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重生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清重生记-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快土埋脖子的人了!说话不着四六,一把年纪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这话可是够狠,命中红心的戳在了张老太太的心肝肺上,把张老太太气了个倒仰。

    胡秀娟不屑的撇撇嘴,抢在张老太太开骂前堵住了她的嘴,“我不出去,谁给你弄粮食?!一大家子的口粮你有本事弄?还是你儿子有本事弄?你当我愿意出去跑腿!你要是有本事,回头别找我要粮食!左右我是饿不死!你也别想着我那些把柄啥的,真要闹出来,谁落到谁手里还指不定呢!”

    张老太太顿时卡壳了一般,脸色青了红,红了黑,双目阴鸷的像是淬了毒,咬牙切齿的瞪着胡秀娟,恨不得上前啃吃了她!

    可她不能。

    如今的年头,有粮的就是天、就是地、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张家二老没那本事弄粮食,公分也拿的不多,张福生更是别提,养儿防老没指望,都快四十的人了,立不起来不说,还一直啃老的活着。

    胡秀娟的话拿捏住张老太太的七寸,胡秀娟不敢和她撕破脸,同样,她也不敢,双方都有顾忌,如此,那就只能各退一步。

    张老太太不吭声了,胡秀娟也给了保证,不管双方此时心里怎么想、怎么恨,这会儿也只能咬牙往下咽,都等着以后瞅机会狠狠的给对方一下。

    汪红霞在一旁冷冷的看着,这对婆媳冤家没打起来还真是难得,胡秀娟还算是有点脑子,想到上回偷听到的事,她眼神闪烁着转身往自家住的屋里走。

    谁料,和张老太太吵完的胡秀娟竟是扭头把矛头对准了她,“这都开春多久了?雪都化完了,汪姐,你一家五口这是打算长住了?长住我是没啥意见,就是往后口粮这方面,咱两家还是分开的好,毕竟,谁家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日子一长,搁谁身上谁也养不起”

第一百六十五章:窝里横() 
汪红霞身体一僵,随即便涨红了脸。胡秀娟这话就像是扇在她脸上的巴掌,火辣辣的疼,心中更是怒火高涨,不由得心中暗骂:什么东西!一个下三滥的破鞋,也敢高高在上的踩她一脚?!

    胡秀娟似是看不见汪红霞的怒火一般,无所谓的瞅了她一眼,自顾自的说完就出了张家院。

    一出院便讥讽的呸了一声,心中也是暗骂不止:当谁没看见她在那看笑话似得,肖家都这般地步了,装啥体面人!

    汪红霞算是被胡秀娟给气了个倒仰,一口气噎在喉咙处上不去下不来的,气的胸口直疼,差点没忍住的追出去骂。

    一旁阴测测的张老太太,这会儿偏偏又跟着火上浇油起来:“我这媳妇硬气的很!这些日子你也都瞅见了,我这一大家子老的小的都得看着她的脸子过,不想饿死,那就得服软不吭声。我这张老脸早没了,回头你也服个软,权当是为了一家子人,往后,习惯就好,到底是人有本事弄粮食”

    最后一句,张老太太说的那是意味深长。

    汪红霞不是个笨的,怒火中烧的脑子立马一阵激灵,瞅了眼张老太太,末了,竟是无事人一般的笑了起来:“娟妹子的确有本事!现在家家都吃不饱,也就她动辄就是几十上百斤的往家搬粮食。方才收拾东西的时候,还在篮子里装了一大包的白面粉,足足几十斤呢!这回娘家可真是够有面子的,回头等她回来我服个软问问粮食从哪弄的,这比家里顶梁柱的男人都有本事的多”

    她故意夸大了说,也是意味深长的话里有话,顺带回敬张老太太的算计,损了张福生一番。

    张老太太果然听懂的变了脸,脸色越发难看,端着簸箕的手紧了又紧,只觉得这肖家后娶的媳妇儿不亏是城里人,脑子活泛不说,心里还能算计,稍稍提点一句人就明白个大概,人也够狠,这人还真是不好惹,可有句话说的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只要她能让姓胡的不好过,这点子气她还是放的下的。

    汪红霞心里有了主意,那股子气便消了大半,不再理会张老太太,转身回了屋。

    “平时不是挺能嚷嚷说道的?咋这会儿让人堵在嘴边就哑巴了!不争气的玩意儿,儿子、儿子生不出来,跟人吵架也哑巴的还不了嘴,就知道窝里横!肖家的老脸都被你丢净了!”一直听着外面动静的肖老太太一见汪红霞回来就迎头骂了起来。

    汪红霞气的的差点一口气没上来,火气一上来就没忍住:“合着娘你一直听着呢?我没出息还不了嘴,娘你自个儿咋不出来骂!就肖家如今这般模样,老脸早就丢光了!见天嚷着要搬走,这会儿成了,不用你自个儿天天说了,人现在开口撵了,收拾东西立马搬,左右睡野地、饿肚子的谁也跑不了!”话落,汪红霞就冷脸招呼着俩闺女收拾行李。

