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苍穹-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成功?哼,这些革命的先进者们,他们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当中而已。

    “咿呀――”房门被轻轻的推开了。

    “出去。”光绪边头都没转。可来人只是停了一下,还是继续走了进来。

    光绪一脸怒容的转过头来,看见来人后却又长长的叹了口气:“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反正该不该听的都听过了,也不差再多一点半点的了。”进来的不只有李菊藕一人,她还带着安茜。因为她知道,在安茜面前皇上怎么也发不起火来。而事实上她也猜对了。

    李菊藕也没有行礼,走到光绪面前抬起他的右手:“国家要强盛总得要有一个带头人。所以,为了国家的未来您也得好好保重自己。茜儿学的可是医护专业,她还是大学堂里成绩最好的。把您的手交给她,您应该放心吧。”

    带安茜来就是让皇上发不了火,再说句玩笑话也是想着让皇上能静下心来。可李菊藕没想到的是,光绪却脱掉外套,一把把袖子扯了下来,他右手臂上有一个若大的十字型伤疤。

    “我用小刀把弹头给挖了出来。”光绪的言下之意是手上的这点伤能算什么!

    李菊藕哑然。不知该如何回话,只能拿过外套给光绪披上。

    “去年的冬天比这冷多了。坐下来说话吧。”

    听着光绪悠然的话语,李菊藕苦笑了一声坐了下来:“他叫陆皓东。”

    “朕以为,学堂只是学习的地方,虽然热血却还单纯。所以朕从未对学堂有过什么防备,却没想到他们还偏偏挑了这个地方。真是没有想到,广东那些会党都渗透到京城里来了。”

    “皇上准备如何处理?”

    “这些人有知识有理想,年青而且有朝气。他们其实和朕一样,也想国家能够强大,如果他们能为朕所用。朕可以让这个国家走的更快。只是他们选择的路却和朕完全不一样,思想的差异注定了我们只能对抗。他们总想着推翻朝廷去实现他们心中的共和,然后一夜之间国家就可以变的强大起来。但是他们却没有看见这个国家的现状――军阀割据。就连朕这个皇帝都不能号令天下,他们又有什么本事来统御全国。他们有没有想过,推翻了大清朝对这个国家到底是凤凰涅磐还是推入火坑。”

    “我知道他们在哪里。”

    光绪没有回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安茜为他清理伤口、包扎。而在整个过程中,安茜没有说过一句话。直到她完成最后的包扎。

    “你先出去吧。”光绪轻轻的叹了口气。

    安茜抬起头来看了光绪一眼。收拾好东西出去了。门外候着的大臣们没人知道皇上与李菊藕在里面说了什么,直到华灯初上,大学堂的电灯全部亮了起来,李菊藕这才从房间内出来:“各位大人,对于学堂内传言一事,皇上让诸位大人全当没有发生过。皇上的原话是:该干嘛干嘛去。朕另有办法。”

    众臣面面相嘘,决不知皇上是何意思。对于叛逆还要放纵不成?众臣不知所措之时,光绪穿戴整齐的出来了,一脸怒色也不看众人直直的走向操场。

    操场上。两边的人还被第一团的士兵用枪指着。这些士兵站了这么久也没有丝毫疲倦之色,脸上的平静却掩饰不了眼中的杀气。很好,光绪点了点头。任何地方都能保持杀气,这是光绪对军队最基本的要求。而平静的脸色也应合了光绪军队不干预政治的想法。

    看到皇上出来,满臣们纷纷上前请安。世铎更是悄悄走到李鸿章身边,用眼神在问皇上可有旨意?李鸿章只能摇摇头。

    光绪大手一挥:“都散了吧。”

    众大臣皆不知所以,就连李鸿章与世铎都相互对视。这就完了,这两边死了十好几个人就不问了?可经不住皇上不说,也只能跟在后面。

    大门前,光绪停下了脚步转头看了看校门:“传朕旨意。从此刻开始,所有车马皆不得入内。上至皇帝太后,下至贩夫走卒,凡入此门者必须听从门卫调度,步行而入。将朕的意刻于大门之上。段祺瑞。”

    “到。”

    “留下精锐一连士兵,全面接管学堂安全。凡是不听调度欲强行闯入者,凡在学堂内聚众闹事者,不问理由一律就地枪决。”

    “是。一连集合,接管学堂。”随着段祺瑞的指挥,一连士兵整齐有序的进入校门两侧的门房内,机枪、步枪,卫兵、岗哨立马到位。

    “看够了吗?看够了就走。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皇上走了,大臣们走了,校园内林荫大道上的学子们也纷纷相互搀扶着离开。除了看门的那连士兵外,其它部队也走了。门外聚集的旗人们看着满地伤痛,这下子又不满了。皇上来此没有对学子们一句责骂,反而将两个旗人打到一死一残。

