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之穿越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羽之穿越日常-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帝驾崩,新帝登基,宣布其二十余条大罪,下旨革职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查抄其所匿藏的财产相当于当时朝廷十五年税收。其人于狱中自尽身亡,死时不足五旬。

    看看,敛财无数,养肥了自己,都不够新帝一刀切的。这就是皇帝不好意思明贪,养肥一个,什么时候需要了,什么时候剁了。

    大权独揽、铲除异己、权倾天下,被皇帝纵的即做了刀,又做了皇帝奢靡的盾,新帝上位,又拿来开刀立威,坐稳其位。

    真是人尽其用啊!

    敛财有数、揽权有度,方保善终啊!

    。。。。。。

    通政司右通政钱丰正埋首于案牍之中,非是通政司事务繁忙,而是钱丰另有一重身份,乃为今上之密探首领。

    这两日京城风起云涌,消息不断,只这铜银一事,已勾出了诸多的问题,涉案官员及商贾数众。

    此时自己手头上的相关消息一堆,都是让下属挑选出来的,自己都要分捡整理。

    这天锦现世势必将此事推向高潮,自己要把相关信息提前上报皇上,以便皇上早做准备。

    此类事件自己做的很多了,而这一次的背后之人却迟迟未能查出,这是最令钱丰恼火的。

    而运作此事最积极,又最像幕后之人的要属海靖,但根据自己的调查,又不像是他。如果实在没有结果,自己少不得得多为他打点打点,这个锅要有人背啊,这于他这个人来说,也未必是坏事,这有可能是一条青云路啊。

    不过,自己手下办事越来越不力了,是该敲打敲打了。

    。。。。。。

    其实这京城中,谁又能想到这只是林羽之,这样一个无关的文弱书生的意气之举呢!与其毫无关联,毫无瓜葛,也完全无利益牵扯。

    以政治老手的目光去看待,推敲,审视,怎么可能会把他放入视线?

    林羽之一招投石引路,各方人士粉墨登场,人生如梦。

    。。。。。。

    对于林二老爷,林羽之到底派了马强,亲自传了一句话“于友处得悉,京中风云突变,所论之事箭已离弦,望父谨慎处之。”

    不望他有何立功之举,其职虽为初任,但也需保全自己。神仙打架,上层斗法,央及众生的事情并不少见,要适时规避啊。

    林二老爷接到这一句传话,有些莫名,细想前日与林羽之之言,细细琢磨,才发现衙门现已略有些异样的气氛,默然沉思,把自己关于书房里呆了一夜。

    。。。。。。

第一百六十五章 风起云涌一() 
京城上空,炎热干燥的天气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七月十二,京城终于告别了酷热的天气,空中阴云密布,一场大的暴雨也在酝酿之中。

    今天不是大朝会,但是有一些平时不会上朝的官员,今天也都出现在朝堂上,气氛肃穆。

    荣景帝阔步步入朝堂,在龙椅上端坐。

    太监总管常全高声唱和“上朝”!

    朝堂下面一众官员随即下跪,齐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荣景地看着跪在朝堂上的一众官员,目光沉沉,顿了顿才叫起道“众卿平身”!

    群臣齐道:“谢万岁!”方起身分两侧站立。

    常全高声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今日朝堂上,官员来的倒是挺齐整,平日爱告假的官员,今日也都准时地站在了朝堂上,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看戏或参与其中,状态都非常积极,荣景帝心中泛起阵阵烦躁。

    昨日密探首领钱丰,已经将近日京中熔铜铸器一事做了密报。京中参与其中的官员和商贾票号,已经统计好上报上来,所有资料已摆在南书房的玉案上,涉及之人广众,令人触目惊心。

    完全不将朝廷法纪放在眼里,置朝廷纲常法纪于无物,视同儿戏。相关人等罪大恶极,罪不可赦。

    熔铜铸器牟利数倍乃至数十倍,相关人等铤而走险,渔翁获利,损害的是朝廷、百姓的利益。

    自己也是个睁眼瞎子,整天被关在深宫里,花钱也都是用银子,何时用过铜钱?哪能想到下面的人敢如此钻营,无所不用其极,无所不用其极呀!

    而更让自己触目惊心的是,天津总兵苏屏翰的密报,反雍军党首付元辅,谋逆所用兵器,都是下面商贾熔毁铜钱取铜所造,售卖给这些叛军。此行径,简直是胆大包天,胆大包天,罪大恶极!荣景帝现在只恨不得,把下面的这些违法犯纪的蠢货通通下狱!

