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神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穿越神戒-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沮授道:“匈奴人逐水草而居,我们便可沿河而走,相信一定能找到王庭。”

    顿了顿,沮授又道:“主公的以战养战之法,授很赞同,不过主公也不必太造杀孽,如果一些匈奴小部落愿意归顺我们,我们完全可以改造融合他们,没有必要都灭绝了。”

    听了沮授的话,林南点了点头说道:“子正所言甚是,愿意归顺的,我们自然不会难为他们;而那些顽抗到底的,我们也要给以颜色。”

    林南说完,贾诩又道:“如今是春季,匈奴人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出兵,所以,他们的部落一定分的很散。所以,我们的部队,也不用太过整体,也应分散一些,只要能随时保持联络就好。并且,对于顽抗到底的匈奴人,我们一定要斩尽杀绝,不留后患。而对于那些愿意归顺的匈奴人,我们也要严加看管,否则,一旦走漏消息,我们恐怕就回不了并州了。”

    贾诩说完,众人的心底都冒出了一丝凉气,想不到这贾军师竟也是一个狠角色。

    而林南则点头赞道:“文和所言甚是,我们这一战的目的,就是掠夺和打击匈奴人,削弱匈奴人的实力,从而为彻底的征服他们做准备。”

    众人商议已定,第二天,汉军便浩浩荡荡的向草原进发了。

    而等蔡琰的《望并》到达云中的时候,林南等人已经在草原上开始洗劫了。(未完待续。)

第161章 行军() 
走了一日,林南大军便到了定襄。

    经过一阵的恢复建设,定襄城变得更加的繁荣了,在城里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林南便又整军向草原进发。

    走出数里,就见迎面驰来几个传令兵。

    来到近前,其中一人敬礼说道:“并州第一师传令兵张年,奉命前来禀报军情,启禀主公:我师已到达阴山脚下,沿途烧毁了五个匈奴部落,据斥候打探,左匈奴的王庭可能在纳齐河畔,所以,徐将军正率领骑兵团和步兵团向纳齐河靠拢,预备团正押解俘虏返回朔方。”

    林南从指挥车上站起,还了一个军礼说道:“很好,告诉你们师长,给我监视好左匈奴的王庭,不要轻举妄动,我马上便命其余各部向你们靠拢。”

    “诺!”张年一夹马腹,又拍马驰了出去。同时,又有两个传令兵跟了过去。

    随后,又一个传令兵来到近前敬礼说道:“并州第二师传令兵李伟,奉命前来禀报军情。启禀主公,我师已越过苏蓝海,沿途烧毁了三个匈奴部落,未留俘虏,现在,我师也在向纳齐河靠拢。”

    林南还了一个军礼说道:“很好,告诉你们师长,同样也要监视好左匈奴的王庭,不要轻举妄动,我马上便去接应你们。”

    “诺!”说完,李伟便领着剩下的两个传令兵也走了。

    见几人离去,林南便道:“看来,咱们还是晚了,这三个人,真是一日千里啊。”

    贾诩笑道:“三位将军都是性急之人,抢功急进也是正常的,并且,此时匈奴人毫无防备,我们怎么打都有理,只是,不知第三师如今在何处啊?”

    林南道:“文远坚韧果敢,应该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不过,此番出战,我们却知道了匈奴左部王庭的所在,捞到一条大鱼啊。”

    林南说完,众人都大笑了起来。

    于是,林南便传令各部:加快行军,迅速向纳齐河靠拢。

    路上,林南终于遇到了第三师的传令兵,原来,张辽也在向纳齐河靠拢,并且,和高顺一样,张辽也没有留下俘虏。

    而一路上,林南也终于看到了三将的战果,被烧毁的匈奴部落无数,许多没有被烧毁的匈奴人的尸体,还暴露在草原上。

    沮授本想命人掩埋一下,可一想到要急行军赶向纳齐河,也就罢了。

    经过两天的赶路,林南大军终于看到了纳齐河,当然,一路上,赵云和太史慈也烧毁了两个匈奴小部落,急得张合和张飞竟也要把熊暴和虎贲两军改成骑兵。

    沿河而走,就见三三两两的汉军往来奔驰着,一见林南的大纛,那些汉军便纷纷上前行礼。经过询问,林南知道,徐晃、高顺、张辽三人,已经将左匈奴的王庭团团围住了,并且,双方还打了几仗,各有胜负。

    又行了数里,就见徐晃、高顺、张辽三人迎面而来,三人身后,还跟着几队骑兵。

    来到近前,三人便向林南敬礼说道:“见过主公。”

    林南忙起身还礼,说道:“三位辛苦了。”

    徐晃兴奋的说道:“不辛苦,一路斩获颇丰啊。”徐晃说完,高顺和张辽也连连点头。

    林南笑道:“我听说了,咱们入营再谈吧。”

