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朝记事之媱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清朝记事之媱儿-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子醒来还需要合适的时机,却不是这个时候。

    太子妃在一旁擦了擦眼泪不敢大声哭泣,一口一口喂着太子参汤,好在一碗参汤总有那么小半碗太子还是能喝的下去的,平贵妃见到如此舒了一口气,为了保险起见太子妃现在还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平贵妃思量了一番,这个契机也该出现了。

    皇上疲惫看着手中废太子的旨意,这是祖宗们在惩罚自己吗,好好地一个继承人,被自己折腾成这样,皇上手抖了抖,这些日子身子越发不好了,太子是大清的继承人,本就打算在24日之前为太子正名,如今。

    晚上皇上来到平贵妃处,二人只是坐着并不说话,平贵妃经历了这些日子,心里也会发凉。

    “瑶儿可怪朕”皇上问道。

    平贵妃却问道:“若是臣妾做了对不起皇上的事情,皇上可会处死臣妾”。

    皇上不语,平贵妃也不说话,二人似乎只想着自己心里的事。

    “皇上可曾把臣妾放在心里过”平贵妃压抑了许久忍不住问了自己一直不敢问的事情,此时若不问,太子败了怕自己一辈子都没机会了吧。

    皇上也未正面回答:“朕从未想过真正的废了太子”,一如从未向平日表现的那样不在乎你,只是这句话终究消失在沉默中没有说出口。

    平贵妃坐在椅子上默不作声,在皇上离开时看了看他,苍凉的背影,玄烨也老了。

    太子即将被废皇太子位空缺,诸皇子立即为争夺储位而积极活动。

    正在此时,突然有谣传:“相面人张明德曾相允禩,后必大贵”,八阿哥一行人确是不解,只因为此事却有商量,但还未放出结果。

    康熙帝派人追查张明德相面之事,查出不仅有相面之事,而且有谋杀皇太子的企图。皇上震怒,继续追查下去。

    正在此时皇三子胤祉向康熙帝揭发:皇长子与一个会巫术的人有来往。经查,发现胤禔用巫术镇魇胤礽,阴谋暗害亲兄弟,并有物证。其母惠妃出身微贱,向康熙帝奏称胤禔不孝,请置正法。康熙帝不忍杀亲生儿子,令革其王爵,终身幽禁,并将其所属包衣佐领及人口,均分给皇十四子胤禵及皇八子胤禩之子弘旺。同时又警惕以明珠为首另一支外戚实力的增长。

    皇上的出手让所有人都认为,十四阿哥和八阿哥是最有可能坐上太子之位的人,朝堂中许多大臣也纷纷站队,一时间二人可谓是得到许多的拥戴。

    三阿哥因发怒被牵连,不甘心之下扯出此事是十四阿哥告诉自己,八阿哥等人知晓后想到张明德之事,心中怀疑,查询后肯定了自己的怀疑,二人在朝上之争愈发厉害了起来。

    太子那边却是被真正的下药了,平贵妃在知道后又惊又怒,好在这服假死药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隔绝一切,只会诱发早醒。

    太医对外宣称是以毒攻毒,这才让太子一党输了口气,皇上知道后震怒,利用手下,不惜一切查明结果,结果显示和他那几个儿子有关,如今大阿哥被幽禁,四阿哥是太子一党,其余的怕多多少少都有干系,太子慢慢的醒来,也开始了秋后算账。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帝痛斥胤禩道:“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太子。今其事败露,即锁系,交议政处审理。”胤禟告诉皇十四弟胤禵,胤禵进入,营救胤禩。康熙帝大怒,拔出佩刀,将诛胤禵。善良敦厚的皇五子胤祺上前,跪抱劝止,康熙帝愤怒少解。这件事情闹得宫廷乌烟瘴气。同年十一月,复八阿哥为贝勒。

    同时十四阿哥也没得好,撤了手下的职位,并训斥同母一样是奸恶之人。皇上一时气愤,未顾及四阿哥,只是四阿哥在一旁沉默着。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十四日,康熙帝召满汉文武大臣齐集畅春园,康熙帝的意思是之前所要废皇太子之事,全盘作废。康熙帝曾找李光地,询问废皇太子病“如何医治,方可痊好”?又严明太子受人陷害几次面临生死,而他的兄弟们却不顾及太子的安慰,甚至想要除之而后快,表明自己的痛心,这时诸臣才恍然大悟,太子是不会被废了,一切似乎都是试探。

