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依旧没有退役[竞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今天的我依旧没有退役[竞技]- 第4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布宓纳阃üЧ训氖丈鞔搅怂腥说亩小�

    哦,在与中国苏的比赛结束后,安吉儿先生似乎终于恢复了正常,他不甚在意的将猜球的主动权让给了其他人,并且在本·诺依曼猜错了硬币的正反之后,依旧是非常不讨喜的说:

    哦,我选场地,球权给诺依曼吧。

    谭泽揶揄道:“看,苏舟同学,果然大天使对你是特殊对待的,有没有感到非常荣幸?”

    苏舟的内心毫无波动:“不,并没有,完全没有。”

    苏舟正想回怼一句,如果你愿意,这种殊荣我送给你啊——

    ……然后就感到自己似乎被某道视线给锁定了。

    这道目光冰冷无形又犹如实质,不由让人毛骨悚然又浑身一凉,苏舟一个哆嗦,本能的追寻着这道目光的来源,大概是因为VIP席与场地的距离真的太近了,而且专业运动员的视力都足够好吧………当与那双浅灰色的眼睛远远对上的时候,苏舟的心中哇凉哇凉。

    …噫!安吉洛·比安奇看了他一眼……不止一眼!!

    犹如惊弓之鸟,苏舟反射性的就一咕噜埋下了脑袋,一头撞进了了谭泽的胸膛里。

    谭泽被撞的岔了气,呲牙裂嘴道:“苏小舟?”

    苏舟窝在谭小队长的怀里,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怂,总之就是怂的没抬头。

    过了十多秒,耳边传来了现场DJ宣布比赛开始的全场广播,苏舟才慢吞吞的撤离了谭泽怀抱,他抬头看向场内,心有余悸的松了口气,好了好了,灰色眼睛不在了,比赛已经开始了!

    谭泽揉着胸口:“你刚才怎么了?”

    苏舟不知道该怎么说,主要是……假酒推特的责任确实在他,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也是挺幸灾乐祸的哈哈哈哈哈,但是笑完了后,就,嗯……

    ……突然觉得挺对不起大天使先生的咳咳咳咳。

    然而,随着场中比赛的进展,很快,苏舟便发现,他需要说“对不起”的或许不是安吉洛·比安奇,而是本·诺依曼。

    虽然安吉洛依旧漫不经心的把发球权让给了别人,但是——

    砰!!

    和本·诺依曼这种等级的削球手对上,即使站在球台另一端的人是安吉洛·比安奇,也不可避免的被拖入了交板次数持续增加的耗时地狱,然而,意大利人的身体机能是极为可怕的,并没有瞧不起乒乓球的意思,但是,哪怕是随便找一个对体育毫无兴趣的路人去问问——乒乓球与橄榄球,你觉得哪一种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更高?

    毫无疑问的,当然是运动场地更大、冲撞性更强的橄榄球。

    众所周知,安吉洛·比安奇,这个半途转行的男人,他曾经是一个职业的、超强的橄榄球四分卫,没有人知道他的上限到底在哪里,正如耗时极长的削球打法所造成的影响,对于这个男人来说似乎根本就是微乎其微。

    是的,即使是安吉洛·比安奇,他也无法轻易的把本·诺依曼这个削球手给“打死”,但是,意大利人不怕耗啊!

    砰!!

    如果看一下过去的本VS安吉洛的比赛,显而易见的,这一场比赛中的意大利人具有极强的攻击欲望——苏舟所获得“殊荣”很快就就不是唯一的了,因为,对对阵本·诺依曼的这场比赛中,安吉洛·比安奇在第一局中的第一个球就充满了狂暴的攻击性与冲击力!

    这有点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谁能想到第一个球会结束的如此容易呢?不过是本·诺依曼发球,然后安吉洛·比安奇便异常果断又节奏突变的,在乒乓球起球且尚未飞升的那一瞬间,手腕内拧,黑胶超下,手腕与小臂的力量协调运作到了极致,“咚”的一声重响既沉闷又轰然!上手便是一板果决狠戾的反手拧拉!近台成弧!

    嗖——

    乒乓球在发球时被赋予的速度与被生猛硬拉一板时的速度是绝对不同的!白色的虚影横飞球台,化为炮弹,带着无比迅猛的速度、极重的力量、摩擦生烟的旋转……气势汹汹的飞往本·诺依曼的半台!

