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流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世流芳- 第4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说下去!”

    “尚且不说,当年陛下曾允诺过赤穹王子,就是如今我大宋内部国情,已经不容的我们再隔离友邻。威信,我大宋如今已经树立,那么剩下就是予以恩惠了。”

    “恩威并施……”听了潘之所这番话,蒋芾轻捋胡须点头自语,“是啊,我朝廷连年征战,如今仓廪府库储备不足,的确是个不可忽视的事实。”

    潘之所没有再继续下去,而是缓缓坐了回去,随后却给右侧的武青忠递了个眼色。

    武青忠默契的点了点头,随后接过话题:“潘大人所言甚是,所谓胜不骄败不馁,危难不失节义,显达莫忘持重!”

    “呃……”

    短短几个字,就直接噎得在场众人神色一滞,纷纷尴尬的不知该说些什么。

    武青忠意思其实跟直接,在国家危难时,一个个尽失节义,如今朝廷强盛了,一个个却得意忘形起来!

    如此不痛不痒的打脸,换成以往他们早就群起而攻了,然而如今朝野上下,早已经不是他们的天下,所以在气势上不免缄默了几分。

    “关于朝廷府库拮据一事,下官倒是有个议策,不知蒋老可否愿听?”武青忠在承接话题之后,顺利地转移了话题。

    “呵呵,但凡是有利于朝廷之议策,老夫岂有不采纳之理?武大人,不妨说来听听!”

    武青忠躬身离席,随即递上一份札子。

    蒋芾缓缓打开一览,突然微眯的双目陡然瞪了起来,紧接着用惊诧的眼神直视武青忠:“武大人,这就是你的议策!?”

    “正是,有何不妥?”

    武青忠对上蒋芾犀利的眼睛,丝毫没有退让。

    “如此行事,你可知会是什么后果?”蒋芾说着愤而起身,将札子重重地排在桌子上,“真是荒谬之论,武青忠你这是要动我大宋根基!”

    武青忠沉着以对,认真回应:“是否谬论,蒋老久经宦海,应当比下官看得清楚。下官这三项策议乃是循序渐进,并无贪功冒进之意,又何来动摇朝廷根基一说?”

    “哼!无知后生,不知所畏!”

    蒋芾没有过多解释,武青忠也没有当众解释什么,因此在场所有人都感到莫名其妙。

    谁也不知道武青忠的札子里究竟写了什么,让这个当朝的首辅竟然盛怒不已。

    由于不清楚事情始末,众人也不好出言搭话,因此一时之间整个政事堂,所有人都选择性的沉默了。

    而就在这时,堂外传来禀告之声:“诸位大人,刘司公前来传旨。”

    “有请刘司公!”蒋芾急忙吩咐下去,随后面向众位大臣,“各位同僚,先随老夫一同接旨!”

    说话间,一名中年太监缓步走了进来,正是司礼监掌督刘武岳,由于刘武岳在宦官中的地位,因此被多数人尊称为刘司公。

    即便刘武岳有从龙之功,更是提督掌督理皇城内一应事务,但刘武岳却没有倨傲到直入政事堂。

    因为这是大宋开国以来,给后宫以及宦官所立下的规矩。

    也正因为如此,纵观宋朝三百年,几乎很少有宦官祸国殃民的事情。

    刘武岳来到堂内,微微欠身轻声道:“打扰各位议事,还请见谅。”

    “司公言重了,不知陛下有何旨意?”蒋芾几步到了近前,拱手直接步入正题。

    “确有旨意,诸位请接旨。”

    话音刚落,整个政事堂中除了蒋芾,其余众人纷纷跪下了一片。

    刘武岳从身旁宦官所托玉盘中,恭敬地请过圣旨,然后展开诵读:“赫赫天朝国威,岂在于百里之城千里之郭?因此朕决议,辽所纳三十六城疆域,尽赠予吐蕃赤穹所部……后续事宜,则交由枢密院总揽!”

    听着这份旨意,在场众人都是面面相觑。

    他们既为旨意的决议内容颇为震惊,也为当今陛下的行文感到无语。

    自从叶宇登基以来,只要是亲自颁布的旨意,行文都是这么的直接了当,丝毫没有多余的修饰词藻。

    这种近乎白话的行文,曾经让不少大臣私下颇有微词。

    幸好叶宇的才华盛名冠绝至今,否则这些大臣都会质疑叶宇是个乡野土包子。

    “司公,陛下这旨意……”

    蒋芾这个疑问,正是身后诸多大臣们共同心声。

    “蒋大人,稍安勿躁。”刘武岳就将蒋芾拉到了一旁,压低声音郑重地说,“陛下尚有口谕,让老奴转达于相国!”

    “哦?司公请说!”

