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禅重生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刘禅重生记-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葛亮依旧半眯着眼睛,顿了片刻,突然抬头望着刘禅,道:“理应如此。”

    “好!”

    袖袍一扬,刘禅吼道:“给我传沈风,大柱上殿!”

    “陛下传沈风,大柱上殿!”黄皓急忙扯着嗓子长吼了一声。

    不一会,沈风和大柱有些慌张的走到了大殿上,沈风虽然稳重,可看着眼前的一个个可都是自己国家的文武大臣,心中也有些慌乱,大柱更是低着头扯着沈风的衣角不敢说一句话。

    众文武官员也像看乡巴佬似的看着沈风大柱二人,眼中闪过丝丝轻蔑。

    “大胆,见了陛下还不行礼!”看着惊慌的两人,黄皓一脸严肃,虽然他也认识两人,但这毕竟是朝上,而且还有这么多文武大臣看着,他也只好按规矩来。

    黄皓的话像一记定魂钟,敲的两人收回了魂,急忙拜道:“草民参见皇上!”

    “免了!”

    刘禅背着手,轻甩了下袖袍,道:“沈风,大柱,朕问你们,是不是有人去羌寨征收粮食!”

    “是。”沈风定神说道。

    “哦?”刘禅眉头一挑,看了眼依旧闭目不语的诸葛亮,接着道:“是谁?”

    “是蒋清。”沈风本来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不过经过刘禅前些日子的提示,直接坚定的答道。

    “蒋清?”刘禅瞥了眼站立垂首的众大臣,问道:“哪位是蒋爱卿呀?”

    众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说话,只是诸葛亮身后站着的蒋琬,看了眼前方的诸葛亮,然后走出列队,拱手道:“启禀陛下,蒋清是下官的子侄。”

    “原来是蒋大人的子侄。”刘禅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这位蒋大人的子侄在不在这里呀?”

    “陛下,他不在。”蒋琬点头老实答道。

    刘禅依旧点了点头,淡淡道:“那去传蒋清蒋大人,让他来给朕个说法。”

    “传蒋清蒋大人。”黄皓又扯着嗓子吼了一声。

    不一会几个士兵架着一个大胖子,朗朗跄跄的走进了大殿。

    从突然在家中被士兵带来,蒋清确实有些不知所措,可是现在看着大殿上自己的叔叔和诸葛丞相都在,他也缓缓舒了口气。

    这时蒋清才慢慢的抬起头,看着眼前身穿帝袍的清秀少年,微微愣了愣神,急忙拜道:“属下,臣参见吾皇万岁。”

    刘禅背着手,饶有兴趣的打量着眼前的这个滚圆的胖子,道:“你就是蒋清?”

    “正是下官。”蒋清低着头,老实的回答道。

    刘禅点了点头,挥袖道:“爱卿请起。”

    “谢!陛下!”蒋清似乎因为刘禅称了他句爱卿,心中也有些激动。

    刘禅看着费力起身的蒋清,接着问道:“蒋爱卿,朕问你,你去羌寨征粮可有此事啊?”

    蒋清低着头,微微的看了眼他的叔父,只见蒋琬微微的点了点头,这才心中定下神来,心想肯定是陛下要赏赐他了,急忙答道:“正是微臣去羌寨征粮的!”

    “哦?”刘禅笑了笑,然后伸手指了指旁边的沈风和大柱道:“那这两位想必爱卿也认识吧?”

    蒋清疑惑的顺着刘禅的手指看去,可当时去征粮的时候羌族那么多人,他又怎么会注意这俩不是女人的男人,所以轻轻的摇了摇道:“臣不认识。”

    “可他们认识爱卿呀!朕还听说爱卿在羌族还损失了三名士兵?”刘禅依旧笑着,似乎是在和蒋清唠家常。

    “啊!”

    本来死的就是三个混混,蒋清本来没有怎么放到心上,可没想到陛下如此关心,心中一阵感动,再看看身前的两人,心想难道是陛下抓住了这两个羌族的人,要严惩,所以让自己来作证。

    再想想刚刚叔父肯定的眼神,再想想陛下对自己亲切的称呼,蒋清越发的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只是他却忘了他的叔父根本就不知道他私自贪污了这么多的粮食。

    蒋清想到这里,再看看对自己如此体贴的陛下,心中又是一阵激动,颤抖着小眼中微微洒出些泪水,道:“还是陛下明察秋毫呀!正是这些大胆的羌人杀了三名士兵,陛下可要为下官做主呀!”

    “你大胆!”刘禅脸色骤然变的冷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蒋清看着刘禅突然变色的脸,愣是张着嘴,乱了神,心中突然像被锥子刺了一下。

    刘禅自然不会在乎发愣的蒋清,一字一句道:“谁让你去羌族收粮的?难道先皇当年不收羌族粮食的律令你忘了?”

