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苍穹- 第4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抗,这对于体格彪悍、兵力众多、处于防御地位的俄军来说。依然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只是这种说法如同大海的浪花一样,只是短暂的闪烁。因为各国高级军事指挥官都认为,自己的军队在这样高强度的炮击下崩溃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就如同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一样。中国在17日发起的特罗伊茨科耶争夺战中遭遇到巨大的阻力,俄军顽强的抵抗让中国人的推进变的极为缓慢,其间俄军还打出多次反击收复部分阵地。这铁一般的事实似乎证明了步兵才是战争中最后决定性的力量,顽强的俄军让世人看到了俄国依然有最终胜利的可能。

    就在世界舆论再一次倒向俄国之时。21日中俄两国骑兵以共计七万人的规模在埃别伊特湖北岸发生的正面碰撞被载入史册,所有人都无法想象七万骑兵同时厮杀是怎样的一个混乱和庞大的场面。但得知率领中国骑兵获得最后胜的中国骑兵司令是那个曾经纵横欧洲大地的成吉思汗的后裔时,欧洲就有部分报社将“****”二字再次印在报纸上。但世界各国政府却没有对此表述意见,他们只是将目光放在鄂木斯克,等待最后的结果。

    但谁能想的到,仅仅只是一晚上,曾经在特罗伊茨科耶小镇上顽强阻击过中**队的俄军,却在短短的一个晚上最丢掉了经营良久的鄂木斯克核心主阵地,这个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23日中**队发起了最后的总攻,俄军在意料之中开始了全面溃败。事实不容质疑,只是没有得到详细战事经过让世界各国陷入到迷茫之中,是什么让顽强的俄军突然变的如此不堪一击?

    各**事专家都是紧张分析着原因,唯独沙皇尼古拉二世认为是指挥官无能、士兵废物,他们丢掉了沙皇俄国的荣耀、他们抛弃了斯拉夫人的尊严,所以伟大的沙皇陛下将要严厉处罚这些战败的将军和士兵,但英明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给他们一个赎罪的机会,那就是击败中国。除非他们能打败中**队,否则战后一定将他们全部斩首。只是尼古拉二世不知道的是。从鄂木斯克溃败的俄军丢掉全部的重武器,而中国的骑兵、装甲部队、各中国藩属****却如同狼一样无所不在。他们紧随着溃败的俄军前进,将那些落后的俄军全部屠杀一空。于是大部分士兵为了跑的更快连枪支这些轻武器都丢的一干二净。

    也许尼古拉二世也认为这些军队不足以抵挡中**队,也许尼古拉二世接受了众臣的建议。于是无所不能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要打到北京城,于是下令再次向全国征召一百万军队。

    世界哗然,俄国疯了吗?

    消息传到北京,中华帝国皇帝却在朝会上冷笑道:“既然俄国想打,那就打下去吧。”当天朝会结束。中国政府下达召集令,同样在国内再次征召一百万军队进入战场。

    世界哗然,中国人也疯了吗?

    不管世界各国如何看待,中俄两国的确开始了各自的征军计划。但相对于行政效率缓慢,三天后依然没有集结起一支部队的俄国,中国第一支在北京完成集结的预备一师装车发往西伯利亚。同时各省各府的兵力正在高速集结当中,相信一个月内这一百万预备军队可以全部开赴战场。这时世界各国才想来,相对于仅有六千万人口的俄国来说,近五亿人口的中国集结一百万军队实在的太容易了。

    中俄战事看样子要越打越大,中俄双方都放言要在对方的首都进行自己的阅兵式。与此同时。从鄂木斯克出发的中**队依然在日夜不停的进攻当中,而俄军溃败也依然没有转好的迹象。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不认为俄国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于是英美法意等国纷纷对中国进行交涉希望能调停中俄战事。就连一向暗地里支持中国的德国也派遣公使,明言不希望中**队进入包括叶卡捷琳堡等俄国传统区域。

    可以理解,虽然德国与俄国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德国也希望俄国能彻底死去好解决自己可能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但俄国必竟同属于白人国家,即使要俄国死,德国人也希望是死在白人的手里。这是属于白种人的荣耀,所以在面对于外来黄种人时,白人依然结成了有效的同盟。

    然而面对来自几乎全世界外交压力下的中国。开出了天文般的赔偿要求,这当然不会被满足。于是恼羞成怒的中国皇帝宣布要远征俄国?!

