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苍穹-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刚刚出发才过了二个小时,寿山就收到了另一封加密电报。对马大捷,全歼俄远东舰队。看到电报的寿山当时就高兴的大叫起来。无线电还是绝密,除了通信兵以外知道无线电秘密的只有少将以上级别的军官,连普通团长都不知道,就连德国教官所在的两江部队任何时候都不能动用。对马海战的结果还不能宣布,不然人家会问,为什么海战才结束,远隔千里外的你们是如何知道的。要知道,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大英帝国,在舰队抵达港口之前谁都不知道结果。

    “每人只带一天的口粮和二个基数的弹药,除迫击炮和手榴弹以外,抛弃一切一个人无法携带的重装备,明天清晨必须赶到奉天城下。”海军大捷给了寿山无比的信心,只要第八师能坚守奉天城等到自己的到来,俄国的失败的命运也就可以预计了。为此。寿山连多余的粮食都不要了。

    这种由皇上命名为迫击炮的火炮,是一种从炮口装弹,以曲射为主的火炮。其实炮体早在甲午年前就已经研制出来。但是因为炮弹落点扇射太大而未采用。经过无数次修改弹体和弹体尾部飞行稳定翼,到甲午年间第一款迫击炮定型。只是当时皇上在辽河作战,这种新炮跟本来不及生产。战后,皇上检验这种新炮后很不满意,重达一百多公斤的迫击炮还是整体式的。

    “太重,减轻重量。将整门炮分解开,每个部分都要让普通士兵能拿得动跑得起。要象机枪一样。让迫击炮成为步兵火力支援的制式武器。”皇上的一句话,让已经定型的火炮重新开始设计。中国人是聪明的,三个月后第一款迫击炮定型。47毫米口径、350毫米管长,最大射程2100米,分解为炮管、支架、底座三个部分,总重量52公斤的轻型迫击炮开始批量生产。于去年9月试装备第一师。经过数个月的摸索。到年底,第一、二、三师全面开始装备迫击炮,没办法受产量限制。年初的军演其实就是为了试验这种迫击炮。现在到了用实战检查的时候了。

    还有手榴弹,这种能从手上扔出去的炮弹也是皇上亲自命名的。体积小、质量小,携带、使用方便,扭开木柄后面的安全盖,拉出导火索扔出去就能爆炸,爆炸会杀死周边十数米的士兵。手榴弹一经装备部队就获得所有士兵的好评。听说早就有这种武器了。只是导火索延时不稳定,皇上怕还没扔出去就在自己手里给炸了。所以拖到导火索定型后才大批量生产和装备部队。这种武器的出现让步兵们笑称。有了手榴弹步枪可以扔了,把手榴弹密集的扔出去鬼都给炸没了,还要枪干什么。

    所以寿山把一切能扔的都扔了,唯有迫击炮和手榴弹这两样带全了。增援奉天就指望这两件新武器了。

    晚了还是晚了,尽管部队收到进攻命令就第一时间出发,尽管减轻到最低的负重,还是晚了。俄国远东军最高指挥官、俄国远东总督也明白奉天在整次战役的重要性。俄**队在经过一天的亡命攻击后,奉命防守奉天城东门的依克唐阿害怕了,他抛弃了部队自己带着亲兵从奉天南门跑了。主将逃命了,浴血奋战的士兵如同被抽掉了最后的底气也跟着跑了。就在依克唐阿冲出南门的那一刻,奉天城东门失守了,喊着“乌拉”口号的俄**队如潮水般的涌进了奉天城。

    “依克唐阿误我呀!”得知东门失守,伤势才恢复的宋庆当场一口血就喷了出来。一句话都没交待的宋庆急冲冲的带着直属营最后二百名将士赶往东门,企图夺回东门。失去指挥的奉天守军,只能将还医院治伤的左宝贵抬进了指挥部。

    奉天城炮火连天,激烈的枪声和厮杀的呐喊声远远的传了出去。对寿山而言,这声音就是增援的命令。一天一夜不停奔跑的寿山,终于在第二天中午时分抵达奉天城外十里的地方。气喘如牛的登上了一个小山坡,眼前的奉天四门除了西门已经全部竖起了俄国人的鹰旗。

    “进攻,不许停下。”寿山明白,连续一天一夜不停运动的部队一但停下,再想让他们发起冲锋是不可能了:“让炮兵先上来。”寿山发现了俄军,俄军也发现了增援的清军,他们调出了一部分兵力来阻击清军。

    炮兵上来了,他们没有带山炮、野炮。为了能更快的抵达奉天,他们抛弃了所有大炮。只有眼前百来斤的迫击炮。一根根炮管被放下,座板托住炮管,支架将炮管支起。炮兵们估算着两军距离,开始调整炮击诸元。

    “校准距离1600米,准备――”首先抵达前线的炮兵连长看着炮兵们将炮击距离调至1600米的标记后,挥下了高举的右手:“放――”

