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苍穹-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八旗子弟们每年都会有二次“训练”,可谁都知道那不过只是走个过场。而今天不同,可是皇上和太后亲临。所有人都穿着正装,像模像样的站着。要知道这满蒙八旗的装束可是重的很,又不太透风。这一站个把时辰连衣服锁子甲上的铁片都晒的滚烫。所有人都没了jing神,有些人坐在地上,更有甚者都跑到远处树yin下盛凉。

    “薛老六,这皇上太后啥时候来呀,这都等了一个时辰了。”人群人坐在地上的一人问道。

    “我哪能知道,再不来晒都要晒死了。爷啥时遭过这罪呀。”

    “就是就是,薛老六,要不您先回?”

    “回?你给我发银子,爷立马就回。听说没,这新军一个月可有三两饷银,而且呀这一ri三顿你知道是谁做饭吗?一看就不知道了吧,爷告诉你。前些个月皇上不是拿了一批御膳房的厨子吗,这些人都到军校做饭来了。”

    “不会吧,真是那些个御厨?”

    “那是,不过皇上太后再不来,爷可真顶不住了。”

    “等着吧。”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终于等到了。

    “亲爸爸。”等大家都入座了,光绪站起来对着慈禧说:“今儿个检阅,还请亲爸爸说几句,以激励士气。”

    “还是皇上说吧,我一老婆子会说什么呀。再着说了,你总是皇上,也大了亲政了。不能总让哀家出面吧。往后呀,这新军之事你做主吧。”

    “是。”光绪说完转身走向台前,他明白,经过几天前的外交风波,他和慈禧算是对上了。嘴上说新军由他做主,那也只是说说而已。

    “自太祖立国已有二百余年,昔ri的八旗铁骑早已是过往云烟。今ri的大清也是老态龙钟。圆明园,万园之园也毁于战火之中。故兴洋务练新军,从湘军到淮军,从南洋到北洋。可就是没有八旗子弟的身影。昔ri大清立国之本何在。望尔等能从现太祖之时的八旗威风。”一通没有油盐的请话,也毫无激情。本来光绪对于八旗子弟就不报希望,二百多年的骄奢闲逸的生活,早已忘了先祖们打天下的艰辛。光绪转过身来对着世铎说:“礼亲王,开始吧。”

    世铎也很无奈,他知道如果按皇上说的来考核,这下面5000多人能有一成通过都算是好的了。可皇上说的也有理呀。开弓shè箭要臂力,马上作战这腰腹无力如何能成,没有腿力夹紧马匹,这马都上不了。慈禧更是明了的说:这大清的天下都是叫汉人保下的怎么行,这新军就依着皇上的意思去办吧。

    二个时辰下来,特别是最后一项的意志考教开始之时已是午时,等到午时二刻,还能站在场上的只有区区103人。就是这些人的jing神意志也到了极限。而段祺瑞、王士珍、冯国璋三人却依然jing神抖擞。

    “礼亲王,让他们停下来吧。”

    随着一声考教完毕,原本在场上103人都纷纷坐倒在地,段祺瑞、王士珍、冯国璋三人和在边上等待的御医们纷纷走上前去查看众人。些时只有四个孤单的身影依然站在场上。这时光绪身后有有站了起来,只听见李莲英的声音:“老佛爷,您慢着点。”

    光绪指着台下:“礼亲王,将这四人的名章一会报于朕。虽说这八旗已不可大用,但多少还是有些个人有些正本事,这四人朕要大用的。”

    光绪转过身来看到慈禧脸sèyin沉的看着台下,眼神中有些愤怒,有些不甘。光绪只能陪着小心:“亲爸爸,回宫用膳吧。”

    慈禧回慈宁宫了,光绪得到一个消息就先回了趟御书房。给他传递消息的就是上次慈禧查岗时来报信的那个侍卫。

    “消息确实吗?”

    “回皇上,可以确定。三天前奴才就得到消息,李鸿章上了一道秘折给太后。可太后将这道折子放在身边未给其它人看过,奴才几ri来无法得知具体内容。今ri从天津传来可靠消息,这道折子与银行有关。具体内容恕奴才无能未能得知。”

    银行?光绪让他去准备银行的相关事宜,还特别叮嘱要保密。无关人等就是他儿子都不能知道此事。光绪可不想重蹈历史的覆辙。没想到他到是上了道折子给太后。李鸿章这人做实事的本事是有的,就是私心太重了。他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奴才冷峻。”

    光绪一听,这名字取的好呀。整天板着脸又没见笑过,是够冷峻。

    慈禧吃饭的时候一句话也没说,光绪也只能陪着静静的吃饭。突然慈禧问了一句:“皇帝,这八旗兵还能得用吗?”

