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流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世流芳-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听在叶宇的耳中,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佛门乃是净地,既是地净,又何须再扫?既是空门,又有何门可关呢?”

    “呃”

    了缘与了凡二人纷纷语塞,第三位僧人了净随即开口辩驳道:“施主此言有误,净地不常扫,就不成其为净地,空门一关,关的不是外人,只是关了些红尘在外头”

    了净的解释深谙佛理,空寂禅师以及堂内众人是纷纷点头称赞,因为这个回答实在是无懈可击妙不可言。

    完颜长乐听了了净这番回答,有意无意的瞥了叶宇一眼,那眼神之中流露的尽是戏虐与不屑。

    一缕茶香飘荡在大堂之内,叶宇饮茶轻声道:“红尘万丈,你的净土扫来扫去也扫不干净,那又该如何呢?”

    “这”仅此一问,使得僧人了净不知该如何作答。

    “其实净地空门,本就虚无,你我心中无一物,又何处惹尘埃呢?”叶宇放下茶盏,没有去问了净,而是将目光直逼空寂禅师。

    其实叶宇只谈佛法而不谈道法,是因为这二者本就难以辩出个高低。此刻他以佛法质问空寂禅师等人,其实是在进行另类的劝谏。

    净土空门本就虚无,心中既然无一物,又何必执着于佛道之间的孰是孰非?

    “于施主佛理精深,老衲实为叹服!”空寂禅师此刻心中甚是惊讶,他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个不修边幅的年轻人,竟然对佛法的研究竟是如此的透彻。

    他更没有想到自己座下的三大弟子,竟然因为对方的一个问题而连连败阵。仅凭这单纯的简单一问,空寂禅师就已经将叶宇拔高了到了宗师级别的高度。

    完颜允中也是深通佛理之人,见叶宇如此轻易退了三大僧人,于是便开口问道:“既然你如此深通佛理,那本王倒有一问,不知你可否解答?”

    “殿下请示下!”叶宇急忙起身,向完颜允中深施了一礼。

    “维摩经中曾说,修佛,就是将须弥山纳入芥子之中,须弥山这么大,又怎能纳入一个小小的芥子里?既然你是深通佛理之人,是否可以演示一下?”

    完颜允中这个问题极为刁钻,这是佛家的一个偈语,是指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比喻小中也有大。

    其实须弥、芥子都是个比喻,主要是来开发吾人智慧,去认识自性。

    自性是本来具足的,无论是芥子须弥,还是须弥芥子,都在人的一念间而已。

    一念觉,自性现前一念迷,地狱现前。

    这些道理不仅叶宇明白,就是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明白,但要是将这个现象当众演示,这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这只是一种理论,一种很不现实的说法而已!

    正如当年阿基米德说的,给他一个支点就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这是一种原理上说得通,但是实际情况无法演示的现象。

    完颜允中提出这个问题之后便不再多言,只是用调侃的眼神看着脸色微变的叶宇。

    不过叶宇也只是微微愣了愣神,随即笑道:“殿下果然是博览佛经学识渊博,于某佩服!”

    “略有涉猎而已,本王相信这个问题应该难不倒你!”

    “呵呵,殿下果然好眼力,这个问题确实难不倒于某。不过在此之前,于叶有件事情还请殿下帮忙,不知殿下可否相助?”

    闻听叶宇满口答应掩饰须弥山纳入芥子,这让完颜允中既是惊讶又是质疑。因为须弥山本就是一个虚构的事物,更不可能存在于世间。

    就算真的存在于世间,也只能会存在于天竺境内,又怎能远隔千山万水纳入芥子之中?

    本来完颜允中只是出于一种刁难,好让叶宇知难而退,同时也想好好奚落眼前这个年轻人。

    他虽然不知自己的皇妹为何痛恨这个年轻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年轻人方才一定是冒犯了自己皇妹,所以此次出题为难也是为了替长乐出气!

    如今闻听此人可以做到须弥山纳入芥子,他又岂能相信这种不切实际的鬼话。

    所以为了让这个年轻人为自己的狂言负责,于是便开口道:“只要你真的能够做到,本王乐意相助!不过你若是做不到须弥山纳入芥子,那本王可就追究你欺瞒之罪!”

第363章 你做初一我十五() 
叶宇对此却不以为然,而是一脸微笑地看着完颜允中:“殿下,既然您涉猎佛经要义,不知您的经书可曾带来?”

    “经书?”

    完颜允中初是一怔,随即冷冷笑道:“本王并非佛门中人,何故要将经书戴在身上?再说了,经书要义只需记在心中即可,何须随身携带!?”

    “殿下果然是聪慧过人,草民佩服!”

