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痞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痞臣-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谁?我现在对这个人倒是好奇了。”

    “他的名字叫徐乙……”

    温代渠静悄悄的离开了,咸丰早已没有了半分困意。突入而来的事情,差点冲昏了他。温老先生大限将至,这怎么可能,感觉一切都那么荒唐。偏偏接班人,竟然是自己的老师徐乙……

第二百七十二章 恭亲王() 
“”

    徐乙回京的第四天早上,他换上朝服,带着出使各国所换文书,入宫递牌准备面圣。

    徐乙出使归国,虽然他在淞沪耽搁了几天,但因为淞沪是公使驻扎之地,必须停留一下与各国公使交换信件,所以也算是使命的最后一环。而他从天津连夜赶到京城,由于来得太快,朝中上下都没接到消息,直到徐乙穿带整齐出现在宫中班房时候,大家这才突然发现当年出使的于大傻冒回来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道光时的老人在咸丰上台后给撤换了一大批,除了几个本就是咸丰派的官员外,其余一些全是些新人。但是,由于于大傻冒的大名早就传遍了京城,有些在班房等着召见的人徐乙瞧着面生,叫不出名字的家伙却一个个都知道他是谁,就算有些人不知道他是何人,但瞧着徐乙的一品服饰与听着别人的交头接耳,也不难猜出他的身份。

    那些望着徐乙的人中,有羡慕、有不屑、有赞叹、有警惕,甚至也有敌视的,林林种种,各式各样。

    大家都知道徐乙论起来也算咸丰的老师,何况当年出使道光给了徐乙不少头衔,更在朝堂中亲口答应等他归来后另有重赏。现在道光虽然去了,但先皇之意谁敢不从?况且坐在宝座上的皇帝还是他的学生,徐乙归京如何重用是所有人都头痛的事。特别是那些占着军机位的几个大臣,和各部部堂,个个用着不怀好意的眼光向徐乙望来,怕这突然间冒出来的家伙把自己屁股下的位子给夺了过去。

    不过,这些人毕竟也是朝中大员,俗话说丞相肚里能撑船,虽说撑个船没这么大的雅量,但是装模作样摆摆气度还是可以的。有些以前与徐乙打过交道的人一个个全凑了过来,借着问候的名义,来摸徐乙的底,同时暗暗作着各自的打算。

    “徐老师!”

    正在徐乙心不在焉地和他们东拉西扯的时候,一个身穿团龙补子的王爷快步走了进来,一见到徐乙,他先是一愣,紧接着面露惊喜,三个字脱口而出。

    “六阿哥!”徐乙听到这熟悉的称呼转过身去,一眼就认出了面前的少年王爷就是当年自己的学生六阿哥奕訢。

    “徐老师!您可回来了!”几年不见奕訢,他长得比以前高多了,也比当年更英俊,一身蟒袍,配着团龙补子,显得精神抖擞。

    “奴才徐乙见过……王爷!”徐乙连忙挥袖打千,不过因为不清楚奕訢现在封的是什么王,所以临头上只能含糊其词的称呼了一下。

    “徐老师快快请起!”奕訢含笑连忙扶起徐乙,并在他耳边轻声说道:“徐老师,我现在是恭亲王……”

    “恭亲王?”徐乙不由得眯了眯眼,亲王的封号向来是皇帝所赐,往往带着些含义。咸丰登位、奕訢封亲王,这早就是他预料的事,但这恭亲王的封号却让他联想翩翩。看来咸丰还是对自己这个弟弟心有余悸啊!特意赐了个“恭”字给他,摆明着就是警告奕訢,让他往后恭恭敬敬。

    不过,师生相见是件高兴事,而且现在咸丰已经即位了,加上徐乙又是出使刚归,所以两人交谈也不用像以前那么顾虑重重。奕訢见到徐乙异常高兴,拉着徐乙来到了一边,饶有兴趣地向他问起出使的情况来,并津津有味地听着徐乙述说西洋所见所闻。

    “呵呵,你们瞧,鬼子六的老师刚从老鬼子家回来,这还真成了大鬼子碰见小鬼子……有趣!有趣!”离得不远处,协办大学士、首席军机肃顺向正在叙话的两人瞧了几眼,满是不屑地和同僚们打趣道。

    “哈哈哈!的确有趣!的确有趣!”军机大臣杜翰陪着笑连连点头,并摇头晃脑地说道:“这才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嘛……”

    杜翰是杜受田的儿子,他能有今天地位靠的就是他老子的帮忙。对于徐乙,杜受田早就不止一次提醒过他了,所以他一直把徐乙当成自己最大的敌人,今天有机会打击一下,他哪里肯放过?所以第一个就跳了出来。

    “慎言!这话可别乱说,徐大人当年也是圣上的老师,小心圣上听到后着恼……”郑亲王端华狠狠瞪了他弟弟肃顺一眼,急急在一旁提醒道,这才免得他们把话乱说下去,牵扯到咸丰身上。

