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依旧没有退役[竞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今天的我依旧没有退役[竞技]- 第3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的用上更高的要求与标准。

    尤利安没有否认两人都打得很烂的这句话:“可是从局面上来看,他们两人几乎是不相上下的。”以旁观者的角度,尤利安理智冷静的分析着,而正在发展进行时的事实也正如他所说,场中,不断交替的比分这时已经到了10:9的赛末点,卢卡斯略微领先一球。

    七局四胜的第三局,卢卡斯10:9苏舟,现在是苏舟的球权。

    站在场外的尤利安,安静而专注的注视着场内的友人,身着大红色队服的友人弯下了膝盖,让那颗让无数球员魂牵梦绕的白色小球安静的躺在他的手心,然后“砰砰”规律的与乒乓球台进行着亲密的撞击接触。

    而在苏舟高高抛球、发球的一刹那,尤利安又开口道:“看,雷耶斯,在两方都无法发挥出自己优势的前提下,苏舟和约恩其实是不相上下的。”

    这一刻,尤利安的大脑非常的清明与灵活,他不断地回想着苏舟曾经………劝诫他,或者说可以归类为“建议”的话。

    那是苏舟作为亚洲业余大赛的优胜者,第一次来到德国,住在他家时的对话了。

    他………尤利安曾经对这段话琢磨了很久,因为他一向是懒得和别的队友交流、独来独往的性子,他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去琢磨属于尤利安·阿茨特的乒乓球。

    然而苏舟是个好人,是个不错的朋友,而苏舟的乒乓球打的比他好,对于苏舟真诚提出的建议………他也没有必要那么急着去否认。

    于是,不久之后——苏舟已经不在德国后,他鼓起勇气,将这段话转告给了奥古斯特。

    那时,世界第一先生的眼中闪过些许诧异,那片藏于眸中的汪洋大海,仿佛被微拂过的海风卷起了少许浪花,折射着尤为广阔蔚蓝色泽。

    尤利安在这样的目光凝视下有些手捂无措,感觉自己的嘴唇都有些不听话了起来。

    不过对视三秒,尤利安自己就打起了退堂鼓。

    而奥古斯特却在忽然间笑了起来:奥古斯特先是说了这么一句看似无关的话,然后便含笑问道——

    小可爱…小可爱……小可爱………

    作为奥古斯特的死忠迷弟,小可爱当然是红着脸蛋、忽然暴起的吼了一声“当然”!!!

    在那之后,时不时的,奥古斯特便会主动拉着尤利安观看别人的比赛,并且在比赛期间让尤利安主动说一些他自己的见解,同时会以引导式的询问模式,让尤利安自己去摸索更多。

    这样的“教导”已经持续了四个多月了,尤利安从最初有些茫然的磕磕绊绊,到现在逐渐体会到苏舟与奥古斯特的正确与用心。

    尤利安觉得,在这短短的四个月中,自己的………大局观、视野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看球的视角和关注点也有所不同,更多的——

    ……他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保持冷静。

    就像是这一刻,在场中第三局的最后一球落幕之时,在不少人的抱怨、期待、急切与紧张之情中,尤利安仍然非常的冷静,他努力的让自己以“绝对客观”的视角去观看这一场比赛、去观察比赛中的两个球员、去审视由他们的球拍所击打出的每一个球。

    场中,卢卡斯10:9苏舟,最后一球是苏舟的球权,那颗被万众瞩目的白色的小球被中国人高高的抛起又急速落下,在与苏舟的视线平齐的一刹那,苏舟的手腕平直,手臂操纵着球拍猛然下切,红色的胶皮急剧的摩擦着小球的侧面,静止不动的白色小球在一瞬间被带上了猛烈汹涌的旋转!

    正手发侧下旋,白色的小球化作了一道又冲又急的白色弧线,向着卢卡斯的反手半台直直冲去!

    而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

    ……几乎是就是第三局中的任何一球——除了第一球之外——的翻版与缩影!

    由于苏舟的发球落点极短,在乒乓球触台弹起、继而由重力牵引着急速降落之时,乒乓球也没有飞出卢卡斯的半台,所以卢卡斯完全无法做到上手即拉;而又因为这一球的落点,极其的靠近那条围绕着球台的边缘而画的白色底线,这样刁钻的位置,让英国人就算想直接来一板子台内挑打,都变得极为难以做到。

    出现在卢卡斯的眼前的,不再是一条条犀利完美的弧圈路线,而是一声声的叫嚣着“极有可能接发球失败、接发球质量不高”的不确定性。

    所以——

    ……就只好搓了。

    作为球风细腻旋转绝伦的运动员代表,卢卡斯的搓球质量自然极高,乒乓球经过了黑色胶皮的细腻摩擦、精准下切,随着卢卡斯的反手一搓,白色的小球看似沉重又无比轻巧的落在了苏舟的正手半台之上。

