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痞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痞臣-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侯亷倒是看出来胖子和徐蕾蕾以及古月好像很熟悉,于是眯起了双眼,仔细的打量了一番胖子。

    “侯亷,‘脸厚’还差不多,被人当面拒绝了还在那里装笑,什么玩意啊。”走在最后的胖子小声的对徐乙和眼镜嘀咕道,刚才侯亷看向徐蕾蕾时的眼光,让他心中很是不爽。

    品茗阁的包间很有特点,细小的格子门、细小的格子窗、在门口还有个用格子做的吧台、墙壁四周有大半圈都是用格子做的古董架,上面摆放着一些青花瓷,在包厢正中间,有一张金丝楠方桌,围绕着方桌摆放着九张金丝楠木制作的椅子,使得整个房间古朴典雅,安逸宁静。宽畅的空间,可雅集十多位茶友聚会。

    在房门处供着财神的神龛,上面点着三根檀香,悠悠袅袅淡淡的烟雾充斥在整个包厢之中,一进入房间,就能闻到沁人心脾的幽香,再加上环绕在耳边的古筝声,使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杨林进到包间之后,很享受的吸了吸鼻子,继而对那些古董架上面的物件看都没看一眼,倒是走到方桌前,用手很仔细的摩挲着那几张毫不起眼的椅子和方桌,一脸爱不释手的神色。

    杨林进到包间之后,很享受的吸了吸鼻子,继而对那些古董架上面的物件看都没看一眼,倒是走到方桌前,用手很仔细的摩挲着那几张毫不起眼的椅子方桌,一脸爱不释手的神色。

    看到杨林的神情,徐乙心中一动,即释放神识观察了这几张金丝楠木的椅子,果然有些的灵气。

    趁大家或在欣赏墙上的名画,或在古董架边研究古董。徐乙也就装作一副对这些古董椅子很感兴趣的模样,围绕方桌一周,把九把椅子都看了个遍,自然也是将其中的灵气吸收殆尽了。

    此时赵掌柜就对侯公子、眼镜等人介绍道:“杨老板的这个包厢,一般人可是进不来的,就这几把椅子,每把都在万两银子以上,平时可是不舍得让我们坐的哦;这香可是也有讲究的,你们是不知道的,这可是杨老板每年大年初一在京城雍和宫求来的上好檀香,能有幸闻过的人可不多。”

    “赵掌柜您就别编排我了,不行哪天咱们去您府上,也让这些晚辈们开开眼界?”杨林边笑呵呵招呼众人落座,边对赵掌柜说道。

    杨林请昌万泉上座,杨林主陪位坐下,这时发现了个问题,少了一个位子。

    当时跟随大家一起进入茶馆的几个仆人,把手中的东西放在茶桌上之后,就退了出去。现在加上不请自来的侯亷是十个人,那九把金丝楠木的椅子却是不够坐了。

    胖子看到古月和侯亷都毫不客气的找了一把椅子坐下,就对徐蕾蕾说:“走,蕾蕾,咱们俩坐旁边去,我给你讲讲我爹是怎么捡漏的,特别是那个元青花……”

    两人就卿卿我我的到旁边聊天去了,徐蕾蕾本来就是陪古月来的,对于那些画册、砚台什么的,她还真不感兴趣。

    待到众人坐下之后,杨林对着门口招了招手,两个身材苗条相貌姣好的茶侍女走了进来,一人手中端着一个茶具摆放到方桌上,另外一人却是捧着一个红泥小火炉,放在方桌旁边的一个圆圆的木墩上,那个红泥小火炉是长形,高六、七寸左右,炉内的炭火已经点燃,小炉还有盖和门,制作的十分精致。

    茶具也很考究,是宜兴紫砂壶,整个壶大约有拳头般大小,呈古铁栗色,四边分布着六个小巧的茶杯,色白如玉,质薄如纸,徐乙很是怀疑拿起这东西的时候,如果稍微使大点力气,是不是就能将之捏碎了。