    叶宇微微称赞,随后却笑道:“那草民请殿下相助之事,就是请殿下演示,这经书要义是如何装进心中的!等殿下演示之后,草民就给殿下演示如何将须弥山纳入芥子之中!”

    “这个”

    一语破了完颜允中的难题,不从正面破解难题,而是以引证的方式让完颜允中主动退避,这种独辟蹊径的手法,让众人听罢之后纷纷赞叹不已。

    经书,虽然诵读领悟在心中,但它本是实实在在的物体,又如何能将其透过皮肉塞进心中?

    同样,须弥山纳入芥子,只是阐述一种道理与感悟,又岂能真实的纳入?

    完颜允中提出的问题,被叶宇耍了一个太极,直接又将问题抛了回去。

    为了让完颜允中免于这份尴尬,空寂禅师便转移话题道:“但不知于施主对佛、道有何真知灼见?”

    “真知灼见倒不敢说,不过于某认为道应该先于佛,我华夏几千年文化,炎黄子孙就更是绵延甚多,难道会晚于一个天竺引进的佛教?”

    “于施主所言可有依据?”空寂禅师闻听叶宇此言,却也不为之动怒,而是心平气和的让叶宇拿出依据来证明。

    “依据?”

    叶宇旋即将头转向丘处机等人,自言自语道:“全真教的七位真人,应该向大师说了不少道家的典籍秘箓”

    “阿弥陀佛,于施主,道门随意杜撰典籍意压我沙门中人,可谓是由来已久不足为鲜。如今所谓的典籍密笺,又有几分可以尽信之?”

    空寂禅师的这番回应,叶宇能明显地看出全真七子个个脸色晦暗不少。看到这种情形,叶宇就知道之前双方在这个论点上,丘处机、马钰等人定是吃了不少的暗亏。

    叶宇双眉微拧,对着空寂禅师沉声道:“大师此言差矣,道家典籍密笺是否伪造,尚且有待甄别与辨识。但是恕于某犯言,道家典籍有伪造之处,难道佛门典籍就一定是真的?”

    叶宇此言一出,空寂禅师与众人不禁为之一愣。各自心中不免揣测,难道这佛家的经义典籍也有伪造?

    丘处机愣神之后,却是面露喜色的拱手道:“于师弟你博古通今,不妨今日解说佛学典籍之鄙陋,也让空寂大师知道何为辱人者,则必自辱之!”

    空寂禅师虽说胸怀宽广,但是佛门典籍无故遭人质疑,这又岂能置之不理,于是沉声道:“于施主所言我沙门佛经有伪造之嫌,还请于施主列举证据!也好让老衲心服口服”

    “既然大师有意详询,那于某就冒昧了!”

    叶宇说着便整理了一下思路,随即便郑重道:“先说一说这些无法查证时间,且翻译者姓名不详的佛家经典,这些典籍究竟源于何处,是否为佛门中人所翻译?”

    “于某所说的这些经书,在佛门之中并不少见,倘若这些经书是真的,那为何没有时间与翻译之人?既然没有,就无法查证,那将其归类成后世伪造又有何妨?”

    见空寂禅师似有话说,叶宇挥了挥手打断道:“或许大师会说,这些经文乃是上古流传,年代久远已是残篇不全,故而没有了时间与译文之人姓名”

    “那于某也可以大胆认为,当年道祖李耳著书道德经的时候,曾经有一段简述西出函谷化胡之经过。只是天长日久致使残篇不全,故而后世修道之人,在整理的道德经中少了这一化胡篇!”

    “”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你们佛经没了成书时间与译文作者,那我们道家的典籍也可以是篇幅不全。

    既然不全,又岂能再辩论下去?

    因为不全,就有无限可能,至于道德经是否真的有化胡篇,又是否真的因年代久远而缺失,那只有鬼才知道。

    反正都是瞎掰扯犊子,在这位得道高僧的面前,想要从正统的经义之中辩出个是非,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而他叶宇虽然懂得佛理,但也有自知之明,面对这位高僧连全真七子都难以应付,他要想在这个困扰多年的佛道之争中辨出个是非曲直,显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如今他只有以诡辩为主,扯犊子、钻空子为辅助,才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只是叶宇没有想到的是,他在无意之中的辩驳,正好与之前堂内的佛道辩论话题不谋而合。

    丘处机闻言大喜,掸了掸拂尘念道:“无量天尊,师尊在仙游之前曾有测言,这道家典籍道德经似有缺损,但却不知缺损在何处,如今于师弟一语道破玄机,实在是功德无量!”

    鄙视!超级的鄙视!

    叶宇被丘处机这种顺着杆子往上爬的行为,感到阵阵的鄙视,自己不过是强词夺理的一番诡辩,这丘处机就老谋深算的乘机附和。

    不仅恰合适宜的予以附和,而且还假借先师王重阳曾经隐有猜测,使得叶宇推论既不显得突兀,而且增添了不少了说服性!

