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禅重生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刘禅重生记-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他似乎感觉到了那个主公,似乎是在冲他笑着点头,只是现如今的天空,依旧还是那轮弯月,挂在渐渐散落完树叶的枝头,在阴云遮埋群星之际,只有这轮弯月还在挣扎着,摇曳着,律动着,散发着柔和的光,渐渐的云散了,依旧是这轮与众星争辉的弯月,把光透过天窗,打在了刘禅那稚嫩的脸庞之上。。。。。。

    (这章可能写的不好,但紧张确实用情去写了,期待刘禅和诸葛联合,共创不一样的大汉王朝!!)

第116章 刘禅亲政() 
第二天清晨,汉国皇宫,刘禅寝宫内,黄皓正忙碌的为刘禅穿着帝袍。

    刘禅张着手臂,半眯着眼睛,面色平静,任由黄皓把一件件饰品挂在自己的帝袍上。

    “嘿嘿,陛下又英武了!”黄皓眯着双眼边帮刘禅整理帝冠,边满脸堆笑的讨好。

    刘禅嘴角微微上挑,露出一丝微笑,“早上就不能闭上你的嘴巴。”

    黄皓伪装惶恐,缩了缩脖子,直到看见刘禅嘴角挂着的那丝微笑,才急忙又凑了过来。

    “嘿嘿,陛下,咱们上朝吧?”

    刘禅长长的伸了个懒腰,道:“走,上朝。”

    “是。”黄皓急忙上前带路,带领着刘禅走出寝宫,向前方的大殿里走了过去。

    此时本来喧哗的大殿上,随着刘禅的到来,众官员都沉静了下来。

    “皇上驾到!”

    黄皓站在大殿门口清嗓喊了一声,然后急忙弯腰跟在刘禅的身后,向大殿上走了过去。

    刘禅没有看大殿两边的案几旁垂首静立的众大臣,直接迈着步子走到了皇座上。

    这时为首的诸葛亮和对面武官首列的赵云对视一眼,点了点头,然后率先走了人群,弯腰行礼道:“参见陛下!”

    众大臣自然也知道刘禅和诸葛亮昨天在大殿上的矛盾,可是现在看到诸葛丞相和赵云将军都率先行礼了,急忙齐声行礼道:“参见陛下!”

    这是刘禅第一次感受到众官员是对自己真诚的行礼,心中反而平静了下来,淡淡的挥了挥手道:“众卿不必多礼。”

    “谢陛下!”众官员又齐声向刘禅摆了摆,这才缓缓的跪坐在自己身前的案几旁。

    待众官员坐好,诸葛亮晃了晃手中的羽扇,已经一副风轻云淡,道:“陛下,臣以为征粮的事不能因为蒋清而去中断,毕竟军中现在用粮的地方还很多。”

    刘禅微微点头,顿了片刻开口道:“依相父的意思该怎么去收粮。”

    诸葛亮半眯着双眼,道:“臣以为先清查蒋清贪污的粮,然后再把那些多收的粮食还给乡亲们,然后再登户造册,逐一去收。”

    刘禅点了点头,道:“就按照相父说的去办,可不知道让谁去收粮合适呢?”

    “蒋琬。”诸葛亮平静的吐出了蒋琬的名字。

    听到蒋琬的名字众官员顿时跪坐在案几旁开始了交头接耳的小声议论,毕竟贪污的是蒋琬的亲侄子,现在又让蒋琬去征粮,众官员似乎有些不放心,而诸葛亮却没有任何的意外,依旧平静的摇晃着手中的羽扇。

    众官员议论归议论,可现在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端坐在皇座上的刘禅身上。

    帝冠下是一张稚嫩的脸庞,只是经过昨天刘禅杀蒋清的事,众官员再也不敢把刘禅和稚嫩联系在一起了,而是满脸郑重的看着刘禅。

    虽然蒋清贪得无厌,但他这个叔叔蒋琬的能力刘禅也是清楚的,不然诸葛亮也不会让他当自己的得力助手,想到这里,刘禅平静道:“就依相父之言,命蒋琬来管理征粮的一切事务。”

    “陛下圣明。”诸葛亮微微的向刘禅点了点头。

    而众官员见刘禅都同意了,便没有了再说话的意思。

    这时刘禅接着问道:“现在南中那边怎么样了?”