    铺盖一卷,几件旧衣裳一捆,显然这是打算真搬,不是瞎说吓唬人的。

    肖老太太顿时慌了起来:“你”看着儿媳妇利落的收拾东西,她又急又气的说不出话来。她也就天天的唠叨一下,哪里会真的同意搬,现在要房没房,要钱没钱,要粮更没粮,真要搬了,住野地、饿肚子那都是轻的,她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折腾。慌忙之下,肖老太太只好赶紧拉了儿子过来劝说。

    肖义烦闷的火气一股股的往外冒,可自家媳妇是啥德行他自个心里清楚,这会儿要是不顺毛劝劝她,她真能搬出去,一旦搬出去她绝对会闹得全家都不得安生。

    “行了,娘这人你还不知道,她也就嘴上过过瘾,最后啥事不还是你拿主意?往后家里还得靠你,娘是管不了事的,你别往心里去。”说完,见人有些软化的迹象,肖义又赶紧搬出俩闺女来:“别的不说,就是看在俩闺女的份上,该忍的就得忍。”

    果然,一听肖义提到俩闺女,汪红霞就停住了手,红着眼坐在床沿抹起了泪:“亏你还有脸提闺女!这些日子俩闺女受的罪你瞅都不瞅一眼,我嘴里省个一两块红薯块娘都得夺过去,你自个抬眼瞅瞅!俩闺女如今瘦成啥模样了”

    汪红霞越说心里越是委屈,直说的俩闺女跟她一起抱头哭了起来,母女三人,你一句、她一句、我一句的挨个诉起了苦,肖义在一旁愣是插不进话,面色讪讪的只好又笑着说了几句好话,好一会儿才算是哄好了母女三人。

    肖老太太在一旁看得气的不行,她心里明白这是作给自个儿看的,偏偏现在她什么也不能说,最后气的甩门出了屋,到院里找张老太太也抹泪诉起了苦。

    张老太太陪着红了眼,心里却暗骂:这就是个没脑子、拎不清还啥事都想出头掺一脚的货!

    林清这两日心里有些慌慌的,也不知怎么了,连着两晚都做了梦睡不好,可一醒来做的啥梦她又说不清,脑子里乱糟糟的像是绷着一根弦似得,眉头皱的能夹死苍蝇,人也怏怏的打不起精神来。她不是真正的孩子,一连两日都是这样,容不得她不多想。

    老太太心疼的一天问三遍,太叔公更是来了几回“心里辅导谈心”可愣是啥也没问出来。最后没办法,老太太让肖朗和张文和带她出去玩,可人一双白嫩的小胖手扒着门框死活不出去。

    后来,初一也不疼了,小狐狸也不逗了,搬张小凳子坐在屋檐下托着腮帮子发呆。

    老太太心里愁的不行,思来想去的认为是上次“小红袄”的事气着了她的乖孙,为了解开乖孙的“心结”,老太太翻腾了一番柜子,找出一块大红色的灯芯绒布料,拉了林清就要跟她做新袄。

    “奶给你做件颜色一样的,再做件颜色一样的裤,还有鞋,回头做好穿上咱也去显显眼!”老太太拿着布料在林清身上上下比划着,越想越觉得早该如此做的。

第一百六十六章:野蘑菇() 
林清哭笑不得的任凭老太太比划,但在老太太要裁剪布料时,却制止了,说她自个儿不想做“炮仗”。

    老太太起先没弄懂,啥叫做“炮仗”?直到问了太叔公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由得无语的抽抽嘴角,最后扭不过林清,只好又把布料放回了柜子里。

    林清也知道这两日自己让全家跟着担心了一把,为了安家里人的心,她压下心慌的感觉,强打起精神开始跟着小竹子一起进西南山采蘑菇、挖竹笋,顺便玩玩丢沙包跳个皮筋等。

    有事做了,她心里倒是稍稍踏实了一点,一两天下来状态就好了不少,虽说晚上还是怪梦连连,但心态慢慢调整了过来,不再那么杞人忧天,用老太太的话来说: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几场乱七八糟的怪梦而已,没啥大不了的。

    或许是心态好了,那乱七八糟的怪梦只缠了林清五六日便烟消云散的没了踪迹,她脑子里紧绷的那根弦也松弛了下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借着两场春雨的光,她和小竹子在山里头采了许多山蘑菇。

    当然,大多数都是她从空间里偷渡出来的,除了老太太和太叔公,其他人都不知道,也就肖朗精明的盯了她几次,最终什么都没问,就是常常似笑非笑的摸着她的头顶,把她看的紧紧的,都快要到一步不离的地步,每次林清反抗,某人便会笑的越渗人

    春耕开始后,林清和小竹子经常在山里头找到蘑菇的事彻底被村里人所知,一时间大家伙呼啦啦的全都跑过来问。

    好在林清之前就做好了准备,每次她和小竹子进山去的都不是同一个地方,完全是“打一枪换一个地儿”。

    每次采摘后,她都会撒少许的菌菇孢子,只要一场雨就能长出不少的蘑菇,希望能改善外围山林长年被人光临、面临蘑菇绝种的危机,且大家伙知道后也只会说两人运气好,不会往别处想。

