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苍穹-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胤矫欠殖桑挂嵝牡舻ń椿岵换嵬飞弦坏丁0旃ひ道蠓岷瘢こв凶ㄈ舜蚶聿挥胏āo心,更没有东窗事发的可能。这让原本杭州一带的工厂主们随着严复上任两江总督而全部跟随而来,这不是皇上卖给洋人机器吗?想办法也从中分一杯羹。

    佟有德终于等到严中堂说起他了,他也等不及了。站起来就说开了:“这办实业也许江宁的父老不太清楚,但咱们从杭州而来的同乡们却是清楚。我的严中堂呀,您老就实说了吧。这江宁的实业要怎么办,您老就放个话出来。咱们杭州同乡绝对唯严中堂马首是瞻。”

    “同是,同是。就请严中堂明言。”杭州的工厂主们纷纷应道。

    “这实业肯定是要办的,还是得用杭州工业园的模式。诸位是知道的,当初杭州工业园的建设若不是有杭州父老扶持,仅凭杭州府的库银是跟本不够的。但本官初来两江,这税赋一事尚未理顺,而且此次本官为应对皇上卖给西洋各国机器之事,计划在江南江北各建一座工业园,加之后续设备等。其投入之大还需细细规划一番。此事万万急不来的。不急不急。”

    “不急?怎么能不急。”佟有德瞪大了双眼:“我的严中堂呀,草民可是听说了。直隶那边已经有人开始投产了,咱们这边中堂大人还不急?不就是钱的问题吗,那就用钱把这工业园给砸开喽。别人我不说,我有德水泥厂愿捐献五万两银子与中堂大人办这江宁的工业园。”佟有德说完嘿嘿一笑,低声道:“只要中堂大人能在这工业园里,给草民留个位置就行。”

    佟有德是真的急了,当初不愿意出钱,摆出杭州世家的架式选了个出钱最少的行当——办水泥厂。结果现在是后悔莫及,那些出钱多办铁厂的现在哪个赚的不比他多,就是和小ri本打仗的这一年赚的比他水泥厂五年赚的都多。佟有德不乐意了,鼓动了一批人跟着严复来江宁,不就是钱嘛,这次死活也要办个铁厂。

    “我也出五万两。”“我出七万两。”“我出八万两。”

    “我生发铁厂出十万两。”生发铁厂总经理尤生发站了起来:“中堂大人您是不知呀,这新上任的杭州知府听说是礼亲王爷的人。我等草民虽多次与新知府大人商议这实业之事,可这新知府跟本无心这工业园之事,只知一心捞钱。这杭州工业园怕是完了。我等草民只能跟随中堂大人来到江宁,一则想能否在江宁重新立足,二则中堂大人深受圣恩,不知能否禀明圣听,为我杭州实业之发展留条后路呀。还请中堂大人明鉴。”

    “杭州非本官之辖地,本不应该过问。然本官在杭州得诸位之助方有今ri,又岂能坐而不视。明ri本官便上奏天听,但结果本官却不能保证。本官暂代两江之职,总不能老是插手闽浙之事让人话柄。但在这两江之内本官还是做的了主的,只要各位有心,这江宁之工业园定有诸位的位置。”

    严复的话让杭州工厂主们大为安心。只要能在江宁重新站住脚,就算丢了杭州那边又有何妨。何况严复才说过,会上折禀明皇上杭州之事。虽说官场规矩是不能插手其它地方,但凭严复如今在皇上面前的地位,这一折上去不说能换掉杭州知府,最少也能让他收敛不少。杭州工厂主们纷纷举杯敬严复,以表谢意。严复的话却让江宁本地的富商们不高兴了。

    江宁本地也有不少实业,那都是前任两江总督刘坤一办起来的。虽然也有不少收益,但却比不上传统的经营收益大。更别提与杭州工业园比了,人家吃的可都是朝廷的定单。这也让两江一带的富商们眼红不已。如今皇上新宠、朝廷新贵严复出任两江,天下谁不知道严复就是因为在杭州办实业好,朝廷也有了锐银,这民间也富了起来。所以严复这一来,这来的不仅是一任地方官员,还是一尊财神。这不,都纷纷来打听消息。

    没想到,杭州那伙人来也跟着来了,还明着要把实业办到两江来,这不要明抢我两江的生意嘛。尔且就在刚刚,这杭州一行人就拿出了四十余万两银子。真要让这笔银子进了两江,那想要再把他们给赶回去,可就难了。所以,现在必须要阻止他们。

    “中堂大人。”一位胖胖的江宁本地大地主黄长荣站了出来:“江宁自古便是江南水路码头,货物南来北往的中转之地。这江宁的工业园又何须杭州父老出资来建。黄某不才,也愿出五万两银子。另外黄某在江北还有一片1500亩的田地,也愿意拿出来建工业园。”说话时还瞟了一眼杭州的人,言语间一股不屑之情流露。黄长荣的话引得江宁的富商一片应答之声。

    “在下小家小户的比不得黄老爷。在下也愿出三万两银,江南那边也有一块800亩的地。在下也愿意拿出来建工业园。”

    “在下一直以经商为家,地就没有了,银子还有些,就拿个七万两吧。”

    不一会,江宁各富户就相继认捐了五十余万两现银还有二千多亩地。有些富商还认捐了二次,就是要把杭州的人给比下去。堂堂江宁,江南富甲之地,还须要你们杭州的那点银子?

