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苍穹-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世界找帮手,今天看你强大了,就扶持那家对付你。明天看那家强大了,就再扶持一家去制约那家。英吉利早已是疲以应付。”

    光绪说到这看着满脸惊愕的李鸿章,停了停。光绪知道要给他点时间去想想。

    看着李鸿章很久没有说话。光绪接着说到:“英吉利太远,咱们就说说大清吧。沙俄在远东地区依然想拥有更多的土地。那只能对我大清动手,而英吉利要遏制沙俄的野心,就必须在远东找一个帮手。找我大清当然是最好,但我大清有4万万5千万人口。他们明白等我大清能于沙俄抗衡之时,他们也将失去对我大清的掌控。所以在南面他们放纵法兰西挑衅我大清,东面又扶持ri本制约我大清。使我大清能于沙俄相抗,但又在他们掌握之中。所以只要我们不去激怒他,只要在他们的容忍范围之内,他们就不会发动战争。而且英吉利强大的是海军,路军还不能入朕之眼。这样说李卿可明白。”

    李鸿章跪倒在地:“老臣洋务多年,自以为是大清第一熟知当今之势之人。如今皇上一言如醍醐灌顶。老臣方才明白老臣这许多年不过是白活了。”

    “爱卿过谦了,朕以为。卿当为大清第一能臣。爱卿以夷制夷的策略没错,错的是我们自身还太弱了呀。”

    “皇上以为当今局势,我大清该如何自处?”

    “人口,同样是人口。”

    “人口?这与我大清与西方列强有何关联?”李鸿章不愧是大清第一能臣,转念一想就明白过来:“皇上的意思是――市场?”

    “然也,大清庞大的人口就意味着巨大的市场。这是西方列强谁都留恋的蛋糕。如果这时你将一块大大的蛋糕放在他们面前,他们贪婪的本xing就会因为谁能独吞这块蛋糕而大打出手。这时就是我们渔翁得利之时。让他们为我们建工厂,修铁路。让他们为我们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等我们自身强大起来,我们就能收回如海关等权益。这时我们再发展自己的工农业。如此才能立于世界之林。但在此之前我们要彻底解决我们的心腹大患――ri本。”

    “光绪七年,中ri修好条规换约不到一年,ri本便借口琉球漂流民在台被杀事件悍然出兵进攻台湾,而后,更是吞并我属国琉球。ri本近年来,强兵黩武。在朝鲜更是咄咄逼人,意指我大清呀。臣早已多次上折让军机处提防ri本,可根本无人问津。”

    “卿之所想正是朕之所忧,朕在此问你一句。若清ri开战,你有几成战胜之把握?”

    “ri本不过是一蕞尔小国,区区弹丸之地。我大清国土几十倍于它,财政收入也几十倍于它。北洋水师再老也是亚洲第一之舰队。ri本倘真挥兵前来,我等不过多费手脚,其必败尔。”

    “我大清第一能臣都如此轻视,难怪满朝文武都不当回事。朕断言,如果清ri一但开战,我大清必败。朕问你,ri本每年军费用度是多少,他们有多少军队多少舰船,会如何行事?古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大清能有几人知晓,如何能不够不败呀。”

    “朕来告诉你,ri本每年国库收入的7成到8成都用于军费,光绪十三年,ri本陆军参谋部的小川又次就向他们的天皇上了份折子,名字就叫做清国征讨方略,朕看过。这份方略中连我大清每个省有多少练勇防军、军饷多少、武器装备多寡、舰船多少、炮台几处、弹药多少等等等等。此方略比之朝臣所书之奏折还要明了。只可惜朕一怒之下付之一炬。”

    “皇上,臣虽未能一观,但听皇上所言臣也明白。要写成此一方略所须时ri之长,动用人力之多不可想象。可见ri本对我大清早是蓄谋已久。”

    “最可怕的是ri本在我国细作之多,渗透之深。而你的北洋对此却毫无防备。朕每思虑之处,寒从心起呀。”说完看着李鸿章。

    李鸿章看着光绪死死的盯着自己,一时不知如何回话。

    “前些个ri子,朕让人去了趟天津。你可知此事呀?”

    “臣不知此事。”

    “看来他们干的不错。祁以德带着你的东西进来吧。”

    祁以德抗着炮弹就进来,才放来还没来的及请安,就被李鸿章大喝一声吓着跪倒在地。

    李鸿章看着祁以德带着一颗炮弹进来,吓的连忙挡在光绪身前,指着祁以德喝道:“这是何意?”李鸿章是真吓到了,虽然这有可能是皇上让祁以德带给自己看的,但这必竟是皇宫呀,带把刀进来都是杀头之罪,何况是炮弹。

    光绪笑着说:“这是朕让他带来的。祁以德起来吧,说说你这几天都干了什么。”

