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重生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清重生记-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晓丽眼神微闪,不经意的问了句:“一个农村的老婆子,再富足能富足到哪去?”(。)

第一百六十章:比较() 
钱淑芬看了她一眼,笑笑没说话,朱晓丽也没再问,倒是李华有些鄙夷14撇撇嘴,到了嘴边的话却因为朱晓丽看过来的眼神而又咽了回去。

    没让三人等多久,老太太很快就拿着两个纸包开了院门,交给三人后就摆摆手再次关上了门,连句话都不想给她们说。

    拿着东西的钱淑芬三人差点没砸了手里的东西,但到最后也没敢闹,忍着一肚子的火气回了知青院。

    老太太也回到厨房继续剁骨头,不过嘴里却念叨着:“吃锅子不得费油啊?清汤寡水的辣椒锅子可没听过,一群败家的玩意儿!干活干不好,糟践东西倒是挺在行”

    林清抱着小狐狸不知道什么时候摸到了厨房门口,老太太低声念叨的话夹杂在砰砰的剁骨头声中,让人听不大清,她只听清了俩字“锅子”。

    “奶,你想吃锅子了?”林清想想冬天吃锅子挺好,驱寒暖和。

    老太太噎了一下,头也不抬的狠狠的剁着骨头:“吃啥锅子?不吃,奶今儿个炖骨头汤给你喝,不比锅子差!”

    林清哦了一声,歪头看了眼老太太,总觉得老太太这会儿有些咬牙切齿的感觉。

    吃过晌午饭到下晌时,小竹妈手里纳着鞋底,一路笑着走了进来。

    老太太也在屋里纳鞋底,瞅了一眼便问她笑个啥,小竹妈搬了张凳子坐下,笑着指了指村尾方向,“知青院里今儿个说是搞啥个聚餐,一群人不知道从哪弄的酒,几个人灌了几杯就醉的不成样子,几个女的,不知道因为啥打起来了,在泥地上滚成一团,跟个泥猴子似得!”

    老太太瞪了瞪眼,怪不得吃锅子,酒配锅子,吃的最是舒坦,想起晌午借出去的大料和辣椒,老太太顿时心疼了,早知道就不借了。

    知青院闹出的事,村里大伙权当笑话的看了,老村长也不管他们,反正打架也没打破头啥的,这会儿正闲没活干,爱咋闹就咋闹。

    过了初十,天气又阴沉的飘了一场雪,正月初的日子反复无常的又是晴、又是雪,好在过了正月十五,大雪便没有了,偶尔飘点小雪花,地面也留不住什么积雪,就是气温依旧低的厉害。

    张文和的父母十四那天又寄了东西过来,东西里夹了封信,说是出了正月就来村里看看,外面的情形依然不大好。

    信中,张文和的母亲徐秋还特意感谢林清送她的旗袍,说是手艺正宗,布料绣技都是难得一见,搁外面就是想卖都没处卖去。

    林清读了信特意把这段挑出来念给老太太听,自夸的说她送礼送对了人,有人能和一起欣赏那些个压箱底的好东西,可老太太却撇撇嘴还是不赞同。

    张文和自打看了信后就见天盼着出正月,天天在屋里掰着手指算日子,老太太说他都快魔怔了,再咋算,那日子还是得一天一天的过,几天下来,老太太看不下去的干脆让他接着去编篮子,有事做了,人也就静下来了。

    到了正月底,胡秀娟背着半袋子东西,胳膊上还挎着大包小包,一路泥泞的从镇上回到了张家。

    回来的第二天就拿着一件暂新的红色小袄去了林家。

    老太太拉长了脸,打心眼里是不想胡秀娟进家门,可这会儿村道上站着些拉家常说话的村民,有几个眼尖的已经朝这边瞅了几眼,老太太再是不乐意也得把人让进院里,这搁门口太不好看。

    胡秀娟心里还挺得意,可她没想到,她就是进了院也没讨到好,林清不搭理她,任凭她说的再好,小丫头黑黝黝的大眼望着她似是能看透一切,让心里有鬼的胡秀娟心虚尴尬的很。

    有心想说点什么话啥的,但一旁老太太紧盯着一步都不离开,胡秀娟说一句,老太太能找话回三句,林清则一句也不说,依偎在老太太怀里,面无表情,眼神凉凉。

    胡秀娟本就不是个能忍的,待了没多久就被这祖孙俩气的不行,最后强撑着笑把红色小袄递到了林清面前,“妈给你做的,全是新棉”

    “哎呦这布料太硬!”老太太打断她的话,伸手摸了一把小袄,随即便扬着调子挑起了毛病,“摸着也太粗糙了点,娃娃家嫩肉嫩皮的,穿上去不舒服她能闹的你不安生!”

