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苍穹- 第4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贵国还打算坚持吗?”欧格纳的问话有两层意思,一则是问这种战局下贵国会选择和谈停战吗?其实要问的是对俄国的领土要求还打算坚待吗?

    唐绍仪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继续假设道:“我国海军军工能力主要还是集中在沿海一带,所以渤海湾是我海军最后的泊地。而贵国必然要强行突入渤海湾,不然只要拖下,我国便可以无穷尽的造出新式战舰与贵国打消耗战。中国离英国太远了,英国不可能消耗的起,所以贵国只能强攻渤海湾,而我国最后的海军必然选择死守。于是贵国海军在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攻入渤海湾,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大型舰支的建造能力。自此我国已经没有了海上与贵国的作战力量。”

    “那么,然后呢?”欧格纳显的饶有兴趣,他认为这也许是一个了解中国战略布置的机会。

    然后?唐绍仪在心里鄙视欧格纳,中国会给你们然后的机会吗?知道为什么大战之后的中国不建造大型战舰而海军居然没有反对的原因吗?那是因为我们在建潜艇!有潜艇协助防守的渤海湾还是你们能攻进去的吗?好吧,即使最终还是被你突破,我国还有一条长江你们当摆设呀。水面舰只你们可以拦的住,潜艇你们能拦住?我国在鄱阳湖、洞庭湖及长江沿岸在建四个潜艇基地和若干潜艇造船厂的事,老子会告诉你?

    见唐绍仪没有说话,欧格纳反到是调侃的问道:“唐大人无话可说了吗?

    “哦,不是。我在想,战争进行到这一步,我想一年的时间该有了吧。”

    欧格纳想了想,虽然他不明白唐绍仪为什么突然这样说,但最后他还是点了点头:“估计差不多,唐大人认为一年后已经失去海军的中国,还有办法能威胁到英国的远征舰队?”

    “这个真没有。我只是在想,舰炮的射程有限的,而且军舰是开不上陆地的。那么,一年的时间应该够我国陆军席卷整个印度了吧。”

    蹭的一下,欧格纳感觉全身的血液冲进了大脑。他忘了,中国还是一个陆地大国。中国海军是比不上英国,但中国陆军的强悍却在中俄战争中展现了出来,欧格纳不认为凭借印度那些殖民军能抵挡的了中**队的进攻。如果要从本土调集军队见鬼,英国在六年前对仅有十万人口的布尔人发动了第二次布尔战争,战争持续了三年多,英国先后投入四十多万兵力,还没能把布尔人收拾下来。虽然最后还是逼迫布尔人签订了有利于英国的条约,但在军事上英国还是被打回了原地。而在这场战争中,向布尔人提供了大量武器和物资的国家,虽然没有证据,但欧格纳相信最大的嫌疑,或者说就是中国。就凭英国陆军这样的战斗力还想跟中国打陆地战,欧格纳想想都感觉害怕。

    欧格纳还没有说话,唐绍仪又说了:“中国利益全部丢失,印度利益全部丢失,而南洋诸岛却属于荷兰和西班牙。对英国来说这样一场毫无利益的战争,我想贵国国会首先就不会同意吧。”说完,唐绍仪笑了。

    没错,英国国会跟本不会同意发动这样的战争。“我国可以对中国关闭苏伊士运河,我想这个国会会同意的。”这也许是欧格纳最后的杀手锏。

    “世界很大,不是哪一个国家能独占的。欧洲对中国没有吸引力,欧洲市场对中国更没有吸引力。中国本土和东南亚市场中国都满足不了,哪有空管欧洲市场,欧洲才多少人。再说,我们还有远东铁路呢,俄国的失败已经无可避免,如果这时我国愿意以提供贷款,释放忠诚于尼古拉二世的被俘虏士兵,来换取我国货车过境俄国,我相信沙皇陛下不会拒绝这送上门的蛋糕吧。至于关闭苏伊士运河,欧格纳先生,您认为这能对中国能有多大影响呢?”唐绍仪很奇怪的问道。

    英国之所能以制衡世界,靠的就是强大的海军控制了世界所有海上要道,只要英国切断这些地方的交通,其它国家的商品要向远处运输就只能改道,而这么一来运费的急剧上升将导致产品的滞销,从而影响一国的经济。然而这些方法只对欧美各国有效,因为世界最大产品倾销地就是远东这个人口密集的地区,他们将产品向远东地区倾销时都需要经过这些地方比如苏伊士运河。但中国不用,南中国海可是在中国的完全控制下,南洋诸岛的往来不受外国威胁。而中国商品连国内的需求还满足不了,更别提刚刚还打下了西北这片土地。中国跟本不在乎欧洲市场,反到是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和几乎可以忽略的运输成本,到是让欧洲各国的轻工业产品的远东市场份额在快速缩水。