    中线偏右,恰好出台,位置极佳,适合开拉。

    然后——

    ……苏舟他就是不拉啊!!他仍然不拉啊!!前两局与第三局的立场仿佛彻底颠倒,该着急的观众们仍然着急,该暴躁的球员却是调换了身份。

    要不然搓、要不然挑、要不然就是用上那一手并不顶尖但还算优秀的削,苏舟进他所能的把每一球都回到了让英国人接球不适的位置上,伴随着让卢卡斯万分不舒服的力道和旋转……让卢卡斯也很难拉出让他自己感到流畅的弧圈球来。

    继而,就是一番一来二去的“沉闷不舒服”的死循环了。

    这个过程——

    “这个过程,哪怕最终还是要分出胜负,对双方来说………其实都是一样的。”场外,将自己置身于绝对旁观者的尤利安一锤定音。

    而分出胜负——

    场中,苏舟这一次的回球稍落下风,即使他将球回击的落点仍旧刁钻,但是加在乒乓球上的力道却稍微大了那么一丁点点——只是那么一丁点点,便让那无比“敏感”、“娇贵”的乒乓球在再度弹起之后,稍微向着台外冲了那么一点点。

    只是这么一点点!只是这么一个从“让对手非常不舒服”转变到了“让对手有些不舒服”的细微变化,卢卡斯却在万分之一秒都不到的时间里,就牢牢捕捉锁定到了那条近乎不存在的轨迹细线!

    那是一道终于可以让局面瞬间失衡的光辉轨迹。

    卢卡斯冷静的脚下滑步,舒展身躯,张开右臂,继而用那面红色的胶皮,把那颗白色的小球温柔包裹。

    包裹、锁住、随之就是——

    让这颗球、这一球,变成属于他的通往胜利的钥匙!

    似轻似重的迅速摩擦,舒展四肢后的弧圈拉球,只听一声轻微至极的细响,白色的小球便自卢卡斯的球拍为起点,向着球台的另一端“呼呼”飞出!

    刁钻!飘忽!绝对的机会主义者把握住了那一个大多数球员都无法捏住的机会,卢卡斯·约恩将这一个仍然有些不舒服的回球拉出了极高的质量!乒乓球再度飞向了苏舟的半台!

    而一旦出现了这样细微的、甚至都算不上是失误的失误,原本以焦灼状态抖动不定的天平,顿时就向着英国人那里稍稍的倾斜了一点。

    相反,如果苏舟在放弃拉球——因为那样太容易让以拉弧圈吃遍乒坛的卢卡斯打出反击了——的前提下,将他的落点操纵和磨人的耐心发挥到极致,尽管局面沉闷,优势多多少少还是在苏舟的这一边。

    现在,在10:9的关键赛末点,这样的平衡被卢卡斯首先打破了,英国人掌握了主动,打出了自己的节奏与风格。

    随着卢卡斯终于撕破了那由苏舟一手打造的、足以间接削弱甚至是封锁住他的弧圈之后,也就等于英国人彻底撕碎了那个遮天蔽日的牢笼,第三局的胜利似乎已经被他握住了一半,拿下第三局的甜美果实顿时变的充满了可能。

    毕竟——

    整个第三局就是这么下来的,而最后一球并没有成为那个例外。

    苏舟确实接住了卢卡斯的第一板大弧圈,并且接住了随之而来的第二个弧圈大直线、第三个弧圈大死角………但是卢卡斯·约恩的弧圈球真的太飘忽、太刁钻、太捉摸不定了,一旦被卢卡斯打出了节奏,苏舟便无法将这般飘忽刁钻的弧圈很好的“反操纵”回去。

    砰!

    追球!正手拉球回击!

    乒!

    成功到位!远台对拉第二版!

    乓!

    鞋底与地板的摩擦声尖锐而刺耳,苏舟再追第三球,却觉得撞到他的球拍上的白色小球越发的不听使唤………

    最终,又是两板交手,场内发出的小球撞台声、球拍击球声终于变了,随着乒乓球的一声“砰”的脆响,继而变成了一连串的“乒乓乓乓”——

    不断左右滑动的脚步一顿,好一会不曾与地面接触的脚后跟,再度踏实的落在了棕褐色的木地板。

    那抹不断在快速移动中的红色身影停了下来,拉近的镜头清晰的显露出了中国人汗津津的近脸,上面没有一丝笑容。

    空无一物的左手擦过不断向下淌着汗水的下颚,由于汗水渗进了眼睛里,苏舟不得不闭了好几次眼,继而半眯起眸。

    那双黑色沉静的眼睛就那那么一瞬不瞬的注视着那颗被他追上、但是被他生生打飞的小球……

    ……已经飞到了隔离板外,而这也代表着这一球的胜利被英国人捏在了手中。

    裁判桌上,裁判将记分牌同时翻过两页,小比分从从卢卡斯10:9苏舟变为了卢卡斯11:9苏舟,而位于左上角与右上角的大比分数字,也从苏舟2:0卢卡斯变为了苏舟2:1卢卡斯。

