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依旧没有退役[竞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今天的我依旧没有退役[竞技]- 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失去了发球权,西班牙人的面色也还算好看,他并没有被球权易主这样的事情困扰到,罗德里格斯走向台边,从顺入流的选择了场地,就是在刚才练球时他所呆的那一边。

    苏舟站在场外,他的双手插在口袋里,与谭泽肩并着肩,凝神专一的看向赛场。

    苏舟的眼神很专注,即使罗德里格斯不是他的朋友,这一场比赛也是他绝对不会错过、绝对会用心观看的一场。

    众所周知的,罗德里格斯的球风与他的球风非常相似,有着起码一半以上的构成是几乎重叠的,而罗德里格斯的实力又与他不相上下,迟早有一天,苏舟一定会在正式的赛场上与本·削球大佬·诺依曼对上,这般一类比,罗德里格斯·雷耶斯VS本·诺依曼的这场比赛……

    苏舟深吸一口气,本能的又捂住了自己开始泛起幻肢痛的右边大臂。

    嗯,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真的是一场极其富有教育意义的赛事啊……

    场内。

    身着黑金球衣的德国人站在右侧,身着红金球衣的西班牙人站在左侧,这两人可是各种意义上的老对手了,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有着深仇大恨的那种。

    罗德里格斯沉下重心,站在球台的左端,蜜褐色的双眼沉淀积攒成了浓郁不化的高浓度巧克力色,他一边忍不住的觉得胃部泛恶,一边又觉得浑身的血液正在逐渐升温,变得沸腾而滚烫。

    一秒、两秒、三秒……

    乒乒…

    ……乓乓。

    咚咚咚咚……

    终于,本停下了不断用小球撞击球台的动作,砰、咚咚,德国人站在了球台的左侧,白色的小球被他稳稳的托在手心,继而——

    嗖——!

    白色的小球被高高抛起!所有人精神一振!比赛开始!!

    与此同时,在短暂的沉默观察之后,场外,粥粥的乒乓球小课堂也正式开课。

    当你对上一名削球手时,比赛的节奏往往会被拖的很慢,在两名攻击性选手极有可能是在几板子、十几板子中结束一球的情况下,一名削球手往往可能会打出三十、四十、乃至五十多板子才能结束一球的漫长局面。

    当一场比赛的参与者之一是一名削球手时,这一场比赛的持续时间长达一小时、超过一小时都属于常态。

    所以,当苏舟观察了好一会,觉得可以开讲时,场中的比分不过是本2:1罗德里格斯平。

    ……唉,削球手啊,粥粥蔫嗒嗒想,随即轻咳了两声,吸引了一下谭泽的注意力,端出了一副职业讲师的小样子。

    考虑到他没有在这个世界的国乒队内见过任何一名削球手,苏舟选择了从比较浅显的东西开始讲起。

    他有模有样的说着。

    “拿我自己来举例子吧,我的球风和罗德蛮像的,喜爱发球抢攻,酷爱远台对峙,以拉球抢占先机,以对峙压死对手,拉球的风格都是那种实打实的爆冲,真实到宛如拳拳到肉………而本·诺依曼,谭泽,你看,削球手本身并不可怕,但是能以削球的技术稳坐世界前五,甚至多次坐在世界第三,这样的技术,就显得有些让人吃不消了。”

    这时,比赛不过刚刚开始,你来我往间,在苏舟说话的功夫里,小比分又交替递升到了本3:2罗德里格斯平。

    “你看。”苏舟抬抬下巴,指向罗德里格斯所在的方向,“罗德的每一发拉球的质量都很高,由于加在小球上的旋转与爆冲,乒乓球在触台之后都会出台很远。”

    说到这里,苏舟的下巴又点向了另一端,本·诺依曼所在的方向。

    “而削球手的站位,通常都在距离乒乓球台的一米之外,只要站位到位,技术到家,无论他的对手打出什么拉球——”

    场内,罗德里格斯的又一板子爆冲弧圈!白色的小球以让人咋舌的恐怖势态,在球网上方如流云陨落的呼啸而过,“砰”的一声闷响!重重的击打在了本的正手半台,宛如身后被什么可怕的猛兽追赶,触台的一瞬过后,便迫不及待的冲出台外——

    台外,本的左脚稍稍踏前,站在中台的附近,他持拍的右臂微微弯曲,自然而然的落于腹前。

    白色的小球冲到他的斜前方,他的击球范围内。

    本的重心落于右脚,在这一刹那开始向左转移…!

    ——来了!

    苏舟聚精会神,以第三者的视角去观察着本削球动作。

    场内,本专注的锁定着白色小球,红色的拍面后仰,向右上方引拍,红色胶皮近乎于肩同高…!随之,只要锁定那个应该击球的瞬间…!

