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苍穹-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荣光声情并茂的讲述了技术能力不足会对军队建设以至于对国家安全带来多么不利的影响。要知道呀,整个大清所有主战的海军舰支,没有一艘是大清自制的。英国人只是不再向大清出售军舰。就导致整个大清面对新组建的日本舰队手足无措。如今海军正在改装所有小型快速船支,就是要在舰首安装足够的炸药,葫芦岛造船厂甚至在秘密研制一种小型快速撞击船。为的就是一但大清海军主战舰支全部战沉后,用这些快速小舰来撞击日舰,以保卫本土。这是海军能想出来的最后不让天下百姓再经历战火的唯一办法,海军已经选出了敢死队员,就连海军吴司令都已经做好了亲自驾驶最后一艘撞击舰进行最后一次攻击的准备了。

    朝廷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是要打算用将士的命来换呀。南洋华人鼻子一酸,纷纷表态说他们回南洋后立刻将家中子弟派来祖国出力。不仅如此。南洋华人还信誓旦旦的表示他们将联络所有海外华人组织,只要朝廷开出所需设备清单,他们将动用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将设备给运回来。

    张之洞代表皇上代表朝廷对南洋华人表示感谢。同时也请海外华人保重,因为每一个华人都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力量。军工生产依然有很多机密是南洋华人不能知道的,他们也能理解。但普通民用产品的工厂和一般商业厂矿如大生制衣厂、顺风物流天津分部这里面却是可以详细了解的地方。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制衣厂都是布尘飞扬、工人们穿着粘满灰尘的衣服穿梭在凌乱的厂房内。但进入大生制衣厂后。这里的一切完全改变了所有人的看法。明亮的厂门内是穿着统一的工人、摆放整齐的设备、规划清楚的物料区。厂房内的每一个角落都被黄线分割出来,每一块区域都挂着的牌牌上清清楚楚的写明了这个地方是做什么用的。

    “各位父老乡亲请看这里。每一台加工设备后面都有安装一台反向的风扇,就是为了及时的将切割布料时产生的线尘给吸出去。洋人来参观时认为这些完全没有必要,而事实上在安装这些设备前,每个月都会因为工人生病请假或是耽误的时间,远远比这些设备值钱的多。京城大医馆的金大廷大夫告诉我们说,造成工人生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线尘被吸到肚子里。虽然每个工人都有带口罩,但口罩还是不够密封。还有些人因为热甚至不带。”做为大生制衣厂厂长的马小六为前来参观的南洋华人介绍着厂子里的情况:“厂子里的一切其实都是皇上的意思。皇上每年都会来巡视一次,这些就是皇上看到工人经常生病特意安排的。”

    曾经因为收受贿赂而差点被开除的马小六。最终因为皇上怜惜其才而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皇上曾在全厂大会上说过:没本事可以学,再没本事扫地总还是可以吧。但德行败坏就没救了,做为皇室企业不能容许有一颗老鼠屎在里面。现在想想当初冒风险才收那十两银子实在不值得,现在自己一个月的薪金就是40块也相当于十两银子,而且厂子里的人看病也是不要钱的。这么好的待遇到哪里去找,没看见外面想进来上班的人都挤破头了。也正是因为自己有着不光彩的过去,所以他才要做的更加光明正大。什么巡府知县的想把家人给安排进来,干不好的一样开除,自己也不归这些官老爷管,想要开除他必需要皇上点头才算。

    说到厂子里的大小事务,马小六那是自信满满。虽说主意都是皇上出的,但真正要把他落到实处还不都是自己的功劳。在给南洋华人解说厂子里生产的过程时,马小六说道:“洋人的流水线生产其实算不了什么,早在先秦之时我中国就已经有了流水线生产法,只是后来遗失了。但如何将生产效率提到最高,就需要对每一个生产工位详细调查了解后才能得出最优方案,而这才是咱们大生制衣厂的最高机密。诸位父老都是中国人,这对大家自然没有秘密,但这种好法子可不能让洋鬼子知道了,尤其是该死的英国佬。”

    看着马小六咬牙切齿的模样,在场众人皆是哈哈大笑。在参观工艺工程部时,马小六可是好好表述了一个他的功劳。这里就是当他听说皇上在太平洋货运搞了一个航线规划部并大见成效后,他认为海上航运可以规划。那厂子里的生产应当也能规划一下。所以他就写信给皇上说他也想搞一下生产规划,所以半年后就有了这里。