    “谢皇上,见过李中堂。七ri前臣奉皇上密令前往天津,其实去了威海。五ri前,臣潜入威海北洋水师基地的弹药库里偷得炮弹五颗。其中三颗如此一般。”说完祁以德拆下弹头,从里面倒出了沙子:“臣一怒之下,将另外两颗炮弹中的沙子装在药包之中,一个放在定远舰弹药库内,另一个放入”

    “不必说了。朕相信中堂大人会找出来的。”光绪打断了祁以德,yin沉着脸看着李鸿章:“如果此是敌人所为,卿以为如何。那样只须要三五个人就能废了大清的北洋水师。”

    李鸿章跪倒在地:“臣死罪。”

    光绪走上前去,扶起李鸿章:“此非卿之罪,而是大清之罪。总以是为天朝上国,不思进取,方才至此呀。朕要你建立du li的安保体系。一月后朕会让人再去一次。不过也许会是旅顺。”

    光绪朝着祁以德摆了摆手,祁以德拿出已经拟好的名单交给李鸿章。光绪说到:“这些个人不用审了,找个借口全部抄家。其所得依旧先放于卿处,朕另有用处。没办法朕穷呀。”

    话音才落,柳眉来报:李莲英朝御书房这边来了。

第十二章 整顿内务() 
光绪一听低声问到:“你们说朕让祁以德离宫这事,太后可知否?”

    李鸿章一听大惊:“皇上,这皇宫之内何事能瞒得过太后。此事定为太后知晓。”

    光绪突然大声骂到:“李鸿章,你就是这么办差的。你当北洋是什么,是你自个的家兵吗?北洋还是不是大清的北洋吗?”

    李鸿章听到光绪如此说话立马跪下:“奴才实在不知呀,定是下面奴才相互勾结。欺上瞒下。奴才管教不严,请皇上责罚。”

    昨ri御膳房之事,还让李莲英心有余悸。虽然皇上帮着自个说话,还让自个牵头去查。可还没开始审呢,寇连材就把人家都给抄完了。人情银子送了一大堆人,每个去抄家的官兵至少都分到了十两银子。寇连材还亲自给他送来了25万银票。可这些个人要怎么处理却没说。这他到是不担心,只是皇上的态度有些摸不清楚。刚好今儿老佛爷让他来给皇上带话,也好趁机问问。

    李莲英离御书房还远着,就听见皇上在大声呵斥着。他连忙加快脚步,只听见:“李鸿章,你也是总督直隶的大清第一重臣,在你的治下竟然发生如此之事。你自个说说,你该当何罪。”

    “奴才认罪,但凭皇上责罚。”

    是李鸿章,李莲英连忙让人通传。

    等李莲英进门还没来的及请安,只见光绪指着一地的沙子和一颗炮弹怒呵:“李谙达,你看看呀。这就是亚洲第一舰队我大清北洋水师的炮弹,里面装的不是火药而是沙子。这样的水师能让朝廷倚为长城?能让老佛爷安心。李鸿章,你是不是都忘了,要是没有老佛爷的鼎力支持,北洋能有今天。而你就是这样报达老佛爷的恩典的?”

    在李莲英看来,光绪正是怒火冲天之时。他在一旁也不知如何去劝解。只见李鸿章深深的低着头:“奴才知罪,奴才知罪。奴才干受任何处罚。”

    “知罪认罚就没事了吗?朕看你是三朝重臣,朕给你一次机会,下次若再有此事,定斩不饶。”光绪深吸了口气,暗想再说下去可就没词了:“等朕请你用膳吗?滚。”

    李莲英看着李鸿章低着头,慢慢的走出御书房。转过头来小心的对光绪说:“皇上息怒,此等之事怕是下面的奴才瞒着他做的。”

    光绪转回身走到龙椅上坐下,用一种无奈的声音说到:“李谙达,要不是朕有此听闻让祁以德去查查,怎能知晓真有此事。若战场之上才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呀。对了,李谙达今儿怎么有时间到朕这来了?”

    李莲英这才跪下给光绪请安:“回皇上,老佛爷让奴才带话给皇上,说:朕上ri理万机就不必每天去请安了。还请皇上保重龙体。”

    “朕知道了,代朕谢老佛爷。李谙达,御膳房之事查的如何?”

    “回皇上,奴才已经在查了。到目前可以确定是御膳房之人相互勾结。”

    光绪走到李莲英蹲下来小声说:“朕要崔玉贵死。”

    李莲英连忙回答说:“奴才已经查实,御膳房假菜之事皆由崔玉贵指使,其它均为同谋。”

    “那李谙达认为这些人该如何处置?”

    “奴才以为,崔玉贵当处以极刑,其它人等一律发配伊犁为奴。”

    “李谙达办事果然妥当,就判崔玉贵处以极刑立刻行刑,其它人等收监吧,待后处置。”

    “喳,奴才还要谢过皇上恩典。”

    “李谙达,你看看,如今这朝廷内外糜烂一片。在外,水师有假炮弹。在内,吃个膳食也有假的。你说说这天下还是真的吗?在外还有个李鸿章多少能办点事。这假炮弹之事朕以为他本不知晓。他回去后定能查出其所以然来。可在内,这内务府也实在不像话朕此刻烦闷不已,朕之心情你可明白?”

