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苍穹- 第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越来越多的本地人找不到工作,美国排华法案顺势出台。

    排华法案对华人而言却实是当头一棒,为美国付出良多的华人只能在夹缝中生存。然而吃苦耐劳的华人依然顽强的活了下来,他们从事着自认为高人一等的白人不愿意从事的工作,承担起社会最脏最累的基础工作。正因为华人的基础作用,所以美国排华法案只是剥夺了华人作为国民的社会资源,实际并没有限制华人进出美国。

    华人来到美国跟本的原因还是为了逼开国内动荡的局势。随着大清稳定了内外局势,随着大清进入大开发时期,随着大清道路建设的提速,已经有很多经验丰富的华人在朝廷感召下回国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这次加拿大西部的大开发。已经从美国抽走了十多万华人,以至于美国西部很多州开始限制华人离开。不仅如此,在美最大的华人组织洪门除了将西部的华工派到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外。已经开始将东部华工组织起来派去加拿大和墨西哥。因为布莱克在墨西哥帕丘卡东岸也发现了一个油田。

    美国政府却对此忧心忡忡,他们已经习惯压榨华人。习惯趾高气扬的指挥华人。可突然发现没几个华人可供他们压榨也没几个华人听他们指挥后,他们便发现不习惯了。至少他们现在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谁来疏通下水道?

    对在美国的黑人与墨西哥人来说。华人的离开是件事好,因为他们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但美国人更不习惯了。华人一天就能通好的下水道,在黑人与墨西哥人手里搞了三天还没通完。黑人还好些,墨西哥人可不华人愿意逆来顺受,他们与白人已经发生过多次了。开始怀念华人好处的美国政府开始与大清驻美公使钟文耀、美洲巡回大使欧阳庚还有洪门大佬司徒美堂协商提高华人待遇等挽留华人的方案。

    其实不用美国政府来提,各地工厂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华人的薪资待遇了。然而在与美国政府协商时第一个提出来的方案就是要求美国取消排华法案,这让美国政府很是揪心。取消吧,搞的好像美国政府向清国妥协一样。不取消吧,越来越多华人的离开确实对美国社会产生的一定的消极影响。至少连同家属总计离开超过的五十万华人,也是很大的消费群体。而且即便是留在美国的华人也很大一部分进入华人开设的工厂里工作。美国国会在激励讨论后决定,可以放宽对华人的限制,增加收入并提供基础的社会保障,但排华法案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取消的。

    华人一向是言出必行的,协议才达成,各地招聘华人的广告就开始撤了下来,其根本原因只是因为前期进入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华工已接近饱和状态了,再向这些地方输出劳力只会扰乱当地的就业市场。

    司徒美堂愤怒的摔掉了手里的茶杯:“一群自以为是的白人。把我们华人都猪猡一样看待吗?”还是没能让美国政府取消对华人歧视的排华法案,司徒美堂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说到底还是中国不够强大呀。能达到目前这个结果。其实我已经很满意了,至少美国认可了如唐人街这样的华人聚集区。” 欧阳庚长叹一气。作为多年的大清驻美公使,华人的惨状早就看的麻木的,能多争取一些他就很满意了。

    “既然谈判不能让美国取消排华法案,那就等将来把炮弹砸到华盛顿再让他们来跟我们谈。”钟文耀一脸的怒火。

    “钟大人也不怕说话闪了舌头。”司徒美堂怒视着钟文耀,心想皇上怎么把这么一个楞头青派出国当使节,这不是要给咱华人丢的嘛:“美国离中国可是隔着一个太平洋,坐船都得两个月呀。你这大炮够的着吗?”

    “司徒前辈这话可说不到晚生头上,这可是晚生出门前皇上亲口说的。”钟文耀嘿嘿一笑低声说道:“咱们华人最大的弊病就是不够团结,所以才会被洋人分而治之。这次向加拿大的墨西哥派出华工就是咱旅美华人第一次团结起来。您老看看,这美国不就紧张了?所以皇上才不断强调华人要团结团结,只要华人能团结起来,以世界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咱们用的着怕谁?”