    诸葛亮回道:“据前些日子益州郡太守王昂密报,牂柯郡太守朱褒现在与益州郡的豪强雍闓,越嶲郡叟王高定以及蛮族头领孟获来往密切,恐怕会有叛乱之心,而且,先皇归天之际,朱褒也不曾来拜谒。”

    刘禅虽然近几日一直听说南中乱贼作乱,现在从诸葛亮的口中这才了解了一些。

    正在刘禅沉思见,殿下文官队伍中走出来位官袍有些陈旧,年纪四十岁左右的瘦脸男子,向刘禅行了行礼道:“陛下,臣前日收到东吴探子来报,东吴七皇子孙亮要和南中蛮族联姻。”

    刘禅自然知道此人正是尚书邓芝,在刘备归天白帝城之时,正是他出使东吴,才与东吴达成协议,停止了战争。

    “哼!联姻?”刘禅冷哼道:“东吴还想插手南中的事不成?”

    而邓芝却低着头,微微躬身,没有说话。

    诸葛亮却闭了闭眼睛,平静道:“陛下,这事不得不防啊!”

    “那相父的意思是?”

    “南中蛮族如果和东吴联姻,势必会成为咱们后方的一块顽疾,臣这就吩咐越嶲太守龚禄注意东吴和南中的来往,加强戒备。”

    “那这些就有劳相父了。”

    刘禅微微抿了抿嘴,然后眯眼看向赵云道:“赵云将军,现在征兵如何?”

    “现在已经刚征召了两万名的新兵,还在训练中。”赵云老实答道。

    刘禅还是比较注重兵权的,听到有新兵还在训练,心里渐渐有了些底气。

    “各位爱卿还有其他事情吗?”

    众人听到刘禅的话,相视摇了摇头。

    “那好,如果没有其他事情的话,就退朝吧。”刘禅看着殿下沉默的众官员,缓缓起身,轻声说道。

    “退朝。”黄皓已经清着嗓子喊了一声。

    众人看着刘禅起身,也急忙起身垂首道:“恭送陛下。”

    在众人的恭送声中,刘禅迈了步子缓缓的向大殿外走了出去。

    众官员看到刘禅渐渐走远的背影,也缓缓的向殿外退了出去,这时诸葛亮和赵云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点头走出殿外,直接向刘禅的寝宫走了过去。。。。。。

    (众书友强烈反应言情戏过多,看着不爽,紧张正在努力改变中,下面估计言情就少了,都是些战争,攻城,谋略了,这些让紧张这个新手真的不好写,不过紧张会努力的,还有,那个,大家不要说紧张码字龟速了,难听死了,为了码字,俺娘给介绍的对象俺都顾不得理了。。。。。。)

第117章 理政() 
刘禅走进寝宫,刚刚脱下帝袍换了身便装,一名小太监便匆匆跑了进来。

    跑来的小太监,急忙向刘禅行礼,道:“启禀陛下,丞相和子龙将军在宫外求见。”

    “请丞相和将军进来。”刘禅便整理着刚换上的衣袍边说道。

    “是。”小太监行了行礼缓缓退了下去。

    不一会,诸葛亮和赵云便走了进来。

    “臣(末将)参见陛下!”两人齐声向刘禅行礼。

    “相父四叔快请坐,这里又没有外人,就不要客气了。”刘禅笑着摆手指了指身边的案几。

    “谢陛下。”两外又向刘禅行了行礼,然后看到刘禅坐下才缓缓坐到自己身前的案几上。

    坐下的刘禅,看着沉默的诸葛亮和赵云两人,问道:“相父四叔,你们找阿斗有什么事吗?”

