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流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世流芳-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叶大人对厢军如此了解透彻,又能体谅地方军务,下官实在是佩服之至,不过厢军驻点颇多,又有不少位于崎岖丘陵之中,不如等下官安排”

    “嗳,王知府你又错了,本官既然是要检阅厢军,又岂能只顾于虚表?怎么,这其中莫非有本官不能看的不成?”

    “这”

    这时从外面走进两个人,其中一人就是几日未见踪影的百里风,而另一人则是一身盔甲,显得极其威猛。

    “大人,一切皆已经准备妥当!”

    紧接着这名威武将军,向叶宇深施一礼,躬身道:“末将毕再遇,见过叶大人!”

    叶宇满意的点了点头:“嗯,毕将军不必多礼,不知本官交予你的事情可曾办妥?”

    “回禀大人,末将身为驻州禁军指挥,接到大人书函印信之后,当即调遣三千兵将,现今已驻扎在了城外”

    “好!毕将军果真有乃父之风,区区一个驻军指挥倒是有些屈才了!”

    叶宇此言倒不是一句客套话,毕再遇在历史上虽没有岳飞、韩世忠等人光鲜亮丽,但也算是一员将才。

    其父毕进,在建炎年间跟从岳飞护卫八陵,转战江、淮之间,积官至武义大夫。

    毕再遇因恩荫补官,隶属侍卫马司,武艺超群,能拉开二石七斗的弓,反手能拉开一石八斗的弓,徒步能射二石,骑马能射二石五斗。

    如此臂力虽然不算过于凸显,但也算是一员猛将,但可惜的是,猛将又能如何?显赫一时的老将李显忠,如今还不是退居闲养在家?

    南宋虽然失去半壁江山,但州府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像他这样小小的禁军指挥,可谓是多如牛毛。

    “叶大人过誉了,末将文不成武不就,万分不及家父”

    “好了,你先退在一旁,本官还有话询问王知府!”

    “是!”

    待毕再遇退到一边,叶宇这才像王知府发问:“有劳王知府带路了,今日本官势必要检阅厢军驻地!”

    当毕再遇出现在这里的时候,王宪就知道事情有些不妙。三千禁军已经驻扎在了城外,看来这是有备而来的。

    想到这里,王宪神色凝重的请示道:“既然叶大人有意检阅厢军事务,下官自当遵从,只是不知叶大人要先巡查何处?”

    “当然是冶炼厂!听说西郊有厢军驻守的三处冶炼厂,本官还是先到那里看一看再说!”

    “这”

    王宪一听这话,顿时犹如晴天霹雳,各行各业都不检阅,却偏偏选中了冶炼这个行业,而且还是西郊的三处冶炼厂。

    如此有针对性的选择,岂能不让王宪心中恐慌。

    “怎么,王大人有什么难言之隐?”叶宇观察着王宪的神色,心中一惊有了大致的猜测。

    “不,大人误会了,下官只是感到有些突兀罢了。既然大人要巡查冶炼厂,那下官这就回府衙准备车马,以备大人行程之用”

    叶宇闻听此言,却是欣慰一笑,随即摆了摆手道:“官轿焚毁,王知府能记挂在心头,本官心中甚是欣慰!”

    说到此处,却话锋一变,冷笑道:“不过这轿子就不用了,军中不缺马匹,毕将军,你说是不是?”

    “不错,末将已为大人准备了坐骑!”

    “呃”王宪顿时无言以对,不知该如何用言语推辞。

    “既然如此,王知府就不用回去了,直接为本官带路即可!王知府,可愿同往?”

    “下官遵命!”王宪哭丧着脸只得遵从,因为他知道此时此刻,他已经无从选择。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城,直奔西郊的三处冶炼厂而去。

    看着城外的三千禁军,叶宇的心中也踏实了不少。

    他不担心刺客行刺,而是担心这个伪币事件一旦解开,就会达到他不能控制的局面。

    山高皇帝远,他一个钦差看似威风,但若是逼狗入穷巷,在城中调兵将他处决于暗中,又有谁能够知晓?