    第二日早朝皇上朝就颁布了几条,整个朝堂炸开了锅。

102 大结局() 
太子妃在紧张过后放松了下来,却意外的早产了,好在母女平安,生下一位米分米分嫩嫩的小姑娘,整个毓敏宫的奴才们都放松了被压迫的神经,。鳳/凰/ //ia/u///

    平贵妃带着身边的人去御花园,前一段日子的冷冷清清也全然不在了,御花园似乎是热闹了起来,看着年纪轻轻的小宫女们,平贵妃的心情也是分外的开心,扶着夏汐微微笑道:“年轻就是好啊,看着心里头都舒畅”。

    走了一会儿看到不远处明黄色的背影,平贵妃叹了口气,皇上也老了。

    一早就听到皇上宣布退位的消息,不可谓不吃惊,宫里的热闹向来来源于皇上,应该是太上皇恩典,有子嗣的嫔妃可在子嗣成年后选择留在宫里或者随着儿子去府中颐养天年,年轻没有子嗣的妃嫔们只得留在宫中孤独终老,当然也不是所有有子嗣的妃嫔都愿意出去的,这么多年留在宫中,早已经成了金丝雀,对于外面的世界有一丝向往,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害怕。

    平贵妃不解玄烨为何这般做,只是在御花园中站着,远远的看着那明黄色的身影,直到转过身来。

    “臣妾”,话还未说完就被扶起。

    “这些日子瑶儿似乎总躲着朕”,玄烨盯着瑶儿问道。

    平贵妃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皇上怕是错觉吧,臣妾怎会躲着皇上”。

    “也只有你敢这般反驳朕”虽是这样说,但脸上却是未见不悦的神色,反而隐隐的喜色。

    “皇上这又是何苦”平贵妃苦笑道。

    皇上摇了摇头:“你又如何不知道,朕心思,只不过躲着罢了,朕若不逼着点,还不知你回躲到什么时候,”说着叹了口气:“朕是想明白了,从八岁开始登基,这么多年了总算将保成培养长大,也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了,如今年龄大了也该休息了,朕想把余下的一生陪自己想陪的人”。

    说着看着比自己小的平贵妃,似乎岁月唯独偏爱一些,脸上没有一丝痕迹,依旧入当初那般动人,只是多了些成熟的韵味。

    平贵妃没有向旁人那样劝皇上收回退位的想法,一开始太子的事情,平贵妃是怨的,而如今只剩下满满的开心,想必有爱才会有怨。

    夜幕降临,夕阳洒下二人的身上,两人相拥的身影被余辉拉长,说不出的温暖。

    不久后的朝堂上,太子应该说是如今的皇上,伴随着太监刺耳的喊声,缓慢的走上大殿,嘴角微微上翘,想到刚收到自家皇阿玛的信件,也许自己也该早一些培养下一任太子,也能如皇阿玛这般轻松了。

    烟花三月下扬州,远在扬州的一家门口,家仆们匆匆忙忙,外面一男子焦急的等待着,听到产房内痛呼声,忍不住冲了进去。

    “我不要生了,啊!”,女子痛的忍不住叫了一声。

    “好好,不生了,再也不生了”男子心疼的说道。

    却说这两位则是赫舍里瑶儿和玄烨,自从赫舍里瑶儿怀有身孕之后,脾气越发奇怪了,太医诊断此胎有可能是女儿,于是瑶儿脾气上来非要去扬州不可,说是扬州自古出美女,一定要自己的女儿出生在扬州,不顾所有人的阻拦,三个月坐稳胎儿则来扬州这里隐姓埋名,找了一处环境优美之处待产。

