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流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世流芳- 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十二岁的年纪,对于为官仕途而言,可以说才刚刚开始。甚至有很多人这个时候,还在为能不能考上举人而犯愁。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却已经做了他们这些人一生所不能企及的功业,这每每让他们回想之时,都会感到十分的惭愧!

    累了!或许是真的累了,数年的辛劳也应该驻足歇息了

第418章 赐封虚职尚书令() 
叶宇执意不愿再理朝中事务,孝宗赵昚也是没有任何办法,所谓强栓的毛驴不拉磨,就算强行挽留也是于事无补。

    “卿家真的去意已决?”孝宗赵昚心情复杂的看着叶宇,语气中也带着几分不舍。

    叶宇语气平稳地回应:“请陛下开恩!”

    “也罢”

    “陛下,叶大人乃是国之栋梁,切不可弃贤良如敝履,还请陛下三思!”孝宗赵昚才刚开口,就被急急忙忙的虞允文给堵了回去。

    虞允文的话应刚落,蒋芾以及身后的一帮朝臣,也纷纷请示:“请陛下三思!”

    张说与曾迪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后也纷纷出列进言,希望赵昚能够挽留叶宇。这一次朝中双方两派,却因为叶宇的离去而达成了共识。

    各怀心思的双方此刻达成共识,这是孝宗赵昚最想看到的,但同时也不想看到的。

    这就是帝王之术,既希望朝廷群臣和睦大同,但也需要有彼此针尖麦芒般的争锋!

    所以面对群臣们的劝谏之词,赵昚也只是稍稍的犹豫了片刻,随后便郑重道:“既然卿家执意离去,朕便不再强人所难,叶宇听旨!”

    “臣聆听圣训!”

    这一刻叶宇终于又自称为臣了,这是对皇帝圣谕的一种尊重。

    其实以叶宇如今的身份,即使是身无官职那也是天子门生,之前自称草民也不过是显示自己的决然之意。

    “叶卿家多年为朝廷履有功绩,积劳心疲请于辞官,朕虽惋惜,特赐加卿家尚书令一职以示尊荣,愿卿家早日回归朝堂替朕分忧”

    做皇帝的人,出口成章就是文绉绉的圣旨。虽然后面的话叶宇没有细听,但是这尚书令三个字他可是听得十分清楚。

    这份临时口述的旨意,使得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觑,因为这尚书令一职实在是太过怪异。

    之所以称之为怪异,那是因为这个官职已经不复存在,确切的来说是,是要比虚职还要不靠谱!

    虚职,是有名无权,宋朝官员的头衔一般都很长,但是全是高帽子虚衔没有权利。

    而这个尚书令一职,其实是三省六部制中,尚书省的最高指挥官,直接可以统御六部官员,与当朝宰相权势等同。

    甚至论及品阶来说,尚书令的二品官阶要比宰相还要高!

    可是这些都是没用,因为宋朝的官制几经改动,已经除去中书令、侍中、尚书令的虚称。而门下并入中书,称之为中书门下。

    而门下中书这个机构,直接由宰相主中书事务,兼尚书省之长,六部直属于宰相,尚书省之制已废于无形,实际上这也是三省合一。

    所以这个尚书令其实已经废除,比当下官制中的虚职还不靠谱!

    虚职至少还有这个官衔,可尚书令又该从何说起?

    一开始众人以及叶宇都觉得,当今陛下是不是老糊涂了,就算要在叶宇临走之时,为了表彰一下予以虚职封赏,也不应该用一个废除的官职加封吧?

    可是随后有聪明之人,心头一经回思便恍然大悟,暗道这个官职可真是用意不纯啊!

    “臣谢主隆恩!”

    叶宇恭敬地接旨谢恩,随后便主动退出了大殿。

    这一次没有人上前进言阻拦,因为陛下已经下达了旨意,再多说已经是无济于事。

    之后的朝堂上所讨论的多是宋金之间的战事问题,因为放任叶宇的离去,其实已经表明了当今陛下赵昚的一个态度。

    所以在宋金两国的关系上,如今似乎已经没有了商量的余地。

    除了应有的积极集结兵力防御备战之外,就是尽快查获屠杀金国使节的凶手,两手准备的决议之下,大部分人其实都有一个共同心声。

    那就是能不打,就最好不要打起来,因为这对于黎民百姓而言是一场灾难,对于他们这些朝中权贵其实也是一种折磨。

    当朝会散去之后,虞允文被蒋芾拉到了一旁,见四周无人才低声郑重道:“虞兄,你跟蒋某说实话,这金国使节”

    “蒋老弟,你为何突然问及此事?”

    见虞允文一脸茫然的样子,蒋芾神情不悦道:“虞兄,你若有事情,可不能瞒着蒋某,你可知此举乃是欺君之罪!”