    “两句口谕,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二,朝中诸事就劳烦相国与镇国公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蒋芾暗暗琢磨着这句话,似乎想到了什么。

    可就在蒋芾捕捉到什么的时候,刘武岳的第二句话彻底震住了他,蒋芾紧紧地抓住刘武岳,压低声音讶异地问:“司公,难道陛下他……”

    “陛下已于昨日子夜,微服出宫南下了。”

    “什么!陛下……”蒋芾心里猜疑得到证实,更是惊得急忙又问:“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陛下乃万乘之躯,岂能行事如此儿戏!?司公,你为何不阻拦?”

    刘武岳摇了摇头,无奈道:“陛下行事向来如此,相国大人您又不是不清楚。”

    “……”

    蒋芾一听这话,整个人都不好了,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每一次叶宇当甩手掌柜,他都有种不好的感觉,这一次他真不知道这个主子,又要玩出什么花样了。

    “此事非同小可,当务之急便是陛下的安全……”

    刘武岳闻听此言,却是摆了摆手:“相国放心,陛下乃是微服出巡,若是明目派人护卫,有违圣心尚且不说,如此岂不更是徒增凶险?”

    “可是……”

    “相国大人,这是陛下之意,您只需做好该做事情即可,至于其他,就无需相国您多心了。”刘武岳深意地说了一句,“言尽于此,老奴就不打扰了!”

    “司公,慢走。”

    待刘武岳率领众内侍离开,政事堂的一众大臣纷纷涌了过来。

    “蒋老,您说陛下这旨意也太妄断了!”

    “是啊,陛下一直乾纲独断也就算了,毕竟多是合理之策,然而如今这份旨意,下官实在是不明白!”

    “蒋老,你可要拿个主意,难道真要将……”

    “好了!”蒋芾回身环视众人,横眉冷哼道,“既然陛下已有决议,那就遵旨办事便是,何来诸多微词?”

    “是!……”

    后续的议事继续进行,直到傍晚时分才结束。

    当众人纷纷离开政事堂,蒋芾默默地站起身来,凝望着暗下来天空,神情复杂的自言自语:“难道,这风又起了?”

    本章完

第802章 颍州城东道法会() 
暮春的风,夹杂着一丝燥热。

    官道上,两匹骏马宛如闪电,由远而近绝尘而过。

    “吁!”马蹄跃起,叶宇一勒缰绳这才停了下来,扬起马鞭一指眼前绿野,“还是外面的风光独好!”

    “公子,前方便是颍州城。”

    身后的孤狼凝望远方,厉眸之中透着不懈的谨慎。

    “也好,今夜便在颍州城歇脚了!”叶宇随即一扬鞭,胯下追风扬尘而起。

    紧随其后,孤狼也催马跟了上去。

    颍州城,道不尽的繁华。

    即便是夜幕临近,城中街市依旧灯火通明热闹不已。

    “嘿,听说清微道长要开法会了!”

    “是么,那还愣在这里做什么,我们快一起去看看,那可是难得一见的活神仙啊!”

    “可不是,清微道长布法传道,说不定会有什么长生仙法也不一定呢!”

    “……”

    就在叶宇牵着马,四处欣赏繁华街景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开始默契的朝着一个方向而去。

    清微道长,清微道长是谁,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叶宇听到这个名字,心里却泛起了嘀咕,于是随着人潮跟了上去。

    城东上清观,道观门前正在搭起一个高台,想是今天晚上清微道长开设法会的地方。

    此刻在这高台下方,已经聚集了许多老百姓在兴奋地观看。

    期间还在纷纷议论,叶宇身处人群听了一会,无非都是在说这清微是神仙下凡,神通广大之类的赞语。

    叶宇是听在耳中,却没有多说什么,然后静静的离开人群。

    孤狼深通主子的心思,于是默默地将落脚歇息的地方,安排在靠近上清观的兴隆客居。

    站在厢房窗前,正好可以居高临下一览上清观前门景况。

    “公子,方才属下打听了一下,这上清观的观主清微在此地颇有盛誉,不仅乐善好施、救济贫乞,更是传闻道法高深宛若神仙……”

    叶宇依旧静静地站在窗前,背对着孤狼自言自语的问:“那你认为,这个世上有神鬼之说么?”

    “属下愚昧,不曾有见!”

    “那稍后,你我就亲自一观这清微道长!”

    “是!”

    在兴隆客居稍作休整,进补些许茶饭点心,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入夜时分。

    主仆二人又再次来到上清观,此刻早已经来了无数观看的人,将上清观挤得水泄不通。

    叶宇不由得环视左右,粗略估计了一下,在这不算旷阔的广场上,现在竟然聚集了不下千人的观众。

    就在这时,叶宇忽闻身后传来嘈杂急促之声,转头寻声望去,却见一队人马正缓缓的向这里而来。

    位于队首开路的两张灯笼上,赫然的写着斗大的‘沈’字!