    李莲英偷偷看了一眼光绪的表情,躬着身子说道:“还请皇上多保重龙体,奴才看皇上又瘦了些。”什么是政治,不怕做错事,就怕说错话。如今皇上问到这“天下”,这可是他一个内务总管太监能左右之事?

    光绪见李莲英顾左右而言其它,便道:“朕到无事,这内务府朕决意好好整治一番。可是把人都杀了抓了,还有谁来办事,就是老佛爷的园子也要有人修呀。这朝廷内外又会有多少风雨”

    光绪叹了口气:“这内务府之事你李谙达还须为朕分忧呀。”

    李莲英微微一征:“奴才无时无刻都想着能为皇上分忧,可这内务府与奴才的关系皇上也是知道的。奴才实在不方便出面,还请皇上恕罪呀。”

    他能够混到今天的地位绝不是偶然,无论宫中、朝廷还是地方,无论或明或暗,这规矩是不能坏的。这其中的学问他李莲英自然是深谙其道,也拿捏的很准。内务府的那些个摆不上桌面的事情,作为总管太监,李莲英心里清楚明白的很,也没少拿好处。只是他做事向来谨慎小心,只拿自己该拿的那一份,从不多吃多占,毕竟内务府背后牵连的都是些皇亲贵胄,里里外外需要打点应酬的关节太多了,自己多拿一份,自然就会有人少拿一份,得罪人还在其次,坏了规矩以后这宫里就乱了套了。

    “朕的意思是让寇连材出面来办,可朕看寇连材办事还是差些火候。哪些个事该查,哪些个人该抓。这些个事的轻重缓急还想让你给把把关呀。就当是朕给你的差事吧。”

    李莲英一听,这可以说是天大的恩典呀。哪些人要抓,哪些人可以放,到时候还不是自己一句话的事,而这背后的好处和利益更是多了去了。可是皇上为什么要平白给自己这么个天大的人情,李莲英一时间没了主意。

    犹疑了半响,看着光绪还在等他回话,只好小心回话:“皇上的差事奴才敢不尽力,只是奴才一时拿捏不住尺度,不知道办到何程度,怕辜负了皇上的信任”

    “太后曾教诲朕‘朝局以稳为重’,就像是打扫一间已经满是灰尘的房子,总不能一次把所有的家具都扔了吧。水至清则无鱼,一步步来吧,内务府的事还能有谁比你更清楚的是吧?李谙达办事朕还是信的过的。”

    李莲英是宫里的老人了,一听这话就明白了。打扫房子先求表面光,至于底下看不见的那就‘一步步来’,也就是说先放一放。但今天的事情搞得李莲英既茫然又惶恐,低着头说不出话来。

    话说到这似乎已经说明白了。光绪想的是,通过这次清查内务府让寇连材和祁以德把自己的人安排进去,不求到处都是自己人,最起码身边人要可靠。二则宫中将会空出大量位置,让朝廷内外的人都盯着这宫中来,给军校前期建设少些羁绊。当然‘钱’一事是什么时候都少不了的。反正自己也没有打算真闹出多在动静,倒不如卖个人情给李莲英。崔玉贵一死,李莲英得了好处,这样一来,自己想办些事情,慈禧那边就不担心有人打自己的小报告了。稳住了李莲英将来还有大用呢。

    光绪微微一笑:“跪安吧。”

    李莲英回到慈宁宫,立刻向慈禧报告他在养心殿看到的一切。

    “这么说皇上可是动了真气了。也是这也太不像话了。要是真打起战来还能了得。是该好好敲打敲打。”慈禧端起手边的香茗浅尝了一口,心中思绪万千。回想光绪最近所做的一系列事情,真可谓滴水不漏。所有事情有理有据,让人找不到借口,看来得多留个心眼了:“小李子,传哀家意旨,让礼亲王世铎进宫。”

第十三章 暗流涌动() 
自从光绪病好之后,朝局可谓一夕三变。

    先是传出皇上与太后亲如母子,已经让大臣们百思不解。

    然后朝堂上的一番话,让各位大臣在写奏折时由以前简单的几页纸变成了厚厚的一打。凡是要写上人名的不得不慎之又慎,如今局势谁不是上下其手的捞钱,真心办事的还有多少。没事还好,有事万一皇上如朝堂上所说依折子上的人来定罪,这个上折子的再没事,还不是得顶个保举不利之责。

    接下来更是让人应接不暇。新军统制人选上,皇上一怒之下亲领新军,更是直接将孙家鼐革职,孙家鼐可是帝师呀,说革就革了,还给扔出了宫,如今可是颜面扫地。新军一事众大臣集体失声。

    可没想才到夜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