    哪怕早就得到了那句来自于贝克尔教头的“从第一个球开始就把你的屁股蛋给绷紧了”,本仍是不可避免的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刻板印象过于可怕,安吉洛·比安奇在第一局并不用心,在第二局过半的时候才开始发力的形象太过的深入人心,所有人所熟悉的,都是那个一定要趁着“开局慢、抢他局、避免悲惨得鸭蛋”的安吉洛·比安奇。

    这并非轻视或者不认真,只是…只是……

    总之,第一个球结束的太过容易,因为安吉洛·比安奇的开局太猛,而这时的不少观众,甚至还没有将他们屁股底下的板凳坐热。

    意大利的解说只能这般表示:“出乎意料的,我们的安吉儿在第一局的开局就非常的……非常的像是已经度过了他的慢热期,虽然我很想说,这是因为我们的安吉儿忽然在意起了诺依曼,但是,事实上,我觉得他只是想尽快的结束这一场半决赛、乃至下一场决赛,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离开马德里这个让他……嗯,我们都懂——的是非之地。”

    是的,这的确就是安吉洛此时所想的,他现在只想尽快的结束比赛、尽快的将冠军拿到手、然后尽快的离开马德里这个见鬼的地方,哦,当然,他还是很乐意再一次见到那个中国小鬼的,无论是在场上还是在场下,但是那一个地点最好不要在马德里,他发誓他并没有迁怒,他只是突然觉得马德里这个地方真的是讨厌至极。

    想要速战速决的意大利人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虽然依旧比不上昨天VS中国苏的那一场四强赛——那种针锋相对到仿佛下一秒就能让人们的心脏完全炸裂的奇妙张力,只可遇而不可求——即使如此,也足以让本·诺依曼在一开始就陷入被动。

    倒不如说,削球本身就是一种被动的打法,参考几日之前刚刚结束的罗德里格斯·雷耶斯VS本·诺依曼,即使德国人嫌少进攻,他也可以在耗时极长的比赛中将西班牙人活活耗死!

    ——但是这样的困扰并不存在于意大利人的身上!

    第一局。

    安吉洛3:0本。

    安吉洛6:4本。

    安吉洛8:5本。

    安吉洛9:6本。

    安吉洛11:7本。

    第一局,大比分安吉洛·比安奇1:0本诺依曼,耗时十七分钟。

    第二局,交换场地以及发球权。

    安吉洛4:2本。

    安吉洛5:4本。

    安吉洛7:5本。

    安吉洛9:6本。

    安吉洛11:8本。

    第二局,大比分安吉洛·比安奇2:0本·诺依曼,耗时二十二分钟。

    第三局,交换场地以及发球权,加上局与局之间的休息时间,这一场比赛已经进行了四十多分钟了。

    场中,德国队的队服是白底黑边、中间绣有红黄条纹的,此刻,这一件队服的主人,本·诺依曼的前胸,那一片的布料被汗水浸的变了色泽。而在他的对面,身穿藏蓝色球衣的意大利人,安吉洛的球衣也隐隐的变了颜色,但是,极为奇怪的——不符合人们对“和削球手打完一场比赛,身体宛如被掏空”的刻板印象——本·诺依曼在时不时的喘着粗气,而意大利人的呼吸则较为平稳,乍看之下,似乎体力消耗更多的那一方,应该是身为削球手的德国人。

    是的,削球手的确嫌少进攻,他们通常站在撤台两、三米的地方,削球手便宛如是一个被设定好固定动作的机器人,他们滑步,追球,然后不需要什么过于夸张的拉球动作,他们只需要瞄准小球,轻轻下切,便可以一板又一板的,将来自于对手的狂暴攻势给轻飘极转的反削回去。

    ——这样削球的前提,是削球手要追上来自对手的球,而且,站在球台前击球与站在撤台三米的位置击球,显而易见的,后者的追球活动范围要远远的大于前者。

    根据数据统计,本·诺依曼的跑动距离是安吉洛·比安奇的三倍,如果不考虑安吉洛·比安奇的手臂负担问题,德国人的体力消耗显然是更大的那一方。

    意大利人将他在昨天的击球模式,几乎原封不动的套到了今天——

    他在控制着场中的击球节奏,他在掌握着每一球的击球节奏,他任凭自己的感觉与心情,他可以站的离球台极尽,在小球撞台飞起的第一刹那轰然挥拍!他也可以忽然撤台一米,调动起浑身上下的每一块肌肉,小腹、大臂、小臂、腰肢……然后痛痛快快的拉上无比暴烈的一板!

    每一球、每一球、每一球、即使已经到了第三局,即使小比分已经再次攀升到了安吉洛9:6本,即使本·诺依曼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两人的每一球的交板数都在二十以上……

    即使根据数据的统计,安吉洛的拉球数早已上百,他的手臂理应会发出警告的尖叫,但是,面对着飞到身前的白色小球,意大利人却仿佛完全感受不到安吉洛仿佛感受不到因为长胶的摩擦而施加在小球上的更加强烈的下旋!他操纵着节奏,然后视或重或更重的下旋于无物,他的每一板拉球都是那么的暴烈疯狂而充满攻击性,他的每一板拉球都是那么的迅猛快速而让对手狂奔追球!

    …

    抱歉晚了这么久22个红包弥补一下QAQ!

