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十年代之农家军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七十年代之农家军嫂-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挥迷俚P幕嵊谐缘奖晃廴镜囊安说奈侍饬恕�

    韩明秀跟大家做交换的时候,大姐基本上都是在单位上班,所以也并不知道她到底换出去多少鹌鹑,换回多少青菜野菜,韩明秀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地把青菜和野菜都收进了空间里,只留下少许在外面掩人耳目。

    这股养鹌鹑的热潮,从孙敖一直传到了别的村,于是,陆续就有别的村的老娘们挎着一篮子野菜或者是青菜,来孙敖屯的韩明秀家找韩明秀换鹌鹑。

    韩明秀本着来者不拒的原则,只要她们的青菜和野菜过关,就把鹌鹑换给她们。要是她们的青菜和野菜质量不好,有参杂别的野草的问题,她也换,只不过换给她们的是老了,产蛋量低的鹌鹑……

    十月份,韩明秀家的鹌鹑已经从五百多只锐减到几十只,(这还不算她从空间里偷偷拿出来的二百多只老鹌鹑),这股子换鹌鹑的热潮也渐渐地退了下去,因为已经开始秋收了,大家要忙着秋收,就没工夫折腾着换鹌鹑了。

    韩明秀家的苞米早就收回来了,现在种的大白菜还能在地里长上一阵子,不急着收。那二分地的土豆也好收,都没用高广斌动手,韩明秀自己一个人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土豆都抠完运回家了。

    在农村呆得时间久了,韩明秀的劳动能力越来越强,体能也越来越强。现在扛个一百多斤的东西在屯子里走个来回,对她来说一点儿都不是事儿。

    生产队也开始秋收了,韩明秀作为生产队内定的准劳模,当然不会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临阵逃脱,不也积极的参加了秋收劳动。

    先是抠土豆抠地瓜。

    男社员们体力好,负责拔土豆秧、地瓜秧,把土豆秧和地瓜秧拔出来后,土豆和地瓜也跟着被拔出来了。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不少土豆和地瓜在拔的过程中脱离了根系,被留在了地里。女社员们就拿着小刨镐跟在男社员的后面,等他们把土豆秧和地瓜秧拔出来,她们就在拔完地瓜秧、土豆秧的坑里刨挖一阵子,看看有没有遗漏下来土豆和地瓜,若是有,就把这些土豆和地瓜刨出来,再把男社员拔出来的土豆秧,地瓜秧子上的土豆和地瓜都摘下来,拢成堆。

    把地瓜秧和土豆秧也都归敛在一起,拢成堆儿……

    劳动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却很充实,韩明秀跟着社员们起早贪黑地忙碌了两三天,终于把生产队几百亩的土豆和地瓜都给收完了。

    然后就是收高粱,谷子,糜子,水稻……

    韩明秀被分配到了割高粱穗的一组,就是男社员把高粱放倒之后,她和其她几个女社员拿着镰刀头子,把高粱穗儿割下来,堆成一堆,等都割完了再装到马车上,拉回生产队去……

    割高粱穗儿的这个活要比抠土豆累,因为高粱穗儿长在高粱杆儿上,高粱杆很结实,想用镰刀把它割下来就需要花费不小的力气。等收完这一大片高粱后,韩明秀的两只手都被磨起水泡了。

    水灵灵的大水泡长在手心上,看起来触目惊心。不过韩明秀并没有叫苦,因为其他的社员也是如此,劳动惯了,这种小苦就习以为常了。

    回家的时候,她用针把手心的水泡都挑破了,又擦了点碘伏,第二天上工的时候,就继续赶到地里去参加劳动去……

    土豆、地瓜、高粱、谷子,糜子等粮食作物陆续收完后,就到收苞米的时候了。

    孙敖屯生产队种了很多苞米,大约占种植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因为活多,男女社员都得参加,韩明秀也不能例外,跟大家一起参与到了掰苞米的行列里。

    ------题外话------

    谢谢

    【田小敏】送了1张月票

    【梦心雨】送了1张月票

    【我是哈哈】送了1张月票

    【pg19815854】送了1张月票

    【ugzhi】送了1张月票

    【蒋路遥】送了1张月票

    【920】送了1张月票

    【杨贵妃7603】送了1张月票

    【小蟹蟹】送了1张月票

    【liuni1025】送了1张月票

    【天使】送了2张月票

    【jqgreat】送了1张月票

    【dgrunpu】送了3张月票

    【这呢子说要减肥】送了1张评价票

    【sihan1009】送了1张月票

    【小燕子ypy】送了1张月票

    【1977妮妮姐】送了1张月票

    【dywlily】送了2张月票

第274章 劳模大会() 
扒完苞米后,生产队的秋收基本上就结束了,剩下的晒粮食交公粮等活儿,都是男人干的了。

    每年的这个时候,妇女同志们就都没啥事儿了,她们就拎着篮子和小刨镐子,到收过的地里去捡粮食。

    韩明秀当然也得去了,她还跟去年一样,拎着个篮子和小刨镐子,装模作样地走在田地里,一边走一边用意念收粮食,凡是离她一米范围内无主的粮食,都被她用意念收进空间里。

    有了空间的帮助,她每天都能收获到很多的粮食,到十月底的时候,她偷偷地量了一下捡来的这些粮食,竟然有二百一十多斤苞米棒子,二百六十多斤的麦粒、一百八十多斤的谷穗,三百二十多斤的地瓜和三百八十多斤的土豆子。