    “皇上不公呀。”“皇上为何不问汉人奴才还到苛责我旗人呀!”“皇上还是咱们满人的皇上吗?”旗人们群情激愤,一时间又蠢蠢欲动起来。

    “呯”清脆的枪声响起,第一连连长恶狠狠的说道:“还敢闹事。”看着一排排的枪,旗人们心虚了。

    “老少爷们儿们,皇上不管咱们旗人了。咱们找太后评理去,请太后出来主持公道。咱们去乾清门跪谏去。”

    光绪回宫后,就把自己关在御书房也不管宫门外喧闹的旗人,更是谁都不见。就连两宫太后齐至也被警卫营给挡了回去。只让人传话出来,明日早朝满臣先进殿,汉臣全部至签押房听宣。

    得到皇上的话,两宫太后亲自出面暂时平息了宫外的喧闹。而得知学堂所发生之事的满臣们气愤填膺,他们则利用晚上的时间四下拜访,纷纷约定明日早朝,利用汉臣不在场之时声讨大学堂,必要皇上给死去的满人一个交待。

    可第二天早朝还不及他们说话,光绪一把把茶杯摔在地上,也把他们的话砸进了嘴里。

    “一群废物,二千多旗人去打一千不到的汉人。二打一还有多,打死别人三个自己却死了十八个,就这么群窝囊废还敢跟朕要公平,还敢在宫门前闹事。礼亲王世铎,去把这群窝囊废给全部砍了。”

    “皇上息怒呀。”众满臣们一下子全部跪倒在地。

    处理这种事如果只是就是论事的话,那是无论如何都躲不开对满人或者汉人的处罚。只要是处罚,那又该如何处罚,程度又该如何?只处罚汉人,那肯定汉人会不满;只处罚满人,满人也会同要不满。如果都处罚,只要有一个重一个轻就又会引发处罚重的不满。于其头让自己麻烦不如去让别人麻烦。找一件更严重的事让大家都顾不得眼前的事。光绪偷笑一下,目的达到了――转移目标。

    光绪表面上依然怒气冲天的道:“息怒,息什么怒。二千旗人打不过一千汉人传了出去那汉人还不全反了!满人的朝廷都没有,朕还敢怒吗?是不是都以为拿着朝廷的铁杆庄稼就了不起了。告诉你们,朝廷给你们铁杆庄稼是让你们来保卫大清王朝。可你们还能保卫的了吗?传朕旨意,新年过后,所有旗人俸禄全部停掉。退朝。”

    众人震惊,满朝一片哗然。(。。)

第一百八十六章 事故?故事!() 
皇上竟然要停掉所有旗人的俸禄?消息传出立刻,整个京城都是一片躁动。就是满天飘落的雪花也压不住。

    “皇上这是怎么了,这不是要咱旗人的命吗?”茶馆里一个高个子旗人叹道,说完喝了口茶。

    另一个旗人放下茶碗:“可不是咋的,要是没了俸禄可要咱信旗人怎么活呀。”

    “我说,要怪就怪那些去闹事的旗人,去闹事也不看看什么地方。京师大学堂可是皇上开的学堂。要我说呀,就是停俸禄也是停那些闹过事的旗人的,咱们老老实实的什么都没做,停咱们这些老实人的干什么呀。”一句话引得满堂同应。

    可无论京城中吵什么样子,光绪都如同充耳不闻。整整三天都没上朝,无论谁递牌子就是一律不见,这急得满朝军机们上窜下跳。礼亲王世铎见皇上这不见就把牌子递到太后那里,可谁想两宫太后如同商量好了一般也是谁都 不见。世铎明白要是真的停了旗饷这满京城的旗人还不闹翻了天,那时真的就只能镇压了。所以世铎也顾不得什么政见相左,只能拉上恭亲王奕訢恬着脸来到总理府找李鸿章商议。

    现在的总理府就是以前孙敏汶的府邸,自从孙敏汶被全家抄没以后,这府邸就空了出来。而李鸿章自升任总理后光绪就将这座府邸赐予李鸿章并正式更名为总理府。而府中也为即将停发的旗饷而发愁的李鸿章听闻两位王爷来访更是愁眉不展。他们的来意李鸿章很清楚,也正是因为他们也没有办法所以才会来找他。可是找到他就能有用了吗?现在的皇上,没人能猜的透他。

    “二位王爷,下官能想到的办法都使过了。别说是见着皇上了,就连折子也没能递上去呀。”李鸿章一脸愁容的向同样是一脸愁容的二位王爷解释说。

    “少荃,相信不用我们多说什么你也能明白这停发旗饷的后果是什么。” 奕訢让下人们全部退下后说:“大家也不外人。本王就直言。如今这天下早已不再太平。在外,洋人对我大清虎视眈眈,狼子野心已露无疑。在内,朝野早已是纷争已久,而自皇上今岁多有新政而出,更是一片乱象。要是此刻旗人再起事端,那我大清朝恐危亦。少荃是皇上眼前的红人,皇上施政前皆会问政于你,难道你就真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王爷太抬举了。虽说皇上会问政于下官,可拿主意的都是皇上自己。下官确实再无办法。御书房的电话电报无一能通,下官还去过军校、学堂,甚至还想法子见了寇公公。可连寇公公都不敢递折子上去。”