    “哼!出个洋带回一身洋骚臭……我瞧着他,就觉得不舒服……”肃顺不屑一顾地挥了挥手,有些不满地唠叨几声,不过他老哥的话说的也在理,怕真说出事来自己吃不了兜着走,所以也没就着这话头继续说下去。

    这时候,一个太监走了进来,环顾一周后,清了清嗓子:“皇上有旨!宣徐乙徐大人乾清宫见驾……”

    乾清宫,又称正大光明殿,是内廷正殿,也是皇帝读书学习、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的地方。不过乾清宫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它也是停灵之所。咸丰不在养心殿召见自己,而特意把地方安排在乾清宫,似乎另有深意。

    果然不出所料,当徐乙来到乾清宫时,远远地就见到一个人正从殿内出来,虽然多年未见,可徐乙一眼就认出正是杜受田。

    “哎呀!徐大人!久违、久违!徐大人出使千里归来,一路辛苦了……”杜受田老了许多,但眼神依旧那么犀利,瞧见徐乙过来,满面堆起笑容,拱手问候。

    “杜大人……杜大人……”徐乙带着微笑向二位拱拱手,随后轻声问道:“皇上可在里面?”

    “在!在!”杜受田笑着连连点头:“皇上正在里面等着你呢,徐大人快快请进吧……”

    “杜大人我们回聊哈……”徐乙很惊异杜受田和颜悦色的态度,不过他也懒得理会。

    其实在徐乙来前,咸丰刚敲打了杜受田千万不可招惹徐乙,杜受田心中满是疑惑,可是也只好惟命是从。

第二百七十三章 悲痛不已() 
徐乙出使前就是侍郎,而且还挂着理藩院尚书与军机大臣上行走的衔。况且道光在徐乙出使前还亲口许诺过,等徐乙回来后另有重赏。当年大家都对这事没放在心里,因为大多数人基本上都以为徐乙此去是九死一生,回来的可能性及其渺茫。可没料到今天一早,瞧见徐乙居然真的成功归来了,这么一来,杜受田那些人全都慌了。

    尤其是杜受田,他的地位与徐乙差不多,况且他对咸丰更有着拥立之功,只不过他已经年迈,在朝中干不了多久了,所以趁着咸丰即位的机会,把自己儿子杜翰塞进了军机处。但徐乙一回来,一方面两人之间本就有着不小的隔阂,另一方面是为自己子孙着想,怎么都要尽力阻止徐乙实授军机,免得挤掉杜翰的位置。

    可谁成想咸丰的态度突然发生了改变,杜受田有些眩晕了。

    徐乙一进乾清宫,连头都没抬,先恭恭敬敬地朝着正中宝座处三拜九叩,口中大呼“万岁!万万岁!”

    “是徐爱卿来了么?快起来吧!朕在这呢……”还没等徐乙把头刚磕完,咸丰皇帝就把徐乙搀扶了起来。

    “徐爱卿出使四年有余,朕心中时时挂念。如今徐老师顺利归来,可谓是劳苦功高,今日刚归京见朕,何况徐老师又曾是朕的帝师,何需行此大礼?快快请起!”咸丰态度十分的诚恳。

    “出使乃是先帝所定之策,奴才只不过是跑跑腿罢了,哪里有什么功劳?况且奴才何德何能,更不敢有劳万岁爷如此挂念……”徐乙这才慢慢站起,垂手而立。

    咸丰早已吩咐当值的小太监搬了把椅子过来,请徐乙坐下叙话。

    “谢皇上……”徐乙谢过咸丰后,这才小心翼翼地用半个屁股挨着椅子坐下,双手放在膝上,默默地等待咸丰问话。

    “徐爱卿……此次出使夷邦可顺利否?”咸丰端起边上的古月先喝了一口,这才开口问道。

    “回皇上……”徐乙恭敬异常地答道:“奴才受先帝之命出使三国,虽说其中万里遥遥,途中不免有些坎坷,但仰仗先帝和万岁爷的威名,与我大清天朝的威仪,洋夷并无刁难奴才之处,一切还算得上顺利……”

    徐乙这话说得很有技巧,先把道光、咸丰爷俩捧在上面,再以大清天朝作后盾,轻轻巧巧地就把出使的功劳全让到了咸丰手上。同时又画龙点睛地指出路途遥远,坎坷难免,捎带着告诉咸丰自己一路的辛苦。

    这样回话,是徐乙在进殿前就琢磨好的,特别是瞧见杜受田和杜受田这两个家伙提前一步见过咸丰后,他更是刻意小心,对答中不敢有半点自夸,尽量把自己装得忠诚、可怜一些,也不能让那些别有用心者得逞。

    果然,徐乙这么回答,让咸丰顿时高兴了起来,他有些感兴趣地问起徐乙在西洋的见闻来。

    在咸丰面前,徐乙当然不会说真话了,何况他对自己这个学生是知根知底,晓得如何回答才能使他高兴。所以,徐乙故意挑了一些趣闻轶事和国人看起来荒唐可笑的东西说了出来,特地把洋人之国差不多讲成了不知廉耻的蛮夷之邦,惹得本就性子不安分的咸丰大为高兴。