    “哈哈哈”

    “虞兄,你”

    “老弟你不会以为,那金国使节是老夫所杀吧?”虞允文爽朗的笑了笑,随后十分玩味的问道。

    蒋芾见虞允文主动说到了这个事,他也就没有什么再顾虑的了,于是直言道:“既然虞兄不避讳此事,那就请虞兄直言相告!”

    他蒋芾之所以怀疑多年的老友,那是因为他知道虞允文太需要这场战争了,积蓄隐忍这些年,其实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收复失地。

    换成虞允文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就是:此生不见江山一统,虞某死不瞑目!

    正如当年宗泽临死之时,由于心系北伐大业,口中还不停地口中念叨:过河!过河!

    对于这样一个执着于北伐事业的人来说,近日发生金国使节被杀一事,蒋芾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虞允文的身上。

    况且当日在虞府之中的时候,虞允文说的那些自信的话,就更成了蒋芾坚信的旁证!

    “蒋老弟,你多虑了,虞某虽说做事有时候过于意气用事,但也不会做出这等极端之事,所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那么两国交恶,又与驻国使节何干?”

    “可是当日你说”

    虞允文犹豫了一下,随后压低声音道:“当年北伐虽说失利,但是虞某也不是没有暗中发展北伐的火种,所以当时虞某的意思是让他们”

    听了虞允文的一番解释之后,蒋芾这才明白自己这位老友竟然早有筹谋。

    “那金国使节被杀一事,又是何人所为?”有一个疑问,萦绕在了蒋芾的心头。

    虞允文摇了摇头,神色凝重道:“此事实在是过于蹊跷,虞某一时也难以看出是何人所为,不过这对于我们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第419章 此事过后立储君() 
“可此事,我始终觉得有些不妙!”

    “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不过这件事情还需得多加留意才是”

    蒋芾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但愿岳雷与张蒙二人能勘破此案,要是他不辞官该有多好!”

    听着蒋芾口中的那个他,虞允文自然知晓说的是叶宇,随即摆了摆手笑道:“他此举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若是此案真的勘破了,那这场仗还能打得起来吗?”

    “话虽如此,可多年摸爬滚打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如今辞去官职岂不可惜了?”

    “可惜?陛下不是还封了他一个尚书令吗?”

    “可那不过是陛下随口一说罢了,你我皆知,这尚书令已经废除了,如今根本就没有这个官职!”

    虞允文却不以为然道:“蒋老弟这话说的是不错,不仅尚书令一职废除了,就连中书、侍中令也均已废除。但你可别忘了陛下乃是天子,所以金口玉言便是圣旨!”

    “虞兄一语点醒梦中人,看来陛下这道旨意用意颇深呐”

    “何止颇深?”

    蒋芾望着虞允文初是一愣,随后恍然:“哈哈哈!虞兄所言极是!”

    尚书令,在宋朝以前都是宰相才有的荣耀,赵昚将这个已经废除的官职再次赐予叶宇,其实是在表明一个态度!

    表明叶宇虽然已经退下了朝堂、虽然如今还很年轻,但在赵昚的心中已经是宰辅之选,即使居于民间那也是布衣宰相!

    其次赵昚不封赐中书令、侍中令,而偏偏以尚书令加封叶宇,其实也是别有深意。

    因为这个尚书令一职,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并且也很少有人能够居于此位,而历任尚书令之中有一个人,却使得这个位置多了另外一层意思。

    这个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当年李世民由于功劳甚高,故而加封尚书令以示优渥。

    自此之后,这个职务成了一个难以逾越的禁制,至少在唐朝就是如此,若非功盖当世之人,绝不可能有这份殊荣,因为这是当年唐皇李世民担任过的职务。

    婉月宫中,孝宗赵昚躺在软榻上静静的看着书,一旁的庆王赵恺侍立在旁。

    “福王近日可有动静?”

    赵昚目光没有离开书本,而是从桌案上端起茶盏欲要饮下。伺候在旁的内侍刘武岳,赶忙上前轻捏着盏柄奉送到了赵昚的手中。

    “回禀父皇,皇叔自从来到京城之后,就一直居于府内深居简出,倒是没有什么动静”

    赵昚轻呷了一口香茗之后,微微舒了口气道:“似有似无,不过是虚幻一梦,他越是如此,朕这心里就越觉得不踏实!”

    “皇叔权势不可小觑”

    “是啊,朕这个兄弟一直是阳奉阴违,也始终觉得这个江山本来就属于他的!”

    赵昚说着便放下了书本,摇了摇头道:“江山易得,却很难坐!若是真的可以选择的话,朕倒是想与你皇叔对换一下!”

    看着眼前这个毕恭毕敬地皇儿,赵昚似乎想到了什么,随后笑了笑:“你啊”

    “若论沉稳,你胜过当年的太子若论仁厚,你胜过那个不成器的恭王惇儿!”