    找不着能劝柬皇上的办法就只能看着这京城大乱吗?世铎急了:“中堂大人,令爱不是与皇上交好吗?可否请令爱出面帮我等将折子递上去。大清不能乱呀。”

    “小女不过一平头百姓,我等军机大臣尚见不到皇上。她又能如何,除非皇上出宫。可是。若皇上能出宫。我等也有机会面圣,又而何须小女出面。”李鸿章也是长叹一声。

    三人商议一会也不得其法,奕訢说道:“诸位也莫气磊,这离年关尚有月余,皇上可能三五日不上朝,但不可能这许久还上朝。只要我等同心同力。只是皇上上朝此事遍定有转机。眼下还是商量如何奏对吧。”

    “以下官看来,要想让皇上收回旨意恐是不能。下官以为唯有想出一折中的法子,皇上或能应允。”

    “虽说如此,可本王以为甚难。此事涉及旗人及学堂学子。这如何折中才能让两边都同意呢?”

    “若只要两边各退一步,小王倒有一法。”世铎说道:“如今旗人们都在议论这停旗饷之事,是因部分旗人至学堂闹事所致。若王爷愿与小王一同出面劝诫旗人,只要许下不再停旗饷之诺,相信可平旗人之乱。而以中堂大人之威望前去大学堂劝诫学子想必不是难事吧。只是要让皇上如何应允不停旗饷,小王实无主意。”

    “这到好办,只要满朝文武齐齐跪柬相,相信皇上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为。” 奕訢点点头:“这联络群臣之事,还须我等努力呀。”

    “王爷放心,我等当全力为之。”李鸿章与世铎同声答应。

    定下了调子,具体的办法就好办了。水添了几道,茶换了几盏。三人商议到深夜终于商量出了一些办法,就等天亮后各自行事。送走了两位王爷,李鸿章回到书房沉沉的坐了下来。唤来苏哈为他换上一杯咖啡,虽然有然商议了一些办法,可关键还是在皇上那里。大清朝局如此,忧心忡忡的李鸿章跟本无心睡眠。只能强提精神写份折子。说到提神,这洋人的咖啡确实比中国茶效果来的好些。

    可要写折子,又应该如何措词才能让皇上接受?李鸿章也愁眉不展,却见一双玉手轻轻的将咖啡放到桌上。

    李鸿章抬头看了一眼:“夜已深,菊藕还未歇息?”

    “父亲尚未歇息,女儿如何成眠。女儿见父亲为国事操劳,特来为父亲解忧。”

    “你一女儿家” 李鸿章一楞:“你有办法见着皇上?”

    “要女儿去见皇上自然是见不着了。看来父亲还是安心写折子吧。”李菊藕笑着说道:“女儿明日要去游玩,特来告诉父亲。”

    “这京城还有你没游玩过的地方吗?那就早些去歇息。记得,要有甚好景致记得拍来照片与老夫。”李鸿章叹了口气:“老夫还得再考虑考虑这折子。”

    “那父亲也早些歇息。女儿先退下了。”嘴里说着要走,可人没半点要走的意思。嘴里开始嘟囔说:“我就不告诉父亲明日我是去皇宫游玩。嗯,还是皇上叫我们去的。”

    李菊藕声音虽小,但也足以让李鸿章听清楚了。李鸿章猛的抬头:“方才你不是说你见不着皇上吗?”

    “父亲说的是要女儿去见皇上,那自然是见不到了。可这次是皇上要见女儿,不一样的。”

    “死丫头。竟然敢戏耍为父。”李鸿章此刻是心情舒爽,写折子的灵感也就来了:“菊藕稍坐片刻,让为父写好这道折子明日帮为父呈与皇上。”

    “父亲且慢。以女儿看来这折子还是不写的好。”看着不解的父亲,李菊藕继续说道:“以皇上的天资聪慧,必定能料到这停发旗饷之后果,但皇上还要如此想必是早已胸有成竹。而皇上故意几日不上朝就是为了让事件扩大,如此一来,因为涉及所有旗人,那旗人们必将忽略京师大学堂之事。如此一来,就为棘手的事情就可以放下了。至于停发旗饷。女儿相信皇上早有办法。”

    “也未尽然,老夫可听说皇上在朝上为旗人打不汉人之事震怒而停发旗饷。万一这皇上只是一时冲动,那如何事好?不行不行,老夫还是要写折子。”

    “父亲过虑了。如果皇上这点都没有考虑过的话,那大清还会有新军、还会有太平洋舰队吗?”

    “明日你们四人同去?”

    “不。就两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