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苍穹-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候,帝国最终还是失败了。

    清国依旧腐朽,清国依旧弱懦。但帝国依然然没能挡住这个弱懦腐朽国家的奋力一博,就因为清国的皇帝。他对世界大势了如指掌,他看穿了帝国致命的软肋。一个人,当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地命运?

    大本营的大门被推开了,一股刺股的寒风吹散了刚刚聚集的一丝温暖。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看着首相面无表情的走了进来。

    “陆奥君,请转告英美大使。只要清国太平洋舰队能停止对帝国的攻击,帝国愿意撤回全部在清国的军队。另外转告驻华公使小村寿太郎,请他先期与清国进行接洽。稍后,我本人将前住清国与清国和谈。”说完,伊藤博文转身看着窗外。窗外,雨依然在下。

    1895年1月1日,清国光绪皇帝在锦州登上火车,随同的是战时锦州留手处的全部官员和参谋部全体将士,自然还有四国公使。当然了,那个当初卖掉全部家产支持儿子打仗的叶赫那拉?婉贞自然也在同行之列。皇帝回京自然是要通报朝廷的,朝廷大小官员自然也要摆开架式欢迎。以翁同龢为首的帝党官员们自然是最高兴的,皇上携百战之兵回京,这朝廷这天下就要不一样了。

    1月3日下午3时18分,皇帝专列缓缓的停靠在北京火车站。当初在这里,光绪带着八千将士决死出征。今天得胜而归却是黯然神伤。

    站台上,光绪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听不懂的话:“当初从这里走的时候,就没打算还能再回来。天随人愿,朕还是回来了。”

    良久,才有人反应过来。皇上亲征,以八千未经战火考验的弱旅迎着数万高歌胜利的日军而去。内无可援前无助力,皇上当真是准备埋骨田庄台的呀。

    京城东门外,彩旗飘扬、人头攒动。人们纷纷在东门外欲一睹皇上得胜的英姿。可等到天黑还不见皇上銮驾前来,前去一问才知道,皇上銮驾停在火车站内,而皇上离开了。没人知道皇上去了哪里,去干了什么。

    而慈宁宫外,以世铎和孙毓汶为首的后党官员全在跪求在大门外。皇上回京了,他们该何去何从还要听太后的旨意。可太后一整天只是听戏赏花,一个都不见。

    深夜,当所有宫门都关上之后。东门外,皇上的銮驾才迟迟开来。进城后,皇上直奔慈宁宫,而慈禧也很有默契的在等着皇上到来。太后挥退了所有宫女太监,与皇上二人谈至天明时分。

    第二天清晨,文武百官齐聚养心殿东暖阁,皇上也如期而至。结果让人大失所望的是,皇上没有得意洋洋的发表长篇大论,反到是一如平常。寇连材一句:有事奏报,无事退朝。让在场所有包括翁同龢在内的帝党官员们都不知所措。唯有世铎左右环顾后,才小心翼翼的奏报。奏报内容还是一如往常的是各地急于朝廷决断之事。光绪也不生气,反到是问起了众臣的意见。

    能当廷决断之事均已决断,尚有忧虑的扣下折子,稍后再议。日渐升起,时至中午。世铎才报上山东一带受战火袭扰后的遍地瓦砾。

    “此事下午再议吧。诸位是否还记得朕在田庄台之时许下的天子诅咒。”说着,光绪直直的看着孙毓汶:“朕在田庄台拼死拼活,朝廷却在与敌议和。就连礼亲王爷都颇感不快,唯有你孙大人是力主议和。”也不等孙毓汶跪下,光绪接着说:“湖南巡抚吴大微带兵三万从山海关出发到锦州用了七天,而三天后就全军抵达天津。看来这个吴大微很听你孙大人的招呼,增援确实很有力呀。”

    孙毓汶跪在地上,开始为自己辩解。无论他如何呼天抢地又能有什么用,光绪只是一挥手。刀光一闪,呼号之声骤然停止。当冷峻用木盘托着孙毓汶的人头进殿时,光绪一皱眉头:“拿去扔了,把外面的垃圾清理都干净了,搞的脏死了。”

    孙毓汶殿前斩首,他的鲜血染红的地面,随后抄家全部屠杀一空。大伙都明白,这天,变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变的姓氏叫中国() 
“都还没用过晚膳吧,那朕就来噌点吃喝好了。”傍晚时分,光绪见过众臣商讨完政务后,夹着折子就来到慈宁宫。慈禧坐在主位也动也不动,光绪生母的叶赫那拉?婉贞坐于一旁,一幅浑身不自在的模样。光绪也不行礼,随手将折子放于案上:“额娘,这里还习惯否。”

    叶赫那拉?婉贞有些不适的说:“我还是搬到宫外去住吧,住这里与礼不合呀。”

    光绪淡淡一笑:“再支持朕打仗也用不着把老屋给卖了吧,这下没地方住还不只能怪您自个儿。朕没钱,买不起房子,额娘还是在宫里将就着吧。明ri朕将下旨封额娘为太后,这封号嘛。儿臣意为‘慈惠’,最慈祥贤惠之意,不知额娘以为如何?”