    光绪不明白什么意思:“得用,亲爸爸为何如此问。”

    “哀家本也想着我大清也要建一支由咱们满人自个的兵,可今儿看来怕是不行了。”

    慈禧是什么意思,光绪心中一惊,莫非是想套我的话?这次到是光绪误会了,慈禧实际也是想能练一支强军。正如皇上说的圆明园,万园之园也毁于战火。这可是慈禧心中之痛。只是今天八旗子弟的表现实在让她失望。

    “亲爸爸无须忧虑,古有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只要咱们能把这100多人好好练出来,以他们为基础。还是得用的。只是儿臣不明白,李鸿章的北洋武备学堂是怎么办的,儿臣想去瞧瞧。”

    “让李鸿章写个折子上来不就行了,皇帝是一国之主,不可轻易离京。”

    光绪屏退所有人等,包括李莲英都叫出去了。等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关上殿门后。光绪才小声音的说话。

    “其实儿臣是想把北洋武备学堂拿来。”光绪看着慈禧,说出一句让慈禧后怕的话:“自杨洪之乱起,天下各督抚便各自拥兵自重,厘金、火耗就是他们的财政来源。而朝廷经制之兵,无论八旗还是绿营早已糜烂,现在的朝廷不过只是拥有大义的名份,朝廷的旨意除了京畿这块,还有哪地儿能真正听朝廷号令。天下八大督抚已有七位已不是满人。亲爸爸,现在这些咸丰老臣还是忠心的,朝廷也有着北洋镇着。可这批老臣之后呢?”

    光绪这番话,也不是空穴来风。后世在甲午之后,朝廷号令就出不了京畿。到八国联军打了běi jing之时,江南诸省更是搞了个江南互保条例,直接不听朝廷的。而这也是慈禧最为担心的地方。所在慈禧大搞平衡之术,可是你本身没人实力,真有事的谁还能听你的。

    慈禧放下碗筷,许久没有说话。

    “若朝廷再不能练就一支jing锐之师,这天下恐怕恐怕”光绪说到这停了下来。

    “说下去,哀家想听听皇上到底是个什么想法。”慈禧恶狠狠的说。

    光绪没有抬头:“这天下恐怕与爱新觉罗就没什么关系了。”

    慈宁宫外,李莲英心中也是不痛快。他本来是知道考教的要尔,想着今ri考教太后会前去,他还特意交代找些个会骑shè的人去,可没想到皇上会来这么一出。让他费了半天心思全白费了。而如今太后从教场回来就一句话也没说,yin沉着脸。他特意吩咐下面的人要小心伺候。皇上让所有人出来,也不知道里面在谈些什么,只听见“啪”的一声,慈禧大声喝到:“难道你要造自个儿的反?”

    造反,怎么说着说着造上反了?李莲英边忙前去,没想刚打开殿门,只见慈禧站着指着他大声喝道:“出去。”

    光绪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坐着。慈禧怎么能不明白光绪说的道理,可说归说,怎么做呢?满人中有真才实学的实在是不多。站了一会慈禧只好坐下,平静的问道:“那皇上是何章程?”

    “练新军以镇地方,办新学以收民心。儿臣看来只能缓缓图之。为政之道,儿臣不及亲爸爸,还请亲爸爸不吝赐教。”

    慈禧从内间拿着一份奏折,递到光绪手上:“这是李鸿章给哀家上的一道密折,皇帝看看吧。”

第二十七章 纷乱() 
光绪还没打开,好家伙,够厚的。这是一道李鸿章要仿洋人开办银行的折了,写道如今大清的现状,财政艰难,如果开办银行就可以集天下财富为朝廷所用。并详细讲述了银行的好处及开办方法章程等等,连相关的人员、地点事无巨细写的是一个清清楚楚。而他上这道折子的主要目的是,以北洋的名义先行开办一家试行并为北洋筹措经费。

    光绪转眼一想就明白了,李鸿章这样做才是真正的保密。一则,开办银行这么大的事肯定会惊动朝中大小官员,这年头凡是跟洋人沾着边的东西,反对人无论清流还是保守派肯定的很多的,所以上的是密折,如果慈禧点头同意,朝中大小官员定不会逆了太后的意思,加上光绪自己肯定不会反对,那这事就能成。二则开办银行的折子是上呈太后的,无论太后同意与否,最终都会将折子交给光绪自己来处理,这样就于光绪无关,太后不会心疑其它。就算是太后不同意而且直接招来军机大臣商议,或都退回李鸿章,这都与光绪没什么关系。

    这时慈禧说话了:“这是哀家三天前收到的,只有哀家看过。哀家看写的还有些个儿意思。皇上怎么看呀?”