    王重阳这个名字,在北地可以说是道教的一个权威标签,丘处机此刻无论真假的说出这番话,无疑是在替叶宇保驾护航。

    丘处机的这一番附和,其余六子随后也是纷纷附议。在这无意之间,全真七子竟与叶宇达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默契。

    此时的空寂禅师可谓是有口难言,他岂能不知叶宇这是一番诡论,但是这个诡论也是建立在道理的基础之上。

    佛门之中的确有诸多典籍时间不详,而且从天竺传至中原多是梵文,翻译就是他们学习佛法的重要一环。

    可在当今佛法的典籍之中,也的确是有不少没有翻译之人的姓名,这可能是得道高僧以及隐士居士不愿留名的原因。

    但就是这一点,竟然被叶宇拿来作为反驳的论据,这虽然过于强加附会,但也是他佛门中人绕不开的一个坎。

第364章 佛经真伪终难辨() 
叶宇见空寂禅师默然不语,于是又接着道:“还有不少经文,是以鸾坛或者乩童降神托梦的方式,传授出来似是而非的佛经,这些所谓的经文,实质是民间信仰的产物!”

    “而这些民间信仰的产物,是由附佛法外道的鬼神所传授。怪力乱神的或真或假姑且不论,暂且就算是有佛菩萨传授真经,以民间大众所熟悉的语句,说出一部一部的短经,比如说高王观世音经、太阴经等。”

    “这些经文有的近于佛,有的近于道,有的是儒、释、道三教合流。以人间道德标准来劝化、教善、教孝、教恩义,都有它一定的作用。空寂禅师,这两部经书之中,参杂了道家、儒家等思想与感悟,相信这一点您很清楚!”

    “这”

    叶宇冷冷一笑,自言自语接着道:“所以,这种杂糅的经书,是尔等口中引为经典的圣经吗?这些经书虽为伪经而非真的佛经,但民间的佛教徒们都在传诵。之所以广为流传,乃是因为这些经文具有教化众生之能,空寂禅师,不知于某说的对与不对?”

    叶宇的这一番言论,不但让空寂禅师心中震惊不已,也让全真七子与完颜允中陷入了深思,完颜允中怔怔的看了叶宇一眼,心中却是格外的吃惊。

    因为今日的这番辩论,已经开始颠覆他之前的一些认知。他随后将目光落在了空寂禅师的身上,他想知道这佛经是不是真的存在伪造!

    空寂禅师沉默不语,脸上却是极度的阴沉。根据叶宇方才的论述,以及所举出的几本典籍的确是介于佛道之间的经文。

    而最具有佛学的高王观世音经,也是后人根据民间故事所撰写,较真起来还真不能说得上是真经!

    叶宇见空寂禅师隐隐不语,于是又道:“高王观世音经本经之所以有此名,是由东魏大宰相高欢,命人记录的一份经文,这份经文乃是梦中所传真假难辨。”

    “即便是真的,也难免口述出错,空寂禅师,若是此经文有错误隐藏其中,尔等后世僧人岂不是贻误苍生,有悖于佛陀精要!?”

    如今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讨论佛道优劣先后,而是成了抨击佛门典籍真伪的辩论,若是他空寂禅师在这场辩论之中不能取胜,那么今日的佛道之论,不仅不能得偿所愿,还会引火烧身功败垂成。

    此时此刻的大堂之内,气氛再一次变得凝滞起来。

    全真七子坐在蒲团之上,未有一人敢在叶宇与空寂面前插嘴,因为这个时候他们根本说不上话。

    “掌教师兄,你确定他是师尊的弟子,我等七人的师弟?”郝大通坐在一旁,窃窃私语地向丘处机询问道。

    丘处机侧过脸来,没好气的瞥了一眼:“怎么,六师弟觉得此人不像?”

    “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只觉得这于叶对于佛道两教的典籍似乎了如指掌,比我等修道之人还要了然于胸,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郝大通的话音刚落,清净散人孙不二也开了口:“是啊,这个于叶竟然对经义信手拈来,而且还能独辟蹊径逼人于万丈悬崖,这”

    大师兄马钰见自己的妻子如此说话,随即轻捻胡须微微摇头道:“师尊当年曾有言,我等七人已是他老人家收徒之极限,如今破例收此人为弟子,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众位师兄弟们私下窃窃耳语,都为有这么个师弟出来救场而高兴,唯独王处一一直是沉默寡言。虽然叶宇对于王复之事不做追究,但是当众划破他的水火道袍,这种无形的羞辱让他难以欢颜。

    对于众人的称赞之语,丘处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