    又行了数里,就见前面一大片营寨,连绵数十里。而赵云、太史慈、张合、张飞四人,已经来到多时了,早已经扎好了营寨。

    见此情景,林南又对众人笑着说道:“我们又来晚了。”

    来到中军大帐,众人落座已毕,林南便笑着说道:“三位将军真是神速啊,我们拼命的追赶,还没有赶上。”

    徐晃起身说道:“主公给我们的下达的军令里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兵贵神速,三路齐出;不带补给,打食匈奴;不留后患,扫荡草原。’所以,我们便一路奇袭作战,一直打到纳齐河。并且,一路缴获颇丰,损失甚小。”

    徐晃说完,高顺便道:“根据我们斥候的打探,还有匈奴俘虏们所提供的情报,我们现在已经将左匈奴的王庭围住了,不知下一步主公有何安排?”

    高顺话音未落,张飞便起身说道:“主公,打吧,端了匈奴人的老巢,我们便万世无忧了。”

    一听张飞这么说,林南便笑道:“这一路上一仗未打,我知翼德是憋坏了。匈奴人是要打的,不过,打的却不是这里的匈奴人,因为这里的匈奴人太不经打,打了也没什么意义。”

    见众将不明所以,林南又道:“通过你们这两天的观察,这里匈奴人大约有多少?青壮老弱孰多?”

    张辽道:“这里的匈奴人应该有近十万人,不过,老弱妇幼居多,青壮很少。如辽所料不错,这里应该就是匈奴左部的王庭了。”

    “文远此言有何根据?”

    张辽道:“匈奴左部一直不如匈奴右部人丁多,并且,近年又两次入侵并州失败,全军覆没,所以,辽以为,匈奴左部实没有多少人丁了。而此地水草丰美,金顶大帐甚多,离并州也不甚远,所以,这里应该是匈奴左部的王庭了。”

    “文远言之有理。”林南点头说道。

    “所以,我要围而不打,等着肥肉送上门来。”

    一听林南这么说,众将又都不甚明白,互相目视询问。

    这时,于禁忽道:“莫非林大人想等着于扶罗来救援?”

    林南到:“正是如此,匈奴左部王庭被围,必定会向匈奴右部于扶罗求救,而同出一源,于扶罗又不能不救。所以,我们只需以逸待劳即可,只要打垮了于扶罗,匈奴左部便会不战而下。”

    林南说完,众人想了想,都道:“主公远虑,我等不如。”

    林南随即又道:“只是我们现在还不能确定,这里到底是不是匈奴左部的王庭啊,所以,我想请一人为使,前往匈奴大帐打探虚实,并且,劝说他们归顺。不知诸位可有人愿往?”

    林南说完,虞翻便起身说道:“属下愿往。”

    林南道:“仲翔,此行可危险万分,弄不好,你可就回不来了。”

    虞翻道:“自从翻入并州以来,未建尺寸之功,翻私下甚感惶恐,故此,希望主公能给翻一个立功的机会。”

    林南想了想,便道:“仲翔前去也好,希望仲翔能马到成功,说服匈奴人归顺,以免刀兵之祸。”

    看到一眼众人,林南又道:“不知诸位可有异议?”

    见众人都不反对,林南便道:“那就这样,各部回去都做好准备,一定要围困住这伙儿匈奴人,不过,适当的也可以放出去几个求救的,咱们还得吃肥肉呢。”

    林南说完,众人便都各自散去了,唯有贾诩欲言又止。

    一切安顿妥当,在大营里转了一圈儿,林南便来到了贾诩的营帐。

    见林南来了,贾诩并没有多少好奇,反而笑道:“我知主公定会来找我。”

    林南道:“我见你欲言又止,心中甚疑,故此前来询问,莫非,文和是有些担心仲翔吗?”

    贾诩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主公啊,我确实有些担心仲翔。匈奴人好杀成性,又无比残忍,而现在两军正在交战,虽然我们已经把他们围住了,可是,他们内有充足的粮草,外又有于扶罗的援军,胜负尚未可知,此时去劝降,恐怕不会有所收益啊。”

    贾诩说完,林南无奈的说道:“我也知此时劝降收效甚微,不过,我们总要先礼后兵啊。如果匈奴左部的十万人能归顺,那可就太好了。而仲翔又急于建功,所以,我便没有反对,不过,无论成功与否,匈奴人应该都不会难为仲翔的,最多,也就是把他当成人质罢了。”

    一听林南这么说,贾诩便道:“原来主公早有所虑,看来,是诩多虑了。”

    林南笑道:“哪里,文和计谋深远,南可是佩服得紧啊。”

    贾诩还要说什么,就听帐外传令兵来报:高顺张辽二位将军正在大帐等候主公,有要事禀报。

    于是,林南便赶紧辞别了贾诩,回到中军大帐。(未完待续。)

第162章 劝降() 
刚一入帐,就见高顺张辽二人单膝跪在桌案下。

    来到二人面前,林南笑道:“二位这是为何啊?”