    其实黄长荣捐地也是无奈之举,皇上不仅要大办实业,上月也下旨改革农业。凡有地500亩以下的,其税收不变。500亩至800亩的土地收成其税收翻倍,800亩以上的再翻一倍。这样一来,800亩土地就基本无利可图。

    这道旨意一下,在民间到也引发了一些震动。因为一家能有地800亩以上的都是些世家大户,本来就指望着在这些地里赚些银子,如此一来就无利可图。再说能占地800亩以上的在当下大清必竟还是少数。500亩以下的又不变,800亩以下的地主还是有利可图,大家都不愿跟着起哄的时候。皇上新掌朝权,又携大胜之势,新官上任还有三把火。要在这点儿上冲撞了皇上,那天威震怒可是不得了,还是老实点好。再说,如果你嫌地里没银子赚,还可以把地卖给皇上,皇上还愿出高出市场二成的地价收回。

    自古来地方上有新官上任,地方富商总要有所表示。反正是要白送出去的,不如拿来支持中堂大人发展实业。一来严复不收礼。严复在杭州用富商们的礼银开建了工业园,终得暂代两江之事早已是传遍江宁。席间,严复也表明有意拿下暂代二字而实领两江之意。既如此,不如将礼银用于支持中堂大人发展实业,还能博得中堂大人之喜。二来,礼银本是白送,如今用于实业,将来还能得利。若实业无利可图,杭州人又何必跟着严复来江宁呢?

    眼看着两边人要吵起来,严复连忙站了起来,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一场酒席吃来了九十余万两银子和二千多亩地,这实在是高出了严复的估计。

    严复高兴的抱拳道:“本官先谢谢父老们的厚爱。有各位的鼎力支持,相信本官很快就不用暂代了。待本官实领两江之时,定不忘今ri诸位之扶持,必回报于诸位。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硬道理。大家说是不是呀?”

    那还用说嘛,席间自然处处应合之声。严复转而说道:“其实大家也不必强分地域。诸位是不知道此次将要卖于洋人的机器之数量。以本官估计,以两江加上直隶就算是有一百个杭州工业园的规模,也要满满干上五年才能满足卖于洋人的数量,更别说咱们大清国内还要用的。所以,还要诸位当齐心同力呀。”

    一百个杭州工业园的规模都要干上五年,那是多少呀?黄长荣连忙问道:“中堂大人,要不您跟我们细细的说说?”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虽然大家都知道有几万台机器的数量,可跟本没想到的是,不仅英德法意俄等国签定的采购合同,就连有直流电的美国,老牌强国西班牙都已经确定的采购意向。席间严复更是透露了皇上的规划,光是在大清国内后期无算,光是前期至少需要三万台。整整十万台的数量,的确不是单单一个江宁能吃的下来的。而且严复很“无意”的泄露了生产成本与预计售价,其差额高达近千两。这可是整整上亿两银子的利润呀。

    “咱们两江比不得直隶有那么多的工厂,本来就已经落后了。中堂大人,江宁工业园之事宜早不宜迟呀。”做为江宁第一大户的黄长荣站了起来:“虽然这实业该如何去办我们不知,但要钱咱们有,要人咱们也有。就等中堂大人发话了。”

    “好好好,既然诸位有此决心。本官岂能让诸位父老失望。请容本官三ri。三ri后请诸位至两江总督府,我们再细细商议。只是一点,将来切没少交了税银呀。”

    酒足饭饱之后回到家中的严复,连忙提笔写了份折子。第二天一早就发往京城,于当天下午这份折子就摆在光绪案头。光绪只是大概看了一遍,这与中情局发来的差不多,只是严复的折子里多了一个要求:要人,要很多人,要与实业有关的很多很多人。大有将京师大学堂一网打尽之势。