    另外还捡到一百一十多斤的黄豆,七十多斤的绿豆,五十多斤的糜子和六十多斤高粱穗子,总体来说比去年的收获多。看着这沉甸甸地粮食,韩明秀的心里感到无比的满足,劳动不但可以带来收获,还能带来快乐呢!经过这两年的折腾,韩明秀都有点儿爱上劳动了!

    十月底的时候,生产队往公社交公粮了,交完公粮就到了分粮食的时候。

    今年跟往年分粮有点儿不同,往年的时候都是生产队给大家分什么大家就拿什么,不过今年就有社员提出不要大米和白面啥的了,光要苞米。

    因为现在家家户户都养猪,需要大量的苞米面儿来喂猪,家里那点儿口粮田种出来的苞米和分的这点儿苞米根本不够喂猪的,所以大家就都想多拿点儿苞米。

    一个社员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后,其他的社员也纷纷提出了这样要求。要是苞米不够换的话,给他们换土豆子和地瓜也行,反正成本低还能喂猪的就可以。

    韩明秀一看,乐了,马上提出她不要苞米和土豆子了,光要大米。反正她捡的那些土豆子和苞米足够喂猪了了,正好多换点大米,留着以后慢慢吃。这个要求正和大家的心意,马上得到了满足,于是,韩明秀第一个分到了粮食——三百斤带着壳的麦粒儿,还有二十斤带着豆荚的黄豆和二十斤带着豆荚的绿豆,由两个抬着大称的村民帮他称好后,几个热心的村民帮她扛着送回家去了。这次分粮,还顺便分了油票,布票和钱。因为她今年挣的是满工分,虽然期间耽误了二十多天,但这二十多天有大姐和小锁帮她顶工了,所以也不算耽误。最后,她分到了三十二块七毛三分钱,外加一个七四年孙敖屯劳动模范的称号!

    是的,她被光荣地评为今年全村的劳动模范了。

    尽管韩明秀拼命地推辞,百般地拒绝,但是架不住群众的热情啊。

    因为她帮着大伙养了猪,带领大家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还教大家养鹌鹑,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大家都对她感激极了。还没等队长提出来呢,村民们就纷纷提出要让韩明秀当今年的劳动模范,代表孙老屯的全体社员到公社去参加表彰大会去。

    韩明秀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大伙儿都那么热情的推举她了,她要是执意不答应,那不是不识抬举了嘛!一周后,她骑着生产队的五花马,胸前带着大红花,被孙敖屯儿的村民们敲锣打鼓的送到了公社里,参加公社一年一度的劳动表彰大会。

    到了公社,她看见了各个屯儿的劳模们,也都跟她一样骑着大马,带着大红花,在一众百姓的簇拥下游街亮相呢。

    只不过她游街的时候感到一阵阵的脸红,觉得跟耍猴儿似的,其他的劳模们却都雄赳赳、气昂昂的,脸上还带着自豪地微笑。

    是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豪,为自己的勤劳感到骄傲,为自己能获得大家的认可而感到自豪。

    慢慢的,韩明秀被大家的情绪感染了,也不再羞愧了,跟大家一起大大方方的游街、上台亮相,跟大家一起被县里的记者拍照!

    因为她年轻又漂亮,站在一群大老爷们里非常显眼,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当大伙儿听说她带领了孙敖屯儿的村民们养猪致富后,纷纷要求她给大家介绍养猪经验。

    公社书记应大家的要求,也让她给台下的百姓们讲讲。

    韩明秀大大方方的站在台上,面对台下几百个老百姓,一点儿都不怯场,白白乎乎的把自己的养猪经验给大家介绍了一番,最后,获得一阵热烈的掌声,还得了一张奖状和一个暖壶作为奖励!