    作者有话要说:  粥粥:大天使is watg me!

    作者:啊啊啊对不起这么晚下午(国内上午)去学校和老师见面,然后聊的时间太长了回家太晚了就码字晚了QAQ!除了抽22个红包,这章替换后比原文多了800字,全部赠送给先买文的小天使了对不起QAQ!

    …

    ※文中蒸蒸说的原句是【不加糖的白开水】在上章评论区说的,稍加修改(几乎没改)放在文里啦真的很合适不是嘛2333

第332章 西班牙站结束!() 
在众多球员的眼中——以及苏舟自己的眼里非常难对付的削球大佬; 在意大利人的眼中,似乎并不是那么的让人苦手; 是的; 即使是安吉洛·比安奇也无法缩短与削球手的比赛时间; 但是——

    “他在控制着比赛。”苏舟没了笑容; 眼中没了戏谑,他紧拧着眉头,专注而略显沉闷的看向场中,“他在操纵着自己的回球……在并不会让本·诺依曼的削球影响到自己的大前提下。”

    要知道; 正是因为削球手所用的长胶会将球越削越转,因此; 在长时间的对峙对板下,削球手的对手往往会越来越无法很好地将球拉起; 每一次拉球的难度; 都会随着削球板数的增多而不断增大,可是——

    犹如实质的气体沉甸甸的压在苏舟的心间,他紧紧的注视着场中挥拍拉球的意大利人; 双手在不知不觉间紧握成拳:“可是; 安吉洛的拉球太好了……”苏舟的语速有些缓慢,“他的预判力让他能够更先一步的到达本削球的落台点,他强劲的腰杆和手臂……以及他近乎完美的身体协调性与看不见底的体力; 又让他的拉球始终保持在一个极高的水准——就像是,无论本削了多少板,施加在乒乓球上的下旋增大了几倍; 这个‘增大的量’也始终无法影响到安吉洛。”

    这说明了什么?苏舟自问自答,这说明了——

    “……安吉洛·比安奇,他在极大的调动本·诺依曼的追球范围,反向消耗着一个削球手的体力。”

    “不,并不止是这样。”一旁,陈清凡皱着眉头,插口道,“并不是比安奇在刻意调动着本·诺依曼的追球范围,而是……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结果,安吉洛·比安奇的拉球足够出色,所以他几乎可以无视诺依曼的削球带来的愈发浓烈的下旋,但是本·诺依曼的实力同样不菲,所以他能将比安奇的大多数……许多强而有力的拉球再削回去——这样的循环与浪费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想要尽可能的速战速决,比安奇就必须调动落点,一是为了让诺依曼无法很好的追球,或者说是间接的降低诺依曼的回球质量,另一方面则是……就是自然而然的消耗体力了。”

    调动落点……

    “苏舟。”作为一名教练,陈清凡问着自己麾下的球员,“你说过,你和本·诺依曼曾经对上过?”

    “是的。”一心二用,在用双眼分毫不差的将场中的对峙全部印入心底的同时,苏舟回答着陈清凡的问题,“大半年前……去慕尼黑训练基地的时候,我和本对上过……并且我输给了他。”

    “同样是调动落点。”陈清凡一针见血的问,“你和比安奇有什么不同?你想到用调动落点的方法来降低诺依曼的回球质量、间接的消耗他的体力了吗?”

    “我就是那么做的……”是的,他就是那么做的,但是——苏舟阖上眼,不由吸了口气,他更加用力的攥紧了双拳,出口的嗓音既沙哑,又发沉,“但是……安吉洛的拉球比我更迅猛,安吉洛追球的步伐比我更快……他比我打的更好,安吉洛比我更强,所以,几乎同样的应对方式,安吉洛取得了成效,我却失败了。”

    教练与球员的对话到此为止,场中,安吉洛8:7本,在经历了连续两局的彻底被压制后,第三局,德国人将比分追的很紧,两人进入了漫长的“消磨”局面,虽然第三局尚未结束,但是所耗费的单局时间,已经超过了第一局以及第二局。

    这时——安吉洛8:7本之时,德国队的贝克尔·沃尔夫冈教头叫了一个暂停,裁判做出了暂停的指令,两队的球员分别走回到了自己队伍的隔离板边。

    一分钟的时间极短,摄像将镜头更多的凝聚在了申请暂停的德国队上,人们看到贝克尔教头运用起肢体动作去比手画脚,冷静的对本下达了数条指令。

    暂停结束后,两方球员重新归场,人们发现,德国人的打法稍稍主动了一些,在被动削球、不时冷箭拉球的同时,他更多的加强了攻击性——忽然拉球的次数增多,且拉球的时机极为飘忽不定,在众人认为安吉洛·比安奇的这一板回球并不好回拉、更容易回削的时候,德国人却出乎意料、剑走偏锋的狂拉一板……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