    光绪站起来,装成思考的样子在房间内快速踱步而行。光绪这下明白了,三天前收到的也就是,李鸿章看到朕下旨要检阅八旗后呈上的。加上确实写的是不错,这样一来,慈禧就会犹豫,按下不动。而八旗子弟的现状李鸿章很清楚,检阅的结果太后肯定不满意。当然不论八旗兵现状如何,光绪也会让太后不满意。这样一来折子就会到光绪手上正好给光绪说话的机会。看来呀这朝中为官之人都是一个个人jing,揣测上意都是很有一套的。不过将国家经济表述的如此清楚,他老李再厉害也写不出来。嗯,肯定是找枪手了。

    “李中堂说的好呀,如今朝廷财政艰难,国家每年收入的8000多万两银子,根本填不满朝廷这个窟窿,就连亲爸爸的过大寿修园子的钱,还得四处张罗。李中堂无时不为朝廷分忧,忠心可嘉。儿臣以为不必以北洋的名义了,就直接以朝廷的名义来办。不然等李鸿章将银行办好了,朝廷又接手过来还不让各地督抚认对朝廷有异议。就如折子上说的先在直隶试办,如果好再扩大。以儿臣之见,有一则,这银行绝对不能让洋人掺和。一但让洋人参于进来,怕事又办的不那么回事了。”

    “真如李鸿章说的那样好?”慈禧还是有些犹豫,这权术她可说是中国自古来的第一人。可关系到国家经济展布就不是她在行的了。

    “好不好儿臣不知道,但有一点。尤其是这各省的厘金,说穿了就是地方督抚和各级大小官员的小金库,地方督抚手握经济大权,每年实际税收比朝廷多了两倍还不止,这对朝廷来说不得不防呀。”光绪指着折子中的一句话:“亲爸爸请看这句话。以洋人银行为例,各地将税金都直接存入国家的银行。如真能办到,这样一来地方就没有了再收火耗厘金的借口,就断了各督抚的财源而且是名正言顺。可以集天下财富为朝廷所用。没钱什么事都办不了,如此各督抚只能心向朝廷。”

    要取消厘金,实际上就是zhong yāng向地方收权,单单只是这一点,就必将触动激化zhong yāng和地方的矛盾,施行起来困难重重。如果能借老太太的手来办这件事,以老太太的手段也许须要点时间,但十有仈jiu能成。

    “心向朝廷?”慈禧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而这句也是她最为关心的。洪杨之乱之时,由于朝廷无力扑灭叛乱,只能让各地督抚自行集饷练兵,终成尾大不掉之势。如果一家银行能收天下财权,到真有利于朝廷的统治。慈禧还是有些犹豫的问道:“真的能成?”

    “毕竟朝廷还有大义名份,不论地方如何想法,谁还敢真的明着违抗朝廷旨意。儿臣想不如就依李鸿章所言,先在直隶试试。一则先看看成效。二则也给朝廷一个进退的空间。亲爸爸以为如何?”不等慈禧说话,光绪想趁热打铁:“儿臣前几ri以铁路之事堵各国公使之口,不如将它真的给办起来。儿臣想呀,这铁路修好了,各地方总不能给铁路设卡设局子吧。以朝廷的名义与洋人合办,这钱还不都到朝廷里来了?”

    慈禧叹了口气:“这银行就先办起来吧,铁路之事先缓缓,哀家还要好好想想。皇帝呀,治大国如烹小鲜,朝局以稳为重呀。”

    光绪装出一副很是受教的样子:“儿臣明白。”

    处理国家大小事务,不是在朝堂。大臣们都明白,真决定国策的地方是慈宁宫,而军机处不过是个传达的地方。上朝不过是签个到应应景的。如同走走过场。可今天光绪接连颁布的三道圣旨让所有在场的大臣一片茫然。

    “昨ri考教八旗,结果令人心寒。昔ri无敌的八旗铁骑已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朕深感国家无强兵不能谓之以强国。朕今ri昭告天下:凡年龄在18至25岁,身体健康的男xing均可报名参加新军。报名细则另行公布。”

    “现当整齐币制之际,拟由户部设立,参阅各国银行章程,斟酌损益,迅即办起银行,以为财币流转总汇之所。以前期准备的800万两白银以本,以户部岁入为担保。成立大清银行。先行在直隶地区试行。拟林启兆出任大清银行总办,立即前往京城面圣。”

    “兵部尚书孙毓汶视察丰台大营及京畿周边防务。朕亲自前住北洋视察淮军及北洋水师。拟于光绪十八年六月十八ri前往,着北洋大臣李鸿章准备接驾。”

    一时间朝野震动,总理衙门中守旧的顽固派,由其是孙毓汶更是在当天下午就像慈宁宫递了牌子。他们公开认为开设银行会造成混乱,有动摇“国本”之虞。御史们更是上表“官设银行,流弊宜防”的奏折。对于奏折,光绪一律留中不发。而去慈禧告状的先是慈禧以皇上亲政为由推了出来,然而慈禧也经不起人多。去的人多了,慈禧只能招来军机大臣发了一通脾气:“皇上办这新军新学,这钱都是皇上从内务府拿的内努银子,要是谁能拿出钱来办这新军新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