第十六章 茶艺() 
“这没外人,说实话,别看我开着茶馆,其实我喝茶都是拿大茶杯泡,没那么多讲究,正好前段我去了一趟苏杭淘到了点极品西湖龙井,今儿咱们也品一下江浙那边流行的茶道。”

    杨林一边招呼着众人,一边示意那两个茶侍女烧水泡茶,品茶鉴宝,自然是要先品茶了,在座的这些人除了徐乙和眼镜之外,都是在江湖上打滚多年,颇有城府之人,谁也没有急着去动方桌上面各人带来的那些古玩,都饶有兴趣的看着两名茶侍女泡茶……

    红泥小火炉虽然很小,但是火倒是很旺,转瞬之间,水就烧开了,水开之后,一个茶侍女拎起了小巧的水壶,而另一个茶侍女马上又放了一个水壶上去,给大家介绍道:“我们茶馆泡茶所用的水,都是取自咱们开封万岁山上的天然山泉水,苏东坡曾经说过,‘活水还须活火烹’,就是指要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这时茶侍女先是用茶匙取了适量的茶叶放在赏茶盘之中,然后将之端给众人一一品鉴,并介绍着西湖龙井的来历,待到众人看过一圈之后,茶侍女却没有把茶叶放入到紫砂壶中,而是提起水壶,用沸水浇空壶,按照茶侍女的话来说,这个行为的目的,是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也叫孟臣淋霖。

    “温壶”过后,茶侍女用茶匙将茶叶拨入到紫砂壶内,先细再粗后茶梗,这叫做乌龙入宫,然后向壶中注水,水满壶口时停了下来,茶侍女伸出两指,夹起壶盖刮去了壶口的泡沫,然后盖上壶盖,用开水冲去壶顶的泡沫,动作优雅至极,让人看得赏心悦目。

    按照茶侍女的说法,这个过程叫做淋壶,淋壶的目的一为清洗壶体,二为使壶内外皆热,以利于茶香的发挥。

    徐乙已经闻到浓郁的茶香味了,心想,现在总归能喝了吧,却不料茶侍女直接把紫砂壶中的水全部都倒了出去,说这叫洗茶,目的是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再次向紫砂壶中倒入沸水之后,却又用第一泡茶水烫杯,茶侍女两根手指转动杯身,此谓“温杯”,自然最后又是倒掉了……

    到第二泡时,茶侍女单手持壶,循环往各个杯中斟茶,壶口紧挨着茶杯,这个名目叫做关公巡城,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等到壶中茶汤将尽时,将壶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这些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戏称为韩信点兵。

    至此,整套流程才算是演示完毕,在杨林的示意下,先是将第一杯茶端给昌万泉。

    第二杯茶却是敬给了女士,古月也没有客气,大大方方的接过之后,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却没有直接饮用,而是先端至鼻尖处闻了闻,尔后才分作三口,慢慢饮入到口中,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带一丝烟火气息,看得徐乙都愣住了。

    “好,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古小姐也是茶道中人啊!”李掌柜看到古月的这一番动作之后,连声叫好。

    “前辈过奖了,家父比较喜爱饮茶,我就是闲暇的时候也经常陪着家父喝茶,看的多了,稍微懂一点皮毛罢了。”

    两人说话间,茶侍女也将泡好的茶一一递到众人手中,徐乙和眼镜有样学样,也用三根手指捏住茶杯,端至鼻尖轻轻嗅了一下,一股氤氲着茶的清气顿时直达肺腑,先前等待的烦躁也一扫而空,代之的是头脑清明,就连心中那些纷扰的念头仿佛也通达了许多。

    强忍着将手中茶水一饮而尽的念头,徐乙小心的在杯边啜了一小口,一股苦涩的味道顿时充斥在喉咙之间,微微皱了下眉头,徐乙又喝下了第二口,感觉马上就不一样了,先前的那苦涩似乎变得甘甜了起来,等到第三口饮尽,徐乙只感觉到唇齿之间余香满口,不由得闭上眼睛,细细的体会了起来。