    光绪不动声sè的将折子递给唐绍仪。唐绍仪看过后喜形于sè:“严几道果然有几道法子。如此一来,两江富商们定对投资工业趋之若鹜。恭喜皇上慧眼识人,两江之工业可以放心了。不仅如此,随着两江工业之发展加上正在扩大的直隶工厂,对理工算数之人才需求也必将倍增。虽然学习理工算数不一定能入朝为官,但学业结束之学子只要能进入工厂工作,每个月拿到手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银子。如此一来,天下学子就多了一条出路,只要加以时ri,只读诗书而沉积千年的科举制度自然将无疾而终。”

    “不仅如此,朝廷财政也将大为改善。”刚刚放下折子的林启兆接着说道:“用民间资金来做基础建设,可以大为减少朝廷财政投入。而且一但建成生产,不仅能解决百姓生活问题,还可为朝廷提供更多的税款。而说道底,所有投资用的都是洋人的钱。皇上英明。”

    本是大喜之事,光绪却眉头紧皱。直让唐绍仪和林启兆不解,这是好事,为何皇上还一脸愁容?

    “自鸦片战争以来,大清每战必败。而国人却不思反省,视西洋科技如猛虎野兽。如今借着无线电和ri本战争赔款,以利诱人办厂,以利诱人读书,其实都是不得以为之。此次是借着无线电的光,那机器卖完了呢?看看国内市场,都被洋人的商品所充实,而大清传统的手工业在洋人的机器面前一败涂地。如果有一天洋人突然不再向大清输入任何产品的时候,怕是连做衣服的布匹都买不到了吧。”光绪这句话点醒了沾沾自喜的两人。

    只听见光绪继续说道:“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工业必将处处受制于人。只有当国内都是自己生产的商品,而且还远销到洋人那里的时候,这个国家才算是走了强国之路。如今大家都看到做发电机有银子赚,就一窝蜂的全都来做发电机。也许三五年不出问题,那三五年之后呢?市场需求总是有上限的,一但需求足够那继续生产出来的发电机又能卖给谁。卖不出机器的工厂是不是只有倒闭一途呢?商人逐利,所以只见眼前之利。那就更需要朝廷小心引导,切没如井喷似的一窝蜂去做,然后又如山崩式的倒下。以需求为最终目的,合理布局,小心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

    这种事光绪见的太多了。后世里,zhèng fu说做什么好就全都去做。这下说鼓励风力发电,结果全部都转行做风力发电,结果产能过剩倒闭一片。鼓励太阳能发电,然后又是一窝蜂,结果光是中国产能就大于整个世界的需求。就为了能拿到zhong yāng的财政补贴,现在又是一窝蜂建地铁,不管城市大小,不考虑实际情况,结果——谁知道

    “还有少华,你也要注意。中国自古来的财富全都变为白银沉淀的民间,可以说是真正的对藏富与民。如今朝廷要大力发展工业,那民间的财富一但爆发,会不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如此一来,会不会对国家经济产生影响。这都要小心应对。”

    “一句话。危机危机,危险中有机会,机会中也隐藏着危险。小心应对吧。”

    但不管怎么样,中国官场自古来便是迎上喜好。如今皇上喜欢办工厂,结果是各地工厂如雨后笋般的四处建立。这让关注中国的洋人们都大惊失sè。眼前清国的工业发展规模远远超过当年洋务运动。

第一百六十六章 海军变革() 
曾母暗沙

    今天,艳阳高照。在曾母暗沙的东面,一艘太平洋货运的客轮正在向西行驶,这是太平洋货运公司成立以来第一艘离开太平洋前往大西洋的轮船。这也是第一次开辟大西洋航线,也从这艘轮船开始,太平洋货运公司的航线开始向大西洋延伸。

    自大清统治以来,还没有一艘属于大清的轮船开往大西洋。所以不仅仅是一次普普通通的航行,这也是大清国迈向世界的脚步。这一次的航行世界各国也给与了高度的关注。

    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走向世界的清国一文,它说:一直不被清国人看在眼中的日本,在清国甲午战争中给于清国人当头棒喝。在光绪这个年青而开明的君主的带领下,曾经高高在上的大清开始放下天朝上国的势态,开始真正的认识世界。他开放国内市场,以换取世界各国对清国的各种支持。他也向世界各国派出大量的学员去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这不过只是一次在西方国家很普通的航行,却在清国被赋予了更高的含意。清国光绪皇帝一再要求太平洋货运公司独立完成这一次航行,正是因为清国光绪皇帝看到了清国与世界的差距。他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清国开始追赶世界的脚步。这是一次真正面向世界的航行

    不管外国人怎么看待这次航行的意义,但这艘船上确实搭载了三千名技术工人,他们将要前往英国去学习并建造自已国家的两艘战列舰。这还只是第一批人。这些人都是光绪细细挑选出来的,他们不仅年青、识字,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大清差点被小小日本打败而不满,他们想要强大自己的国家。他们也认识到,一个国家想要强大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