    婉贞有些局促不安的看着慈禧,虽然她是皇上生母,虽然为了皇上打甲午一战变卖了全部的家产,虽然她也赢得了民望。但没有在权利的斗争中挣扎过的人,在面对宦海浮沉的人的面前还显得那样不安。而从慈禧身上隐隐散发出了一种气势,压住了婉贞的言语。就是所谓的王霸之气。什么是王霸之气,那是在权利斗争中长期形成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都带着不容质疑的肯定,这种肯定就形成所谓的气势,而这种气势就是王霸之气。这也须要长时间的去培养、去习惯,在斗争中去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

    久经官场的慈禧的气势,吓住了婉贞,却没能吓住了光绪。虽然光绪只有短短的三年皇帝生涯,但经过战争生死过来的人,还会怕这些。所有光绪淡淡一笑,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的看着。

    良久,慈禧说话了:“妹妹,皇上封你为太后,这是皇上的恩典。还不谢恩。哀家这就收拾收拾搬出去。”

    “那到不必。”光绪接过话来说:“当年慈安太后的宫中不是还一直空着吗?李莲英,你去收拾一下。以后两宫太后就交给你伺候了,辛苦一下,多用点心。”

    “喳”的一声,李莲英答应了下来。

    “这样也好,以后你们姐妹俩正好做个伴。”光绪拿起折子翻了翻说:“朕这里正好有点难以决断之事,还请姨娘赐教一二。”

    当李莲英将折子呈至慈禧面前,慈禧看都不看:“皇上已经亲政,且刚刚大胜而归。天下之事皇上自行决断便好,而必再问哀家之意见。”

    “乾纲独断自然是痛快一时,可朕必竟年少。侄儿不比姨娘久经朝政,朝局看的透彻。若只凭一时意气行事,难保天下不与朕离心离德。如今各地督抚早已是尾大不掉,如若依朕意气行事,介时若天下之乱将非比寻常,怕是姨娘也未必收拾得下来。侄儿自知学识尚浅,故此请姨娘指点一二。”

    皇上一口一个姨娘的叫着在慈禧听来是那样自然,再也没有之前叫亲爸爸的那种做作。而慈禧更为诧异的看着光绪,早就认定光绪不会再让他过问朝政,却实在想不到会是这样。一旁的婉贞现在的慈惠太后一看儿子神sè忧虑想都没想就帮着光绪说话了:“姐姐,皇上年青还望姐姐多加指点。再说,要是真的天下大乱,那毁掉的还不是爱新觉罗家的天下吗?”

    李莲英捧着折子躬着腰站了很久,终于可以直起身子歇歇腰。慈禧接过折子看了看,却疑惑的问道:“这份人员晋升的折子,基本上就是哀家发的赏赐折子。怎么看不到唐绍仪和林启兆的名字,他们可是为皇上出过力的,皇上不能寒了有功将士的心呀。”

    “他们还年青,资历尚浅,让他们在下面多磨练磨练吧。”

    “那这个严复仅在杭州任上做过两年知府,突然调至两江总督。皇上会不会过于重用了。”

    “姨娘可知道ri本首相伊藤博文此人。伊藤博文与严复是同班同学,在英国学习之时,无论何科伊藤博文只能得其第二,因为第一永远都是严复的。第二名尚可掌权一国还险些打败我大清,那让第一名才出任一地总督而已,又有何不可。何况严复主任的还是江苏巡府,暂代两江而已。如若不行再行撤换。”

    慈禧看了眼光绪,明白这是一次政治交换。皇上只要两江,其它的还是在你太后一党人的手中。皇上也不会再翻脸,只要慈禧别多事,皇上就不会触动太后的利益。

    慈禧点点头:“哀家并无意见。”

    光绪笑了,接着又拿出几份折子与慈禧讨论了起来。

    光绪二十年的最后几天里,经过光绪多次召集军机处商议后,终于颁布了甲午之战后的朝廷的任命。这是皇上正真亲政的第一次任命,结果众朝臣和各地督抚们都看的一脸雾水。

    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未尽到与各外国有效磋商之职为由,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交部,列各部之首。以朝廷大员多不懂军事,遥控指挥战场颇多掣肘不利事权专一为由,du li与兵部之外,仿效德国成立总参谋部专事军事指挥。总参谋部可不必经军机处直接陈奏。