    “你能直接写信给皇上?”李关山瞪大了眼睛惊讶的问马小六。在李关山看来,马小六无官无职的平头百姓能写信给皇上。这简直不可思议。

    “当然能呀,虽说我只是一个小百姓,可咱管的可是皇上的厂子。就向是洋行的经理写信给洋人的总经理一样。皇上说了,我就是皇室企业的一个分厂的经理,写信给总经理说说自己的想法很正常嘛。后来家父听说我写信给皇上,还打了我一顿。说什么皇上九五之尊哪是咱们小老百姓能说的上话的。”马小六哈哈一笑:“结果宫中侍卫真的把皇上回信带过来,家父却说得见天子之亲笔书信这得他们老马家祖坟那得浓烟滚滚几百年。还不让动把信给供了起来。害的我只能半夜偷偷爬起来看”

    南洋华人纷纷大笑起来,原来现在的皇上并不是他们心所想象的那个座在高高朝堂上、面无表情、只会发号施令的皇帝。如今的这位皇上,是一个真正在为国谋划、脚踏实地的皇帝。从参观的无论是军工厂还是皇室工厂。无论是工厂模式还是管理办法,这里面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那个学贯中西、思想倍出的帝王。这些模式办法从最早的大生制衣厂开始传了出去,国内的工厂主们派出前住大生制衣厂学习的心腹,就在南洋华人们参观大生制衣厂的这两天内就碰到了三波。他们甚至在顺风物流天津分部还碰到了前来学习的洋人。

    南洋华人们没有直接进京。他们从天津又坐船到了旅顺。当工人抱怨龙吟号舰体上巨大的裂口难以修复,当船坞管理员抱怨朝廷没有拨足维修费后,南洋华人大肚的承担了这笔费用。

    南洋华人坐上火车,顺着奉旅线北上。他们在凌厉的寒风中,他们踏着厚厚的冰雪,在田庄台祭拜了为国战死的亡灵。

    在奉天,亚洲最大的钢铁集团――亚洲矿业总经理张謇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当矿石变成通红的铁水流进模具内,当巨大的锻压机将钢锭压成铁饼时。当一块块钢板被切割成钢板被装上火车时,张謇这才告诉他们。这些都将运到葫芦岛、运到旅顺、运到南江的造船厂里。在那里,这些钢板会被组装成一艘艘的战舰去巡视海岸。通红的铁水不仅映红了南洋华人的脸,映红了南洋华人的心。曾经那个柔弱的祖国开始奋发图强,向已经远去的列强们迈开大步飞奔追赶上去。

    葫芦岛造船厂可能是南洋华人唯一到了门口却进不去的地方。这里戒备森严,因为这里正在建造对付日本舰队最后的法宝――撞击驱逐舰。厚重的铁门将这里隔开成了两个世界,这里只能进不能出。所有材料设备全部停放在指定地点,然后被架在墙那头的吊车给吊进去。就算是普能日用品也不例外。为了保密,所有的工人除了签订保密协议外,还不能外出。南洋华人不知道是的是,在这里面工作的人被要求在舰船与敌人开战前是不能离开这里的,这也是为工人们好,因为这里面的机密一但被泄露,那将会死很多人。

    南洋华人并不介意,最少看到了朝廷正在努力想办法保家卫国。能自由进出厂区的只有寥寥数人,这里面就包括原大清海军司令、现葫芦岛造船厂厂长――吴德仁。南洋华人很多人对皇上如此贬低一位功臣忿忿不平,但没有人声称要进京面圣为他讨回公道。那是因为吴德仁实在是自找的。

    朝廷不拨付军舰维修费用,你好好的跟户部交涉,用得着去绑架户部侍郎林启兆吗?逼得人家签发了维修费又如何?结果还不是钱没拿到官也丢了。对于别人的惋惜声吴德仁到是一脸的不在乎,小酒喝着、牛皮吹着,场面到是热闹。做为知道情人的李关山知道,其实是皇上不放心新军舰的效果,让他这个海军司令亲自盯着。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掩饰真正的目的。李关山甚至怀疑过,这里面是不是真的在建撞击驱逐舰。

    南洋华人在东北转了一围,看见了大清最先进的工业能力,时间也过了将近一个月,在京城他们依然受到热情的欢迎。他们在京师大学堂发表演说,浓浓的思想之情和爱国之心深深的感染了每一位学子。他们在紫光阁内与皇上饮宴,当皇上问及他们的感受时,除了祖国的热情更多的是深深的担忧。

    大清所从事的大部分都是最基础的加工工作,要么就是没有多少利润的农业产品。重工业一时办法还要依靠洋人就不说了,但轻工业的最终产品如成衣等等,除了大生制衣厂外大部分还是垄断在洋人工厂手里。这不是好现象,因为他们利用中国的原材料和人力却赚走了中国人的血汗钱。长久以往就很危险了,南洋华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为南洋华人就是这么干的,所以他们最终掌握了南洋经济。