    在欧洲人看来,中国是一个绝对的君主至上的国家。朝会上皇帝刚刚宣布远征俄国的旨意后,自廖内海战后修整两个多月的中国海军再次集结起来。廖内海战时从俄国手里俘虏的大量军舰经修复能够重新编入海军作战序列的只剩下十八艘。包括鹰号、亚力山大三世号、奥斯里雅比亚号、纳瓦林号、胜利号等五艘战列舰,以及迪亚娜号、维诺克号、金刚石号、亚速号等七艘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其它军舰要么拆下零件用于修复其它舰支,要么拆下火炮改为货船,或者实在无用就拆了卖废铁。这十八艘军舰和原中国海军海瑞、建安、建威组成远征舰队,就像中国政府宣布的那样,中国要在波罗的海设立军港。

    舰队远征俄国。最近的距离自然是走印度洋过地中海。然而英国首相亚瑟?贝尔福将中国驻英公使递上的,中国远征舰队借道地中海和英吉利海峡的申请书,看都不看一眼就一巴掌拍到地上,然后用刚刚学会的中文咆哮着说道:“门都没有。”

    英国的反对就能难倒伟大的中华帝国皇帝陛下吗?当然不能!当天中国皇帝传旨远征舰队:舰队横渡太平洋,绕行南美后从北至南穿过整个大西洋,再从北方绕过英国进入北海最后杀进波罗的海。6月30日,中国远征舰队从旅顺港誓师出发。此时不同于俄国远征中国,因为此时的俄国已经没有海军力量了。距离不再是问题,即使中国用一年的时间来航行,俄国也无法组成舰队来应敌。

    “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中俄两国的这场战争已经让人看不懂了。他们所能做的就是用“两个疯子的战争”来形容这场东西方中俄这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定会咬钩的诱饵() 
“该死的,该死的,居然开着我国的军舰来进攻我国,这群东方的异教徒真该死。,。”圣彼得堡奢华的皇宫内,尼古拉二世不满的咆哮着:“维特,你的钱筹备好了吗?”

    谢尔盖﹒维特,俄国的财政部长。在面对咆哮中的皇帝他依然显的平静如常:“陛下,法国方面原则上同是提供贷款,但具体的细节还是商讨中,贷款还没到位。英意德等国还是交涉当中。”

    “哦――见鬼。中国人都要打过来,你居然告诉我连造军舰的钱都没有?”自从廖内海战之后,雄心勃勃的尼古拉二世再次提出打造二十艘一等战列舰和二十艘二等战列舰的新海军计划。但国家经济凋零,叛乱份子鼓动人民罢工罢市,更让俄国经济雪上加霜。俄国只能满世界去找贷款,到目前为止有消息的只有法国。

    “陛下,即使贷款到位也无法立刻开造军舰。因为按陛下要求的那种类似中国白起级战列舰,我国的船坞根本造不了,需要等船坞扩建之后才能进行。”

    “那就先建造超海级二等战列舰。去告诉法国佬,让他们立刻先支会心付一亿卢布,不然我立刻于德国结盟。”尼古拉二世不是傻瓜,他立刻用德国去威胁法国提供贷款。

    维特暗自叹了口气,他本想用船坞太小来劝进陛下暂缓海军计划。但眼前的陛下却急不可奈的要恢复海军,到不是陛下对大海如何热衷,而是他担忧失去了战舰和舰炮。会让那些叛徒的气焰更加嚣张,才会显的如此心急。但作为俄国的财政大臣。维特却不得不为整个国家经济考虑。所以维特决定还是实话实说好了:“尊敬的陛下,即使贷款到位那也需要优先用于维持财政稳定的。如果再不尽快稳定国内,恐怕会殃及国家破产!其次这笔资金还需要支付陛下的百万扩军计划,所以暂时无力支付海军的恢复计划。”

    “难道你要看着中国人的军舰在我国的海域的耀武扬威吗?”尼古拉二世脸上一幅要生吞活剥维特的模样。

    “陛下,我国根本没有新式战列舰的技术,甚至连船坞都没有扩大,而且根据我国与法国之间的秘密协议,只要法国第一艘新式孤拔级战列舰开建后,就会将技术转交给俄国,那样就可以拥有真正的新式战列舰了。而陛下只需要再等一年。这一年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扩大船坞。至于中国人的舰队,陛下您跟本无需担心。即使我国愿意出让港口给中国人,您认为英国人会同意吗?”