    当军事和经济两大手段都无法有效制衡中国时,而和中国开战明显更不符合英国的利益,这时的欧格纳彻底无话可说了。他沉思良久之后说道:“看来我没有拒绝的理由。就贵国的底线问题,我会向国会说明的。”

    “欧格纳先生,我想你理解错了。这是皇上的底线,不是我国的底线。”说完唐绍仪随手拿起一支笔在地图上加了一笔:“如果谈来谈去最后以皇上划定的底线结速谈判,那岂不是显示我等做臣子的无能。”

    欧格纳伸头一看,地图上原本由李明在阿克纠宾斯克至阿特劳之间那条近似的红色直线之外,唐绍仪画了一个小小的拱起。如果说真能达成地图红线所画,那加一个拱起也不是问题。欧格纳没有任何表示,只是点了点头说:“贵国的要求我知道了。”

    第二天中俄两国的谈判依然休会中。只是英国内阁大臣却关起门来开了一整天的会,谁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反到是唐绍仪与德国代表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才到午饭时间,中德两国主达成了关于中国装甲车的出售协议。德国以每辆85万龙元的价格从中国采购一千辆装甲车,再以五万元每台的价格从中国采购一千套无线电台。还是以老规矩,当最后一个产品交付后德国将自动获得生产专利。

    消息传出,德国代表前脚才出门,后脚法国代表就登门拜访。没办法,自从中国向世界演示飞艇的作战能力后,加上德国从中国购买了大量飞艇,其军官还接受了中国的实战训练。等这些军官们回国后,德国空军就要正式组建。当初没有向中国购买飞艇的法国就深刻,就感觉到来自德国的压力了。这次,法国人不想再在陆军装备上再次输给德国人。

    “我国之所以向德国出售装甲车,那是德国同样向我国开放镜片加工技术。而贵国什么都没有。”唐绍仪很遗憾的向法国代表表达中国的态度。

    就在法国代表也很纠结之时,唐绍仪话题一转:“要不这样吧,贵国的成套设备制造能力还是很优秀的,尤其是在造船行业。要不你们便宜的点,这样我也好向国内交代嘛。”

    10月3日下午,中法两国达成贸易合同,中国以德国同样的价格购买一千辆装甲车。但对于无线电台的出售,却因为有欧洲的科学家在法国注册了无线电专利的原因,遇到了法律的问题而中断,不过这是法国的问题。随后的两天里,唐绍仪与各国代表不断会晤,分别与意奥等国达成了不少商业合作。以至于各国记者们纷纷质疑唐绍仪来欧洲到是来干什么的。

    不过在中国的主动调解和让步情况下,法国于4日终于确认向俄国提供贷款,随后法德意等国也纷纷伸出援助的手以提供贷款或其它方式向俄国提供帮助。不过给予俄国最直接帮助的却是中国,中国将释放忠于沙皇的战俘虏并提供足够的轻武器和相应物资以便于镇压俄国国内暴动,单是这一条就足以让尼古拉二世陛下低下他那高傲的头颅,最终还是同意用中国货车过境俄国的方式换来忠于自己的武装力量。

    10月6日,中俄两国在英法德美意等多国的见证下,再次坐下来谈判。有了之前多日的往来的沟通成绩,谈判进行的很顺利:中俄两国达成以阿特劳、阿克纠宾斯克、库斯塔奈、库尔干以及东经65度线和乌拉尔山为大致走向的中俄两国新国界。不过因为时间进入深冬不利于行军,所以中**队撤军时间推迟到明年4月开春之后。对于战争赔款事宜,唐绍仪仅提出一百万英镑的象征性赔款要求。得到大量贷款的谢尔盖?维特连向国内请示的意思都没用当场就答应下来。

    朴茨茅斯10月6日晚、北京10月7日清晨,中国全权代表外交部长唐绍仪、俄国全权代表财政部长谢尔盖?维特,双方友好的签订了中俄朴茨茅斯和约。随后这个消息顺利电话电报线路传遍了整个世界,全世界终于松了口气,战争终于结束了,世界将迎来了一个没有战争的年份。

    可没人知道,当天尼古拉二世彻夜未眠,他砸烂了全部的花瓶,俄国再次沦为欧洲国家,俄国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土地,数百年来斯拉夫祖先向东开拓的土地在他手里丢的一干二净,再也无力向东扩张。

