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苍穹- 第3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度喏一声退至一旁,到是西安知府拱手奏道:“老爷不知,自从皇上取消人头税后,其实民间农民日子就好过多了。朝廷征收的农税是按田亩计算,一般的小户农民并没有多少地,家中妻女耕种一年总有剩余,如果一家中再有一位当兵,兵饷可是每月合5两银子的20块钱,二个月的饷银让三口之家省吃简用就够用一年的了。即使家中无人参军,农闲之时也可以到工地上做工或者进工厂工作,也可以获得一份可观的收入。交通也越来越方便,地方的货物也能运到外地获利,这收入也多了起来。这些年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说到底还是托皇上的福呀――”

    西安知府笑呵呵的还在等皇上夸奖几句,他瞟了皇上一眼却吓了一跳,因为他看到的不是皇上笑呵呵的神情。

    李明黑着一张脸,这时他才突然明白过来为什么这些年大臣们总不肯对陆军进行大规模的扩军,跟本的原因就是军饷过高。这还是普能士兵的收入,那军官岂不是更高?如今大清本土加上兰芳琉球这些藩属国,总共有军队一百三十多万人。虽说朝鲜兰芳两处的军队不需要朝廷提供军饷,还要提供装备呀。除去这两处也还有军队八十多万,那岂不是每年光军饷就将近两个亿。加上训练、伙食,新建营房、武器弹药补充光陆军一年不得花进去五个亿呀。再加上海军这个吞金兽,还有空军以及军工研发等等难怪北进这样事关国朝兴衰的军事行动。也仅仅动用二十三万人。这让去年一年才收到四十个亿的岁入的李明吓出一身冷汗。可细想一下又好像不对,如果按这种算法,一年的军事开支连维持军队都略显不够。于是李明转而看着严复等待详细说明。

    严复言道:“老爷无需过虑。首先所有藩属国的军队都由自己国家出饷,即使由朝廷提供的枪弹也是按成本价买给各藩属国。其次军中将士军饷并完全一致,能拿到20元的只有主力野战部队的三十万人,地方驻守部队一个月只有13元,而作为二线预备队的武警为10元。必竟野战部队需要随时开赴战场,只有开赴战场之后才能拿到20元的月饷。否则,即使在占领军驻守也仅仅提高3元而已。”

    哦――李明点了点头。这么说就能理解了。李明眉头却皱的更紧了,只是自己为什么不知道?

    “老爷,这些事件兵部每月都有呈报。老爷为何不知?”在旁边的严复看到了皇上的疑虑,于是反问道。

    “哦哦,没注意。”李明有些尴尬。兵部月报却实有关于开支一项,可李明总是看一眼支出大项,详细的数据做皇帝的哪有时间去一条条的看。原来朝廷穷开销大,李明光想着到哪去搞钱,还好自己这帮班底都算尽心。不过以后需要再仔细一点了。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可不是这么说:“这不是有你们在嘛,我拿稳个大数上不错,小数自然就由你们处理。要是这种小事要我亲自过问。那要你们何用?”

    皇上这话代表着一种信任,于是大家全都乐呵呵笑了起来。阳光再次出现了,众人自然玩性更盛。可上香中有一位女子引起了李明的注意。

    到不她穿着长相如何突出。而是她的行为让李明诧异。她先是为军中的夫君求了一卦,是上上签。按理说拿到这样一支卦象的人一般都会喜色颜开。然而这位女子却依然脸带阴沉再求一卦。却求的是菩萨不要变卦。这种求卦的行为让李明极为好奇,这样的卦也是能求的?好奇之下李明想知道这女子为何这样求卦。

    西安知府在皇上的示意下亲自上去拦住正要离去的主仆三人。向她们表明官府的身份带近前问话。

    “民女李氏,见过各位老爷,民女是为在军中的未婚夫君求签,可每次求的都是上签却见军饷不见人,所以再求一卦求菩萨不要变卦。民女听说西安大雁塔的签最为灵验,故从山东过来求上一签。”

    “山东!”李明很吃惊,虽说火车已经通到西安,也不至于大老远的跑来就为求一卦吧?不过可见这女子对未婚夫君爱意之深,李明便问道:“你那未婚夫是何人,在下在军人也颇有些关系,也许能帮你打听一二。”

    “真的吗?那就有劳这位老爷了。家夫吴佩孚,民女只知道他原是第八师的一个营长。”

    “啥?吴佩孚?”听到这个消息李明比李氏更想知道这人的下落,所以立刻回头下令:“杨度,发报兵部查找吴佩孚下落,一有消息立刻来报。”

    杨度喏了一声后转身而去。李氏见眼前这位老爷竟能直接联系上兵部,自然也是多翻拜谢。等杨度不仅找到吴佩孚的下落,还把他的档案也要了过来,两下一应证,这些年吴佩孚的动向就清楚了。

