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流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世流芳- 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

    “滚!”

    一个意外多嘴,一个暴怒叱骂,让原本肃杀的御书房中,顿时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好了,四弟,你明知为兄不会将你如何,又何必再问这等无聊的问题?”

    “哦,看来本王是要等一个消息了?”

    “嗯?”

    叶宇这突然地一句话,让赵惇顿时双眉微蹙起来,他试图从叶宇的脸色看出端倪,可是他终究还是失望了。

    试图从一个老谋深算的人脸上察觉端倪,那显然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

    就在这时,殿外又是一队人马赶了进来,为首的两人正是百里风与黑云。

    当百里风踏入大殿的那一刻,脚步却突然的停了下来,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自己的朋友。

    黑袍罩体的黑云却没有丝毫的顾虑,直奔御书房殿中而去。只是在经过叶宇近前时,那露出双目的黑布窟窿里,投来十分怨毒的眼神。

    陌生而又熟悉,叶宇对此却是冷冽一笑。

    “启禀主公,事情皆已经办妥!”

    “好!你先退在一旁!”赵盾闻言一喜,将目光落在了远处的百里风身上,“表妹夫,真是苦你了,你果然没有让本王失望!”

    “呃”

    “哈哈哈,四皇弟,此时此刻的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叶宇没有搭理赵惇的肆意傲慢,而是转身看向殿门口地百里风,神情复杂的自语道:“我实在不希望看到,最后背叛我的人,竟是我最为倚重信任之人”

    “叶兄,我对不起”

    “呵呵,对不起?你我相识多年共患难,甚至将我个人安危与家中妻小交予你,可是你如今又做了什么?一句对不起,难道真的可以弥补一切吗?”

    呼呼,继续解释,皆有根由,慢慢道来

第674章 更尊崇的三结义() 
东台阁楼,母子二人相认,彼此也聊了很多!

    二十五年,自然有着千言万语倾述衷肠,叶宇认真地听着这位母亲的讲述,眼前不再是冷峻少言的一教之主,而是一个细微琐事都要与儿子分享的母亲。

    作为一个聆听着,叶宇疑是合格的,这也是他这些年为释怀地一刻。

    自从开始怀疑火莲教主是自己母亲后,叶宇就刻意地在每次见面的时候以言语相激,甚至有的时候可以用极为刻薄冷讽来形容。

    这并非是他叶宇怨恨乖戾,而是想以这种方式刺激对方与自己坦诚相见。

    不过多次地言语相激与不敬,并没有让这位母亲与之相认,所以他才会利用这次机会逼迫这位母亲主动现身。

    当时叶宇虽身在皇宫大内,但是关于王府中的一举一动也都在他的监视之下,所以府中王妃柳氏的神秘消失,在叶宇的心中已然证明了一切。

    期间母子二人聊到了白发女子张秋雨,对于这个女子,叶宇其实抱有纠结的情绪在其中。

    当年前往福州做侯爷,途中破获了张家大宅的闹鬼之事,也顺利地将这个人为的冤案予以破获。

    起初叶宇并没有过多的怀疑,只是觉得这个张秋雨与死去的林薇菡极为相似,所以才会不由得心生好感。

    但这仅仅只是好感而已,叶宇虽与黎大隐是生死之交的好友,但是在男女感情上的处理却是各不相同。

    黎大隐因为对昔日青梅竹马的女子不能忘怀,所以才会强掳了不少五官相似的女子作为压寨夫人,这是对感情的一种执着,但是在叶宇看来是太过极端了。

    所以在这种感情上,叶宇就表现得相当理智,即便这张秋雨再如何的与林薇菡相似,但终究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替代品。

    与其睹物思人形似走肉,倒不如来个眼不见为净,所以当假王妃柳氏要将张秋雨作为婢女时,叶宇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但这不代表对于张秋雨这个人没有关注,反而叶宇还对张秋雨的底细彻底查了一遍。

    当年自己的童,成了恭王谋害自己的奸细,这件事情给予叶宇的刺激很大。所以往后对于入住府内的所有人,都要进行仔细地彻查。

    况且当初张府庭院中的豪华密道,修建在一般县城的商贾之家,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情。

    而一番彻查之下,却是让叶宇惊诧万分,因为张家的祖上背景竟然是大有来头,乃是大宋开国三山王郑恩郑子明的后人。

    对于三山王郑恩此人,史上虽未有记载,但是评演绎中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此人与赵匡胤、柴荣二人乃是义结金兰地兄弟。

    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可谓是千古流传,但是之后的这三位结义其实是不可小视。

    桃园三结义中,只有刘备做了蜀汉皇帝,关张二人不过是五虎上将而已。

    而柴荣、赵匡胤、郑恩三人结义,却是货真价实的两皇一王!