    尼古拉二世神情一晃,顿时开悟:“维特你很好,是帝国的忠臣。你说的很对,伟大的俄国代表白人向低等的黄种人宣战,如今黄皮猪居然敢打到欧洲来。”尼古拉二世开心的朝他的外交大臣兰斯多而弗说道:“在这个关键的时期,英法德等国需要我们站在一起,他们应该将军舰送给俄国用于抵抗东方的黄皮猪。兰斯多而弗。你去告诉他们,他们甚至应该派舰队加入伟大的俄**海军中来。”

    兰斯多而弗苦着脸下去了,维特也终于松了口气。沙皇陛下总算不再强求将贷款用于海军建设,那作为财政部长的维特就有足够的资金来移定国家经济。如今国内叛乱分子已经公开进行各种刺杀行动。虽然沙皇陛下在3月3日颁布布雷金诏书,准许成立咨政团体、包容各种宗教、开放语言自由、以及减少农民赎回农地的费用。然而在社会主义人士的抵制下,改革进程几乎陷入停止。加上与中国的战争面临全面失败的局势。国内动乱加巨。维特曾向沙皇陛下建议成立国家杜马,来缓和国内局势。然而沙皇陛下不思稳定国内却意图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寄希望于最终能战胜中国来转移国内矛盾。如果能够成功当然是可行的,可如今的战局糜烂而国家想要再次征召军队都只能靠从国外贷款来进行。这样的经济形式。怎么可能将战争进行下去?

    对于俄国的新要求,英法等国自然当他是放屁,然而中国远征俄国的舰队却不得不重视起来。这是一支多达二十一艘主力战舰的舰队,放在欧洲是一股能左右地主势力的舰队。然而欧洲各国还在讨论对策之时,中国远征舰队出发三天后的7月3日,中国加派战列舰海宁号,重巡宁海、济海二舰并入远征舰队。又二天后的7月5日,中国再次加派防护巡洋舰海天号与快速驱逐舰听风、观海三舰。这使得中国远征舰队规模达到七艘战列舰,十二艘巡洋舰和八艘驱逐舰。这样一支舰队进入欧洲,必然扰动欧洲局势,尤其是英国受到的压力最大。

    “必需阻止他们。”英国首相亚瑟?贝尔福定下了基调。

    英国人却找不到可是阻止中国人远征俄国的借口。必竟先是俄国去打的中国,难道还不许人家反击回来?再说中国舰队一路走的都是公海。遥远的距离是补给最大的困难,但中国不是俄国,中国政府早在一个月前就与南美各国答成了协议,以高于市价一成的价格向各国采购大量的燃煤和食物。当时谁也不知道中国政府这样做的原因,但中国远征舰队出发时所有人也反应过来了。中国政府早在舰队出发前就做好了各项准备,而不是向中国政府宣称的那样,只是中国在得不到赔偿后恼羞成怒的要自己去取。

    英国可以借着自己在南美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外交的方式让这些国家停止向中国舰队提供补给。但合同的神圣性是在世界也是通用的,中国可以以各国违法合同为由用舰炮威胁各国交出物资,如果交不出来,以中国的性格他们肯定会发起攻击。再说。如今的中国海运业极为强大,海上每十艘万吨巨轮就有四艘是中国的。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多。对中国关闭苏伊士运河,迫迫使中国的运输船队绕行南美也是办法之一。但大家都相信。英国政府敢关闭苏伊士运河,中国政府就敢封锁马六甲海峡和整个香港。只要中国政府铁了心要远征俄国,以中国比俄国还要充足的海上运输力量就足以保证远征舰队所需。

    想要阻止中国远征舰队进入欧洲,除非直接派舰队阻拦。有人相信,以中国目前的局势绝对不敢跟英国发生直接冲突。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以中国人那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的行为方式来看,一但真的发生交火这后果怎么处理,要知道这次中国远征舰队司令就是当初那个冲击马六甲的李亮。虽说这种可能性不大,但要是万一发生呢?难道要让英国向中国宣战?!远征中国海军部估计要获得全面胜利。需要动用英国全部舰队的一半力量,而且只能保证海战的胜利,至于陆地战,英国陆军部闭口不谈,因为中**队的总人数比英国的人口还多。

    “我怀疑我们考虑错了方向。中国远征舰队可能只是为了转移所有人视线的东西,中国人真正的目的其实是这里。”原英国驻华公使,现在的英国远东事务总顾问欧格纳在沉默了大半个月后,在国会会议上将他的手指重重的点在中俄两国正在交战的秋明一带。

    欧格纳的言论往往能影响英国政府在对华事务上的决策,然而在中国派出远征舰队后却突然一言不发。他一直在思考。一向注意利益的中国皇帝为什么会干出远征这种靡费之举,而他的大臣们却连丝毫劝阻都没有。欧格纳相信这里面一定隐藏着阴谋,所以他在没有发现个这阴谋前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直到昨天他看到一份报纸,报纸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用一句话报道了一则新闻:中**队正在向秋明和库尔干发起攻击。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中**队将占领这两个地方。

    看着满堂等待他解释的国会议员,欧格纳不急不慢的说道:“请大家很不要急。听我说完一个故事。中国有一个传统的习惯,每到清明时节中国皇帝需要亲自下地劳动。皇帝耕田皇子播种,而皇后也需要亲自养蚕织布。以表示对衣食这两种与生活密不可分的事务的重视。中国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中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