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重生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清重生记-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情闹到最后,张家似乎又成了一场笑话,左右四周一直观望的邻居,指指点点的笑了起来。

    林清一脸嘲讽,上辈子这时候,胡秀娟也是闹离婚,不过最后不了了之,不久,就听说胡秀娟的妹妹胡秀英嫁给了一个三十岁的二婚男,十七八岁的大姑娘跟了个大一轮的男人,当时风言风语的传了很久。

    正想着上辈子的事,身后院里初一跑了出来,“喵~”轻轻的喵喵叫,乖巧的蹭着林清的脚腕,双爪扒着她的裤脚求抱。

    “跑出来干啥?”林清把它抱了起来,轻拍了下它的头,随后又挠挠它的下巴,见它舒服的眯着眼,不由得笑起来,抱着它往家走。

    戏都看完了,再留下就是在膈应自个了,张家的人,她是眼见心烦手痒,生怕一个控制不住就动起手来。

    “隔壁闹啥?”老太太和好了面正在洗手,知道林清去外面看热闹去了,见她回来,很是感兴趣的问了一句。只要隔壁过的不好,老太太就觉得自个过的很好。

    “闹离婚!”

    “啥玩意儿?”老太太呆了呆。

    林清清楚重复了一遍:“闹离婚,不过没离成。”

    老太太咋舌不已:“这都走了两家了(嫁了两次),咋地,还想再走一家?还真当自个是个多好的?就是天仙下凡也没她这么个过法!”

    肖朗正剁着饺子馅,一听这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林清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有啥好笑的!

    这时,隔壁张家忽然传出一声极其尖锐的哭声,稚嫩的嗓音明显是孩子的声音,老张家又在打孩子了。两家只有一墙之隔,听的很是清楚,林清冷不防的被吓了一跳,浑身打了个冷颤抖了抖。

    老太太一把搂住她,担心不已:“咋地啦?是不是吓着了?”林清点点头,下意识的抓紧了老太太的手。

    “缺德心狠的死老婆子!揍孩子也不关上门揍!搁院子里揍啥?!存心让人不好过!”老太太咒骂了几句,随即拍着林清的背脊,嘴里轻声哄着:“乖孙不怕,有奶在,啥都不用怕!”

    林清身体一直不好,往日哪怕受个小惊吓都会噩梦连连发烧不止,自打她重生一来倒是没再生过病,不过身体依然弱,如今猛的一惊,顿时心跳加速后背冒了一排的冷汗。

    肖朗担心的瞅着小丫头,随即放下手里的菜刀,去堂屋倒了一茶缸的热水端来,里面还放了一勺的红糖,递给老太太:“奶,给阿清压压惊。”

    老太太赶忙接过喂着林清喝了几口,热乎乎的糖水下肚,身体好受了许多,不过精神却有些萎靡,看得老太太心疼的不得了。

    庆幸的是,好在没什么大碍,林清喝完红糖水,神色恢复了大半,脸色微微红润起来不再那般苍白,老太太这才松了口气,但心里狠狠的给张家记上了一笔,有机会一定踩一脚出气。

    晌午不到,老太太就开始包起了饺子。

    肖朗擀饺子皮,老太太自个忙着包,林清在一旁凑热闹似得学。

    包了一会,老太太见这也没包多少,心里不免有些急,这可不行,等会可是四个人吃的,这得包到什么时候。

    “阿清,去喊你太叔公过来帮忙包饺子,不然等咱包好都下半晌了!”这个年代,家家都是肚子里没油水,饭量大不说,每到打牙祭的时候,饭量更是多一倍。除去林清,林家个个都是能吃的主,连老太太吃起饺子来都不含糊,就一个人包还真是够呛。

    太叔公就住在林家斜对面,近的不得了,老太太也放心,林清放下包了一半鼓囊囊的饺子,小跑着出了院子。

    到了太叔公家的院里,只见三间堂屋锁了门,明显人不在家。

    林清看看左右两家的邻居,离的最近的一家是隔壁的孙大爷,早年没了老伴,不愿跟着儿子过,一直独居。算起来还是小竹子家一门的族亲,不过出了五服,但人极好,很是喜欢孩子,和太叔公走的也近,想来应该知道太叔公去哪了。

    “孙阿爷,您知道我太叔公去哪了吗?”林清绕过一面半人高的篱笆墙,孙大爷正坐在院里编竹筐。

    “呦!林家的宝贝疙瘩啊,找你太叔干啥啊?”孙大爷稀罕的朝林清招招手,不由得想逗逗她。

    “我奶今儿个包饺子,一个人忙不过来,想让我太叔公去帮忙。”林清顺着老人家的意,睁着双大眼水汪汪的,看着很是乖巧惹人疼。

    “哎呦包饺子啊!肉的还是素的?我都嘴馋了。”孙大爷嘿嘿笑着,就是不说太叔公去哪了。

    林清无奈,孙大爷就是喜欢逗弄小孩子,偏偏村里的孩子还都喜欢来他家玩,“肉的,回头煮好了,我端一碗过来给孙阿爷你尝尝。”

