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神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穿越神戒-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南道:“那屯田之事,便由杜元绘和李公伟二人负责了,有何所需,去找甄子秦便是,我必会鼎力支持。”

    林南说完,杜凌和李明二人便答应了一声,退了下去。

    开完会,林南又赶紧回到了自己的刺史府,仔细的研究各院的工作计划。

    研究了几天,林南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于是,在一次刺史府上的大会上,林南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林南道:“虽然去年我们打败了匈奴人,可今年匈奴人还会来的,所以,南想御敌于门外。

    并州共有九郡,其中,朔方、五原、定襄、云中四郡接近匈奴人,受匈奴人残害最重。而晋阳、上党、河西、上郡、雁门五郡,受害较轻,而今四方的流民都云集晋阳,而晋阳的土地似乎并不够用,所以,南便想领着一些流民去云中四郡戍边,一边屯田,一边操练,同时也可防止匈奴人侵入并州之内。

    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林南说完,荀彧想想说道:“主公此法甚好,只是如此一来,主公那里可就危险了。”

    林南道:“无妨,我和数万士卒在一起,匈奴人又能奈我何。”

    见众人都没有异议,林南便道:“眼前春耕在即,我几日后准备妥当便出发,营中众将和军务院的众人,都要随我前去,不知各位可有异议?”

    荀彧道:“主公,晋阳五郡虽无大事,但也需要一将镇之,以缉拿盗匪,维护治安,并且,军务院也要有人留守呀。”

    林南想了想,说道:“文若之言有理,只是,让谁留下呢?”

    说着,林南便目视众将,而众将便都低头不语,因为谁都不愿意守城。

    无奈,林南道:“审正南和管子威留下,其余众人都随我去戍边。”

    而听到了林南的命令,管亥也只好无奈的答应了,而审配却并无他想,因为他一直都在主持军务院的日常工作。

    确定好留守人员,林南便道:“至于晋阳五郡的大小事务,就要劳烦文若和公达了。”

    一听林南这么说,荀彧和荀攸便起身说道:“愿为主公分忧。”

    于是,林南便道:“二位大才,南有二位相助,政事可无忧矣。”

    开完会,林南便赶紧把管亥留下来,做思想工作。

    林南道:“晋阳是并州的治所,可是我的老巢啊,交给别人,我还真不放心,子威,你为人细心,处事谨慎,有大将之风,所以,我才将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你,子威你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

    林南说完,管亥便拍着胸脯说道:“主公放心,管亥一定守好晋阳。”

    林南点头说道:“我如果对你不放心,也不会让你留下了,其实,伯建也可以留下来的,只是伯建过于粗豪,恐难当大任啊。”

    随即林南又道:“作为一个武将,不能征战沙场,却要老守城池,实为不幸,不过,晋阳太过重要了,如果不是你留守,我对别人还真不放心啊。”

    一见林南这样,管亥忙跪地说道:“少爷用心良苦,管亥心中有愧啊。”

    林南连忙扶起管亥说:“子威不可如此,晋阳城可就交给子威了。”

    管亥道:“主公放心!”

    安顿好管亥,林南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几天后,准备妥当,林南便又领着几万流民出发了。

    而在临走前,林南又赶紧颁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

    任命杜凌为河西太守,兼并州政务院从事之职,主管屯田之事。

    任命李明为上郡太守,兼并州政务院从事之职,主管水利之事,并协助杜凌屯田。

    任命陆绩为晋阳太守,兼并州政务院从事之职,主管工业技艺,冶铁采矿之事。

    任命顾雍为雁门太守,兼并州政务院从事之职,同时负责接应和联络边地四郡。

    任命国渊为上党太守,兼并州政务院从事之职。

    任命管亥为晋阳城守,负责晋阳城以及晋阳五郡的治安,同时,也兼着侍卫营的统领,并且,林南还留下了一千侍卫助管亥守城。

    任命徐晃为朔方太守,高顺为五原太守,张辽为定襄太守,于禁为云中太守。

    其余孙乾梁习甄逸苏双审配等人,皆各有职事。

    同时,林南还命令晋阳五郡的大小官员要鼓励生育,发展生产,还要大力培养后备人才。

    而在决定去云中四郡戍边以后,林南也对军队进行了第二次扩编。

    徐晃之军扩编为并州第一师,辖三个团,一万两千人,一个骑兵团,一个步兵团和一个预备团,预备团辖一个弓兵营,一个弩兵营,一个工程兵营和一个后勤兵营,徐晃为师长,皇甫立为副师长。