    一面挑着毛病,老太太一面从柜子里拿出一件林清的小袄,放在胡秀娟带来的红色小袄旁比较着,“你要真想给孩子做衣裳,就用灯芯绒的料子,看见没?这件小袄就是灯芯绒的料子,摸起来软和舒服,你这口口声声的说的亲,可说的再亲也没用,你得让孩子看到你对她亲。”

    灯芯绒在这个年代是高档料子,有布票都是买不到的,何况就算能买到,胡秀娟也绝不会用在林清身上,老太太清楚这点,便话里有话的说胡秀娟也就嘴上说的好。

    胡秀娟也不傻,听明白了老太太的话,她脸上的笑彻底僵住,拿在手里小袄只觉得有些烫手的拿不住,这下,面子里子都丢了个干净。

    老太太撇了她一眼,拍拍林清的头让她去找张文和玩,随后收起灯芯绒的小袄,摆手让胡秀娟把那红色小袄拿回去:“拿回去给你四闺女(张四丫)穿吧,我记得那丫头也就比阿清大个一岁多,身量看起来比阿清都不如,你虽说是人后妈,可好歹也上点心,这大过年的连家也回,赶紧把衣裳拿回去给孩子乐乐去,我就不多留你了”

    这一番话让胡秀娟再也忍不住的黑了脸,拎着衣裳起身就走。

    步伐又重又快,脸冷的能掉冰渣子,路过在院里逗猫遛狗的林清身边,她也没给好脸,径直的出了林家院后才低声咒骂起来,朝林家狠狠的呸了几声,心里是越想越气。

    一回到张家,看见院里待着的张桃姐妹,胡秀娟找到了出气筒,拿了放在门框上的笤帚就砸了过去,“没个眼力见的东西!屋里乱的跟那后院的猪窝似得,也不见去收拾,见天就知道晃悠浪荡!”(。)

第一百六十一章:搬出去() 
张桃姐妹没敢躲,笤帚也不大,砸在身上倒是不怎么疼,挨了一下后,姐妹四个赶紧回了屋。

    屋里的张老太太听到动静,抬眼朝窗外望了几眼,随后出了里间面无表情的站在堂屋门口看院里的胡秀娟骂骂咧咧的没完没了。

    胡秀娟手里拎着的红色小袄异常显眼,暂新暂新的,张老太太连瞅了好几眼,心里十分不舒坦暗骂了几句败家的玩意儿,一面又轻抚了下尚未痊愈的右手腕子道:“你年前一走就是一个来月,我这断了手腕子你不管,家里老老小小的断顿饿了几回你也不管,现在刚回家你又要折腾,眼看着快要开春种地,家里粮食早都见底了,回头我得去找镇上的领导问问,你那表哥找你是去干啥的?啥事能忙的你扔下一家老小不管不问的。”

    胡秀娟心里一咯噔,她和卫平的事是见不得光的,就是她住在镇上也是悄摸的过日子,这要捅上去,姓卫的能立马翻脸不认人扔下她不管。

    看了眼张老太太,胡秀娟压下心底的忐忑,这话里的意思她明白,无非就是想要好处,可她哪来那般多的好处给?姓卫的不过就是个跑腿的,混了个小头目,油水再怎么捞也是有数的,就是捞的多了也不可能都给她。

    张老太太可不管这些,她见胡秀娟不吭声,顿时就阴沉了脸,胡秀娟瞅了一眼,知道不好,便吵吵起来:“我走前家里的那些粮去哪了?仓房里的几袋子粮食大半都是我弄回来的,咋算也不能断顿饿肚子!”

    “肖家的人不吃饭?!你留人在家,人可不就得张嘴要吃要喝!”张老太太语气嘲讽,朝西屋撇了一眼,肖家人就在屋里,这会儿就不信没听见。

    胡秀娟也朝西屋看了一眼,安排肖家人住张家本不是她的主意,是卫平安排的,当初她听了也就随口答应了下来,伙食口粮啥的她是一点儿都没想到。

    现在张老太太这么一说,她才觉得不妥当,可这会儿再不妥当也不能把人朝外赶,回头得跟卫平说说,想到这,胡秀娟也不好再硬着脾气,绕过老太太就回了屋。

    张老太太看了她一眼,知道这是松了口有门路了,心里终于舒坦了点,她也知道凡事不能逼的太紧,想着便满意的转身回了里间,

    张家院里安静了下来,西屋的肖家人却很不平静,肖老太太坐在床上红着眼抹眼泪,嘴里哭道:“听听、听听,之前咱回村那姓卫的咋说的?都安排好了、不用咱操心,现在这才多久?说咱要吃要喝,年前咱就吃她家几天的饭,改明儿还她!咱不住了!搬走!”

    “搬走?搬哪去?村里谁家有闲房借咱住?”汪红霞冷眼瞧着自家婆婆作,这都啥时候了,到现在还拿架子!

    肖老太太张张嘴,脑海里把村里各家都过了一遍,还真没想出哪家可以借住的。

    在一旁抱头坐着的肖义也不同意这会儿搬出去,“回头卫兄弟来了,再说说”

    “和他还有啥可说的?等他来得等到啥时候去?”肖老太太打断儿子的话,她眼神微闪,想起住在隔壁林家的肖朗,“求外人,不如求求自己人,阿朗那孩子”话说了一半,肖老太太便看向儿子。

    肖义摇摇头不赞同:“那孩子心里恨着咱呢,行不通。”

    “咋就行不通?再恨那也是咱老肖家的孩子,回头你找他好好说说,那孩子才多大?小孩子家家的有啥恨不恨的,你对他好点儿,没几天就能哄过来。”肖老太太不死心,撺掇着儿子找过去说说看。

    肖义犹豫了,汪红霞却撇了母子俩一眼,语气很是不屑:“你把人哄过来有啥用?那房子是人林家的,你就是把人攥手里那也屁用没有!”