    “好!孙阿爷等着清丫头的饺子。”孙大爷咧着嘴,也就是嘴上逗逗,哪里会真的要什么饺子,指着村东头方向说:“你太叔公去村长家了,今儿个不是下来什么领导什么视察的,你太叔公被叫去记账去了。”

    清河湾识字的还没一个巴掌多,而那几个识字的也就读读宣传标语什么的,其他还真是不行,唯独太叔公是个例外,每次村里需要人记什么东西,老村长要是忙不过来,都是请了太叔公过去帮忙。

    问清了去向,林清出了孙大爷家。这回,她运气好点。

    刚走到自家院门口,远远就看见太叔公往这边走来,这是事情办完回来了?

    ————————————————————————————————————————

    晚了点

第三十六章:视察() 
刚走到自家院门口,远远就看见太叔公往这边过来,这是事情办完回来了?

    “太叔公!”林清小跑着过去,笑嘻嘻的抓住了太叔公的大手。

    “你咋在外面?你奶呢?”

    “奶在家包饺子,一个人忙不过来,让我来找您”林清把事情说了一遍,最后还不忘强调,“我答应孙阿爷给他送饺子,不过他不信,等会煮好了饺子我自个送去!”

    “好!等会煮好了,你自个送去。”太叔公笑着依了她。

    回到家,老太太赶紧招呼着太叔公洗手帮忙,肖朗手快手巧,饺子皮擀的又圆又好,方才老太太还夸了几句。

    一边包着饺子,太叔公一边跟老太太说起领导视察的事,“今儿个说是接风先不视察,明儿个开始,还留我一块吃晌午饭,我没留下,来了四五个,不像啥正经的领导,晚上说要住村里,也不知会住谁家。”

    “住谁家谁就要管饭!白吃白喝的,谁乐意?”老太太不肖的撇撇嘴。

    “不白吃,说是给粮票。”这点还是那几个领导当着老村长的面说的,太叔公当时心里还觉得不错。

    “这还像话!”如今家家口粮够吃就谢天谢地了,要是还招待外人,那全家老小可就要饿几顿了,那帮领导可不会吃什么野菜稀饭的。

    领导视察,这很正常,清河湾离镇里近,离县里也不远,每每需要完成什么基层视察工作,都是选择附近离乡镇近的村子,远点儿的没人乐意去。

    上辈子那十年动荡期间,清河湾隔三差五的就有人来视察,还有下放改造的阶级敌人、知识分子、以及城市里的知情等,清河湾均是重点照顾处。

    林清在一旁偷听着二老讲话,一边回想着上辈子的事情,不过某人的目光让她十分不爽。

    抬头瞪了眼肖朗,啥毛病?!干啥老偷偷看她!

    最后受不了肖朗的厚脸皮,林清干脆出了厨房,抱着初一在院里看她前些日子种下的福禄考。院墙屋檐连成一排,绿油油的,长高了不少,很是稠密,老太太前几天还说等再大点就间苗,多出来的分开栽。

    厨房有了太叔公的加入,饺子很快就包好了。第一锅刚出锅,林清就让老太太先盛出一碗,她要给孙大爷送去。

    老太太要一块跟着去,满满一碗的饺子乖孙可是端不动的。可林清不让,拉了肖朗和她一起,让老太太在家接着煮饺子。

    孙大爷在家正吃晌午饭,看到林清带着饺子过来时,整个人拿着筷子呆愣愣的,他就是逗逗她,咋还当真了?

    “你这孩子,阿爷就是嘴上说说,咋还真送来了?快端回去!”放在桌子上的饺子,诱人的肉香缓缓散发着,孙大爷不馋是假,但他不能占孩子的便宜。

    “孙阿爷,这是我太叔公给的,说你喜欢吃饺子,都是熟人不能见外。”林清知道孙大爷对太叔公有些敬畏,总说太叔公会写字、会说话、见识还宽阔,一直以来,两个老头的关系就是一个说东,另一个就不会说西。

    果然,听到太叔公让送来的,孙大爷乐呵呵的笑了起来,“你太叔公了解我,行!阿爷就厚脸收了,等那天阿爷套住了山鸡,你来家吃肉。”

    孙大爷年轻时算是半个猎人,打猎的手艺一直没放下过,年纪大了,别的干不了,但进山套个山鸡兔子什么的还是在行的。

    回去的路上,肖朗又是频频侧目盯着林清看。

    “看啥?!从包饺子时你就死盯着我不放!”林清火大的冲他嚷嚷了起来,不是鼻子不是眼的。

    “你撒谎哄人,还偷听奶和太叔公说话,小孩子可不会干这事,就算会,也不会像你这么张口就来,连个结巴都没有。”肖朗眼神微闪,说出的话让林清语塞无言。

    “关你啥事!我乐意!”像是恼羞成怒一般,头也不回的往家跑。

    吃饭时,林清彻底把肖朗当成了空气,连他讨好的夹了个饺子喂初一她都没理人。

    老太太看得清楚,一点都不担心,俩人这是闹小别扭呢,和太叔公对视一眼,二老眼神意味深长。

    林清的小脾气一直闹到傍晚才算是气消。因为她在院外碰到了张家的张桃。

    狼狈的蹲在张家篱笆墙外,扭曲着一张脸,面上红肿,清晰的巴掌印很是惹人注目,看到林清时,双目泛红,眼里是说不出的恨意,似是想生吃了她一般!