    光绪皱着眉头,其实他也明白,但短时间没有办法。能养活越来越多没地的人就不错了。李关山淡淡一笑,这不是问题。

    比光绪更激动的是刚刚回国的唐绍仪,几天的秘密商议后,一个旁大的宣传计划新鲜出炉。在文人的操笔下,一篇篇文章贯以各种名目被刊登在各大报纸上。

    清荷之战后,大清国库大大的增收,做为朝廷就更有底气发展基础工业和修建更多的铁路公路,有朝廷的定单那地方工厂自然也会赚的盆满钵满,如此一来工人也就有更多收入也有了更多的消费能力。这又带动了消费品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这一切又会给国家多交税。国家税多了又能反过来建更多的铁路、公路,这又刺激工厂扩建扩招。国家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当中。

    当时务报公开宣传这种观点之后,立马引来社会各界的同声喝彩。无数篇支持这个观点的文章在大清各大报纸上发表,于是借着这鼓东风时务报推出了一个新口号――用国货,强国防。(。。)

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巡的目的() 
也许对于其它国家来说,近几年的大清的风光无限的。整个世界上还在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地方都在远东,清日、清俄、清荷三场战争清国都是参于国,清国也还都是战胜国。尤其是不久的时间后,清国和日本还要爆发一场规模更大宏大的战争,这就对清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很大的隐患。好处是,洋人都不看好第二次清日战争中的清国,所以货物的价格都偏低。洋人拼命的往远东运送货物,就是想趁着第二次清日战事之前,能赚多少就赚多少。如此一来,整个大清的各类物资就丰富起来,有了丰富的物资,各项基础建设也得已快速推进。

    但最大的麻烦却来自对工业的布局。因为国家现有各项工业设设施七成全部集中在沿海城市,二成集中在长江黄河等大江两岸,这些地方全部都在舰炮的射程之内。也就是说,一但海军战败,国家所有工业设施可能在一夜之间全部被敌人摧毁,那么刚刚步入工业化进程的中国,又将“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个弊病光绪明白,严复、唐绍仪等人也上过折子,就连李鸿章等老臣,面对即将到来的日本舰队也是忧心忡忡。但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出更大改变,因为这完全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在国家交通网络不发达的时期,只能将这些工业全部放在交通条件更好的地区,一来可以大量节省运输费用,二来这些地方无论人力的丰富程度。还是人力的素质都更好一些。

    也因此,为了保证国内经济平衡发展、抵御外敌,就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而一支强大的军队。需要更加强大的国家经济来支撑。而要发展国家经济,就需要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这样一来投向军队建设的资金就会减少。而减少了军队的投入就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来保证国家能平稳的发展经济。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问题。而事实上是,为了给国家发展经济留出更多的资金,陆军已经停止扩编。

    但是,军队不仅仅只是一个只有投入没有收获的的单位,清日战争中军队为国家赚取了二亿三千万两白银的赔款。清俄战争虽然没有获得赔款但却得到了三万多免费的劳力。要知道生活在冰天雪地的俄国人比起中国人来说更有力气也更加能够吃苦耐劳。即使是清荷战争没有收到多少赔款,但从南洋掠夺来的财富包括从英国手里搞回来的贵金属也价值近二亿两白银。

    日本的赔款早就用的一干二净,南洋抢回来的钱现在还不敢用。阿拉斯加的黄金更是不能泄露的秘密,所以国内想要发展经济就只能靠贷款。要发展工业,就必然要有大量的基础加工设备,所以贷款的大部分又用来购买西方各国的设备。设备需要经过制造运输再安装才能使用。而再等到培训工人后生产出产品需要的时间却也很长。结果,唐绍仪求爹爹告奶奶要来的贷款真正能投进国内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为了摆脱国内在采购设备上的损失,光绪提出设备国产化的要求,并设立奖励基金。对于那些优先生产出国内需求量最大和朝廷需要的设备或产品提供了高额的奖金。

    在天津第一机车厂,当蒸汽机轰鸣着吐着黑烟,当曲轴带动车轮碾压过铁轨接头的缝隙发出规律的撞击声,当火车头以高速开向厂区并缓缓停下后。机车厂的厂长与技术人员高兴的宣布,第一台全国产化火车头一次性通过测试。这列火车头按照正常火车头一样拉着一列火车。刚刚从广州返回天津,一路上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可是第一次试制呀,尤其是车头内安装的往复式蒸汽机,这是在德国工程师的指导下厂子里生产出来的第一台蒸汽机。第一次生产,第一次测试就能一次成功。就连德国工程师都为中国人的成绩给惊呆了,要知道生产这列火车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