    这时人群中开始混乱,其中有人开始惊呼了一声:“怎么知府大人也来了?”

    “哼,这有什么好奇怪,今夜活神仙开设法会,知府大人自然是亲自捧场了!”

    “是啊,我可是听说了,沈知府一个月前还是身命垂危,寻访了数十名郎中诊治都不见效果,后来还是清微道长亲自施法,解了沈知府的病患灾厄呢!”

    “这事我也听说,我还听说沈大人后来但凡有断不了案子,都会亲自前来求活神仙指点迷津,据说是一求一个准啊!”

    “……”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一个个无不是崇敬有加。

    叶宇听着这些话,却是失口说了一句:“身为朝廷命官,不思精研刑狱断审,却荒谬的求神问卜,这也真够可笑的……”

    一句感慨之语,却是引得周围众人纷纷怒目而视。

    “你小子是什么东西,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就是啊,活神仙有未卜先知的神通,你竟然说成了荒谬,某家看你就是个夯货!”

    “不知道就不要瞎嚷嚷,否则触犯了神威,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叶宇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换来了众人纷纷责骂,若不是身旁孤狼那一身慑人的杀气,他恐怕很难安全的走出人群。

    这时由于知府的队列到场,围观的百姓纷纷让开了一条道。

    叶宇也乘机挤出了人群,与孤狼来到了一处偏僻的角落。感受着孤狼的一身杀气未退,叶宇却拍了拍他的肩膀:“看来在西北这俩年,让你的杀气更盛了!”

    “无知百姓,冒犯公子,属下……”

    “好了,既然知道无知,又何须动怒?”叶宇摇了摇头,却是淡淡一笑,“此时此刻,本公子对于百姓称颂的活神仙,倒是有了一丝兴趣!”

    知府大人刚走下官轿,就见上清观内一众道童分列而出,紧接着一道仙姿身影缓步走出。

    叶宇定睛一瞧,见此人身材魁梧,威风凛凛。头带九梁道冠,满头银发盘髻随风自动,精神饱满目弱朗星,海下三柳须髯。

    身披酱紫色道袍,上绣太极阴阳鱼,手拿拂尘,脚踏云履走了出来。

    眼前之人的这番形象,即便是叶宇也不得不心中赞叹,好一个仙风道骨的道人。

    叶宇站在远处,听不清迎上去的颍州知府说了什么,但只是看到两人寒暄了两句后,颍州知府便顺从地坐到了客席上。

    而作为今夜的主角清微道长,则是缓缓走上高台,随后台上沐念三炷香,这才端坐于蒲团之上开始布道说法。

    当清微道长坐下的那一刻,台下的众人早已经热情高涨起来。

    此时清微摇了摇手中拂尘,以手势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果然,清微道长刚一扬手势,在场众人纷纷的噤声不语了,纷纷虔诚的等待着活神仙说法布道。

    “曾经有人问贫道,究竟何为道,何为法?甚至有信佛之人,询问佛道之间的差异又是什么?”清微道长在安静的环境下,自言自语地说着,“其实所谓道,就是尔等每个人的心,心之所向,便有了道!当你迈开步伐的那一瞬,脚下的道路就已经形成……”

    “道,讲究无为,却并非是不作为,这也正是道与佛的根本区别,试问身处茫茫红尘之中,若是不求作为,又何来人世间?”

    “羊有跪乳之地,鸦有返哺之恩,若是为了追求一己之私,而致使高堂不得行孝赡养,试问这所谓善恶因果又何在?”

    “娶妻生子,养老哺幼,本就是阴阳循环之天道,若是果真抛却了七情六欲,试问人伦何在?孝道何在?天理何在?”

    自问自答式的言论,加上富有感染力的声调,听得众人是连番点头。

    身在外围的叶宇听了这些话,心中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清微道长说有些道理,至少在针对佛家这方面,他的观点与这清微道长相似。

    就叶宇暗自点头之际,高台上清微道长又开口道:“或许有人会问,何为天理?”

    本章完

第0803章 不是结束的完结() 
首先说声抱歉,草草收尾是很不好的习惯,在这儿笔者先道歉了!

    此书历经坎坷,经历过封印不出,也历经大半年后又再次解封,其中的郁结心情很难描述,笔者也就不搞那些煽情的东西。

    下面直接进入正题,责编说既然写不下去了,不如来个完结也算有个交代。

    我当时是拒绝的,但后来觉得还是写吧,纵使不舍也要有个了结。

    其实后面的剧情,应该有三条路线延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