    对,就是在小球到达了不可继续上升的至高点,继而顺着重力的牵引开始向下坠去之时…!

    “摩擦小球的中下部!”苏舟道。

    场中,红色胶皮在半空划出了圆弧的路线,由体侧上方朝着前下方下切挥拍!

    “利用胶皮的摩擦力去切削击球!”苏舟紧盯着场中。

    场中,本的削球姿势已然到底,并且在到底的刹那又顺势的将小球前送——

    顿时,白色的小球在急剧下降时又被重新托起!白色的弧线反向回击,又转,又稳,又低,削球的弧线很长,球速很慢………但是加在其上的下旋是那么的凶猛,下坠的力量是那么的沉与重!

    “重!!”场外,苏舟一眨不眨的紧盯着场中,嘴皮子亦是在一刻不停,将他的脑中所想,尽数转化为可以转述给他人的语言文字,“就是重!众所周知的,削球所打出的球全部都是下旋球!也只有下旋球!在欧洲这边,他们对削球手的称呼是‘defensive player或者是defender’,防守型选手,或者是‘back…spin player’,制造下旋的选手——就是这么直白的称呼。”

    下旋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如果对着那些对乒乓球一窍不通的人来解释,大概就是“非常沉、非常重的一种球”、或者是“我的球拍碰到了球,但是乒乓球却很自然的向下冲去下网了,我很难才能将球击过去”的回球吧。

    而当这种“非常沉、非常重”的球,在削球手的一板子又一板子之下,变得越来越沉、愈发的重……

    苏舟不由动了动喉结,难耐的捂住了自己的右臂。

    “我们的国家比较缺少削球手,更别说是高质量的削球手。”苏舟道,陈述着一个事实,“所以,如果等到哪一天,我们忽然碰上了本,或者是一些不如本的削球手,我们多半会打的很不适应,因为在我们的日常训练中,我们几乎没有被训练过该如何应付削球手。”

    还别说,谭泽回忆了一下自己的过去,不管是在打职业乒乓身在国家队时,还是在离开国家队后的三年……

    谭泽喃喃道:“……我还真的没有碰上过削球手,只是看过一些本·诺依曼的比赛…”顿了顿,谭泽主动追问着,“你和本·诺依曼对上过吧?你好像说过的,在今年年初,作为亚洲业余大赛的优胜者,在你去慕尼黑训练基地做交流生的时候。”

    苏舟点点头,表情有点痛苦,那可真是有点另类的往事不堪回首。

    “那是什么感觉?”谭泽又问。

    苏舟艰难的斟酌了一下,有些缓慢的说:“那是一种很沉、很沉的感觉………每一次的拉球都好像变得更为艰难,每一次的弧圈都似乎要用上更多的力气才能回击过去,无论怎么打、怎么扣、怎么拉,削球手似乎都能只用一板子,站在远台的某个位置,将你的拉球给反削回来………的坑爹感。”

    场中,与苏舟描述的一样,罗德里格斯的拉球攻势宛如大雨倾盆,又似狂风暴雨,简直是到了一种让男球迷们嗷嗷叫好,女球迷们屏气凝神的狂暴程度,但是本呢?作为一名削球手,他只要站对位置,作为一名技术高超的削球手,他只需要切下球拍——

    …嘶。

    苏舟痛快的闭上了眼。

    “……你看,在罗德这样的拉球攻势下,我可能都有些吃不消,但是对面的那个削球大佬就是没办法被打死…………说实在的,我之前也把罗德对本的比赛都找出来看了,可能真的像是欧洲媒体说的什么诅咒吧,总感觉罗德这半年的‘稳胜’来的有些………让人没法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什么。”

    更何况——

    “现在不过是第一局,小比分……”苏舟看了一眼记分牌,在他们说话的功夫,小比分继续交替攀升到了本5:3罗德里格斯,“小比分是5:3,这一场比赛不过才刚刚开始,谭泽,你想想我刚才的描述,再看看每结束一球所需要的时间,然后你再看看双方的表现——”

    这一次,不需要苏舟自己解释,好歹也算是有着比较丰富的击球经验与理论经验,谭泽看看在那边扭转腰肢、挥动手臂,爆冲拉出一球又一板的罗德里格斯,再看看在另一端沉着冷静,下切球拍,不过是轻轻的一挥臂下切,便削出一球又一球的本·诺依曼——

    “……累。”谭泽多少能理解诸如苏舟与罗德里格斯这种的攻击型球员,对削球手极其厌恶的原因了,“罗德里格斯——太长了,我就直接叫他的名字吧,看看罗德每拉一板子时所大幅度摆动身体的程度,和本每削一板子所耗费的功夫吧………长此以往,比赛越进行到后面,对进攻方越不利。”