    高顺之军扩编为并州第二师,同样也辖三个团,一万两千人,一个骑兵团,一个步兵团和一个预备团,高顺为师长,曹性为副师长。

    张辽之军扩编为并州第三师,同样也辖三个团,一万两千人,一个骑兵团,一个步兵团和一个预备团,张辽为师长,候成为副师长。

    虽然曹性和侯成二人新投林南,但二人却弓马娴熟,武艺出众,于是,在军校经过一番洗脑以后,林南便把他们派给了高顺和张辽做副手。

    于禁之军扩编为并州后备师,辖四个团,一万六千人,一个骑兵团,一个步兵团,一个弓弩兵团和一个工程兵团,于禁为师长。

    并且,林南还把赵云、太史慈、张合、张飞、许褚、黄忠六团组建在了一起,命名为近卫军,由林南亲领,并且,每团都扩编成了五千人。

    侍卫营没有扩编,依然是两千人,分为左右两营,每营一千人,轮番出征,此时,左营的一千侍卫正随管亥守晋阳,所以,林南身边的侍卫是由典韦率领的右营。

    在扩编的同时,林南还对兵种和装备做了一番调整和改进。

    每个入伍的士兵,都配备了匕首和士兵牌,匕首上刻着士兵的名字,而士兵牌上则记载着士兵的个人详细资料,不仅有士兵的名字,还有籍贯、兵种、军衔、职务及所在部队等相关内容。

    士兵牌的出现,使每个士兵都有了军人的尊严和荣誉感,因为即使是自己阵亡了,他们也会得到应有的待遇,也能得到后人的纪念和敬仰。

    并且,林南还把张合的长枪兵改编成了重步兵,也就是传说中的铁甲步卒,除了每人配备一杆四米长枪以外,还身背两把标枪,以为投掷之用,实现远程攻击,同时,每个重步兵的后背上还要插着一枝两米短枪,以为防身之用。

    而对于张飞的长枪兵,林南则改编成了轻步兵,也就是长刀兵,每人一个轻盾,一把两米长刀,四把旋转飞刀,再加上一把防身用的朴刀,可以说,基本上已经是武装到了牙齿,而轻盾和旋转飞刀则是林南近期才发明的新式武器,当然,是从度娘上学来的。

    轻盾是以木板作盾,在外面则用厚铁皮包裹,这样既轻便又结实。旋转飞刀就是把两把飞刀捆绑成十字,三头为刃,一头当手柄,这样,撇出以后,便会产生旋转的效果,极具杀伤力。

    当然,对于新式武器,侍卫营和特种兵则是最先享用的。

    扩编整顿完毕,准备妥当,林南一行人便出了晋阳城,直奔云中四郡而来。(未完待续。)

第138章 阅兵() 
经过十天的奔波,林南等人终于到了云中。

    到了云中以后,林南便分派给徐晃、高顺、张辽三人每人两万流民,一些粮草,以及粮种农具等相应之物,分配完毕,三人便各领所部之兵去赴任了。

    又一个春天开始了,领着边地的军民,林南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春耕。

    春耕过后,林南便赶紧领着军民修缮城池,操练战法。

    而就在林南忙着操练士兵的时候,甄宓、赵葳、王秀儿三个小丫头却来到了云中。

    一见她们三个来了,林南不禁吓了一跳,现在这么忙,哪有时间陪着她们三个人玩啊。

    于是,连哄带骗,颇费一番周折,林南终于把三个小丫头打发走了,不过,却暗自命下人通知管亥:一定要看好她们三个。

    当然,在百忙之中,林南也不忘和蔡琰书信往来,以慰藉小妞的相思之苦。

    没过几天,林南又开始了第二次阅兵。

    由于徐晃、高顺、张辽三人要守边,便没有参加阅兵,所以,这次接受检阅的主要是近卫军和于禁的后备师。

    这次阅兵共有三项内容,第一项是队列,第二项是兵法,第三项是阵法。

    站在主席台上,一个又一个整齐的方阵入目而来,那鲜明的铠甲,精良的装备,高昂的斗志,嘹亮的口号,都混着鼓声和尘土味儿震荡着林南的内心。

    队列之后,便是兵法。

    首先受阅的是赵云的重骑兵。

    面对一万个临时做成的草人,面对由一万个草人组成的大方阵,赵云领着士兵发动了兵法――突击。

    于是,五十骑一个横排,二百五十骑一个小方阵,一千骑一个大方阵,缓缓的前行了。

    鼓声由缓变急,速度由慢到快,距离由远到近。

    缓行――快速――冲锋!