    可林清万万没想到的是,告知村民蘑菇生长的地方后,短短三天的时间蘑菇就被采“绝种”了!就连那片生长蘑菇的腐土也都被人挖走放在了各自的菜园子里。

    肖朗抱着林清,身后跟着小竹子、六根儿和张文和,几人去山里头看了一遍,均是目瞪口呆。望着挖的坑坑洼洼的地方很是无语,最后,六根儿哇哇大叫的哭了起来,下山就回去跟小竹妈告状,说山里头没蘑菇了。

    林清回来也跟老太太、太叔公告了一状,直嚷嚷着当时就不该把地儿全告诉了村里人,白瞎了她的菌菇孢子,这完全是杀鸡取卵,且这些地儿都被挖“绝”了,下回她和小竹子再去山里找蘑菇只能朝山林深处走走了,外围没地儿去了。

    二老见她不高兴便连连劝了几句,但林清还是心情不爽。

    老太太为了哄她,做晌午饭时特意做了道麻辣水煮鱼,料放的足足的。往日做这道菜时老太太觉得小孩子吃的太辣不好,只让她吃一小碗,拳头大的小碗盛不了多少,但今儿个,放话允许她多吃一碗。

    说起来,倒也不能全怪村里人太过贪心。

    西南山外围但凡安稳的地方,从四周开始聚集村落起,长年就被人光顾,伐木、砍柴、割猪草、挖野菜等。尤其是建国前难熬的那日子,大伙常常躲在山里,建国后又有灾、荒三年,西南山外围已经好些年没能看到成片的野蘑菇,且个头还那么大。

    这几年,外围山里也大多都是零星一点的小野蘑,还小的可怜,平时很少有人费劲的去找,村里还真是好些年没正经尝过西南山的野蘑菇了。

    加上这会儿冬季刚过,去年村里能挣公分、粮食分的多的人家,整个冬季好歹一天两顿稀的混个水饱,而大多数人家都是一天一顿稀饭,不求饱,只求饿不死就成,就这样依然是青黄不接日子难熬。

    这么一番下来,可想而知这会儿山里头猛然出现的一片片野蘑菇是多么的惊人,多采点存起来,关键时刻能救活一大家子的命,可不得疯了似得你挣我抢摘了个“绝种”。

    至于挖蘑菇地的腐土,这事也是多多少少有些被逼无奈。

    “听大队里的人说,过了春耕有什么文件通知,说是往后西南山那地儿不能随意的进去了,要‘封山’!砍柴倒是行,就是不能再去抓野物,连山耗子都不行!往后外围山林属于集体财产,等农闲时村里组织人进山打猎或者采摘野果等玩意儿,回头一起分了或者卖给供销社分钱,反正就是不能自个擅自进山找吃的!你想想,眼看着要‘封山’了,在这眼前跟儿突然冒出这么多稀罕的野蘑来,大伙可不得使劲往家搬!”

    吃过晌午饭,老太太把这番话跟林清唠叨了出来,林清无语的说不出话来,倒是一旁的肖朗抱起她眼神幽深,扭头跟老太太说:“可惜了,阿清是个福娃娃,每回她进山都能找到野鸡、野兔啥的,现在‘封山’了,往后她就是抓到啥也不能带回来了”

    对啊!这往后可不得亏嘴了!

    林清顿时噘嘴不乐意了,她撇撇嘴,瞅了肖朗一眼,模样有些小委屈,但啥话也没说,这事可不是她说了算的。

    老太太接过她抱在怀里哄了几句,摸着她的头道:“大人是不能去了,可你们这些个小娃娃真要进山挖个野菜啥的,也不会有人说啥,现在还没正式下通知,到时候指定会有说法的,不然就村里每季分的那点个粮食,全村七八成的人都得饿肚子!”

    这话让林清想起来了一些事,上辈子也有“封山”的事,不过那是七零年开始的,就如老太太说的一样,孩子们进山只要不太显眼,一般村里没人管,因为那时候的西南山人能踏足的地方,还真没什么好东西,就是山里头最平常的野鸡、野兔啥的也少见的很。

    而这辈子因为有林清的干预,西南山外围多了不少野物,“封山”也提前了不少。

第一百六十七章:诧异() 
想通了的林清不再纠结蘑菇的事,就是挺心疼她撒的那些菌菇孢子的,那是她在空间里特意培育出来的,本就没弄到多少,结果还被人挖走了。

    但愿那些撒了孢子的腐土在各家菜园子里能长的住。

    下晌,外面飘起了小雨,空气潮湿阴冷,肖朗刚去上工到地里转了一圈,还没半个小时,村里就通知下晌不用干了,让细雨滋润一下土地,等放晴了再开工,所有人都到大队的仓房挑选粮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