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神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穿越神戒-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却绣着一个******。

    二人猜想,这人可能就是林南。

    二人再往林南身后一看,发现也只有几千兵马。于是,二人便放心了:看来林南果然不是来叫阵的。不过,人家那几千兵马,却是异常的雄壮和剽悍。自己的部队和人家的一比,简直连提鞋都不配。

    所以,看了一圈,二人心里更是打定了撤退的主意。

    站在指挥车上,一见黄巾军大营的营门洞开,从里面出来两个将领,还有几千兵马,林南便知道这两个人一定就是黄巾军的首领。

    于是,等那两个黄巾将领来到近前,林南便抱拳说道:“在下林南林子扬,不知两位将军如何称呼?”

    一见林南这般客气,韩忠和赵宏二人更是心生疑惑,相互对视了一眼,韩忠便抱拳说道:“在下韩忠,他叫赵宏,这里的黄巾士兵都归我二人统领。”

    韩忠说完,林南便点头说道:“听闻二位将军正在收拾东西,是要准备撤退吗?”

    一听林南这么说,韩忠心里便是一惊:看来,人家是知道自己要跑啊。

    不过,韩忠还是镇定的说道:“不是,准备明日与大人一战。”

    林南笑道:“韩将军言不由衷啊。韩将军以为,明日一战贵军会有胜算吗?”

    韩忠咬了咬牙,说道:“无论胜负如何,却敢一战。”

    林南又笑道:“韩将军这是在自欺欺人,南与二位将军说实话吧,南并不想与二位将军交战,否则,二位将军现在已经人头落地了。”

    林南说完,二人心里便又是一惊,不过,旋即脸上便都有不忿之色。

    林南正色道:“二位将军其实也没什么不忿的,我如果想剿灭你们,两万骑兵一个突袭,你们的大营便破了。随后,几万步兵一上前,二位还能保住项上人头吗?张氏三兄弟见到林某人都心怯而闭门不战,你二人又有何能?或许,二位会想到撤退。不过,我想提醒二位,你们有几匹马?你们能跑过我们并州的铁骑吗?所以,我今天来见二位,是来劝二位归顺的。”

    一听林南这么说,二人更是一惊:因为林南说的是实情,他们现在确实是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了。不过,二人也很好奇,因为二人头一次听说官军要招降贼寇。

    见二人迟疑不语,林南又道:“二位归顺以后,我会任命二位为并州将军,准将军衔。二位的部署,青壮精锐者可以从军,老弱者,只能为民了,我绝对不会滥杀无辜。因为,他们毕竟都是大汉的子民。”

    林南说完,二人便又琢磨了一会儿。

    片刻之后,赵宏说道:“林大人之言可以确凿?”

    林南道:“我以大汉冠军侯,征北将军,并州刺史的名义担保,所言确凿。二位如果还不信,我可以对天发誓。”

    二人又对视了一眼,相互一点头,便一齐下马说道:“我二人愿降。”

    见二人下马受降,林南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一番辛苦没有白费啊。

    于是,林南连忙从指挥车上走下来,扶起二人说道:“二位将军顾念大义,真天下百姓之福。”

    随即,林南便命他们回营去整顿兵马,准备明天整编。(未完待续。)

第186章 提亲() 
第二天,林南便把黄巾军中的老弱都遣散回乡,命他们好生安居,不得再反。同时,对于几万青壮精锐,则命韩忠和赵宏二人继续统领,立营于大营之侧,命于禁负责操练。

    同时,林南也忙派一营特种兵去邺城甄家运粮,近十万人的大军,没有粮草可不行啊。

    忙了一天,一切终于安顿妥当了,可天色也暗了下来。无奈,林南只好明天再入城去见青州刺史孔仪了。

    这青州刺史孔仪便是北海太守孔融的兄长,性情温和,孝悌兼备,文才横溢,通晓音律,也是和孔融齐名的当世大儒。

    可惜,当时的大儒大都不晓武事,孔仪自然也不例外。于是,秀才遇到兵,便有理也说不清的被围在了城中。

    求救信发出了几天以后,孔仪终于盼到了并州军,于是,心里便有了底,便不再害怕了。

    可是,第二天,一听到城外的喧哗声,孔仪心里便又是一惊,以为两军开战了呢。

    于是,孔仪便领着手下人爬上了城头。可往城下仔细一看,孔仪不由得愣在了当场:这些黄巾贼寇是怎么了,怎么能不战而降呢?这林子扬是怎么了,怎么能收编这些黄巾贼寇呢?