    将炮弹摆在管口的士兵松开了双手,蹲下时捂住了耳朵。咚咚咚咚一枚枚炮弹从炮管中射出,在俄国进攻队列中炸起朵朵火团。

    迫击炮起做用了,俄军进攻队列被打断。寿山大叫道:“继续炮击,步兵继续进攻。”

    枪声、炮声、厮杀声响彻战场,一枚枚迫击炮弹在俄军中炸开。进攻中的俄军被密集的炮火截为两段,而继续进攻中的俄军却看着清军步兵们不仅没有躲避反而向他们冲锋。俄国士兵们骑在马上高举着马刀,朝着清军冲过去。他们相信只要等他们冲到了清军身边就能将清军砍杀干净,没有哪国的步兵能挡住伟大的哥萨克骑兵。

    “拿着马刀就了不起呀,把所有机枪架起来,手榴弹都准备好。”清军的指挥官将机枪在两侧布置好,就等着俄军骑兵进入射程。

    距离越来越近了,清军还没有开枪。还有600米就冲上去的时候,俄国人发现清军朝着他们丢出一大堆圆棒子后,就全部爬下了。清国人这是想用圆棒子来吓乎他们的马吗?这太可笑了。

    还没等圆棒子落地,俄军就冲了过来。400米,轰轰轰轰手榴弹爆炸了,四下飞舞的弹片立刻击倒了大片俄军。哥萨克骑后还没反应过来,清国的重机枪也响了起来。清军阵地上到处都是一条条长长的火舌,密集的弹雨将侥幸在手榴弹爆炸下幸存的骑兵再次击倒,即使还有个别漏网之鱼,也没能逃过步枪的射击。

    迫击炮将俄军的进攻截断,手榴弹大量杀伤有生力量,机枪、步枪将敌人最后的抵抗力量消灭。短短数十分钟后,清军阵地前已经看不见骑在马上的俄军士兵。

    “步兵继续前进,机枪跟随上前,迫击炮阵地前移。”寿山很满意新武器的效果:“各兵种注意配合,向奉天城南门压近。”

    在迫击炮的掩护下,手榴弹炸开俄军的防线。清军步兵距离南门越来越近。俄国人心中大惊,清军的火炮为什么能跟着步兵一起攻击?

    俄军虽然攻占了奉天城的南门,但南门内的战斗却没有停止。半个连的士兵在机枪的帮助下将俄国人死死的堵在门内50米的距离里。

    咚咚咚接连的爆炸在城门楼内响起,进攻中的俄国士兵被打蒙了,为什么他们的身后会有敌人的炮弹?他们不用想就明白了,清军厮杀的声音越来越近了。快跑,不然就要被堵在里面了。俄国人乱了。

    “听呀,是援兵,是援兵。我们的援兵到了。”南门内的清军士兵高兴的叫了起来:“冲呀,干掉俄国毛子。”这时,在断墙残垣内,数百名清军冲了出来。

    一连攻入的南门,门内的俄军就被清军所淹没。寿山扶着头盔进来,抓住一个第八师的士兵就问:“宋提督在哪?左师长在哪?你们接到最后的命令是什么?”

    “报告师长,东门失守后宋提督带亲兵上去了。现在部队是左师长在指挥,指挥部在西门。昨天入夜前,我连奉命在南门阻击俄军,到现在没有接到其它命令。”

    “第十团全部进城。三营留守南门,二营向北门进发,一营火速增援东门,务必找到宋提督。师直属部队跟我去指挥部。”寿山转头对第八师的连长说道:“南门防务由第四师接管,你们分出几个人带他们去。你带我去指挥部。”(。。)

第二百一十六章 宋庆之死() 
寿山将自己的兵分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一侧城门。一夜都没有得到其它命令的部队,无论你怎么询问都不可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兵分三处是最保守的办法。至于还没失守西门,寿山相信这里的兵力还是足够的。

    部队自然有下级军官管理,寿山这个师长交待完就往指挥部去了。第十团最后进城的不是作战部队,而是几个临时充当侦察兵的陆军宪兵,他们在侦察俄军动向意外的抓了了一个人。

    当寿山来的奉天指挥部才发现,其实指挥部离西门还有很远。这里只是靠近城西侧的大清银行奉天分行,也是奉天城内唯一一座全钢筋水泥结构的建筑。一座城防司令部的大门没有雄赳赳的卫兵,只有一个身上缠满了绷带的伤员拿着把枪坐在大门口。见到将军过来想挣扎起来行礼的卫兵,努力了两次都没能站起来。

    指挥部的大门都只能用无法移动的伤员来看门了,战局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吗?寿山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坐好,留下二个士兵后他就一头冲进了指挥室。指挥室内,左宝贵正在看着奉天城的地图。身上的绷带渗着鲜血左宝贵还在指挥战斗。左宝贵不是强撑着身体在指挥,也不是被人搀扶着,他跟本就是被人强架起来的。