    而对于世界而言,朴茨茅斯条约也等于承认中国正式成为了亚洲霸主,从而昭示这个属于列强的世界俱乐部里迎来了一个新的、属于黄色人种的成员。

    而此时的泰山之巅,迎着朝阳的李明向上天宣告了这个消息,中国终于收复了失地。这场旷世大战如同一场春雨般洗去了所有中国人心中的阴霾,正如皇上在泰山之巅所说的那样: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一个亚洲国家战胜了一个欧洲国家,而且是一个大帝国。这对整个亚洲产生了令人振奋的影响。它向诸殖民地民族的千百万人表明,欧洲的统治者并不是神圣的、命中注定的。自征服者时代以来,白人第一次被正面打败,全球所有的非白人民族都充满了令人激动的希望。它也向整个东亚、东南亚宣布,中国这个曾经的老大帝国,依然是这片土地的老大――神圣而不可动摇。(。)

第四百三十五章 关住美国() 
朴茨茅斯和约的签订,意味着中国终于可以平起平做的与欧洲列强坐下来商谈国际事务,这对于白种人至上思想的欧洲列强们多少是个冲击。

    俄国是战败国,军事失利加上国内动乱,让他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德国统一的太晚,等德国开始向外扩张时海外殖民地已经被老牌帝国大部被瓜分一空,只有那些没人要的地方德国才为显示自己的存在给予占领,事实上受英法等国的挤压算是有力难施。

    法国在远东仅有一个从中国手里抢来的安南殖民地,只是法国在安南的军事实力也就只能维持现有的统治而已,更重要的是德国却是法国本土最大的威胁,对于安南法国只能有心无力。不过俄国的战败对法国来说到是一件好事,失去西伯利亚的俄国只能把目光重新放在欧洲,这能有效的牵制德国。

    意大利和两奥有些窃喜,他们不仅能获得中国的定单,而且对两奥而言,虚弱的俄国再也无力对他们发动新的领土战争。

    英国是最郁闷的,曾经为了确保印度和中国南方的利益,他们默许中国的崛起,以期望中国能成为抵挡俄国南侵的脚步,所以中国在南洋一连串的动作英国保持着退让。没想到这根本就是放虎归山,中国以一战定西伯利亚和西北诸地,让英国看到了他们在远东出现一个可以和英国相抗衡的国家,这让世界霸主的英国在远东的地位直线下降,在欧洲英国不仅有法国这个宿敌更有德国咄咄逼人,在美洲美国也在企图挑战英国的地位。中国的崛起似乎是这一切不顺的开始,而且他们发现,除了战争他们还拿这个中国真没太多的办法,而且即使是战争也不能彻底解决中国问题。这让英国很难受。

    美国则是所有国家中最纠结的。作为后起之秀的美国最希望的是能与欧洲各国平等对话,可整个欧洲都视美国为暴发户从而低看一眼,所以美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可谓不惜余力。满世界借钱、满世界投资,前期是有一定的效果,但自从向中国投资开始,一切都变了。

    美国第一笔资金投向中国东北铁路建设,没想到铁路刚建好中日之间就爆发了战争,大量的基础设施被破坏,战后不得不追加投资。随后中俄战争、第二次中日战争和中国内战,依照铁路建设协议中战争期间中国政府是免费使用铁路的条例,让美国损失巨大。虽然利润依然非厚,但和最初的设想却差了很远。如今十年期已到,美国已经不能从这条铁路上获得足够的利益了。视南美为自己后花园的美国为了抢夺南美市场从而爆发了美西战争,却没想让中国又先下手为强的抢走了吕宋,还被西班牙打了一闷棍。一个古巴也楞是让美国打了两年多还只能算是勉强打了下来,如今古巴各地反美势力层出不穷,让美国疲于应付。向南美的渗透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中国的廉价商品让美国失去了大量的市场。美国这才发现,他们与西班牙的战争却让中国获得的最大的利益。欧洲美国插不上手,非洲也是欧洲在主导,亚洲除了欠了美国钱的日本外,其它地方也没美国什么事,而且在日本的市场或官方,中国也在有意无意的排挤的美国。至于东南亚,那就根本就是中国说了算的地方。美国庞大的制造能力不仅没有为美国换来丰厚的利润,反而成了美国的累赘。

    中俄之间的战争不出意外的爆发了,东西方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谁都估计需要进行很长时间。美国上下本还指望着能大发战争财,却没想战争出乎意料的快,不一到年就结束了。眼看着战争财发不了,美国商人把目光投向了战后的西伯利亚和中东这片开阔的中国新领土。中国不会让这么大片土地荒废,而中国没有足够的工业能力去开发这些地方,美国以为只要自己的价钱合适,这些地方的开发必然会落在美国人头上。却没想到的是,中国公开要俄国皇室向中国皇室投降的行为,引发欧洲各国皇室的不满,纷纷向中国施加压力,这时美国还打算好心调停纷争。没想到不等美国出马,中国就立马软了下来,大量的开发与商业合作纷纷与欧洲各国答成意向,等美国反应过来再找中国政府时,中国政府却告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