    刚满十月,肚子里的小公主就迫不及待的要出来了。

    伴随着婴儿的哭啼生,这个被两代帝王期待的公主终于出生,可想而知,以后会有多受宠。

    10年之后,一辆赶往京城的马车在赶着路,京城城门处今日来了不少人,其中还有几位王爷,在门口似乎张望着什么,终于不远处出现了一辆别致的马车,若说如何别致呢,这则是减震的马车,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有所成果,让瑶儿研究出来了,好处就是和玄烨四处去玩,总算不用太受罪了。

    车里坐着一位漂亮的还不能称作少女的女孩,此人便是赫舍里瑶儿和玄烨的小女儿,爱新觉罗雅儿,小名茉雅琪。

    此时此刻的她内心却是有些许忐忑的,只是在小的时候见过自己的皇兄,平日里备受宠爱,也不知到了皇宫又是怎样,如今慢慢长大,也需要让世人知道还有这么一位公主,以便于以后的婚嫁,所以宫里对这位只听说过没见过小公主的到来非常好奇,当然就凭如今皇上为其准备了宫里最好的一座宫廷,并且让如今几位王爷亲自去接,就不敢小触这位公主,宫人们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着今日这位公主的到来。

    玉脂一般的手轻轻拉开马车的帘子,缓缓地走下马车,顿时让自家亲哥哥有了危机感,自己妹妹这么漂亮,还不知道会被哪个小子拐走。

    雅儿看到十七,顿时放下心来,眼睛亮晶晶的走到十七的身边。

    “哥哥,雅儿好想你”轻快的声音还带了点江南那边软软的声调,十七听到后顿时嘚瑟了起来,看吧看吧,自己的妹子还是最想自己的,显摆的看了几个哥哥一眼。

    “这可是本王的亲妹妹,都不准欺负了”,刚说完就被老十扯过耳朵。

    “感情都不是我们妹子啊”扯过后立马就后悔了,完了爷的光辉形象,不放心的看向自家妹子,却发现自家妹子一脸崇拜的望着自己。

    “能止住十七哥的人肯定是很厉害的”雅儿想道。

    看着雅儿不像是宫中那些动不动就流眼泪的女人,虽然去了南方生活多年,但仍有满洲姑奶奶的大气,心里都不觉更喜欢了些,许这就是血脉相连的原因,彼此虽是多年不见,却能很快地熟悉起来,雅儿内心的不安也消散了。

    彼此欢笑的声音伴随着马车声,异常悦耳,夕阳拉过斜斜的身影通向了紫禁城。

    番外…爱新觉罗雅儿

    听奶娘说,自己是额娘高龄生的孩子,让额娘受了大罪,好在自己是女儿不然,阿玛肯定不会给自己好脸色,当然这都是听说,因为除了额娘,阿玛是对自己最好了。

    可是雅儿还是有点淡淡的吃醋,从小就开始跟额娘开始争夺大战。

    阿玛要跟额娘亲亲,雅儿就大哭,阿玛不理雅儿,同额娘一起,雅儿也大哭,一直到什么时候呢,是自己十岁那年,争宠失败被送回皇宫。

    那个时候才真正意义明白,原来自己是大清的公主,阿玛是先皇,额娘是阿玛的嫔妃,可是阿玛和额娘就像寻常百姓一样,一点也不像皇家的样子。

    应该是自己笨了吧,只知道自己家不是寻常百姓,但却没想到是这等身份,后来自己再想一想,也不是没有痕迹的,比如自己那个一有时间就来打扰阿玛和额娘二人世界的十七哥,还有不经常来,单来了就不想走的二哥。

    当然还有一直乐此不疲处在他们二人世界的我,终于也在十岁那年被打包走了,自己那个时候没有生气,更多的是羡慕阿玛和额娘的感情,若是自己以后也能找到如此良人,也不枉此生了。

    每每说道这儿,哥哥们都会讲,我们大清的公主谁敢对你不好,我们几个定会打的他满地找牙,顿时我就开心的笑了。

    但是这个心愿总归是埋在心里,生了根,多年后自己看着儿孙满堂,夫君在自己身边宠溺着自己的时候,才懂得当年阿妈和额娘为何放弃一切身份地位。

    因为人的一生,很难得找到自己对的那个人,有些人穷尽一生,姻缘总是那么浅,有些人得到了,那么就要珍惜一辈子。
26507 。
26507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