    呆了半晌,见并州军很是忙碌,孔仪便料定林子扬今天是不会进城了。于是,领着手下人,孔仪便郁闷的回到了自己的刺史府。

    第二天,孔仪终于听到守城士兵来报:大汉冠军侯,征北将军,并州刺史,林南林子扬请求入城。

    于是,孔仪便连忙领着手下人出城迎接。

    刚出城门,一个白盔白甲、白袍白马的年轻将军便映入了孔仪的眼帘。等来到近前,孔仪便惊奇的发现,在这个白马将军身后,竟还有一个白马将军,并且,二人的铠甲也都是一样,只是为首的人多了几分书生气,身后的人却是一身的杀气。

    于是,孔仪料定那个为首的年轻将军便是林南,所以,来到近前,孔仪便施礼说道:“在下青州刺史孔仪孔文西,不知哪位是林大人。”

    一见眼前这个四十岁左右的文士便是青州刺史孔仪,林南便连忙还礼说道:“在下便是林南林子扬,孔大人亲自出城迎接,南甚为感动啊。”

    孔仪再拜施礼说道:“若非林大人,青州恐怕就生灵涂炭了,在下感激之情,实难以言表。”

    林南笑道:“孔大人客气了,身为大汉臣子,为国分忧本是分内之事。况且,南与孔大人一殿为臣,理应互相关照。”

    林南说完,孔仪便感激的说道:“子扬高义,在下佩服,子扬请入城,在下再表谢意。”

    略微和孔仪客气了一下,林南便和孔仪并骑入了城。

    进了刺史府,分宾主落座以后,林南便把赵云和贾诩郭嘉三人介绍给了孔仪。

    孔仪见林南手下谋臣勇将齐备,不由得若有所思。

    一边和孔仪谈论诗文,林南一边也要了一些粮草。

    吃喝饮宴完毕,林南便和众人又回到了城外的军营。

    第二天,林南打定注意,便领着赵云和贾诩郭嘉来拜访孔仪。

    可是,林南刚一进刺史府,孔仪便拉着林南说道:“子扬啊,你来得正好,我正要派人去请你呢,你看看这个。”说着,孔仪便把一封书信递给了林南。

    林南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个叫臧霸的黄巾军将领率领几万黄巾军围住了北海,北海太守孔融请求救援。

    于是,林南便道:“孔大人放心,南这就统兵去北海。”

    林南说完,孔仪便忙施礼说道:“如此则多谢子扬了。”

    这边说了声客气,那边林南便转身而去了。

    留于禁率领后备军看守大营,林南领着近卫军便向北海飞驰而去。

    临。淄离北海甚近,所以,两个时辰过后,林南大军便到了北海城下。

    一见并州军到了,臧霸便整顿士卒严阵以待。

    两军对圆,一见黄巾军的军势,林南不由得点了点头,转头对贾诩说道:“这个臧霸看来是个人才啊。”

    贾诩也点头说道:“阵形严整,士卒威武,杀气冲天,可见,此人深知兵法。”

    林南道:“如此大将,杀之可惜了,待我以言辞动之,令其归降。”

    于是,等赵云等人列阵已毕,林南便驱车来到了两军阵前。

    “请臧霸将军上前答话。”林南对着黄巾军的大阵大声说道。

    见一个奇怪的大车载着一个年轻将军来到了阵前,臧霸便很是奇怪,又听说要请自己上前答话,臧霸便更加惊奇了,不过,臧霸毕竟也很有胆识,所以,拍马提刀,臧霸便来到了林南面前。

    见黄巾军阵营中驰出一员大将,林南便料定这人应该是臧霸。

    于是,等那将来到近前,林南便抱拳说道:“在下林南林子扬,不知阁下可是臧霸将军?”

    那将亦抱拳施礼答道:“在下正是臧霸藏宣高,不知大人唤臧霸上前有何吩咐?”

    “居然有表字,不错,真不是一般的黄巾贼寇。”林南暗想着。

    等臧霸说完,林南便道:“吩咐不敢当,只是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将军。”

    “请教不敢当,大人有什么话尽管直言,霸必洗耳恭听。”见林南说话的语气很客气,臧霸便也客气的答道。

    林南道:“敢问宣高,宣高为何而起事?”

    一听林南这么问,臧霸当时便是一愣,因为这个问题他还从来没有思考过。

    于是,臧霸想了想,便说道:“是为了黎民百姓,天下苍生。”

    “好!”臧霸说完,林南便赞道。

    随即,林南又道:“我知宣高心怀仁义,心系天下,才没有和宣高刀兵相见。如今南再问一句:宣高以为,张角可是天下之明主?”

    林南说完,臧霸心里便犯难了:说真话吧,是对主公的不敬;不说真话吧,又不是君子所为。因为从张角起事到现在的表现来看,张角也就是一个投机倒把的,根本不曾为百姓着想过什么。所以,臧霸寻思了半晌,也不知该怎么回答林南。

    见臧霸半晌不言语,林南便道:“我知宣高心中所想,所以,南便替宣高直言吧:张角并非是天下的明主,不过是扰乱天下的人罢了。”

    一听林南这么说,臧霸的脸上便颇有不悦。

    而林南并没有理会臧霸的表情,只是接着说道:“南再问宣高最后一个问题:宣高以为,今日之战,宣高有胜算吗?”

