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城墙是男人们的事情,女人们插不上手,所以最近程氏余氏索性带着家里的媳妇和几个丫头一起来这庄子里,白天别提多是热闹了,毕竟这么多个小孩子。
好在这些孩子不是大户人家娇生惯养的,好带得很,而且小小年纪,会做很多事情,有的还会帮忙着丫头们洗碗扫地,还跟着收玉米稻谷。
尹家的夫人也过一次,后来因为大女儿病了,便一直在没空过来,她们是梧州的本地人,所以即便这里的情形变了,也不可能离开梧州,见这梧州基本都是柳家和战南王府掌控着了,因此索性与他们站在一个队形,所以凡事上,尽力而为。
老王妃的小鹅孵出来了,意外之余,还多了只丑丑的小鹅,后面经得农妇们一认,分明是只小鸭子罢了,也不知道这蛋什么时候在里面的,竟然没叫人发现,还是老母鸡孵得太严实。
小蛮和果儿对此很是感兴趣,每天追着小鸭子玩,还去抓虫子,每天都玩得脏兮兮的,不过自从被柳慎打了一顿之后,就收敛了很多。不过鉴于此,老王妃很爽快的把小鸭子送给了姐妹俩。
所以老王妃每天去河边放鹅,两个小丫头势必要跟着一起去放她们的小鸭子,柳慎很是不放心,可又要操心书院之事,只得叮嘱了又叮嘱石嬷嬷和朱嬷嬷。
眼看着到了冬月马上来,女人们又要开始缝棉衣,所以修筑书院之事,又缓和了下来,按着这个进度,只怕是明年二月份才能建好了。
他们这里日子充实,各自忙得热火朝天,京城也是风起云涌,莫过于叫人惊讶的是向来质问风月不管朝事的七王爷,居然杀了夏成帝,登记上位,改国号昌运。
消息传过来的时候,不止是柳慎,连公孙钺都满脸惊色,这也难怪了,这么久了怎么说京城没有动静呢?
而没过半个月的时间,柳慎就收到周轶拿来的一封信笺。
是青羽写来的,她已经醒了,只是知道的人就三五个而已,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的是,在东辽打伤青羽的,居然是公孙祁然,柳慎当时整个人都傻掉了,整整一天都魂不守舍的,直至晚上公孙钺回来,把此信与他看。
然而公孙钺的平淡的反应却让柳慎有些吃惊,不禁忍不住问道:“你早就知道了?”
“不知道,不过祁然既然能杀掉夏成帝坐上那个位置,显然他再也不是我们认为的那个祁然了,所以他打伤青羽一事,也就算不得什么事情。”公孙钺心中不是没有过翻天巨浪,只不过是在听到他夺位之时。他所认识的那个公孙祁然,从来都是个假象罢了。
也是,皇家之人,有几个是真心不爱权的?
接到青羽的信笺没多久,公孙祁然就来信了。对是信,不是甚至,他很是诚恳的请公孙钺回京,接任护国大将军一职,可是公孙钺已经习惯了这里安然的生活,而且他一家老小在这里都过得很好,再也不用担心随时被人陷害栽赃,更不必整日提心吊胆的防着谁。
公孙祁然对公孙钺那样了解,自然知道这封信并没有什么用,他只是用来试探公孙钺罢了。只要公孙钺能安然待在梧州不动,不去江北,也不会与他造成什么威胁。
虽然对于公孙祁然登记一事,很久不能让人释怀,但是有一样,在公孙祁然与九千岁交战这断时间里,梧州是安全的。
但即便是这样,也不能有掉以轻心,该防守的地方,还是要防守。至于当初战南王府为什么会变成那样,虽然很多疑问,但是大家还不知道天雷粉一事,公孙钺以为,此事还是保密为好,若不然的话,外人知道了有这等利器,只怕都要豁出了性命来抢。
------题外话------
外婆住院,少更了·
第一百章 杀猪()
两个孩子生辰的时候,青羽来了,不过改了名字,叫出釉,因为青羽已经不治身亡了。柳慎很是好奇为什么会取了这么个名字?却听青羽说:“因为我醒来的时候,白神医正在给烧的青瓷瓶上釉。”
柳慎瞥了她一眼:“你这尚且算是新生,换个新名字不打紧,可也不该这么随便啊,万一当时他正从茅房出来,你就打算叫出恭吗?”