    这张奖状拿回家后,就被大姐高高的贴在墙上了,虽然韩明秀并不觉得得个劳模的奖状有啥了不起的,但是大姐却骄傲的不得了,天天都拿鸡毛掸子掸那张奖状,就怕冲乎上灰土了。

    那个暖壶被大姐收进柜子里,说是要等韩明秀结婚的时候当嫁妆一起带到婆家去,这可是荣誉啊,带过去能长脸的……开表彰大会那天是周日,大姐没去,因为韩明秀把她留在家里跟高广斌一起收白菜了。

    眼看高广斌和大姐迟迟没有啥进展,韩明秀很替他们着急,于是找趁着自己去开劳模大会那天把高广斌叫来干活儿,那天她去公社开会了,没法跟他们一起干,就只能让大姐跟着他一起干了。

    高广斌一看韩明秀没掺和着跟他干活,只有韩明翠一个人陪他干,心里别提多美了,干起活来也更有劲儿了,跟打了鸡血似的,都晌午了还不肯停下来歇歇呢,韩明翠儿他歇会儿他都不听,就想在她面前证明自己是个有力气能干活的男人……

    可惜,他的表现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可能是韩明翠在上一次婚姻中受伤太深,导致她对婚姻产生了恐惧的心里,虽然她也看出高广斌是个好男人,甚至也感觉到高广斌对她有意思,但是她已经对婚姻失去了信心。现在她什么都不想,就想带着孩子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再也不想再踏入婚姻半步了。

    所以,即便是高广斌很好,也完全得不到大姐的半分回应。

    两天后,白菜收完了,高广斌依依不舍的回去了。四分的白菜地,加上小锁家前后园子,一共收了一千多棵白菜。

    家里只有这几个人,根本吃不了这么多,韩明秀就提议留下一百棵白菜,把剩下的都卖了。

    韩明翠当然答应了,于是,韩明秀每天上午一趟下午一趟到镇上的收购站去卖白菜,家里的白菜也渐渐的少了起来,直到天冷后,终于卖光了。

    其实,这些白菜都被收到韩明秀的空间里去了,她一棵白菜都没舍得卖!大姐每天去学校上班,根本不知道她去没去镇上,她只说自己去了,大姐也不知道她到底去没去,她把白菜都收进空间,就说都卖完了,大姐也对此深信不疑!“卖”完白菜,已经是十一月中旬,往年的这个时候,村里人已经开始搂树叶子准备过冬了。

    韩明秀也不例外,在树林里收了几百丝袋子的树叶子,每袋子都装得满满登登的,都够烧一两年的了,搂完树叶子,家里就开始腌酸菜,准备猫冬了。

    往年家里只腌一缸酸菜,但是韩明秀看高大爷和周叔他们都挺喜欢吃酸菜的,就决定今年多腌初一缸,到时候多给他们带点过去。

    腌酸菜的活韩明秀一个人干不了,是跟大姐俩一起完成的。

    姐俩先合力把两口缸从厨房挪到院子里,里里外外的刷一遍,再烧一大锅,把缸里烫一遍,算是消毒。

    之后,就开始扒白菜叶子。

    白菜从被收回来起,就一直晒在院子里,已经晒得差不多了,把外面那层干巴了的白菜叶子扒下去,就可以腌酸菜了。

    “等会儿把这些扒下去的白菜叶子拿去喂猪,猪可愿意吃了。”大姐把扒下来的干巴菜叶子放在了一边的塑料布上,怕沾上土。

    韩明秀有样学样的,也把扒下来的干白菜叶子扔到了塑料布上,留着喂猪。姐俩一边扒菜,一边唠嗑。“秀啊,今年的暖棚子真的不搭了吗?”

    韩明翠指的暖棚子,是鹌鹑住的那个暖棚子。

    “不搭了。”韩明秀果断的说道。

    搭暖棚子养鹌鹑,虽然效果挺好的,养出来的鹌鹑又能吃肉又能吃蛋的,但是太费事了,一天要烧七八遍火来保持暖棚子里的温度,白天的时候还好说,烧也就烧了,顶多也就是费点事而已,可一到晚上,半夜时还得起来去烧一次,这个就太折磨人了。

    想想看,半夜时睡在热乎乎的炕头上,睡得正香呢,然后硬着头皮爬起来到外面去给鹌鹑烧火,这是何等痛苦的一件事啊。

    等烧完回来的时候,困意基本就没有了,而这个时候又是半夜,又不能这么早起来,只好瞪着眼珠子干躺着,等着天亮。

    虽然家里的这个活一直都是由大姐干的,她压根儿就没受过这个罪,但大姐是她亲姐,见大姐这么辛苦,她也心疼不是?

    所以,就冲这个,她也坚决不搭那个暖棚子了。

    去年搭暖棚子养鹌鹑,是因为家里的肉和蛋都不够吃,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不得不那么做,但今年不同了,今年家里的肉和蛋她都攒的足足的了,咋吃都吃不了,干啥还要遭那份罪、挨那份累呢?

    收拾完秋后,又有不少别的屯子的村民来找她们家换鹌鹑,如今家里的鹌鹑就剩下二十多只了。

    韩明秀决定休养生息,暂时先不孵小鹌鹑养了,这二十多只过两天也送大舅家养去,反正她的空间里还有不少鹌鹑蛋和老鹌鹑呢,无论是想吃鹌鹑蛋还是想吃鹌鹑肉,都有的是。

    “可是,咱们屯儿可家家户户都搭暖棚子了。”韩明翠低声说道。

    按她的想法,就是还接着搭暖棚子,接着养鹌鹑,暖棚子不仅可以养鹌鹑,还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