    “那些洋夷那懂得我天朝礼仪之深?听徐爱卿所说,着实是一群未开化的蛮子嘛……如不是瞧在他们洋枪洋炮厉害的份上,以朕来看,出不出使根本就没必要……”

    咸丰听后自我感觉良好,得意洋洋地吹嘘了起来。徐乙听了几句,却出乎意料地流下了眼泪。

    “徐爱卿……你这是……”咸丰突然瞧见徐乙落泪,不由得奇怪地问道。

    没想到,他不问还好,一问徐乙哭得更厉害了,连坐都坐不住,跪在地上就痛哭起来。

    “奴……奴才当年出使……是先帝所定之策……可……可如今出使虽然顺利归来……但先帝却再也看不见了……奴才心中悲切……就如同刀绞啊!先帝爷!先帝爷啊……”

    徐乙边哭边述,声声泪下,痛不欲决。咸丰听得先是一愣,接着被徐乙那发自内心的哭声也触动了内心,一双眼不由自主地渐渐红了起来,一滴滴泪水也掉了下来。

    “先帝啊!奴才在西洋听闻先帝噩耗,恨不得插上翅膀就飞回来啊……先帝……您怎么就这么去了呢?先帝的大恩大德奴才还未能报……现在让奴才活在这世上还有什么滋味呢?我的先帝啊……”

    徐乙是越哭越响,越哭越凄凉,捶胸顿足,一副悲痛不己的样子。在一旁也暗自垂泪的咸丰看在眼里,不由得想起去年道光去世的情景,同时又联想到自己刚刚即位,南边就闹出反贼的大事。咸丰一来是为亡父受洋人之欺而去感到悲伤,又是为自己登位后的国事如此艰难而觉得悲哀,两者结合起来,让他也情不自禁地哭出声来。

    徐乙哭得如此之切,如此之真,倒不是他真的为道光而哭。道光死关他屁事,早死早好,徐乙心里还巴不得道光早点死掉呢。其实他这么哭是借着话的里由头,实际上是为了好友曾国藩而哭,为曾国藩之死而伤心。可咸丰哪里知道徐乙在想些什么?听他哭得如此悲切,如此真实,一时间还真以为徐乙说的那些话都是真的呢。

    “徐爱卿……皇考如在天有灵,一定会对有你如此贤良之臣而欣慰的……”咸丰哭了一会,反而劝起徐乙来,同时心里暗暗赞叹徐乙忠义无双,心里开始琢磨起如何让徐乙接受“护国战神”的称号了。

    “徐老师……此乃天意……怪不得你……”咸丰连忙下炕亲手扶起徐乙,和颜悦色地用以前的称呼安慰着他。

    “皇上,当年奴才是师,可如今却是臣,老师称谓请勿再提,奴才受不起啊!”徐乙借驴下坡,连忙谦虚地回道。

    咸丰赞赏地瞧了徐乙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拉着徐乙坐回位置,然后回到炕上欣慰地说道:“徐老师不必如此……老师称谓,你还是当得起的……”

第二百七十四章 国师() 
“不敢!奴才万万不敢!”徐乙一惊连忙站起来,打着马蹄袖又要磕头。

    “徐老师!此次出使你有大功在身,当年先帝曾说过,等爱卿归来后必有重赏。如今爱卿已归,不知爱卿想要些什么赏赐呢?”

    咸丰虽然大好喜功,为人平庸,但也不是傻子。他故意抛出了一个“绣球”来诱惑徐乙一下,想看看徐乙对道光忠心,是否也对自己忠心。

    可咸丰的小伎俩徐乙哪里会听不出来?道光已死,什么赏赐早就成了过后云烟,现在皇帝是咸丰,怎么赏、如何赏,他徐乙说了又有什么用?况且徐乙本就作好了打算,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打消咸丰对自己的顾虑,获取对自己的信任,至于赏赐,有和没有对徐乙来讲根本就是无所谓。

    “回皇上,奴才刚才已经说过,此策当年就是先帝所定,仰仗的全是先帝和万岁爷的威名,奴才只不过是跑跑腿,并无半点之功。”

    咸丰瞧着徐乙看了一会,问道:“听老师如此说来,你是不要赏赐了?”

    “回皇上,正是!”

    “关于徐老师您的安排,那就听朕的定夺吧!”咸丰满意地笑道。

    很快咸丰就让太监拟旨封徐乙为体人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因为徐乙周游列国,精通各国法则,又被加封为国师。

    体仁阁大学士为三殿三阁之一,尊贵至极,礼部尚书又位高权重,可是国师一职着实让徐乙百思不解。

    不过他还是拜谢皇恩,咸丰也十分的高兴。

    “皇上,奴才未到京时,途中就听闻长毛在南边起事,声势浩大,来势汹汹。而贼首洪逆又建了什么伪国,大封了一批伪王,起兵十数万,正在猛攻长沙。此乃国家之重事,皇上一定要小心应对啊!”

    “嗨!难啊!”

    咸丰听徐乙提起太平天国,满面就是愁容。他好不容易才赢得道光欢心,从弟弟那里夺得了皇帝之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