    高顺道:“我二人特来向主公请罪。”

    一听说请罪,林南便好奇的问道:“你二人何罪之有啊?”

    高顺道:“我二人,不该杀俘虏。”

    林南笑道:“原来是这事啊。”

    走到案后,坐在椅子上,林南道:“你二人先起来说话吧。”

    一听林南这么说,二人便站起身来,退后几步,垂头丧气的坐在了椅子上。

    林南道:“你二人并没有错,而‘不留后患’的军令又是我下的,你二人何罪之有?你们不能和公明比,公明的后方是安全的,而你们的后方却不是,所以,当机立断的杀掉俘虏,并没有什么过错。

    而如果你们不杀掉那些俘虏,万一跑了几个,泄露了我们扫荡草原的消息,那我们此行可就倍加艰难了,弄不好,整个计划都会破产,所以,你二人并无过错。

    对待异族,尤其是还没有归顺的异族,我们必须要狠下心肠,以牙还牙,不留后患,否则,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不要再想了,知道吗?”

    林南说完,二人便一起跪倒在地,说道:“主公!”

    见他二人这样,林南连忙起身把他们扶了起来,说道:“你们这是干什么?快起来,快起来。”

    张辽道:“并州军法规定,不得虐待杀戮俘虏,我们,我们犯了大错啊。”

    林南道:“哎,那些匈奴都不一定是真心的归顺,再说,你们不杀了他们,你们能怎么办?送回定襄和五原?这一路安全吗?所以,你们的做法是没有过错的。事急从权,要学会随机应变,不仅战术战法要灵活,有时候啊,这作人也是要灵活一点,这事不要再提了,都回去好好带兵,都给我看住匈奴人。去吧。”

    林南说完,便又一屁股的坐在了椅子上,歪着脑袋看顶篷,丝毫不理会他们。

    二人会意,便慨然施礼说道:“末将告退!”

    说完,带着几许感动的泪花,二人便转身出了大帐。

    看着这两人出了大帐,林南不觉得叹了口气:这两块木头。

    一听说林南竟然出兵劫掠草原,荀彧等人均感到很吃惊,不过,惊讶之余,荀彧等人也感到很无奈,也只好默认林南的行为。

    因为并州之制,四权分治,军、政、法、监分而治之,军不管政,政不干军,所以,出兵征战之事,荀彧是无权干预的。并且,以林南的脾气,岂能两次遭受匈奴人的入侵而不报复?只不过,报复的时间提前了而已。

    而见几万汉军竟不声不响的围住了自己的老巢,武能不禁万分惶恐。

    自从当选为新任匈奴左贤王以来,武能可真是累坏了,天天忙着抚恤家属,安顿人口,迁徙部众,操练士卒,基本上几个月以来,都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幸好有于扶罗的支持,要不,自己六十岁的残躯,估计早就报销了。

    不过,这于扶罗也真有两下子,自己右匈奴的战后事宜还没有处理好呢,竟还有时间去管人家左匈奴的事情。

    惶恐归惶恐,武能还是召集各位将军、各部族长一起商议御敌之策。

    一番讨论之后,武能决定:一方面向于扶罗求援,另一方面,自己也要组织抵抗。

    可两天过后,打了几仗以后,武能惊奇的发现:汉军竟然不想围剿自己,因为他们虽然增兵了,却没有主动进攻。

    于是,武能便赶紧召集各位将军、各部族长再次商讨御敌之策。

    而经过一番讨论,众人还是觉得应该等于扶罗来救援,因为自己本身并不是汉军的对手,并且,王庭被围,跑也跑不了多远。

    而就在武能要宣布散会的时候,就听小卒来报:汉使来了。

    一听说汉人派来了使节,武能便忙命快请。

    片刻之后,就见从帐外走进一个儒生:峨冠博带,白色儒服;面目清秀,棱角分明;眼神犀利,步履稳健。

    那人来到近前,对武能施礼说道:“大汉使节,并州参谋,虞翻虞仲翔见过各位大人,不知几位如何称呼?”

    上下打量一番虞翻,武能便道:“在下匈奴新任左贤王武能,不知使节前来所为何事?”

    每当自己说出“新任左贤王”几个字时,武能总感觉特别别扭,三年的时间,匈奴左部换了三个左贤王,真是一蹶不振啊。

    而一听说眼前这个威武剽悍的老人就是匈奴新任左贤王,虞翻不禁大感好奇,怎么匈奴人竟推举一个老头子做首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