    司徒美堂点点头,深以为然。

    进入加拿大的华工待遇就比美国好多了,在华人大量进入加拿之前,大清驻加拿大公使就开始于加拿大政府进行了多次关于华人在加拿大待遇问题的谈判,在得到加拿大多项平等对待劳工的承诺后。大量华工有组织的进入加拿大,也因为大量华工的进入,加拿大西部开始呈现蓬勃生机。

    也因为加拿大西部的大开发,让世界把眼光从阿拉斯加移走。通过华人在阿拉斯加密集采矿,虽然产量所有下降,但至少又能多采几年的黄金。然而世人都盯着加拿大西部的财富。没有一个注意到布莱克矿业公司的分布。从温哥华朝东北一线、乔治王子城一带,整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南中部都分布着布莱克矿业的矿厂或是工厂。而这些工厂几乎全是旅美华工。

    这是光绪故意安排的。利用先知先觉的优势,提前侵吞加拿大的资源。省得被美国佬拿走。所以这些地方几乎是破坏性的开采,只要不死华人,怎么出矿快怎么来。换个名头、换个包装就往国内运。顺便在美国通住阿拉斯加的中间插入二颗钉子,尽可能延缓从美国通往阿拉斯加铁路的修通。

    中国是资源需求大户,在加拿大西部开采出来的资源很大一部分是卖给中国的。为了能更好的盘活西部经济,加拿大政府已经开始修建由乔治王子城到鲁珀特王子港的铁路,只要铁路建好,就能更多的出口资源也能更好的建设西部地区。

    火车有庞大的运载能力,有着很高的速度。铁路的出现能加快两地物资的流通,能够快速互通的两地就可以在资源和产品交换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财富。更可以利用铁路高速大运载能力的特点,让铁路这头的兵力很快出现在铁路那头。只要能保证铁路通畅,中国可以在三天之内从广东调兵到哈尔滨。这样就只需要将先头部队安排到位,后续兵力也只需要安排在铁路线上就可能很快补充到前线。

    所以列强都在不惜代价建设铁路,铁路铺设到哪里,就意味着他们的军队能到哪里,也就意味着他们势力能延伸到哪里。铁路是国家战略构想实现的最好工具,这就是铁路的魅力,这就是铁路的价值。

    俄国要修远东铁路就是为了入侵中国东北做准备,因为铁路可以最快的时间里调集最多的兵力进入远东。德国一直想修建从德国至奥斯曼中东地区的铁路,也是为了利用铁路直接把手伸进埃及乃至苏伊士运河,打破英国的战略封锁。这就是后世中国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时印度为什么要举国担忧,就是担心中国突然调集大军进入西藏而入侵印度。以至于印度不得不向中印边境调集大军,以备万一!

    所以在温哥华与乔治王子城之间故意散播勘探不到资源的消息,就是要让这一片地方荒芜化。只要从美国本土通往阿拉斯加的铁路晚一天修通,加拿大西部的资源开采出来也无法为美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铁路就如同海上的战列舰一样,所有明白这个道理的国家无不对别国铁路建设加以关注。就如同清俄签订了远东铁路修建协议后,英国人忧心忡忡一样。因为他们愿意为一条铁路而发动战争。

    当然铁路也是双向通车的,修通铁路的两国到是谁顺着铁路入侵谁,就由军队的实力来决定了。

    “你们看出来没有,皇上对美国可谓戒备深严。可老夫实在想不通,美国离大清可是隔着一个太平洋,现在与大清也算和睦相处,互通有无。到是对咄咄逼人的英国,皇上却毫不在意,这是何道理?”李鸿章想破了脑袋也不明白,从阿拉斯加偷盗黄金,再到插手巴拿马运河,最后拉拢美国华人来搅动整个北美西部。至少美国现在表现出来的还是很和善的,大清最需要的各种设备也多采购至美国。为何凡是涉及到美国的事,皇上宁可不利已也要坑美国一下?

    李相的这个问题没人能够回答,唯有参谋总长王士珍回去仔细研究过地图后很谨慎的说道:“也许是美国的地理位置太好吧。整个美洲大陆,南美分裂成无数小国家,其影响力很难走出南美。而北美三大国中的墨西哥也就跟朝鲜一个水平。加拿大虽然地方大,但地理位置过于靠北,人口数量必然受限,在全球会有一些影响力但决对不大。只有美国,有足够大的土地和足够的人口,气候适宜资源丰富,更有两洋天险为屏障。美国只需要维持一支不大的陆军用来应对美洲局势,其它的资源可以全部投入海军建设。相比之下的欧洲,列强纷争。英国表面上看是很强大,殖民地遍布全球。一但欧洲发现内乱,英国势力必然要从全球收回以保证本土安全,因为距离的原因无论法德俄,甚至是西班牙都有可能直接威胁英国本土。而美国只要有强大的海军可以封锁两洋保证本土安全,在没有击败美国海军之前,任何军队都无法投入美国作战。这种优势比大清更加明显,更何况美国现在已经有足够的工业能力更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也许这就是皇上所担心的吧。”

    “王总长所言甚是。皇上眼光长远自是我等臣子所不及,既然皇上有此担忧而战略也有此可能,那就对美国都上点心。不过,现在对大清而言最大的威胁还是俄国。我们先把目光放到俄国上来吧。”(。。)