    五代十国是唐宋之间的混乱时期,柴荣本身就是后周的皇帝,赵匡胤以都检点手握重兵,之后陈桥兵变开创大宋成就一代君王,而郑恩郑子明作为老三则被封为三山王。

    周世宗柴荣死后,赵匡胤欺幼主力,故而陈桥兵变逼迫柴氏后人禅让,没多久赵匡胤以醉酒为由斩杀了三弟郑子明。

    这些都是稗官野史,其中真实性实在是有待于考究,但是空穴来风未必因,这些人物的流传势必有着原型作为参考,论戏曲还是评的丑化与褒奖,但总该有着因由与原型去供艺人刻画。

    但是正史之中将其彻底抹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不可抗拒的人为因素在里面操控。

    据叶宇的暗中调查,得知郑氏后人看似备受朝廷优待,然而所处的环境比柴氏还要悲惨,以至于后郑氏后人彻底隐居,消失于大众的视野。

    只是叶宇没有想到郑氏一脉竟然改名换姓,或者姓张、或者姓刘亦或是姓其他,似乎在有意的躲避着什么。

    当时叶宇查到这里也就彻底中断了,因为即便他的情报系统再如何庞大,也不能可能将隐藏一两百年的辛密详细挖掘出来。

    不过从张家改名换姓,以及大宅中开辟千金打造的密道,显然郑氏后人躲避地不是一件小事。

    起初叶宇不明白其中缘由,也只好暂且将这个疑团隐藏于心中。

    但是那一日夜间火莲教主送来玄铁宝箱,以及那代表天地人的三把钥匙后,他的心中的疑团终于缓缓的揭开了。

    当打开那个宝箱,看到那面九龙烈火旗的时候,上面的文字却是给了叶宇一个关键性的示。

    因为那上面除了有当年周世宗柴荣的御笔题名,还有赵匡胤与郑恩地签署落款,而且那面绣着九龙地旗面上,醒目的撰写了一份诏!

    一面千丝万缕的,只要打开一个关键线头,就会将所有疙瘩部解开,叶宇正是从那面旗子上找到了关键所在。

    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叶宇才将怀疑的目光,真正落到佛堂里的王妃柳氏身上。

    因为那难寻觅的第三把钥匙,是在王妃柳氏收留张秋雨为婢女之后寻到。而经过他暗中调查,张秋雨就是郑氏后人。

    这一连串的因果串联起来,就一切不言而喻了。

    在叶宇对王妃柳氏的身份产生质疑的同时,也对张秋雨地突然出现心生疑窦,因为在叶宇的人生字典里,所谓的诸多巧合之事,大多数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

    他不相信这个世上会有如此多的巧合,尤其是关乎隐藏一百余年,而且是左右赵氏正统皇族命运的天大秘密。

    后这种质疑,从前日火莲教主的言行举动,让叶宇终于得到了答案。

    因为当夜教主不仅提醒他注意身边的人,还将那面九龙烈火旗交给了他,这让叶宇意识到了火莲教内部,可能真的发生了一些异状。

    确切地说,是关乎这个宝箱的危机,而使得火莲教主心生顾忌,所以才将宝盒中的旗子单独取出,单独交由叶宇亲自保管。。。

第675章 诏书之外的故事() 
异状是什么,担心的又会是谁?

    这一连串的问题,在当日夜间教主走后,叶宇心中其实已然是有了大致的方向。,

    所以在他将棋子落于天元位置的时候,説了一句,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秋业柔情似水,几时共度百年身。

    这一盘棋走下来,终于得以尘埃落定,可谓是一着争来千秋业而柔情似水,指的其实就是柳芊羽与张秋雨二人。

    张秋雨在关键的时候,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中,以三把钥匙齐聚而打开宝箱,这让叶宇顿时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或许就是这种欲擒故纵之计,借助他们之手齐聚钥匙打开宝箱,然后再来一个釜底抽薪,坐享其成而盗取盒中之物。

    与其説是盗取,其实叶宇更相信是焚毁,因为九龙烈火旗上的诏书,实在是太过于颠覆,更是赵氏子孙所忌惮之物。

    外面的雨稍稍放缓了许多,稀沥沥的雨声拍打着府内池塘里的荷叶,颇具烟雨江南的诗意景致。

    东台阁楼里,叶宇不仅作为一个聆听着,而且还与这位久别重逢的母亲,聊起来此次事件的种种细节。

    听了儿子的一番讲述,卸去负担的柴婉月,看着静坐的叶宇,甚是欣慰道:“原来从一开始你就质疑那张秋雨的身份,而且比为娘了解的更为透彻”

    她是查探到得知张秋雨可能是郑氏后人,但是却没有想到这层身份的背后,却隐藏着另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虽説后来她已经有所觉察,却不料自己的儿子竟然早已经洞悉了这一切。