    肖老太太被这话噎的一阵泄气,瞪了眼汪红霞后,想反驳都找不到话,最后气得又红着眼抹起了泪。

    肖义无奈的叹了口气,扭头没好气的拉了把汪红霞的衣摆:“你少说两句!啥事都有你!”

    汪红霞看了他一眼难得没还嘴,把脸扭到一边看着地面出神沉思,也不知道在想些啥。

    日子一晃而过,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林清一早吃过饭就在家拿着深紫色的毛线和毛衣针,坐在床上跟老太太学织毛衣,因为二月初九是老太太的生日,而二月十三又是太叔公的生日。

    重生回来的那年老太太和太叔公的生日已经过了,后来的每一年她都亲手作件东西送出去,今年她想了几天,决定一人送件毛衣。当然,依她现在的年纪是不可能会织毛衣的,最后还是拉了老太太做老师,装模作样的跟着学个一两天就行。

    可老太太不这么想,那一团团的毛线团都是从林清空间里拿出来的,比外面卖那些个高档的毛线都要好,老太太舍不得让林清白瞎糟蹋,何况那毛衣针又长又尖,万一戳了眼睛咋办!

    再是不同意也没用,到了最后老太太还是妥协了下来,林清就是个磨人精,对老太太撒起娇来,那是一撒一个准。

    但都到了这会儿,老太太依旧不放弃的见空就劝:“咱别织了,回头奶自个织吧。”

    林清还是固执的摇头:“那不一样!”

    咋就不一样了?老太太瞪了瞪眼,有心不理她,可一双眼就是拉不回来的盯着她。

    到了晌午,林清总算织出了点成绩,老太太提着的心放下了一半,随后以吃晌午饭为由没收了毛线和毛衣针,到了下晌小竹子过来玩,老太太便让她俩出去晃悠去,毛衣的事算是暂时揭过。

    林清知道老太太的心思,便在空间偷偷织了两件出来,一件深紫,一件深灰,都藏在空间里,打算等初九那天再拿出来送给老太太。

    日子进了二月,太阳渐渐多了起来,地上的积雪都已化完,田间地头还有村道上,到处都是沾脚的泥水。

    初六这天,张文和日盼夜盼的父母张启明和徐秋带着大包小包的来了清河湾。。

第一百六十二章:热闹() 
夫妻俩一早就朝这来了,可路上太难走,一路泥泞的走到清河湾都已经是晌午头了,到林家时,老太太正在厨房准备晌午饭,菜还没下锅人就进来了。

    老太太欢喜的把人拉进屋,屋里,张文和正趴在桌子上教小狐狸翻跟头,扭头看见走进来的父母顿时就呆楞住,随即便红了眼,泪珠在眼眶里滚啊滚的,猛的起身扑到母亲徐秋怀里强撑着还是掉了泪,父亲张启明在一旁拍拍他的头说他太过娇气。

    徐秋瞪了丈夫一眼,对这儿子安抚了几句,把人哄好才拉着老太太说起了心里话:“要不是您来信说了,我还不知道这孩子在镇上过的不好,那家人面上看着还不错,还是孩子爸的战友,谁会想竟是个表里不一的”

    “这年头人心易变,你们事先也不清楚,往后远着些就是。”老太太一面说着话,一面又让肖朗进屋拿茶叶泡茶,顺便还把林清拽过来,让她哄哄张文和。

    徐秋一看到林清就立马抛弃了儿子,弯腰把小丫头抱了起来,“这孩子可真是越长越漂亮了!这才多久没见?你瞧瞧这小模样,出挑的很!”

    老太太听了这话咧嘴笑了起来:“这孩子被我惯的娇气的很,脾气又倔,也就小嘴甜,见天的哄人开心。”

    “女娃娃就得娇气的养着。”看着林清,徐秋想起五年前自己流掉的那个孩子,都成型了,还是个她盼了许久的闺女,结果却没保住。

    “秋姨,我送你的东西可好?”林清搂着徐秋的脖子,趴在她耳边问道,问完又道:“那是奶压箱底的好东西,我给翻腾出来的,奶还说怕送了您不好穿出去。”

    说起这个,徐秋兴高采烈的来了劲儿:“喜欢!姨喜欢的不得了,姨拿去给院里的那些人显摆了几次,谁见了谁都说好。”

    林清抽了抽嘴角,果然,女人对于漂亮的衣裳永远都是没理智的。

    说了会儿话,徐秋就跟着老太太一起去厨房做饭,张启明和太叔公则在屋里继续唠着,林清抱着初一坐在一旁竖耳偷听,眉头紧皱,小脸很是严肃。

    肖朗看了她好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