    寿山看见左宝贵眼睛就红了,一边敬军礼一边说道:“大清皇家陆军第四师奉命前来增援。左将军,奉天就交给我吧。虽然只是先来了一个团,但我一定守住奉天。”

    左宝贵看了眼寿山,一句话没说头一歪人就倒了下去。寿山冲上前去。伸手摸了摸被卫兵扶着的左宝贵的颈脖。没事,还有心跳,只是晕了过去。寿山连忙让人将左宝贵抬了下去医治:“现在奉天城防由本座接管。”

    参谋连忙给寿山介绍奉天城内的情况,这时寿山才发现,就边参谋都是带着伤的。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整个奉天城早就没有了后备兵力。现在指挥部里的人都是上过前线的。

    俄军早在三天前就已经抵达城下,他们是贴着清军的屁服追上来的。俄军没有休整就立刻发起了攻击。才从铁岭退回来的残兵还没来得及布置就开始了奉天防卫战。所有士兵就地防卫,左宝贵收集了所有的散兵游勇组织了一支赶死队四处增援,把自己搞成了重伤才好不容易才守住了奉天。没想到才过了一夜。依克唐阿就丢下他所防守的东门跑了,没多久东门就失守了。得知东门失守后的才刚刚从病床爬起来的宋庆就带着最后的亲兵上去了,如今过了大半天也没有宋庆的消息。估计情况不妙,因为俄军一度打到城中广场。站在银行顶上都能清楚的看见俄军。连忙从其它三门抽调部队才把俄军给压回东门。但也没能夺回东门。俄军向东门增援的兵力越来越多,东门的清军压力也越来越大,就从其它三门抽调的兵力也越来越多,最终没能夺回东门还丢了南北二门。作为还在清军手里的西门,不是因为清军顽强守住了,而是因为俄军没有强攻。现在守在西门守军都是将其它地方的伤员临时组成的,只要一个强攻就能拿下。俄军故意留着西门不攻是想搞围三阙一,可有俄军不知道清国皇家陆军有一条铁例:未得命令弃守阵地者斩。其名字刻入烈士陵园的墓道,任后人踩踏。

    吉林、长春的放弃是参谋本部的命令。因为就没有在吉林、长春决战的设想。即便图昌沦陷后的溃败,最多也只是革职。是但奉天不一样,参谋本部不仅明令不得放弃,更是要求奉天沦陷除非全军覆没。对于依克唐阿这种丢掉防务的人,名字被刻入烈士陵园墓道已经毋庸置疑,一但被抓到就是怎么个死法也许他都没得的选择。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巩固奉天城的防守,既然西门俄军不攻就那先不管。南门已经收复,北门俄军攻击力度也不大,相信再加上一个营的援兵不一定能夺回北面,但继续守住没有问题。唯有东门,一个营的兵力也许还不够。

    想到这寿山立刻下令:“师直属连全部向东门增援,必务要将俄军赶出东门。找到宋提督后立刻送回来。”

    东门的俄军越战越勇,如今他们再一次看见了市中心广场。昨天就是打这里被清军给赶了回去,今天打到这里就一定能拿下。因为清军抵抗的力量越来越薄弱,弹药密度和速度已经明显下降,就连人数都没有那么多。打了二天多的清军已经没有后劲了,攻下市中心广场就战据了整个城市的中枢要害,可以以这里为据点四面开花。现在俄军要做的是先守住清国的反击,等清国反击失败后就是俄军进攻的时刻。俄军相信清军的反击人数不会太多,必竟清军从铁岭打到现在部队一直没有补充,而且还可以利用这点时间从后面调集更多的兵力,在一次性攻下中心广场后,就可以立刻开兵进攻。

    果然清军开始反击了,这批清军没有象之前的清军那样一上来就冲锋,而是摆开攻击阵型。没关系,现在的俄军枪弹充足。

    咻――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在俄军阵地中响起,俄军全部都低下头躲在沙包或是断墙后面。这是清军最后的攻击了,俄军士兵都是这么想的。可是炮击的时间一长,有些俄军觉的不对劲了。首先是炮弹,虽然不知道这些炮弹是多大口径的,但听声音肯定都是小口径炮弹。打了两天的清军从昨夜起就几乎不开炮了,除非某处实在紧急,打会打上个三五发炮弹,而且还都是大口径炮弹,小口径炮弹早就不打了。难道清军囤积小口径炮弹就是为了这次反击?而且为什么这些炮弹能在不摧毁沙包下落在沙包的后面。清军的炮弹什么时候开始会拐弯了。而且炮击的时间也长了点,该有三分多钟了吧。

    一位俄军的连长悄悄的伸出了头,硝烟让远处的景象有些模糊。但还是能分清的炮口射击的火焰距离自己阵地估计也就2000米吧。这炮弹是怎么打的。就算是想对着天上开炮让炮弹再落下来,可也没有那么调射角的火炮呀。

    五分钟后,清军停止了炮击,清军步兵开始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