    长枪刺入了草人,但,阵形未散。

    此刻,林南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尽管漫天的尘土已经封住了他的眼睛。

    五个大方阵过后,一万个草人终于粉身碎骨。

    检阅过后,赵云迅速领着士兵修缮扶定草人,为太史慈的部队做准备。

    准备就绪,太史慈入场了。

    弯刀,大弓,小弩,四壶箭。

    一入场,太史慈便对几千个草人发动了兵法――飞射。

    五骑一横排,太史慈的部队变成了两条长龙,蜿蜒到了天边。

    鼓声起,令旗发,飞射动,箭雨来。

    一龙自东向西,一龙自西向东。二龙喷射的箭雨将几千个草人牢牢的钉在了地上。

    鼓声变,令旗换,二条长龙成了五群野狼,箭雨忽急忽缓,如织如梭。

    箭雨停,军刀扬。

    几千个草人霎时便头颅落地,四肢乱飞。

    扬刀如电,来去如南。

    最后,群狼四散,五营归位。

    见到如此战法,众人都不约而同的叫了一声好。

    太史慈出场以后,张合和张飞二人竟一齐入了场。

    见他二人一起入场,林南很是奇怪。

    只见张合飞马来到近前,说道:“启禀主公,我与翼德打算进行一次攻防联合演习,请主公批准!”

    一听说她们两个要联合演习,林南便大为好奇,说道:“如此也好,只是,不要伤亡过多啊。”

    张合道:“我们的武器,都是棍棒,应无大碍。”

    林南道:“好,批准演习!”

    于是,两团士兵便在大校场上混合列阵,联合攻防。

    “绞――杀!”

    “绞――杀!”

    士兵们的呐喊震颤着天地。

    于是,十个长刀兵和十个长枪兵围成了一个绞杀小阵,一百个长刀兵和一百个长枪兵围成了一个绞杀中阵,一千个长刀兵和一千个长枪兵围成了一个绞杀大阵。

    刀枪发出的寒光让太阳都黯然失色了。

    阵形一变,又成了联合防守。

    “山!山!”

    “山!山!”

    果然,不动如山。

    长枪,长刀,盾阵,几十个移动的堡垒形成了。

    见此情景,众人都纷纷点头称赞。

    而阵形再变,原本混合的阵形却成了相对的阵形,两团兵马合而复分。

    “飞枪!”

    “飞刀!”

    那几千人草人又惨遭标枪和飞刀的蹂躏。

    枪投尽,刀撇完,长刀长枪落满地。

    两团兵马竟挥舞着棍棒冲杀在了一起。

    “奋进!”“奋进!”

    “奋进!”“奋进!”

    一场真正的对抗演习开始了。

    武器虽是木棒,但激烈程度却不亚于真刀真枪的冲杀。

    半个时辰过后,双方的士兵也都乏了,二人便停止了这次演习。

    二人退下以后,黄忠之团又演习了兵法飞箭。

    见到飞箭,林南便不由得想起了连弩。

    最后,侍卫营和特种团又一起演习了兵法――特技。

    兵法演习完毕,各团又联合演习了一遍阵法。

    当然,在检阅近卫军的同时,于禁的后备师也接受了林南的检阅。

    检阅结束,林南很是满意,因为近卫军看起来已经是精锐了。

    于是,站在台上,林南说道:“各位将士们,你们辛苦了。”

    林南说完,校场上的士兵便喊道:“不辛苦!”

    等回音落地,林南道:“今天各位的操练,非常不错,我很满意。”

    接着,林南又道:“近卫各团,都还没有名字,这是我这个主公的过失啊,今天看了众将士的演习,我非常感动,所以,我今天就要给各团响名垂世!”

    林南说完,士兵们又喊道:“响名垂世!”

    林南道:“赵云之团,突击雷动,声震四野,宛如龙啸九天,巨龙奔腾,所以,名曰‘龙骑’。”

    林南话音刚落,赵云之兵便欢声雷动,一齐大呼:“龙骑!龙骑!龙骑!”

    待众军士喊完,林南便道:“太史慈之团,飞射如南,扬刀如电,好似群狼打食,狩猎撕咬,所以,名曰‘狼骑’。”

    “狼骑!狼骑!狼骑!”

    接着,林南又命名张合之团为“熊暴”,张飞之团为“虎贲”,许褚之团为“特种”,黄忠之团为“飞蝗”。

    命名之后,林南又为各团准备了军旗。

    军旗到手,众将一看,只见军旗正中绣着一个大鹰,大鹰的脚下踏着一个圆盾,盾后还有两把相互交叉的短剑。而不同的军团,则绣着不同的名字。

    军旗的底色是正红,而大鹰、圆盾、短剑和字迹都是鲜黄色的,十分醒目、庄重。

    军旗在手,林南便道:“将士们,你们知道军旗为什么是红色的吗?”

    众军士答:“不知道!请主公明示!”

    林南道:“因为,这是血染的风采!你们,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