已经怀孕了的良珠听到这话的时候,口里的茶水就喷了出来,却不敢笑,因为现在出釉的脾气变得比从前暴躁了很多,一言不合就会动手,美名其曰先下手为强,动口比不过,那么就动手吧。
出釉斜着眼睛看了看柳慎,白了她一眼,抬着茶走了。出去的时候猛力的砸着门,狠狠的扇了一阵凉风进来。
良珠这才放开声笑出来,柳慎一脸漠然:“我并没有说错啊?”她有什么理由生气砸门?一面想起晚上两个孩子过生辰,是该做些好吃的,便拉着良珠去厨房。
一进厨房,便一阵浓浓的腊味,抬头便能瞧见高高的房梁上,密密麻麻的挂着很多腊肉,有家养的猪肉,还有猎户们去山上打来的野味。也不知道佃户和村民们如何熏出来的,味道很香,连最近胃口不好的良珠问道这个味道,都下意识的吞了吞口水。
不过柳慎的目光却没在房梁上,而是看着墙头边竹架子上筛子里放的菜。
本来以为,这乡下冬日里最多就是啃啃萝卜,煮些大白菜梆子,可是没想到菜色其实比自己想象的丰富多了,黄灿灿的老南瓜自不必多说,煮出来的汤又香又甜,只是两个孩子每次吃完之后,必定晚上要起夜,不起夜必定尿床。所以柳慎果断的把香甜的老南瓜忽略了,大冷天的她也不想半夜起来让俩孩子钻出暖烘烘的被窝坐马桶。
红薯是有,不过得去地里现挖,但是柳慎扯起帘子看了外面的毛风细雨,就把这念头打消了。于是最后打算把八月的时候嬷嬷们从河里抓来的鱼炸了,反正孩子们现在已经改养小金鱼了。
总是是有一盘菜了,然后随着良珠的目光向上,腊肉一盘。这正说着,紫苏就掀起帘子进来说道:“老王妃让王妃去抱只鹅过来,晚上炖了给小姐们吃。”
柳慎挑挑眉,问道:“祖母不是打算就这样把孩子们敷衍了吧?”
紫苏闻言忍不住笑起来:“奴婢瞧老王妃就是这个意思了,如今跟着她那几个朋友,也学得越发抠门起来,反正金银玉石是没有了的,如今两位小姐的生辰礼物就是一只鹅。”一面学着老王妃的口气道:“这叫入乡随俗。”
柳慎叹了一口气,朝良珠转头过去问道:“你觉得这乡下生活久了可好?”
“自然是好的,现在我正日在家里等着紫衣跟世子爷出去修筑城墙,感觉就像是个等丈夫耕田归来的农妇,火糖上挂着水壶,就随时准备着他回来有口热茶喝。”良珠表达着自己的感受。
柳慎颇有体会的点点头:“好像也是这样,如今大家都各自在家里过日子,我这边也就石嬷嬷和朱嬷嬷,外加紫苏紫莲,嬷嬷们晚上还得回家,老王妃身边虽然有人,不过却也是两三个丫头嬷嬷。”说着,叹道:“这般说来,我们也是实实在在的乡下人了。”
“可是世子妃您说这么多,到底想表达什么呢?”紫苏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开口问道。
柳慎呵呵一笑:“我的意思是,既然都是乡下人,小丫头还过什么生辰,煮完面吃就完事了。”
良珠紫苏相视一眼,打算不在与她说话了。紫苏去外头拿来钓竿,从房梁上取下一块香香的腊肉,便开始烧水清洗,然后切片放在大碗里,搁进良珠准备好的蒸笼里去蒸。
“其实用青蒜炒来会更好吃,可惜就是不如蒸的软合,小姐和老王妃吃不动。”紫苏有些叹息道。
却听靠在门边磕着瓜子的柳慎说道:“她们可以吃肥肉。”
出釉今日去打猎,抓了一只小兔子,如今两个小丫头正争相抱着,往厨房里蹦来。两岁的丫头了,走起路来比去年稳了不少,跑的时候感觉都带着一阵风。
一进厨房就将目光落在墙角的那堆萝卜上,眼睛比兔子的都还要殷切。
柳慎见着随后跟进来的出釉,不禁叹道:“如今有了新宠物,只怕那几条小金鱼的命运跟小鸭子是一样的了,指不定会转送给你哦。”
出釉还没搭话,小蛮就站起身来,“娘亲,你们帮我们养几条的小金鱼好不好?”
