宛丘四散开来,据说林家落魄书生林厚德,因为做了害陈家二十四郎的事情,心生愧疚悬梁自尽了。

    消息一传出,立刻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陈琦受伤之后,宛丘城里那些有头有脸的人便悄悄的关注陈家会做何举动,可是等来等去,却只等来了林氏被软禁在后院的结果。

    难道,这样就算了?有人害了自己的孙子,就这样忍受吞声了?

    那些等着看陈家笑话的人,甚至放出风声说陈家也不过尔尔,为了维护面子,连最起码的里子都不要了,原来所谓的承重孙,不过是一个谁都可以欺负的软蛋啊?你们没瞧瞧,那陈琦被人害的快死了,可是陈家却连个屁都不放。

    直到林厚德一死,众人才知道,原来陈家并没有饶恕林家,只是换了一个更ji烈的办法。

    虽然这个办法,确实有些过份了。

    不过,大家都表示理解。毕竟不是谁都可以忍受孙子被人伤成那样的,尤其这个孙子还是承重孙。

    有些人家里还放出风声去,如果有谁敢这样对待他家的承重孙,那么他们的手段将比陈家还要ji烈上百倍。

    一时之间,那些庶子们更是胆颤心惊,时时夹着尾巴看着嫡子们的眼se过日子。

    陈宗长则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林家的老父老母,看到儿子的尸体,跟疯了似的,跟到陈家来大喊大叫,说陈家夜里来人把他们的儿子给逼死了。

    被软禁的林氏,听到弟弟被人给吊死在屋梁上,一口鲜血吐出,大喊着“弟弟,阿姊对不起你,阿姊害了你!”

    陈宗长有心说不是自己干的,可是如果他说不是自己干的,便要承受宛丘各个有头有脸人家的鄙视,你的孙子被人害了,你居然连吱都不吱一声。

    如果说是自己干的吧,可是哪里有白白的把人命官司往自己怀里揽的?

    最终,林家的父母将陈家告到了大堂上。县令派了忤作检查过尸体之后,声称尸体并没有人为缢死的痕迹,属于自尽。判了林家父母诬告之责,念其丧子不于惩罚,将其逐回家中。

    林家父母不服,将儿子的尸体停在了陈家的大门口。口口声声说陈家派人害了他的儿子,陈家便拿了官司的判决书声称此事与陈家无关,让林家父母爱找谁就找谁。

    又告到知州府,知州依旧维持原判。

    一次又一次的堪验,林厚德的尸体几乎上被宛丘城所有的忤作给验了一遍尸,所有人的结论都是林厚德死于自缢。

    林家父母为了替儿子打官司,将家产变卖了一个精光,最终落得自缢而亡的结论。

    到了最后,连给林厚德安葬的钱都没有,还是陈家拿出几两银子烧葬费把林厚德勿勿安葬了事。陈家在这件事情上得到了宛丘城所有人一致的称赞,称赞陈家宅心仁厚,颇有君子以德报怨的德操。

    陈家是有苦说不出,只能自认倒霉。

    陈老宗长曾想过这件事情是不是邹晨干的,可是后来那么多的忤作验尸都说林厚德是自缢的,再加上他也实在不愿意相信一个十四岁的少女会干出如此狠毒的事情,所以便把这件事想成了意外。

    好几年后,邹晨问了刘成,当年林厚德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刘成轻描淡写的说道,“这林厚德命该绝,那一晚偷偷找了人去做掉他,却发现他竟喝醉了酒呼呼大睡,于是进去的人就想了一个主意,伪装成了自缢的场景。”邹晨没有问做这件事的人现在哪里,估计不是在海上,便是跑到新大陆避难去了,刘成是不会把这样的一个祸害留在身边祸害自己的。

    这边的事情刚刚处理完,朝堂上的情况通过丁启的手传到了邹晨的手中。

    文彦博果真如他所想的把那封奏折给递交了上去,奏折递交上去之后,引发了一的震动,不亚于十级大地震的威力。

    丹药的危害有没有?肯定有。有多大?肯定是有一些。

    官员们都知道,可是大家都不敢说,这就像一层遮羞布,盖住了所有官员丑恶的嘴脸,先唐时有些官员为了邀圣庞,还特意向皇帝献丹药,这样的官员甚至在宋朝也有许多。

    如果说丹药有危害,那么咱们对仁宗嗑丹而不吱声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咱们集体希望仁宗死啊!以欧阳修为首,所有的官员弹劾声一片,将文彦博从头弹到尾,就差没把他祖宗给扒出来溜溜了,包拯和吴奎他们几个的呼声在一片汪洋大海中迅速的被淹没。

    这时,文彦博的第二次奏折到了,上次用详细的数据历数了历代帝王有哪几个是吃了丹药长寿的?不仅没有长寿,反而个个短命,文彦博甚至用非常强烈的语气,严厉谴责了仁宗,声称他到现在无子就是嗑丹嗑出来的。

    随着这一轮的奏折,新的弹劾又应运而生,可是这次的弹劾却非常的蹊跷,许多上次弹劾文彦博的官员们突然住手了。他们不再弹劾采用了观望的态度,认为文彦博说的有一些道理,远观那些帝王有哪几个长寿的?都是活到四五十岁正壮年的年纪,突然死掉了。

    可是反观那些从不嗑药的官员,很多都可以活个三朝四代的。

    所以,一些官员三缄其口了。

    包拯开始发威了,从唐太宗李世民说起,一直说到唐宣宗李忱,这两位唐朝的皇帝都是嗑丹药嗑死的。

    唐太宗晚年由于疾病缠身,mi恋上了方士的金石丹药。大臣王玄策为了迎合太宗的心理,便将一名自称已经活了二百岁印度的方士进献给唐太宗。吃了丹药以后,太宗不但未见康复,反而病情加剧起来。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唐太宗因为金石仙丹服用过多,中毒暴亡,享年52岁。

    唐宣宗晚年,随着身体的逐渐衰老,误信了江湖术士李元伯的谎言,服用了李炼制的金石仙丹,结果越吃身体越差,以致毒xing巨发,背上生疽溃烂而死,享年50岁。

    包拯借用高嵩的谏言谏道:“炼金丹,求长生,乃虚妄之事。万乘帝王,不宜受骗。”

    随着这一轮的弹劾升级,文彦博第三次奏折也来了,他在奏折中宣称,为了帝王的安危他在洛阳城找了十名身强力壮的死囚,令他们签署了协议,如果吃了丹药没事,半年后便可以放他们归家,如果吃了丹药死亡那也是他们此命该绝。

    请求仁宗将自己正在服用的丹药赐给这十名死囚,让他们先进行试服。

    称自己此心可诏日月,绝不是为了邀清名之举。请仁宗不要再服丹药,延缓半年等到试服结果出来之后再服用。

    这一次,文彦博的奏折得到了朝中大多数大臣的赞同之声。

    甚至就连欧阳修也举起玉笏,表示同意试服丹药。

    不同意不行啊,如果不同意,便是不顾皇帝的身体健康。谁敢担这个责任?再说了,现在仁宗的症状,和文彦博所说的那个水银中毒完全一样,各位朝臣们也害怕了,万一接着再服用下去,皇帝薨了怎么办?皇帝可是还没有立太子的啊。

    于是,由皇帝服丹药,各位朝臣们的心思又转到立太子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