    “这。。。。。。”蒋清一时说不出话来,无奈的看了看自己的叔叔。

    “好了陛下,这事就交给臣来处理吧。”

    正在百官交头接耳,大殿上微微骚动的时候,一声平静的声音响起,众百官立刻站直身子,看着前方的诸葛亮,因为刚刚那平静的声音正是从诸葛亮口中发出的。

    “呵呵呵。”刘禅笑了笑,眯着眼睛问道:“朕很想听听相父想怎么处理?是不是要教训蒋爱卿一顿呀?”

    “这。。。。。。”蒋清咧着嘴,看看满脸笑意的陛下,又看看一脸平静的丞相,更是委屈的说不出话来。

    “臣自然会给羌族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诸葛亮依然一副风轻云淡。

    “不必了,还是让朕来给羌族百姓个交代吧。”刘禅盯着诸葛亮,一脸决然的说道。

    诸葛亮抬了抬眼皮,淡淡道:“来人。”

    诸葛亮声音虽然平静,但门前的赵统还是急忙跑了进来。

    “陛下,丞相。”赵统握着手中的短剑,板着脸向两人行了行礼。

    “送陛下回宫。”诸葛亮始终没有再看刘禅,平静说道。

    赵统抬头看了看刘禅,刘禅却是仰头大笑。

    “哈哈哈。”刘禅大笑了几声,接着盯着诸葛亮道:“相父,朕现在还不能回宫,众爱卿是朕的臣子,可羌族的百姓也是朕的臣子,既然朕还是这个皇帝,那朕就要给他们个交代。”

    刘禅说完扭头看着看着赵统道:“赵统,在蒋清家里搜查到什么,给朕报上来,让诸位爱卿都听听。”

    “是!”

    赵统说完从怀中拿出一份竹简,沉声道:“今天臣封陛下之命,在蒋清家搜到粮食三个粮仓,具体数目太多还在清查中,金玉器具五十余件,还有一群反抗的痞子护院,臣已经就地正法,共七十六人。。。。。。”

    刘禅一直眯着眼睛,似乎从那平静的脸上看不到一点变化,而殿上的众大臣却都是交头接耳,对蒋清指指点点。

    蒋清的脸色彻底白了,直直的愣在了殿上,在凉风的吹拂下,头上不停的冒着热汗。

    赵统报完把竹简合好,递到刘禅身前道:“请陛下过目。”

    刘禅伸手接过竹简,看着蒋清道:“蒋爱卿,你还有什么话说?”

    蒋清这才反应过来,张着嘴巴,急忙跪下俯首痛哭道:“臣知错了,臣知错了。”

    “好!”刘禅看着眼前的蒋清道:“认罪就好!拉出去砍了!”

    “慢着!”诸葛亮沉哼一声,“陛下,这事还是让臣来处理吧!”

    “是呀!求陛下开恩,绕过侄儿一命吧!”这时蒋琬也跪了下来,虽然他听到蒋清如此贪婪,心里也十分痛恨,可那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儿。

    “蒋清贪赃枉法,私征粮税,既然他做了就要想好代价!众爱卿不必求情。”刘禅眼泛冷光,一字一句的说道。

    “是!”赵统沉声应了一声。

    “你敢!”诸葛亮这时终于在刘禅坚决的命令下,皱了皱眉。

    “朕怎么不敢!”刘禅同样寸步不让的盯着诸葛亮,然后迈步走到蒋清面前。

    “陛下饶命,叔叔丞相救我!”蒋清还是满脸冷声的不停磕着头求饶。

    刘禅根本不理会蒋清的求饶,伸手抓住蒋清的衣袍,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沉哼一声,直接把蒋清这个胖子提了起来。

    蒋清本能的想去挣扎,可他那庞大的身子却怎么也挣脱不开刘禅那瘦弱的手臂,此时众百官也惊讶的看着刘禅瘦弱的身子居然一只手提起了肥胖的蒋清,尤其是众武官,看着这个年轻而瘦弱的陛下,突然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敬意!

    就在众百官惊讶间,似乎时间也静止了,唯有刘禅另一只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把冷光闪闪的长刀,只见刘禅挥了挥帝袍,突然一道亮光从众百官眼中晃过,还不等众人缓过神来,便听到似乎像削木头的城中声。

    “噗!”

    沉闷的声音响起,蒋清居然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叫,整个身子抽搐着倒了下去,而刘禅的手中却多了一个血淋淋的头颅,一滴滴的鲜血还在从头颅中洋洋洒洒的渗透了大殿上的牛皮地毯。

    “啊!”

    看着刘禅手中拿着的蒋清的头颅,蒋琬直接晕了过去,众文官有的也开始情不自禁的打起了哆嗦,只有另一旁的武官们看着刘禅越来越充满了敬意。

    刘禅提着蒋清的头颅,看着诸葛亮突然轻轻的咬牙笑了笑,“相父,你说阿斗敢不敢?”

    “你!”诸葛亮现在脸上也一阵惨白,看着刘禅竟说不出话来。

    正在这时大殿外想起了嘹亮的吼声。

    “报。。。。。。”

    一名士兵匆匆跑来,道:“永安城陈到将军送来急报!”

    “念!”

    “永安城陈到,希望陛下亲政!”