    跟着林清出来的肖朗见到这情形后,二话没说,弯腰顺手捡了块鸡蛋大的小石头,直接砸了过去!

    “啊!”张桃痛叫了一声,瞪着肖朗,却被他恶狼一般的眼光吓得发抖,顿时捂头哭了起来,再也不敢恨意的盯着林清看。

    肖朗不再理会张桃,抱起林清就回了院里。

    而林清,再大的气也没了。

    等吃晚饭时,难得的,林清竟是夹了一筷子的炒鸡蛋放在肖朗碗里,前世今生,这人还是一样护着自己。

    一夜好眠。

    早上,林家的早饭在村里向来都是吃的最晚,因为有个赖床的林清。

    等林清小嘴咽下最后一口米粥,村里响起了老村长家那面破锣声,还有老村长洪亮的嗓门。

    “全村都到村东头集合,领导给咱开大会,家里当家做主的,都过去开会”

    老村长这话说有意思,家里当家做主的过去开会?谁家谁当家做主,外人可不清楚。看来,这会也不是多紧要嘛,上面的领导面子也没大到那去,不然早该吆喝着让全村老少都过去了。

    太叔公昨儿个见过了那些上面来的人,没啥好印象,今儿个干脆不去了,让老太太自个过去,反正户口都是在一起的,分开住也是一家人算一户,去一个人意思意思就行了。

    但林清忽然吵着要跟老太太一起去,说是没见过镇里面的领导,想去瞅瞅长啥样,太叔公和老太太劝了几句,她执意不肯妥协,打定主意非去不可,最后没法,老太太只好带着她一块去。

    而肖朗洗刷好锅碗后,不放心的也跟在了后面,太叔公看了眼,没说啥,只是笑个不停,一边还点点头。

第三十七章:住处(一更送到)() 
村里聪明的人不在少数,老村长话里的意思,大伙差不多都明白,于是面上听话的一个个都去了村东头,暗里,却没一个当回事。

    到了村东头,老村长陪着五个穿着半旧干部装的中年男人,早早的等候在了开会场地。五个中年男人,有三个发福挺着肚子的,肥肉堆积的大脸格外醒目。

    在这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里,饥荒刚过去两年,谁村里有个胖子那都是稀罕的惹人眼红,何况今儿个一来就是三个,个个还都是红光满面,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日子好,好东西没少吃,不然人能胖的起来?

    林清肖朗陪着老太太站在外围,压根就不往里面去。

    老远时,老太太就盯着那几个干部领导打量,嘴角撇撇,老太太很是不喜欢,还弯着腰低声跟林清咬耳朵:“看这模样肥头大耳的不说,眯缝眼还滴溜溜的转,这种人不是滑头就是心理有算计,反正不是啥好人,幸好不是哈正经的领导,不然,这日子怕是不好过”

    林清心里好笑不已,也盯着那几位看了几眼,还别说,老太太说的真没错,“奶啊,你眼光真好,那咱离远点。”

    得了乖孙的夸奖,老太太心里很是得意。

    肖朗看了一会,认出两个来,“奶,靠着村长二爷站的两个是乡里的,我妈生病的时候我去乡里的乡卫生院拿药,那两个人好像是跟着乡长跑腿的,人挺浑的”

    话不需要说满,老太太心里明镜似得清楚的很,拉着两个孩子,祖孙三个站到了末尾,啥话咱也不说,啥事咱也不管,等着上面的几个领导废话说完,早早散会回家才是正经。

    大会开了近两个小时,这时间超出了大伙的预算,得,中午这段时间也上不了工了,好在苞米啥的都种好了,红薯育苗还没好,地里也没啥好忙的,不然,老村长真能急的上火翻脸,啥事都没有伺候庄稼重要!

    散会回家时,林清被肖朗抱在怀里,她总结了一下,大会的唯一主题就是,五位领导要暂时住在清河湾,少则三天,多则五天,名曰:视察农村四清运动情况。费用?公家报销,怕啥!

    到了家,把大会“主题思想”跟太叔公一汇报,乐得老人家眉开眼笑的,“知道抓住主题思想,这阵子书没白读。”

    林清这阵子所学的书本,都是肖朗以往上学时用过的,这家伙是个心眼多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