    吴佩孚,山东蓬莱人。1892年年仅18岁就参加新军,因训练成绩优秀担任第一师一团的一个排长。参于第一师在北畏子对日军的围歼战后率部增援田庄台,战役中表现突出提拔为连长。奉天之战时因留守丰台大营而未参加,战后因军队重组调任第八师为营长参加了远征日本。回国休假后升任团长,如今第八师正在伊尔库茨克外围进行封锁。而他在18岁参军前家中本娶一女王氏,后病逝。于是在远征日本后休假探亲之时,家中再为他定亲李氏。可吴佩孚心里还念着王氏于是不告而别,然后就再无音讯。不过档案里写的是――未婚。

    “他还活着,而且活的很好,现在已经是上校团长。不过现在北地执行军务暂时无法返回。”

    李氏突然泪流满面:“妾身就知道他还活着,可他为什么不给家里来封信。父亲说他已经死了非逼着妾身要嫁给他人,难道妾身就真的这么让他讨厌吗?”

    “将军难免阵前亡,如果你铁了心要嫁给他,我可以保下这桩婚事。不过你也许还要再等一年。”在得到李氏肯定的回答后,李明吩咐道:“去个人陪李氏一同回家告诉他父亲一声,然后带进京交给皇后。北地战事结束只要吴佩孚不死,朕亲自为他们证婚。”

    李氏之事自然由其它人去办,只是记忆中吴佩孚好像身体不好并无子嗣,这仗过后让医生好好检查一下。李明很高兴,如今无意找到一个吴佩孚,那其它的北洋一系的将领呢?比如中国士官三杰中的民国第一兵家的蒋方震蒋百里在哪,蔡锷和张孝准现在在哪里?比如收复外蒙古的徐树峥在哪?比如孙传芳等还没及进入李明眼中的北洋二十四位上将的其它几位呢?虽然很多人的名字李明已经不记得了,但把所有还记得人先让兵部找找看嘛。

    皇帝动动嘴,下官跑断腿。好在现在战事基本是停止状态,兵部可以抽掉足够的人手来查找皇上所需要的信息。李明在还闲逛,大部分人就有了消息。如蒋方震在今年以皇家军事学院第一名身份毕业,现在参谋本部任作战实习参谋。如同历史上同样的排名,同期毕业的第二名蔡锷和第三名张孝准目前在聂士成军中任实习连长,在对俄反击战中均有过人表现等等。虽然很多人还名不见经传一时无法查找,但这并不影响中**队的军官队伍越来越强大的事实。

    李明挥动着电报对众人说道:“看,中**事,后继有人了。”(。。)

第三百八十四章 疯狗舰队() 
黄帝,少典与附宝之子,以姬为姓,有土德之瑞,尊称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载:“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后在涿鹿大战战败蚩尤,天下景从。改大荒为华夏,发明了轩冕以定仪制,作干支制以乐器,还发明了沿用至今的计时历法。后世均称其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作为继明朝之后再兴的汉人皇帝祭祀先祖黄帝,整在朝廷可以说是废尽了心力。礼部按古礼定制了一套祭祀黄帝的礼仪,而且满朝大臣还非常认可。从西安到黄帝陵将近200公里,坐马车还每日只能走50里,据说这是古礼所定。摆着皇帝的架式累也就算了,虽说现在的东风牌汽车时速也就50公里,开车四个小时就能到不好吗,非要坐马车在路上晃荡四天无不无聊,这让李明很不习惯。终于在李明的争取下,大臣们向皇帝妥协了。

    公元1904年10月16日,新朝摆开皇帝仪仗,行大驾卤簿。从曲江行宫一路北上,过渭水之后撤仪仗装车快马行进至黄帝陵近前驻跸。10月17日正好也是重阳节,钟鼓丝乐不断。大驾卤簿从行营而出朝黄帝陵而去。整个行程中闪光灯不断,二十台摄像机带了整整五卡车的胶片将连续不断在各个方位摄影。要将这次大祭祀完整的记录下来。

    李明站在黄帝石像下仰望这位始祖盈盈下拜,是他为中华文明订定了基调。是他开创了世界史上唯一一个延绵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有过灿烂的辉煌,再疲弱也屹立不倒。今天,自己终于可以向始祖上表,中华文明再会再次辉煌。

    整个仪式盛大而恢宏,其规模比满清祭天的仪式还要庞大。共动用仪物器具多达300余件,随行侍从3000余人,侍卫和外围驻军加在一起过万人。旌旗铺满了整个山头遮蔽了阳光,浩浩荡荡的人群延绵数十里。