第三百六十章 军备竞赛() 
战列舰,以大口径舰炮为主要武器,具有很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和较强的突击威力,承担远洋作战任务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在飞机还没有出现的年代里,战列舰是海上战斗的中坚力量,它是海洋世界的霸主,独领蓝色。

    战列舰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的最庞大、最复杂的武器系统,巨舰大炮从来都是一个国家技术和财力的象征。战列舰是这个时代唯一具备远程打击手段的战略武器平台,黑洞洞的炮口内蕴藏着毁灭的力量。战列舰是海上移动的要塞,强大的火力和厚实装甲赋予了他们是决定海战胜负的关键。战列舰庞大的身躯和狰狞的炮管,让他们天生就有一种强列的威压。舰炮射程之内就他们的领海,他们所到之处就如同君王般的屹立着,谁要敢抢夺他们的领海,他们就会用最猛烈的炮火摧毁一切来犯之敌。

    这就是战列舰,威力无比也蛮横无理。所有向往能在大海上有一席之地的国家,都少不了战列舰这样一件强大的武器。尤其是一艘各方向性能全面超越各国现有战列舰的新式战列舰,即使你只造一艘,即使你只把他停在海港,那都是实实在在的力量。因为你能造的出一艘就意味着你能造出十艘、二十艘。

    所以拥有一艘自己建造的战列舰无比重要,这不仅标志着你的工业能力达到了世界高级水平,更意味着你有了可以挑战地区乃至全球霸主地位的权利。

    走出黄土地,走向深蓝色的海洋。这不仅是身为皇帝的光绪的理想。也是光绪朝上上下下所有臣工们的理想。我们不认为自己比洋人笨,我们比洋人更勤劳更能吃苦更擅长学习。为什么我们不能走向深蓝?

    1902年10月30日,北风萧瑟。但整个葫芦岛造船厂所有的人却心如烈火。封闭了一年半的工厂打开了久闭的大门。大清第一艘国产战列舰在拖船的牵引下缓缓离开船坞。

    看着高耸的舰桥,抚摸着狰狞的炮塔,光绪的内心的激动的。从光绪十八年起开始外派留洋工人,从货船到邮轮,从700吨的驱逐舰到一万一千吨的重巡洋舰。八年的努力,八年的付出,终于换来了今天这艘战列舰的下水。

    标准排水量一万三千吨/满载一万五千吨,长128米、宽25米、吃水7。8米,在舰体中轴线上两前两后背负式结构安装着四座40l/305mm舰炮展示着他的武力。14门75mm速射炮保护战舰不受鱼雷的袭击。舷侧带170mm,甲板80mm,炮塔254mm的厚实装甲有效的保护着舰体可以承受自身发出的炮弹袭击。煤、油混合锅炉组能让第三代反式蒸汽涡轮机提供二万马力的动力带动2轴2桨推动舰体最高以19节的航速前进。

    是的,除了火炮外,这艘战列舰相比英国最新的快速级还有一定的差距,必竟大清没有英国数百年来的海军经验积累。能在短短的八年后就拥有自行建造战列舰的能力,这已经让光绪很满意了。至少我们可以大声的向世界宣布,这艘战列舰上,大到舰炮小到螺丝。每一样都是大清自己国产的――

    正如光绪将这艘战列舰命名为基础号一样,这艘就是大清开始自行建造主力战舰的基础。在大清本土、在琉球、在台湾,为下一批新战舰准备的船坞已经建好,高大的水压机、各类龙门机床。堆满仓库的钢锭、如山的燃煤、满满的油槽,五年里所做的一切都为新战舰的建造和使用做好的准备。只要基础号完成海试,只要基础号完成受弹测试。所有测试结果都将进一步完善已经在图纸上的新战舰。然后就是全力建造新战舰来击退来自西方的挑战,去奠定中华真正崛起的基础。

    “三分之一全速。右满舵――”海军总司令吴德仁亲自下达了启动基础号的命令。

    蒸汽通过阀门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带动蒸汽涡轮机开始旋转。桨叶搅动起海水。让停止的战舰越来越快。

    “右满舵――”当基础号行驶到最快的19。2节时,吴德仁下达了急速转向的命令。随着基础号在海面上划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线,基础号各项海上测试开始。面对着靶舰的基础号八门主炮同开火,巨大的后坐力直接将舰体平移数米。在各观测手提供数据的计算下,调整后的炮口准确的命中了八千米外的靶舰

    “主轴过热,只能达到设计要求的九成。请求减速。”

    “紧固出现异常,一处通风管道出现松动。重新加固后排除异常。”

    “锅炉正常,各控制阀门正常,汽轮机运转正常。没有出现异常噪音。”

    “舰体结构未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