    两人相视点了点头,急着诸葛亮说道:“陛下,臣和诸大臣商议,打算在来年的春天举行先皇祭典。”

    “父皇祭典?”刘禅皱了皱眉,可是转眼一想,现在已经到了深秋,马上就是寒冬,既然要举行祭典,现在自然就要准备。

    刘禅想着轻轻的扬了扬头,叹气道:“父皇归天都快一年了。。。。。。”

    赵云和诸葛亮也在感叹中,深深的垂下了头。

    刘禅收住心神,郑重道:“那这段时间就劳烦相父费心祭典的事了。”

    “臣自当竭尽全力!”诸葛亮同样郑重的向诸葛亮允诺。

    刘禅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还有别的事吗?”

    这时一直闭着眼,银须飘飘的赵云缓缓的睁开眼睛,道:“陛下,还有一件事是重新休整白耳军的。”

    “哦?”

    眉头一挑,刘禅听到军队,顿时又来了兴趣。

    赵云叹了口气,道:“自从上次与东吴夷陵大战,白耳军损失惨重,虽然还有这个编制,但差不多已经归入陈到将军的永安守军,白耳军现在已经名存实亡。”

    “后来末将和丞相商量,决定在新入伍的两万士兵加入白耳军,以作为咱们汉朝的常备军制,所以前来和陛下商量。”

    刘禅轻轻的扶着案几,顿了片刻抬起头,道:“就按四叔说的去办吧!白耳军毕竟是父皇创下来的军制,不能到了朕的手里就埋没了。”

    “陛下圣明!”赵云点了点头,又忍不住问道:“只是这新白耳军的统帅让谁来担任,还希望陛下定夺。”

    “让谁。。。。。。”

    刘禅抿了抿嘴,在他脑子里首先的人选就是关平,关平虽然年轻,但意志坚定,做事也有分寸,可是若真的到了打仗,只些都只能是片面,只是他也感觉到了,大汉全能将领的危机。

    “容朕再想想吧。。。。。。”刘禅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是!”赵云也知道现在大汉全能将领太少的危机,同样叹了口气。

    “对了?”刘禅突然看着诸葛亮道:“相父,蒋琬大人身体无碍吧?”

    听到刘禅突然问道蒋琬,诸葛亮微微愣了愣,接着摇头苦笑道:“没什么大碍,臣已经吩咐他开始征粮和分还他那侄子多征的粮食。。。。。。也算是替他那侄子给百姓个交代吧。。。。。。”

    “相父费心了。”刘禅轻轻的点了点头。

    “如果陛下也没有什么事的话,臣等就先告辞,下去准备了。”诸葛亮看了赵云一眼,起身向刘禅说的。

    刘禅也急忙起身,道:“有劳两位费心了。”

    两人向刘禅点了点头,缓缓的退了下去。

    看着诸葛亮和赵云退下去的背影,刘禅叹了口气,似乎还在为选择谁做新白耳军统帅的事发愁。

    而此时的蒋琬的府邸前,一排排的马车上装着一袋袋的粮食,被四周的手持兵器的士兵缓缓围着。

    而在士兵的外围则站着从城外四面八方赶来的各地村民,没有看被手拿兵器,一脸严肃包围着的一袋袋粮食,而是都沉默的看着蒋府府邸上站着的蒋琬,现场倒显得十分安静。

    蒋琬站在府门前,看着一车车的粮食,再看看前方站立着的满脸期待的看着自己,望不到头百姓,心神一阵恍惚。

    蒋琬向前迈了一步,站在台阶上,声音略带沙哑的道:“乡亲们,我是蒋琬,这里可能还有很多人不认识我。”