    而这些还仅仅是京师周边,京中官员商贾,至于各省、州、府、县,情况如何?自也不用多想,肯定只会更加严重。

    天子脚下,已然如此,天高皇帝远,此不发行径只会更加猖獗,更加严重。

    父皇一朝宽待下臣,也纵的各种弊端,一些朝廷官员全没有了忌惮,仗着一些祖上的功德,行事愈发张狂起来,此股歪风邪气如果不刹,自己为政,也难有作为。

    此种种行径,如不严厉查处,从严从重处罚,朝廷安定都会受到影响。

    “今儿个众爱卿倒是来的齐整,可是都有本奏啊!”荣景帝当先开口说道,语气里已带出了隐隐的不善。

    下面官员都肃穆以待,低头垂目,并不敢随意开口。

    吴御史左右看看见无人出列,自己把心一横,出列上前道“臣有本启奏!”

    “讲!”

    “臣奏钱源商号福四忠等相关人,私熔铜钱,铸造铜器,不法经营,牟取暴利,应按律严肃查处,收缴非法获利,涉案之人应依律予以判刑,以正法纪。”吴御史话已出口,也没了顾及,铿锵有力地奏道。

    “哈哈,听听,听听,私铸、私毁,私铸、私售铜器,完全视朝廷法纪如无物,谁给了他们狗胆?嗯?”荣景帝看着下面的一众朝臣,哈哈大笑。

    众臣面面相觑,连忙下跪请罪“臣等失察,臣等有罪!”

    “你们是有罪,也不用急着分辨,朕要慢慢听你们奏报,还有谁有本奏啊?还不快站出来!”荣景帝起身笑着对下面的朝臣说道。

    “臣奏鲁锦记票号,不法私自收购铜钱,私熔铜钱,铸造铜器,牟取暴利数十万两之众,应按律严肃查处,收缴此非法获利,依律查处涉案之人,以正法纪。”程御史也出列奏报,看皇上的表情态度,心里也有了底,也跟着将自己的奏折呈报。

    “嗯,好啊,确实应该查处,一个小小的票号就敢如此行事,获利数十万之众,这可就比户部收税和朕的内务府挣钱还要容易啊,众位爱卿以为如何啊?你们可有经营这样的产业?这样的买卖挣钱容易啊!”荣景帝又坐回到龙椅上。

    众臣又是慌忙下跪,齐声回答“臣等不敢臣等不敢。”

    “不敢?呵呵,你们是不敢干呢?还是不干不干呢?哼!”荣景帝又气愤起来。

    “还有吗?再奏!”

    “臣奏锦源票号,也有此不法行为,私自收购铜钱,私熔铜钱,铸造铜器,牟取暴利数十万两之众,请万岁严查。”又有一位御史跟风上前奏报。

    下面的众位大臣已然听出皇上的态度,自然跟风为之。

    “好好,就只是这些商家票号吗?谁给的他们胆子?这里是京城,天子脚下!太平盛世!这京城官员何止百位,官吏、差官、衙役就从来没有人发觉吗?就没有人管管吗?下面此风如此猖獗,你们这些京中官员都是吃干饭的吗?白白拿着朝廷的俸禄,民生之大事全无人过问、关心!你们可要想想,这朝廷俸禄都是从哪里来的?”荣景帝拿起手边的折子摔在了地上,声声责问。

    不仅仅是问臣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发问。这真的就是歌舞升平,四海归一的太平盛世吗?

    顺天府尹路福贵眼色莫名,自己可是管着京城的杂务,这失察之责自己岂不就要首当其冲了!现在自己也必须要出列奏报了,不然被其他人攻讦,反而不妙。

    路福贵出列奏道“恭请万岁,万岁自登基以来,勤勉朝政,稳定民生,兴修水利,修缮河道,减免各地赋税,利国利民之举数不胜数。

    现我大雍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更是有天锦显世,天道昭昭,万岁之功德盛举为天道所认可,现有天锦书敬上,请万岁御览!”

    路福贵将大郎于鱼腹中所剖出之天锦书取出,恭敬的双手呈上。

    常全立即上前将锦盒捧过来,进献给荣景帝。

    荣景帝接过锦盒并未立刻打开,只笑着看下面一众好奇的大臣。

    。。。。。。

第一百六十六章 风起云涌二() 
众大臣伸长了脖子,好奇地瞪眼张望,很多人都是听说有此物,但大家都没有见到过,不管是不是真正的天书,都想一览。

    “呵,朕治下有如此有损万民利益之事发生,竟然还会有天锦书神谕现世,此岂不是讽刺?既然有天锦书,那就呈上来吧!”

    荣景帝冷笑,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在这个节骨眼上有天锦书现世,是个什么意思?想转移朕的注意力,从轻处理此事,搪塞过去,可是没那么容易!

    自己心中可不相信这种神鬼之说,至于自己之皇帝位乃天授这种说法,也不过是说给下面的人听的。

    如果自己不争取谋划,早就被自己那些兄弟们压下去了,哪有自己当皇帝的机会。

    但既然说到天锦书,且钱丰也有奏报此事,确有蹊跷,自己倒应该见识见识。

    至于内容,自己也已得到钱丰的报告,总归是一些人的把戏,要真是有人胆敢说出些不好的话来,也不会有现在之事了!