    “没错。”苏舟道,有些不自在的动了动脚下,换了个站姿,才继续道,“对于一般的削球手而言,他们并不能保证可以接住罗德里格斯的大部分拉球,所以,实际上,还是罗德用狂暴无比的拉弧圈去一板子又一板子的直接将对手扣死的。”

    “但是对于本·诺依曼这种世界级的削球手就不一样了。”谭泽主动接口道,开始在脑子里思索如果是自己对上了这个德国人,他该怎么做才能………先不说赢了,应该是该怎么做才能从对方的手里尽可能的得分吧,“…对于这种世界级的削球手,他偏偏能将大部分的拉球都给削回来,也就是你口中的打不死,所以,这球打着打着……”

    “——打着打着,就越来越有那种‘此消彼长’的意思了。”苏舟下了总结,和谭泽对视一眼,又齐齐看向场中,“而且,谭泽,想想我在之前所说的——你注意到了本的胶皮没有?”

    谭泽眯起眼,探索着看向本手中的球拍。

    “正手是正胶,反手是………长胶?”

    是的,作为一名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谭泽的两眼视力自然都非常优秀,站在隔离板外,他可以清楚的看到本·诺依曼的反手胶皮并不平滑,反而被覆着无数个黑色的小小颗粒。

    细长的颗粒,柔软的颗粒,支撑力小的颗粒,密密麻麻的覆盖在了本·诺依曼的反手胶皮之上。

    而拥有这种颗粒的胶皮——

    “对,就是长胶,长胶的特点你还记得吧?”苏舟问道。

    谭泽回忆了一下,最先在脑中捕捉到的,却是诸如“难操作”、“干扰球感”、“不好用”等一系列糟糕的印象,之后蹦出来的才是——

    “……不太适合去主动的制造旋转,但是可以依靠乒乓球的旋转或冲力,来增大回球的旋转度。”

    换句话说,就是——

    “就是越削越转。”苏舟断言道,露出了有些胃痛的难受表情,“长胶这种自带了无数颗粒的胶皮,很难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将乒乓球摩擦、拉出旋转的趋势——这是一种‘被动旋转’的胶皮,它无法主动的将球变转,却可以被动的、反过来的去搓、去削对手的球,并且,无数的颗粒所自带的特性,会让长胶削出来的小球越来越转,换句话说,相持的回合越多,削球手所击出的每一板子的下旋就会越厉害,削球手的对手则会觉得乒乓球越来越沉、越来越不好拉,并且,长达十多板子、二十多板子的漫长对峙,无疑会给拉球一方的球员的手臂,带来极大的负担。”

    单纯这样描述一下的话,或许会给人带来“哇哦长胶这么厉害”、“既然长胶这么好用,为什么用长胶的人却这么少”的疑问。

    实际上,正如谭泽的“第一印象”所表达的那样,长胶受力越大则旋转越强的特性,固然让无数的敌方球员感到棘手,但是,长胶同时也有着与之相对的“受力越小就旋转越弱”的特性,这样的“弱点”会让无数用惯了普通胶皮的球员极不适应,难以控球,所以,长胶只适合那些善于打控制型打法的球员,而这种类型的球员,大部分都是——

    “——所以。”苏舟揉着额头道,“长胶几乎是所有的防守型削球手的标配了,但是你也看到了,本的正手胶皮使用的是正胶,而并非反胶。”苏舟顿了顿,露出了有些玩味的笑容,“这个人的球拍黏的很有意思。”

    通常来说,削球手也分为进攻型的削球手,与防守型的削球手。

    就胶皮而言,进攻型的削球手通常使用正手正胶或反胶,反手反胶或生胶,而拒绝使用长胶;而防守型的削球手,通常使用正手反胶,反手长胶,而拒绝正胶。

    本·诺依曼的球拍胶皮则黏的比较有意思,一方面,他使用了代表着进攻型削球手的正胶红色胶皮,另一方面,他又用上了不太好掌握、却是防守型削球手的绝佳福音的黑色长胶。

    …

    ↓最后一个获奖小天使看下面mua↓

294。西班牙…罗德里格斯VS本() 
乒乓球拍由底板、胶皮和海绵三部分所组成; 不同的搭配组合决定了这款球拍是更加偏向控制、弹性、旋转或是速度,决定了一块球拍的质量如何。

    其中,胶皮的选择更是重中之重。

    在乒乓球的领域中; 胶皮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表面富有颗粒、并不平滑的胶皮:长胶、正胶、生胶。

    表面没有颗粒; 表面光滑的胶皮:反胶。

    其中,“长胶”几乎是防守型削球手的标配,其上覆盖着密密麻麻的小颗粒,并且这些颗粒的高度至少都在一点五毫米以上,“胶皮的表面并不光滑”、“其上的颗粒细长柔软”; 这是长胶的两大特点。

    可以与长胶放到一组的则是“正胶”; 正胶同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