    而在人事上,除各地总督有平调外,原两江总督刘坤一出任东三省总督,由皇上新宠严复出任江苏巡府暂代两江总督,两湖总督张之洞调任直隶总督。此外,合并四川与云贵总督之职,由赵尔巽出任,其弟赵尔丰出任三省总兵。调台湾巡府刘永福任两广总兵,由李鸿章女婿张佩纶出任台湾巡府等等。最让人不解的是李鸿章,虽然李鸿章在甲午之战中北洋各部皆是败北,皇上虽说只让其专心对ri和谈之事,但用不着一虏到底解除全部官职吧。仅新任命了一个外交部部长这个不名所以的职务。

    这和之前的朝局并无大的改变,皇上这是怎么了?就边心腹大臣唐绍仪和林启兆,甲午重将王士珍等几人除了太后赏赐的旨意外,新的人事任命中连提都没提到。然而有心人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孙毓汶死了,荣禄还只是新军督练大臣。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欧阳振华在皇上的支持下,再也没人能限制他在兵事上的权利。而新成立的总参谋部,可以绕过军机处和六部直接陈奏,明摆着是在分军机处的兵事指挥权。皇上要把兵权抓在手里。

    朝中大臣各具心思,而整个běi jing城内的各条大街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主要街道上的两侧全被开挖,一根根粗大的木杆被坚起,一根根电线铺下,一盏盏电灯开始安装。在尼古拉?特斯拉的亲自设计下,在光绪无条件的支持下,在běi jing城内开始全面铺设交流电照明电路。光绪严旨,务必在新年前完成全部铺设调试工作。为此不仅动用了数万人在各地同时开工,而且四处抽调资金来保证电路铺设工作。光绪的亲自过问,让所有人不得不尽心尽力、加班加点的赶工。不由让光绪想起了后世的中国,修条马路随随便便也是半年,明明已经开挖的马路楞是围起来停工三个月,还问都不能问。这种效率也只有后世中国才会出现。封建王朝就这点好,皇上亲自抓的项目行政效率就是高,只半月就基本成型。

    其实光绪还不明白,负责施工的主要还都是原来太后一党的人。如今皇上新掌朝政,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头一把要是烧不好,皇上一怒之下开始杀人有冤屈也没地儿去诉呀。杀了自己也就算了,反正自己也算是个办差不利。可皇上哪个不是要累及家人呀,为了家人也得尽心尽力不是。

    而光绪也没闲着,每年一次的清国皇家晚宴依然要召开。虽然今年战事坚难,很多国内外商家原本都认为今年的皇家晚宴应会继续召开,毕竟是胜利了。但即使召开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商业交易了。可大家都想错了,皇上回京第三天就下旨继续皇家晚宴,依然是科学院长吴荣光亲自检效参加商户的产品,时间很短,准备也很充忙。但新年晚宴的第一个地却不是在以往的太和殿内。

    中国除夕之夜,午门

    光绪与各国公使和各家商户代表,在宫女们的提灯照亮下,全部来到午门城楼上。此时的běi jing城四下爆竹响起,爆竹爆炸的火光四下亮起。虽然各家各户灯火通明,但整个běi jing城看起来不过只是点点灯火。

    “远在大洋彼岸,爱迪生生先发明了直流电,从此电灯点亮了人类的生活。但是直流电却存在致命的缺陷,巨大的线路损耗产生的能量损失,不得不让爱迪生先生每公里加设一个发电厂。有没有更有更经济更实用的电能呢?回答是肯定的。相信各位也知道,自从朕从锦州回京以后,整个běi jing城就开始铺设照明电路,直到今ri,běi jing城一共铺设了九万盏电灯,而这九万盏电灯只用一个发电厂。”

    光绪拍了拍手,寇连材拿着一个拖着两根粗电线的大木盒上来,随既众宫女们熄灭了手中的提灯。在光绪的示意下,所有城楼上的人都看向城下一片漆黑的běi jing城。

    “现在,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光绪重重按上大木盒上唯一的按纽,几乎同时,各条大街小巷同时点亮了。整个běi jing城沐浴在一片明亮之中。

    城楼上的人都安静了下来,整个běi jing城也安静了下。先是正在街上玩耍的孩子们停下了欢快的脚步,然后贩夫走卒在孩子们的呼喊中走出了屋子。接着是达官贵人们也出来看个新鲜。所有人都抬起头看着明亮的灯泡,发出的那黄sè的光芒。欢呼声从一个角落开始,最后蔓延到整个běi jing城。

    “光明,应当属于整个人类世界。”光绪笑了,这就是他要的效果。用九万盏同时点亮的电灯来证实交流电的先进xing,为以后卖电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一直视西方科技为奇yin巧技的国人们,在一面感叹西方强大的同时却对西方科技不屑一顾。要想真真改变国人们的思想,就必须让他们身有体会。将他们的生活与现在科技融合在一起,让他们体会到科技对他们生活产生的变化。只有这样,国人们才会去面对,才会去思考,才能摆脱自明朝形成的朱学论理。那么,这一切就从电灯,从不用蜡烛的照明开始吧。

    各国公使和各商户代表全部都围在科学院长吴荣光的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