    这样不太行……

    苏舟终于收回了注视着飞走的白色小球的视线,他在原地静静伫立了两秒,继而放下球拍,粗鲁的用同样汗津津的小臂抹着不断从脸颊下淌汗水,一前一后的与卢卡斯一起朝着裁判桌走去。

    接下来是一分钟的休息时间。

    场边,尤利安的推断还在继续,他试图将身边的罗德里格斯想象成奥古斯特,试着想象着如果奥古斯特在自己的身边,这个让他无比敬仰的男人会对自己问出怎样的问题,会如何去引导自己的思维。

    尤利安在试图让自己进入那个场景,以让自己的大脑变得无比灵活。

    “……苏舟有着两局的优势,而从第三局的状况来看,苏舟这样的打法……虽然不好看,但是胜率也不算很低……”尤利安抿唇沉默了一会,“……在有着2:0的优势前提下,应该是可以让他这么打一局的,现在……”尤利安的视线又转向那一位正向着裁判桌走去、抬起手臂胡乱擦汗的友人,口吻不由变得笃定了一些,“现在,局面变成了苏舟2:1卢卡斯,他可能也在想着下一局是继续这么打,博一下用这种方法赢球的成功率,或者是……变回自己的打法吧。”

    罗德里格斯只是不太喜欢在打球的时候还思考那些弯弯绕绕的东西,而不是完全不会去思考这些,尤利安的讲解很明白,他也在一瞬间就简化捕捉到了重点。

    西班牙人有些不确定的说:“…你是说这是赢球的一种战略?苏舟他就是……就是想这么去赢球?因为对卢卡斯的拉弧圈并不是很有把握,所以他在试着用‘这种’方法去拿下一局???”随着一个又一个的自我提问接连迸出,罗德里格斯渐渐压不住自己的音量,“他怎么能这么做?”西班牙人否认一般的快速低语道,脸上那股仿若正午沙滩般的艳阳笑意渐渐隐匿了,“室友怎么可以用这种方法去拿下一局?!”

    “………”尤利安的嘴唇动了一下,似乎说了一句什么,而罗德里格斯并没有听清,他的快速低语压过了尤利安说话的音量。

    罗德里格斯压着心中的那股难以形容的……不太舒服的感觉:“室友他………不应该是这样打球的啊…”灿金发色的西班牙人发出了一声含糊不清的鼻音,仿佛是巨型犬类在用吸鼻子喷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尤利安则试着从场内、场外、自己、苏舟………在多方面的综合考虑下,以并不是十分确定的口吻,尤利安得出了一个答案:“因为这是一场他想优先确保胜率而不是一味………享受乒乓球的比赛?”这样的猜测让尤利安无端的心脏一缩,那双褐色极浅的瞳孔渐渐的涣散了。

    而实际上——

    场内,裁判桌旁,苏舟用汗巾盖住头发,粗鲁的擦拭着流个不停的汗水,心想,第三局的结果并不算好………当然也不算很坏,他究竟该如何确保胜利………至少是尽可能的提高胜率。

    ——而实际上,尤利安的猜测是完全正确。

    作为与苏舟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位“同龄友人”,罗德里格斯的确是苏舟在乒乓球上的灵魂之友,那种与对方打球时可以全身心的舒展开来、尽情放纵自我的感觉,除了罗德里格斯,哪怕再加上上一辈子,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让苏舟体验到这种如同汩汩暖流包裹心脏的快意与热血沸腾。

    但是尤利安·阿茨特这个人,实际上是真的非常适合、也更为适合作为“朋友”的——哪怕德国人的朋友………在过去十六年的人生里,目前真正称得上是尤利安的友人的人,只有苏舟一个。

    过于精致的外貌似乎给了德国人分外专注纯挚的心性,也给了他诸如体贴、细心的优点。

    “苏舟跟我说过。”尤利安收回了注视着场中的视线,苏舟与卢卡斯都在擦汗饮水,并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他终于把那双褐色极浅的瞳孔专注的转向了身边的西班牙人,“这是中国乒乓球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起航’………是很重要的一次‘亮相’。”

    罗德里格斯长长的“嗯……”了一声,努力的在脑中思索起这些事情来,然后很尴尬的发现………在中国乒坛大清洗、他发声为他的室友“洗清冤屈”之后,他就不怎么关注中国那边的事情。

    他关注的是苏舟本身,是苏舟的乒乓球,不关注中国那边的一堆外事才是理所当然的吧?

    ……但是阿茨特这个家伙竟然显得很了解的样子。

    ………莫名输了的感觉。

    罗德里格斯动了动手指,不动声色的清了清嗓子,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