    在这绍兴府,论及势力自然是王宪最大,他一个钦差不过是名义罢了。

    所以要想震住这里,除了城外焚烧人头之外,就是要借助禁军的兵力。

    前面因为笔误,将厢军写成了湘军,实在是罪过,多谢书友的提醒!月底了,三三求个票票,求个支持

第203章 有备而来() 
北宋的正规军称之为禁军或禁兵。是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军、乡兵中选拔,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分隶三衙。

    除防守京师外,并分番调戍各地,使将不得专其兵。

    而随着北宋的灭亡,禁军的体制逐渐崩溃。直到当下之际,其实正规军已经不是禁军,而各屯驻大军则取代禁军,成为了正规军。

    所以各地尚存的禁军,自然就成了正规军的一部分。若是论及战斗力以及待遇而言,禁军的实力略高于厢军,而低于屯驻大军。

    但这样的战斗力,驻守一州一府,安定一方百姓,那是绰绰有余的事情。

    不过一路上叶宇看着这身边的禁军,军姿有序排列很有章法,这让叶宇对这个毕再遇,又多了几分赏识。

    叶宇曾经在军校里是个兵,因此对于军队他并不陌生。故而从这支队伍的军容来看,这毕再遇是个练兵的好手。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西郊的冶炼厂,当来到冶炼厂的时候,诺大的厂房之内却空无一人。

    叶宇眉头微微一皱,唤来王宪当即询问道:“王知府,这厢军一处冶炼厂有多少人?”

    “呃,回禀叶大人,大约有六十人上下”

    “哦?可为何此处却空无一人?”

    “这回禀大人,这冶炼厂早已空旷无人,由于此时节无需打制兵器以及农具,因此就荒废已久”

    “王知府,此言当真?”

    王宪神情尴尬的回应道:“下官岂敢欺瞒大人”

    “好!来人,给本官仔细搜查,本官到想知道,这里面究竟是作何用处!”

    叶宇一声令下,众多侍卫以及禁军,将这座冶炼厂团团围住。

    随后叶宇与百里风二人,进入了这荒废的冶炼厂,看着那高大冰凉的锅炉,以及落下的灰尘,也的确是许久未有动工的迹象。

    “大人,依学生来看,这锅炉熄火应该有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

    百里风的话让叶宇神色微微一紧,旋即将目光看向百里风,带着疑惑问:“你是说”

    “学生也是如此猜测的。”百里风点了点头,神色郑重的回应道。

    二人虽然很没有说明缘由,但都已经明白了各自的心中所想。

    叶宇之所以将目标锁定在西郊的三处冶炼厂,其实并非是随意挑选,而是与那六十七条人命有关。

    因为当日百里风说的山涧之处,发现了大雨冲刷尸体的地方,距离这所冶炼厂并不算远。

    而如今这所冶炼厂已经搁置一个月未有动工,恰巧那六十七具尸体也是在二十天前发现。

    这其中要说没有丝毫的关联,恐怕也很难说得过去。

    因此叶宇与百里风二人,此刻心中萌生一个猜测,那就是这里之所以如此荒废,是因为这里的工匠,在一个月前就已经被全部灭口。

    究竟为什么而被灭口,定然是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而冶炼厂的秘密,自然而然的就会联想到铸造伪币。

    虽然二人都想到了这一层,但是仅凭主观臆测是无用的,还需要寻找到应有的证据。

    若这里正是制造伪币的作坊,那定会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

    这也是叶宇为何要突然袭击的原因,否王宪有了防备之后,势必又会提前毁灭仅有的证据。

    经过一番搜查之后,果然在作坊桌案的夹缝之中,找到了几枚还未经过打磨的铜钱。

    而且当侍卫扫去地面上,那一层掩盖的土灰之后,不仅有铸造铜铅的残留之物,还赫然发现角落里风干的黑色血渍。

    “大人,经过查验,这黑色之物乃是人的血迹。风干日久,约有月余时间”

    叶宇怒火中烧,大喝一声:“王知府,你来解释一下,这里究竟发生了何事?”

    “这这也许是工匠冶炼之时,受了些许轻伤才”

    “混账!就算是如你所说,那你来替本官解释,这伪币又是怎么一回事?”

    王宪此刻心中早已慌乱,脑中想着各种可能的理由,渐渐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细汗。

    “这叶大人,此事下官的确不知晓,这里平时都是制作农具以及兵刃,不曾铸造过伪币。”

    “或许或许或许这是有哪位工匠,无意之中将这伪币带入厂中,这才让大人误认为这里制造伪币”

    叶宇见王宪百般托词,没好气的瞥了一眼:“王知府将此事一推二进,可真是玩得好手段啊!”

    “叶大人还请明察,这私自铸造伪币可是灭族的重罪,下官就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也不敢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呵,是么?听说在本官未到此地之前,附近山涧中发现六十七名尸体,这些人莫不就是这冶炼厂的厢军工匠?”

    “大人,这此案早已结案,根据下官审查,这些人并非绍兴人士,更是无户籍军籍。因此下官认为,这六十七名死者,并非是这冶炼厂的厢军工匠”

    叶宇看着王宪一脸郑重以及肯定的样子,冷哼道:“如今尸体都已经埋葬火化,本官自然也无从查起,王知府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叶大人何出此言,下官虽不如大人您断案如神,但也不会罔顾法纪捏造事实”

    王宪说的是义正言辞,既起到了自我辩白的效果,又不偏不倚的奉承了叶宇。

    但此刻的叶宇却丝毫不买账,而是继续命人进行地毯式的搜查。

    这时百里风背着右手,从锅炉旁走了过来:“王大人,若是在这里寻到铸造伪币的钱范模板,您是不是该给钦差大人一个说法?”