    臧霸想了想,又仔细的看了看并州军的大阵,便摇了摇头。

    林南道:“宣高果然有君子之南,不枉我耗费口舌,南欲于宣高联手,以安天下之事,不知宣高以为如何?”

    一听林南这么说,臧霸便明白了林南的用意,想了片刻,臧霸便道:“我知林大人容人之能,也知林大人治世之才,只是,霸毕竟出身于黄巾贼寇,恐为大人麾下之人所不耻。”

    林南笑道:“宣高此言差矣,南之用人,但唯才是举,从不计较出身,况且,并州众将之中,出身草莽者也大有人在,真英雄何必论出处,大丈夫又岂能计较虚名?宣高怎能愚昧至此?”

    林南说完,臧霸不禁老脸一红,很是难堪。

    随即,臧霸便翻身下马,叩拜于车下,朗声说道:“臧霸愿誓死追随主公,一生无悔。”

    见臧霸归降,林南不由得心中大快,忙下车扶起臧霸说道:“南得宣高,真如虎添翼啊。”

    臧霸归降以后,林南便赶紧整编臧霸所部的人马,遣散老弱,编组青壮,一直到日落西山,林南才忙完。

    看着太阳下山而去,林南只好等明天再去拜见孔融了。

    而一听说并州军到了,孔融便赶紧登上城头察看虚实。

    一见臧霸居然投降了,林南居然整编了黄巾贼寇,孔融也是大为郁闷,不过,一见林南很是繁忙,孔融便也只好先回府了。

    第二天,留张合、张飞、黄忠、臧霸四人守大营,林南便领着赵云、太史慈、贾诩、郭嘉四人前来拜见孔融,毕竟,林南当初刚来到这个位面没多久的时候,孔融对他有过恩惠,而许褚和典韦二人作为林南的贴身之将,自然是跟在林南身后了。

    来到城门之下,向守城士兵表明了身份,片刻之后,就见孔融领着一群人从城里迎了出来。

    等孔融来到近前,林南便连忙下马施礼说道:“林南见过孔大人。”

    一见林南竟先向自己施礼,孔融也连忙下马还礼说道:“子城客气了,数载未见子城,子城如今可是名高天下啊。”

    林南道:“数载虽过,但孔大人却风采依旧。”

    一听林南这么说,孔融便惭愧的说道:“今日若非子城,恐怕北海城早已化作齑粉了,怎可谈风采依旧?”

    一见孔融如此失落,林南便连忙劝解道:“孔大人不必如此,乱贼四起,本不是你我所能预料的,好在叛乱将息,天无绝人之路。”

    林南说完,孔融便笑道:“在下真是失礼了,子城快请入府一叙。”

    于是,两个人便上马并骑入了城。

    到了太守府,林南惊奇的发现徐干和王修二人竟然在座。

    原来,一听说林南终于要入城拜会自己了,孔融便连忙派人去请徐干和王修二人,毕竟,当年林南在北海走到时,他二人曾与林南一起诗酒唱和过。

    而一见林南来了,二人便连忙起身施礼。

    林南还礼说道:“二位是南的故人,怎也这般客气。”

    徐干道:“如今不同昔日了,昔日林大人只是一个游学士子,如今林大人却是大汉的冠军侯,所以,我等又岂能如此怠慢。”

    林南笑道:“伟长言重了,无论南今后如何富贵荣华,但故人之情,朋友之义,南绝对不会忘记。所以,伟长今日如此多礼,南心中甚为不安,南把伟长引为知己,奈何伟长却拒南于千里之外,如此一来,南又该如何自处呢?”

    林南说完,徐干便又施礼说道:“子城胸襟,吾不及也,适才失言,望子城勿怪。”

    林南笑道:“伟长客气了。”

    几人落座以后,便又谈论了一番天下大事。

    孔融叹道:“如今乱贼四起,社稷颓危,融身为一方父母官,真是惶恐万分。”

    林南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所以,大汉的朝廷和官吏都应该反思一下。”

    一听林南这么说,孔融不禁心里一惊,随即,孔融又叹道:“天下虽乱,并州却一片安宁,可见子城治政之才冠绝海内。”

    林南笑道:“孔大人过誉了,并州连年对外用兵,百姓根本没有闲暇叛乱。并且,并州四年大治,制度合理,官吏清廉,百姓生活富足,又怎会叛乱?”

    孔融点头道:“若子城的新政能在大汉全境推广,那大汉江山必会万载而不朽。”

    林南想了想,便道:“若南在北海推行新政,孔大人能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