    众百官一阵哗然,可正在这时,又一士兵匆匆跑来。

    “汉中郡守魏延将军送来急报!”

    “念!”

    “汉中郡守魏延,希望陛下亲政!”

    众百官听着这两封从不同地方却内容一样的急报,再看看眼前这个年轻的陛下和手中的头颅,脸色终于变得苍白。

    这时诸葛亮也终于知道这个陛下的目的了,只是他却万万没想到这个在他眼里只是个孩子的陛下居然有这样的魄力。

    “呵呵呵。”

    诸葛亮微微的抬起头,惨笑了两声,也不理会众人,朗朗跄跄的迈着步子向大殿外走了出去。

    诸葛亮走了,众百官可不敢走,只是脸色苍白的有些发愣,确实发愣,因为今天的事太突然了,尤其是这个他们一直以为是花瓶的陛下,让他们太吃惊了。

    而正在这时从文官列中悄然走出一位年轻的文官,向刘禅拜道:“吾皇圣明,臣也支持陛下亲政!”

    刘禅这才回过头,看着这位文官一眼,虽然他还不认识这个文官,不过今天这个文官居然能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自己,刘禅还是多看了几眼。

    这时愣神的众官员才回过神来,虽然刘禅不认识自认,但众官员可都知道这人是马谡,无不心中暗骂自己不够机灵,这么好的表现的机会居然让马谡抢了。

    众人暗骂归暗骂,可谁也不傻,急忙纷纷向刘禅行礼道:“臣等支持陛下亲政!”

    众官员一声声沉闷的声音响彻了整个皇宫大殿,在这片声音的海洋中刘禅倒变得平静了起来。

    刘禅缓了口气,把蒋清的头颅交到赵统的手中道:“厚葬他!”

    “是!”

    赵统拿起蒋清的头颅,又吩咐众士兵抬起蒋清的尸体,然后又吩咐士兵背起晕过去的蒋琬,退了下去。

    “退朝!”

    这时刘禅再也没有看众百官,手中攥着自己的长刀,向殿外走了出去。

    “退朝。。。。。。”接着黄皓那尖锐的嗓音又奋力的响彻在了整个汉国的皇宫大殿里。。。。。。

    (这章五千多字。。。。。。紧张手指都抽筋了,大家看的爽的话就投朵花吧!碎觉碎觉,都一点了,挥挥)

第114章 为君() 
看着刘禅消失的背影,众百官才慢慢的从这种压抑的气氛中缓过神来。

    本来以为只会像往常一样的朝会,可没想到这个在众人眼中没有一点威慑力的年轻陛下,居然一时间气走了丞相,杀了蒋清,惊晕了丞相的心腹蒋琬。

    “陛下居然把丞相气走了!”

    “这可如何是好,要知道丞相咱们大汉的顶梁柱啊!丞相气走了,咱们大汉以后的处境恐怕更加危险了!”

    “话不可以这么说,刚刚咱们陛下表现的那份坚决,可不像年幼呀!”

    众百官这时又交头接耳的议论了起来,不过议论的都是文官,而武官则不约而同的跟在赵云身后,缓缓的向大殿外走了出去。

    “将军,请留步!”

    赵云刚迈出大殿,身后传来了焦虑的声音,他忍不住扭头看去,只见一位年轻的文官讨好的喊住了自己。

    赵云眉头一皱,道:“幼常有什么事吗?”

    来人正是马谡,自哥哥马良与刘备征伐东吴不幸遇难之后,诸葛亮便命马谡为参军,在自己的丞相府办事。

    马谡少了哥哥马良的成熟与稳重,但那流光溢彩的眼眸中在看向赵云的时候也是闪闪发亮。

    “嘿嘿,子龙将军,能不能借一步说话。”马谡低头笑着向赵云伸了伸手臂,意思他们去旁边说话。

    赵云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和马谡一起来到大殿门口旁边。

    马谡左右看了看没人,小声道:“将军,臣看咱们大汉。。。。。。”

    “咱们大汉怎么?”赵云微微皱眉,瞥了眼马谡。

    “咱们大汉陛下和丞相如果长此这样下去,恐怕。。。。。。”马谡说道这里就没有再说话,而是满眼深意的看了赵云一眼。

    “唉!”赵云仰头叹了口气,他自然知道马谡的意思,当时把禁军令交给陛下是因为他记得当年先皇刘备对自己的恩德,如今刘禅来讨,他自然不能不给,可是他没想到刘禅倒也坚决,握了兵权直接给了丞相个下马威。

    眼下赵云虽然无奈,但毕竟这些事情都发生了,再后悔或者无奈也没有用了,赵云心里自然也清楚,如果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陛下和诸葛丞相再这样闹下去,恐怕到时候这么汉国肯定会四分五裂,再加上南中的乱贼和东吴曹魏的虎视眈眈,灭国也是迟早的事。

    赵云想到这里,心中更加凝重,皱眉看着身旁的马谡,道:“那依幼常的意思该怎么办?”

    马谡眼中闪过一丝流光,低头道:“这两虎相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