    外国记者无不感叹到:看到中国这样的仪式让人想到欧洲好像还在原始社会一样。

    英国女王是最讨厌看到甚至是听到中国皇帝搞庆典,因为每一次盛大的仪式都让这七大洋的主人感到面上无光。最羡慕的是德皇威廉二世。他已经很多年没出动过仪仗队了,主要他怕丢人。可是在他的大臣们坚决反对下,自己的仪仗队还只能是那可怜的模样。唯有尼古拉二世在咆哮:中国这是在炫耀,让远东舰队去踢这些东方黄皮猪的屁股。可尼古拉二世不知道,他的远征舰队才出港口就遇了上大麻烦。

    自打10月15日从利耶帕亚启程后,俄国舰队内部就弥漫着一种怪异的气氛,这支舰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谣言市场,不知从何而来的谣言,在所有舰只和官兵之间传播。其内容的荒诞程度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

    中国工业起步太晚,大型工业产品还无法与欧洲竞争,所以中国在经济布局上就侧重于茶叶、丝绸、瓷器之类传统的农副轻工业产品和橡胶之类的原料类产品。就在俄国远征舰队出发前的一个月,刚好有一支多达十艘装满这些产品的中国船队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可不知道是怎么传的。就是这支船队传到俄国远征舰队里就传成了是中国的鱼雷艇或者驱逐舰群,他们将埋伏在丹麦海峡或者是埋伏在北欧的其他什么地方等着他们去送死。总之,无所不能的、恐怖的中国舰队不会让他们出波罗的海。至于中国舰队还在远东都没有开始集结这个事实,或者是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相信。总之,舰队上下的气氛就是恐怖。或者说极端的恐怖。

    中国海军此时还在为如何抵挡俄国远征舰队而愁眉苦脸,甚至将派至印度洋打击海盗的兰芳舰队都撤回南海,而俄国人却认为中国舰队竟然已经埋伏在丹麦海峡?消息传来,整个中**事指挥层全部抓狂,中国海军进入印度洋都费了老大的功夫,英国人会同意中国舰队进入大西洋?别说是驱逐舰了,就是在货船上安个速射炮也不可能让你过苏伊士运河呀。实在无法理解俄国人想法的中国指挥层都在抓耳挠腮时,当看到中情局长周勤依然面色如常后才明白过来。俄国人害怕是好事,至少中国海军将士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变的平静了许多。

    其实恐惧心理对统帅不是什么坏事,虽说恐惧心理不是成为统帅的必要条件,但这种心理往往能激发出统帅灵感或者说是第六感,借着这种感觉充分地估计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做好应变的准备。只是优秀的统帅能够成功地掩饰内心其实超人一倍的恐惧感,从而激励或者说忽悠部下去战斗,反过来说不能够掩饰自己的恐惧心理的统帅就是最糟糕的统帅,很不幸罗杰斯特温斯基就是一个不能掩饰恐惧感的人。

    罗杰斯特温斯基中将的害怕不亚于舰队里的任何人,只是他认为每一艘船都有可能是中国的驱逐舰或者鱼雷艇,因此他下达的命令是:“睡觉不准脱衣,所有主炮副炮全部脱去炮衣,实弹上膛,瞄准每一艘靠近的船。”

    因为波罗的海是内海,丹麦、瑞典、芬兰、德国、英国等沿岸国家的各种船只在穿梭不停,当然也包括进行商贸的中国货船,而每一艘船只都可能是来毁灭这么一支大舰队的中国小驱逐舰。不停的瞄准不停的作业让整个俄国舰队上下神经高度集中,而积累起来的恐怖和疲劳终于爆发了。

    就在俄国舰队通过丹麦海峡时。不远处正在等待的大量货船中的一艘中国货船突然的加速,却引发俄国舰队的炮击。虽然只打出一发炮弹也没有命中任何船支,但让所有货船顿时如鸟兽散。最后抵港的货船纷纷指责罗杰斯特温斯基为疯子:难道他没有看到中国货船是在向远离的方向加速吗?

    罗杰斯特温斯基不以为然,他很满意舰队这样的状态。驶出波罗的海以后,舰队经过北海。北海是一个大渔场,十月又是捕鱼的黄金季节,北海渔场挤满了渔船,而每一艘新出现的渔船都会让俄罗斯驱逐舰像抽疯一样地突然兴奋起来。10月21日晚上,俄罗斯舰队经过多戈浅滩。北海这种浅滩不少,都是鱼类生息的好地方。这时由于机械故障而落在了后面的工作船堪察加号突然发出了一份无线电报:“遭到日本驱逐舰袭击”。罗杰斯特温斯基立即询问:“速报告敌舰数量以及方位”。堪察加号的回答让整个舰队都倒抽一口冷气:“八艘,从所有方位”。顿时所有舰只都打开了探照灯乱照,在探照灯的照射之下,只见确实有一群小船的影子,一直是实弹上膛的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