    有人想拿此事作文章,自己也拿此事作文章。

    荣景帝又将天锦书交给常全,说道“念!”

    常全打开天锦书念道“继天立极,繁荣景象,神功圣德,损于制钱!”

    很多官员已知道其内容,但还是七嘴八舌地小声议论开来。

    “刀削火烤”荣景帝接着吩咐道。

    既然背后之人布下这么大的手笔,自己还是要再试一试的,怎么也要做得像样子一些,这天书可不能是简单之物,不然就不神圣了。

    常全领命亲自上前,拿了一把刀子去划,自己也是理解皇上意思的,自然知道怎样掌握分寸。

    有两个小太监各执了锦书的一端,展开。事有巧合,或许也是天意也未可知,常全是有几分功夫的,下盘很稳,但是此时不知是何原因,脚下竟绊了一下,那尖刀顺势向锦书刺了过去。常全想稳住脚步,却为时已晚,那刀尖已向着锦布猛地划了过去。

    荣景帝面对此意外,眉头紧皱,自己是极不喜事情脱离掌控的。

    那尖刀从锦书上面划过,刀势却未止住,顺势又滑到了旁边小太监的手臂上,只见那小太监的手上顿时血流如注,鲜血滴了下来。

    再去看时,那锦书上完好无损,并未有一丝的划痕。

    朝堂之上立时响起了惊呼之声,众位大臣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来。心中都有些打颤,莫非这是真正的天书不成?竟真的能做到刀削不断,不留痕迹!

    常全本来未稳住身形,滑向锦书,险些铸成大错,心中也是非常后怕,直道好险。

    荣景帝也是异常的惊讶,没想到此锦书竟然真不惧刀削,这倒是一件奇物了,莫非真是锦书天赐?

    众臣见此景,忙齐齐唱呵道“锦书天赐,天佑我大雍,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荣景帝淡定下来,此事虽然奇异,但到底自己也算是见识过无数奇珍异宝的,这点定力还是有的。不管怎样,天赐之物,总是祥瑞之兆。

    “众卿平身!天赐此昭,必有深意。这‘损于制钱’一言,亦可为上天厚德赐昭,朕亦决心彻查此事,严处逆天违纪之徒,革新制钱弊端。”荣景已开始借机安排推行新政。这一讲到上天示言,那事情就不简单了,谁在想阻止此事也难了,天道不可违啊!

    此时,忽然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说道“臣启万岁,臣以为天赐之言实需慎之更慎,以防奸逆之人为之,祸乱朝纲,火烤尚未尝试,还不可下此定论,请万岁下旨再试之。”宋源之父宋少傅跪下启奏道。

    宋少傅如此行事,也是不得不为之,因为知道儿子宋源参与其中,如果此天锦之言做实,皇上更是会借机从严惩处,儿子官位难保不说,自己家族亦会受到牵连,做为三皇子的外家将严重失势,齐妃娘娘在宫中将会非常艰难。

    为三皇子维系朝中支持者,扩大势力,所需的银子自不必说,是以儿子操作此事,自己也并未阻止,那能想到会爆出此事,现在悔之晚矣。

    自己现在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是以才出头谏言。

    “启禀万岁,宋少傅所言极是,此事理应慎重。”又有一位官员出声附议。

    有了开头之人,后面又连续有几人出列附议。

    “呵呵,朕真的是久未在朝堂上见到宋少傅,如今身体可好?”

    荣景帝心中压不住的冷笑,南书房玉案上可还摆着宋少傅之子参与熔铜铸器的证据呢!还敢仗着皇子外家的身份肆意妄为,这是自己最不能容忍的。

    自己才初初登基,就开始谋划着结党营私,拉拢朋党,其心当诛,还敢跳出来逆旨而行,真是胆子养大了啊!

    “老臣身子时好时坏,身不由己,无法为皇上鞠躬尽瘁,尽忠报国,但此事干系重大,臣不得不谏言,望万岁三思。”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有否决天锦之事,才能减轻皇上的处理力度,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臣等望万岁三思!”多位大臣出列唱道。

    荣景帝看着蹦出来的众人,呵呵,这可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啊,这是笃定此锦书会被烤坏了不成?但依自己之见,此书有九分把握不会烧坏。

    背后之人有此一着,怎么会不慎而留下把柄。刚刚刀削不坏之时自己已经想到此点,不想这些人还是不要命的撞上来。自己本还想看在三子的情分上,从轻处罚,不想这也是个老糊涂的,自己想不从重处罚都不行了,太不识抬举。

    荣景帝看着下面出列官员,一群蠢货,怕别人不知道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