    “儿臣不敢,皇兄宽德仁厚,若非英年早逝,定然是个有为的好储君!至于三弟,不过是一时糊涂迷失了心窍,所以才”

    “好了,你不必再说了,是你的优点,就是你的优点,不必推辞不是你的,即使强加附会也无用!在这一点上,你过于墨守陈规,有的时候谦逊未必是件好事!”

    “儿臣受教了!”

    赵昚满意的点了点头,示意庆王可以退下了。

    赵恺恭敬地深施一礼,转身正打算退出婉月宫,却被赵昚突然从背后唤住:“恺儿,是你的,朕终究会给你,但不要做出朕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否则朕会很不高兴”

    “儿臣”

    赵恺急忙转身,低着头看着地面,但是心里却是急剧的跳动着,因为他不明白自己的父皇,为什么会突然说出这种话。

    “待此次宋金之事解决之后,朕会下旨正式确立你储君身份,朕也老了,这幅重担也该交给你了!”

    “父皇春秋鼎盛,福泽”

    “朕累了,去吧!”赵昚摆了摆手,双目微微合上,已经没有再谈话的兴致。

    “儿臣告退!”

    赵恺神情复杂的退出了婉月宫,他此时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既为可以荣登储君之位而高兴,但是也对方才赵昚言外之音疑惑难解。

    送庆王赵恺离开的是内侍刘武岳,待走出婉月宫门口,刘武岳一脸笑意道:“杂家就送太子殿下到这里了!”

    “不敢不敢!刘公公还请慎言,本王仍旧是个亲王”赵恺一听这太子二字,他当即是吓得神色一惊。

    人言可畏,这些年他已经习惯了这种谨慎。

    刘武岳也是微微愕然,随即道:“殿下所言极是,是杂家太过心急了,不过这已是事实,倒也没什么可避讳的!”

    “听说刘公公对字画古玩颇有造诣,不知可有此事?”

    刘武岳捏着他那鸭嗓子,笑着说道:“殿下过誉了,杂家只是略懂皮毛”

    “刘公公这可是过谦了,本王府上有不少名人字画,怎奈本王眼拙,不能鉴赏其中真伪,所以刘公公若有闲暇之日,可到本王府上鉴赏一二!”

    闻听庆王这番话,刘武岳的脸上是笑出了花儿:“哎呀呀,承蒙王驾千岁看得起杂家,那”

    刘武岳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见庆王赵恺从秀袖中取出一枚令牌,亲自塞到了刘武岳的手里:“刘公公,这是本王的令牌,但凡刘公公有闲暇之时,随时可到本王府上品鉴叙旧!”

    热忱到这种地步,刘武岳自然是心花怒放,于是识趣地将令牌收下,并十分谄媚的向赵恺拱手施礼:“那就多谢王爷了!”

    “诶,公公这说的是哪里话?将来若有诸事,还得多仰仗公公提点才是”

    都是这人际场上的老手,所以赵恺这句话一经说出,刘武岳便知道了赵恺所指的是什么。

    于是一拍胸脯,信誓旦旦的说:“王爷您放心便是,杂家定不负王爷所托!”

    写的匆忙,在修改错字句子,见谅

第420章 不要技工要忠心() 
晴雨过后洗尽了临安铅华,山野碧翠阳光普照大地,嫩绿的叶子随风翩翩起舞,宛若美人之姿摇曳。

    天目山下,后山茶花园中,叶宇躺在其中闭目而眠已经大半天了。

    空山新雨后,万物肃静时!

    这时提着竹篮的武青音蹑着脚步走进了茶花园,最后小心翼翼地坐在叶宇的身边。不过没有去打搅叶宇的清梦,而是静静地放下竹篮,拖着香腮痴痴地看着叶宇。

    就这样过了许久,叶宇突然毫无征兆的开了口:“你这样一直看我,莫非将我也看成了茶花?”

    叶宇头枕双臂,仰面对天,虽然双目依旧闭合,但口中却是悠悠地说了话。

    “我你早就醒了?”显然叶宇的突然开口,让武青音感到十分的局促。

    “半醒半眠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醒与不醒又何必分得太清?”

    叶宇嘴角勾起一个浅浅的弧度,随后接着道:“青音,你对茶艺颇有天赋,我已向徽州陆凡去了书信,你可到他那里学习制茶之道”

    “我不去!”

    “为何?”

    “不想去”

    武青音轻声的说着,但是语气中的执着却是不容置疑,她说着便从竹篮子中端出一个碟子,碟子上放着几块颜色各异的糕点。

    “呐,这是我做的茶花糕,你尝尝味道如何?”

    “好香啊!”等到武青音将碟子端到近处,叶宇才闻道糕点散发的阵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