    “钱钱范!”王宪听到这两个字,顿时惊愕的说不出话来。

    叶宇闻听顿时一喜,惊讶的问道:“百里兄,找到了?”

    “不过,学生在那锅炉的入口处,找到了这个”百里风说着,恭敬的将手中黑色东西呈交叶宇。

    叶宇接过这黑色的铁板,等抹布擦去那厚厚的煤灰,乃是一块变了形,且已经融化一半的钱范。

    虽然证物已毁,但就是这毁去一半的钱范模板,就足以证明此处就是铸造伪币的作坊。

    “王知府,你身兼厢军指挥一职,如今证据在前你还有何话可说!?”

    “这叶大人,这其中必定有所误会,下官对此是一概不知”

    “好一个一概不知,那就随本官回到府衙,我们再慢慢地细谈!”

    叶宇双目迸发凌厉的凶光,当即喝道:“来人,将王宪绳捆索绑,押往府衙再听候审理!”

    “叶大人,下官乃是一府之长官,您即便是代天巡狩的钦差,没有确凿地证据,也不能对下官”

    “够了!就因为你是朝廷命官,本官才如此礼遇,若你不是,恐怕此刻你已经是具死尸!”

    “押走!”

    此刻城中通判府中,唐宏在客厅里来回踱着步,脸上尽是焦急之色。

    走了几步,突然驻足,问向侍立在旁的刘捕头:“王大人去了驿馆就再也没有回来?”

    “是啊,听来报的衙役禀报,说是知府大人陪同钦差出城了”

    “出城?可知是去往何处?”府衙刘捕头的这句话,让唐宏的心不由得一紧。

    刘捕头也是一脸郁闷,气恼道:“卑职正打算跟随其后探听消息,可刚一出城就被城外的禁军关卡堵了回来。”

    “禁军?关卡?这禁军乃有指定的驻地,为何会出现在城外?”

    唐宏想着想着,突然恍然大悟道:“糟了!看来真的出事了!”

    “唐大人,究竟是何事?”

    “若本官所猜不错的话,这钦差一定是去冶炼厂了!”

    刘捕头一听也是愕然:“莫非那件事”

    “若非这钦差有意安排,这突然调动的禁军,其道理是何在?显然是有备而来!”

    “唐大人,可是我们已经处理干净了,又有什么可以担忧的?”

    唐宏摆了摆手道:“你确定做得滴水不漏?”

    “这”唐宏如此一问,倒是让刘捕头犯难了。

    “原本我们只是为了灭口,以防钦差到来之际,被发现些许端倪再说这铜钱的真伪,也没料到会被人发现”

    唐宏叹了口气接着道:“由于低估了这位钦差,因此这其中诸多痕迹没有及时清理。如今看来这叶宇定然发现了什么,否则不会如此具有针对性!”

    “或许这钦差并非为了此事,否则知府大人也会回来知会一声”

    “知会一声?你还真将钦差大人当成年轻无知?你们的知府大人,恐怕是根本脱不开身!”

    刘捕头听了唐宏的讲述,也是一脸凝重之色:“那该如何是好?”

    “你先回去等候王大人消息,切记一切要静观其变,或许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

    “卑职这就回去等候消息,一有情况立马通知唐大人!”

    刘捕头说着就走出客厅,带着几名衙役准备离开通判府。

    哐当!

    通判府被重重的打开,从外面涌进一队禁军,将整个通判府围了个严严实实。

    “大胆,你们是”

    唐宏正要发怒训斥,为首的一员将领来近前拱手道:“唐大人,奉叶大人之命,特来请通判大人府衙一叙,得罪了!”

第204章 顺水人情() 
此刻的府衙已经被钦差卫队所暂驻,整个府衙大堂里可谓是一片肃静。

    当所有人都聚集公堂后,叶宇便开始正式坐堂审理伪币一案。

    俯视堂下的王宪以及唐宏二人,叶宇一拍惊堂木质问道:“王宪,厢军冶炼厂私铸伪币一事,你该作何解释?”

    “叶大人明鉴,此事下官实在是不知情。厢军纷繁杂乱难以编制,故此故此这私铸伪币之事,应该是厢军内部有人起了贪婪之心。下官虽有失职之罪,但此事下官的确不知”

    “哦,是么?王知府果然是行家里手,推卸责任果然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