    “其实这只能説是赵惇弄巧成拙,否则孩儿也想不到,这张秋雨会是隐藏于身边的奸细”

    叶宇此刻这般轻松嘲讽入狱地赵惇,绝对不是毫无根由的奚落,而是因为这个张秋雨的确是赵惇的一大败笔。

    赵惇在张家大宅长久布局,是为了引叶宇结识张秋雨,然后以张秋雨酷似林薇菡为筹码,让他叶宇毫无防备的接纳,并且能够将其留在身边。

    虽然后来勾引叶宇的目的没有达到,但却间接地贡献了那枚钥匙

    然而赵惇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他以张秋雨酷似林薇菡为筹码引叶宇入局,但叶宇却是以这一n轻松破局。

    急于毁掉那面九龙烈火旗的,其实无外乎太子赵恺与恭王赵惇,因为这面九龙旗子上的诏书一旦公诸于世,他们一切的努力都将成为泡影。

    而这两人之中,就很显然是赵惇在从中作祟,因为这其中不仅有着百里风从中透风,还有就是张秋雨的容貌酷似林薇菡。

    林薇菡在叶宇心中的地位,应该只有赵惇这个情敌最为清楚,也只有赵惇才会如此处心积虑寻找容貌相似的替代品。

    所以作为一个极为自负,却又在叶宇手下屡遭算计的赵惇而言,最为值得的成就就是:让叶宇因为一个林薇菡而活,也要因一个酷似林薇菡的女人而死!

    可惜,一切都是弄巧成拙,要想赢对手,就要现揣摩对手的脾性以及惯用手法。

    显然在这方面,赵惇的自我了解,远远不及他的对手叶宇!

    “娘,关于那面九龙烈火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何会有如此诡异的诏书?”

    叶宇地询问,让柴婉月发出一声感叹:“如今大局已定,即便那赵昚老儿愿不愿意,这大宋江山已然尽归我儿,那为娘也就将一切告知于你”

    随后经过柴婉月的娓娓道来,叶宇才逐渐明白这份诏书的由来。

    当年周世宗可谓是一代明主,可惜天妒英才年仅三十九岁便驾崩归去。

    但是在驾崩之前,柴荣深知子嗣且年幼难压重臣之威,尤其是自己的二弟赵匡胤,身居殿前都n检,掌管殿前禁军,位高权重深得群臣推崇。

    所谓亲兄弟都要明算帐,何况彼此还是异姓兄弟,更是有着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所以柴荣对于赵匡胤不是不放心,而是十分十分的不放心!

    于是就在垂危御榻前,召集朝中主要大臣,上演了一出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戏码,面对在场群臣地众目睽睽,赵匡胤自然也演了一出诸葛亮深表忠心的好戏。

    赵匡胤的表忠之心可谓是感人肺腑,柴荣却是以言语相激:朕深知二弟威望甚高,将来必不是池中之物,如今天下纷乱群雄并起,你之嫂嫂与侄儿,孤儿寡母恐难撑大局。

    将来若是能辅则辅之,若是难以威服群臣,二弟大可以取而代之,你我情同手足不分彼此,有二弟掌掴大周社稷,足可保为兄一世基业永存,亦可以周全他们孤儿寡母免受战火之苦

    柴荣的这一席话,与当年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有着惊人的相似,但却有着两n不同,一则刘备给了诸葛亮废帝之权,并没有取而代之的意思,这是正史上的记载。三国演义除外

    然而柴荣的托孤却是説得十分直白,那就是让赵匡胤取而代之,这显然要比刘备説得更到位,简直是将赵匡胤壁咚了!

    二则,刘备白帝城托孤,是因为与东吴战争兵败了,可以説当时蜀汉不仅有内忧还有外患。而当时的后周却是中原十国中相当强悍的国家,根本没有外部敌人的袭扰。

    所以在这种国泰民安的环境里,柴荣又説出这种诛心到极致的话,是个傻子都能够看出这是一种试探,其实就阳谋之中的一种逼迫。

    逼迫赵匡胤在群臣面前表态,表明自己的立场,与自己发下的誓言!

    当时的赵匡胤才三十余岁,正是年轻正旺之际,也更是兄弟情义看的极重的时候,他深知若是没有眼前的这位大哥,根本就不会有他赵匡胤的今天。

    况且面对柴荣这种步步紧逼态势之下,也由不得他赵匡胤不表忠心!

    他虽然手握重兵,但是柴荣一刻不死,那就是后周的掌权人,只要他稍有迟疑,説不定就会被拖出去砍了。

    自古伴君如伴虎,亲兄弟且都可以同室操戈骨肉相残,更何况是他这个异姓兄弟,所以赵匡胤心理跟个明镜似的,因此也就在群臣面前、在周世宗柴荣面前发下了誓言。

    只是赵匡胤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誓言却是让他后悔终生死不瞑目!

    注:郑恩,字子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