    台下顿时有了些骚动,更有人悄悄地伸手指着前方台阶上的蒋琬,交头接耳的小声议论着。

    蒋琬没有理会台阶下百姓的微微骚动,深深吸了口气,接着道:“我是咱们大汉丞相府的东曹掾蒋琬,而我的侄子蒋清就是前几天去乡村们村子里收粮的那么人。”

    一听到前些日子去自己村收粮的那个大官,众百姓忍不住随着微凉的秋风打了个冷颤,顿时四周又静了下来。

    蒋琬接着道:“今天把众乡亲叫来,就是为了偿还我那侄子多征的乡亲们的粮食,我那侄子对众乡亲的不敬,我就向众乡亲赔礼了!”

    “咱们陛下也给了我那侄子应有的惩罚,等会乡亲们都排队登记,领着自家的粮食过冬去吧!”

    蒋琬说完早已经眼眶通红,向台阶下的众百姓深深的行了行礼,然后转身向自己的府邸中走了过去。

    “大哥!不是公琰不照顾清儿啊!只是。。。。。。只是他太贪了啊!”蒋琬喃喃自语,悲痛的眼泪也顺着消瘦的脸庞淌落了下来。

    而蒋琬的身后,也传来了众百姓兴奋欢呼的声音。

    “终于有粮食了!”

    “是呀!我还在想这个冬天可怎么过呀!种粮都被征了!”

    两个老汉手中紧紧的攥着袋子里刚退换的粮食,喜极而泣,那昏花的双眼忍不住看了看眼前的府邸,只是他们不认识字,但他们却记住了这个退换自己粮食的官人。

    他们没有多大的愿望,只想在寒冷的冬天和自己的婆娘和孩子孩子有口饭吃。。。。。。

第118章 刘禅阅兵() 
刚入初冬,可能是突然降温的缘故,这两天的天气显得格外冷。

    此时的汉国皇宫,张莹莹的寝宫内,穿着厚重棉袍的刘禅手中端着碗冒着热气的褐色汤药缓缓的走到张莹莹床榻前。

    “咳咳咳。”

    张莹莹躺在床榻上,面色有些憔悴,似乎没有了往日活泼的样子,看着刘禅端来的汤药,皱了皱眉道:“阿斗哥,我不喝这个,苦。”

    “郎中令说你这是偶感风寒,不喝药又怎么能好呢!”刘禅看着张莹莹满脸温柔,边说着边把拿小汤勺盛了口汤药向张莹莹身前递了递,“来,朕喂你。”

    “嗯。。。。。。”

    张莹莹感受到刘禅对自己的关心,轻轻的咬住小汤勺,接着口中传来阵阵苦涩,直漫咽喉,只是心中却是阵阵清甜。

    张莹莹皱着眉头,小口小口的喝了整整半碗汤药,刘禅才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转身从案几上拿来杯清水,让张莹莹又漱了漱口。

    可看着碗中还有半碗汤药,张莹莹又皱了皱眉,委屈道:“阿斗哥,这半碗我下次喝好了好,好苦。”

    刘禅苦笑着摇了摇头,满脸溺爱,“嗯,那下次再喝,你要好好休息。”

    刘禅说着帮张莹莹盖好棉被,转身把剩下的半碗汤药放在前方的案几上。

    看着体贴的刘禅,张莹莹忍不住一阵感动,问道:“阿斗哥,外面下雪了没?”

    “这几天一直阴沉,应该快下了。”

    “那等下雪了,咱们去雪地里打雪仗吧?”张莹莹突然满眼期待的看着刘禅。

    “打雪仗?”刘禅愣了愣神,可看着张莹莹那期待的眼神,朗笑道:“好,不过要等你风寒好了。”

    “恩恩。”躺在床榻上的张莹莹连连点了点头,苍白的脸上却满脸欢喜的缓缓闭上了眼睛,似乎是想自己能赶到今年第一场雪之前赶忙好起来。

    刘禅看着眼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