然后出釉嘻笑着朝柳慎得意的挤了挤眼睛,走到灶火旁去,伸手便要去揭锅盖。
“刚下锅的,你着急什么?弄得几十年没吃过肉似的。”良珠拍着她的手说道,一面从腰间的袋子里抓了一把零嘴给她。
出釉一看都是酸梅杏干什么的,顿时觉得牙齿一阵哆嗦,摆摆手:“你还是自个儿留着吃吧。”
因是女儿们过生辰,所以公孙钺回来的及早,少不得被柳慎使唤着做些家务,然后柳慎在屋子里暖烘烘的陪着老王妃闲聊。
柳慎发现一个问题,自从来到这里之后,老王妃就很忙,交了很多同龄的朋友,有时候能走几里路去人家,就为了坐在打谷场里说几句闲话。也不大爱坐马车,柳慎有时候怕她摔着,劝她出去的时候还是坐马车妥当,毕竟这乡下的路不是那么平缓。
可是老王妃说,这梧州山水相连,走路让她有种当神仙的感觉,尤其是桥很多,这让老王妃很喜欢,因为以后跟别人说‘老娘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要多时’有底气多了。柳慎虽然没能体会,但也不在拦着,只是让她身边的人尽量跟着。
晚上吃饭,果然炖了鹅,不过相比之下,还是腊肉比较受欢迎,吃得精光,连柳慎担心会剩下的肥肉也被瓜分了。
至于柳慎给小蛮和果儿准备的长寿面,俩小丫头一口也没吃。然后肉吃多的结果就是一直口干,于是喝了很多的水,到晚上的时候,柳慎还是没有逃脱半夜起来给她们把尿的命运。
于是第二天柳慎不断的后悔,早知道给她们煮一锅南瓜的话,定然会比煮两碗所谓的长寿面讨喜。
不过这不是让柳慎最后悔的事情,最让她后悔的是,那天忽然把孩子托给她养的金鱼抬到外面,算是吸收一下新鲜空气,可是没想到晚上冻的很厉害,第二天早上起来,屋檐上全垂满了长长的冰锥子,满树的冰渣,好看的不得了。所以柳慎就把金鱼的事情忘记了,到晚上吃饭,看到桌上的红烧鱼,她才想起金鱼还在外面,急忙放下碗筷—跑去出去看,鱼缸早就被冻成了一块整体大冰块,四五条小金鱼如今被固定在里面,只怕已经凶多吉少了。
“小蛮,果儿,娘不小心把你们的金鱼养死了,过几天娘在去给你们买几条回来好不好?”柳慎趁着晚上给俩小丫头剪脚趾甲的时候,便将这个噩耗告诉她们。
果儿正蹲在地上拿胡萝卜逗着兔子,并没有什么反应,小蛮却哇的一大声哭起来,惊得公孙钺急忙过来看:“是不是剪到肉了?”
小蛮哭的那个伤心欲绝,好一阵子才满脸担忧的朝公孙钺看去:“爹爹,娘会不会也不小心把我和姐姐养死了?”
柳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公孙钺却是憋着强烈的笑意,不断安慰着忧心不已的小蛮,甚至是拿出自己的性命保证了,小蛮这才抽啼着问柳慎:“娘亲,你真的不会把我和姐姐养死吧?”
“不会的。”柳慎的口气很肯定,养到这么大她容易么,还有怀胎十月她容易么?现在就给养死了多亏啊,还想等着以后她们伺候自己呢!
得到了保证,所以两两个穿得棉嘟嘟的孩子,第二天又跟着庄子里大些的孩子偷偷的去结了冰的河边抓鱼。
河面上虽然冰也厚,可是也经不起那么多孩子齐刷刷的站在上面,所以就有孩子从冰窟窿里掉下去,幸亏朱嬷嬷和石嬷嬷在旁边看着,给救了上来,只是冻得不轻,此事小孩子们少不得要被责罚一顿的,连柳慎家的孩子都被打了一顿屁股。当然柳慎也没少说两位惯着孩子们的嬷嬷,可是并没有什么用。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要过年,大家都在准备年货,于是南麓书院的工作彻底的停了下来。
因这乡下都有杀过年猪的习惯,所以柳慎也去给附近村民买了一头大肥猪回来,两个孩子又开始殷勤的跟在紫苏后面喂猪。
腊月二十三的,正是送灶神的那天,柳慎家一大早就请了屠夫,几个壮些的汉子帮忙绑了抬上杀猪板上去,早有胆子大的小孩子围在那里,就等着屠夫一刀下去,抢第一口血喝。
乡下常说,喝到第一口杀猪血的孩子,命好。不论真假,柳慎觉得那样太危险了,万一猪没死,伤了孩子怎么办?
所以柳慎不准孩子们上前去,可是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她在说的时候,屠夫已经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了,还伴随着凄厉的惨叫声,然后孩子们一窝蜂的冲上去,后面被屠夫拿着刀子一吓唬,这才散开,不过好几个大些的孩子,已经是满脸的血了。
石嬷嬷急忙拿装了少许温水的木盆接上去,屠夫又是一刀,便是哗啦啦的猪血流了出来,看得佃户家的孩子们眼馋。
满满的一大盆,撒了盐巴,一会儿就成了血旺。
接下来就是常规的程序,开肠破肚,挖心取肺的,柳慎觉得虽然这是猪,不过还是太血腥了,就让紫苏把孩子带进去。可是这些小娃娃哪里懂得害怕,进了屋子就三个脑袋挤在窗户旁边一起看。
说起来紫苏也没看过杀猪,不管从前在京城还是到了这里,每次见到肉都是切好了的,所以此刻也聚精会神的跟两小孩子一般死死的叮嘱屠夫的手,看着屠夫从肚子里取出心肝的时候,竟然也不怕,反而到了最后屠夫拿着大刀开始把猪劈成一块一块的,才意识到有些暴力血腥,好生恐怖,急忙把窗户关了。
但凡杀猪,这杀猪饭是少不得的,可是柳慎怎么也没想到,一头猪怎么不够呢?最后就剩下两只猪脚。下水什么的,屠夫拿去了是正理,可是其他的肉都哪里去了,庄子上的人又没拿。
所以晚上公孙钺从城里回来,没听见猪叫,这一问杀了。公孙钺便笑道:“杀了也好,省得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