    徐乙从小就爱喝茶,但是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在小小的一杯茶中居然能喝出三种味道来,以前常常听人感叹说茶如人生,那时候徐乙并不理解,但是现在他感觉到了,第一口茶入口苦涩,联想到自己苦读寒窗,县学考试,屡考不过,那个时候的心情,岂不是和这口茶极其相似。

    到第二口茶的时候却转变为甘甜可口,也和自己的经历颇为相似,乡试得了“草元”,苦读寒窗,终于有了回报,特别是前一段得到萧元子前辈的传承,这一切都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惊喜。

    三口饮尽只留下淡淡余香,不正寓意着世事繁华落尽,平淡是真吗?虽然现在还体会不到这层寓意,但是徐乙的心境在这一刻变的平淡了许多,往日里心中那压抑尘封的欲望,似乎也没有那么强烈了。

    待到徐乙睁开眼睛之后,茶侍女已经用茶夹取回面前的杯子,用沸水冲洗完毕,开始第二泡了,看桌前众人的表情,似乎都沉醉在这香茗之中了,就连一向在人前不加于色的古月,也是一脸若有所思的表情。

    “徐兄弟,怎么样,我这茶还不错吧……”杨林的话打破了房间中的宁静,也打断了众人的沉思。

    “杨大哥,说真的,茶,我是每天都喝,但是和现在所喝的茶相比,我那就叫牛嚼牡丹了,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到您这,我才知道什么叫做品茶,真是受益良多啊……”

    杨林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道:“徐兄弟的品行我喜欢,没有不懂装懂,李掌柜经常说,慢斟细品,其间可堪玩味,可我喝了这么多年茶了,也没悟出什么特别的道来,牛嚼牡丹,形容的真是贴切啊!哈哈哈……”

    “那叫做传统,没有这一套流程下来,你能喝到如此香茗?真不知道你这茶馆是怎么开起来的,居然到现在还没有倒闭。”听到将话题扯到自己身上,李掌柜笑着骂道,却也不是真的恼怒了,看样子两人也是开惯了玩笑。

    “茶道自古就流传已久,一般人一次两次是品不出什么味道的,徐公子的悟性很高啊,仅仅喝了一杯,就明白了什么叫品茶,可否给我们大家说说?”古月出人意料的开口插了一句,众人都有些吃惊,这话针锋相对的味道太明显了。

    其实古月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说出这话来,话刚出口心中就有些后悔自己唐突了,只是当她听到在杨林的话里,对徐乙推崇有加时,心里就有些不舒服,这话不由自主的就脱口而出了。

    “对,对,古小姐说的有道理,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的确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明白的,徐公子对茶道有什么心得,不妨也说出来让大家探讨一下嘛。”

    古月话音刚落,侯亷也出言附和道,他说这话的意思,一来是为了讨好古月,二来今天这个场合也让他有些心中不忿,年少英俊又身为侯氏首饰行开封的大掌柜,平时走到哪里,都会是众人吹捧的主角,但是今天到了这儿以后,先是吃了一个女人的闭门羹,进而又被这么一个穿着普通的穷酸秀才抢了风头,他心里极其窝火。

    其实侯亷刚才私下里从赵掌柜那里也了解到了徐乙的情况,知道徐乙是乡试的草元,很有可能就是举人了,但是侯亷可不担心这个,当朝鸿胪寺左少卿史管伟「外交副部长」是侯亷的亲姑父,而且侯亷的姑姑从小就十分疼爱他,心想你徐乙就是考上状元了也不过是个七品芝麻官而已,侯亷还真不把徐乙放在眼里。此时看到有奚落徐乙的机会,自然是要火上浇油了。

    其实侯亷倒也不是众人心目中的那种纨绔子弟,虽然出身不错,但是他自己也足够努力,从侯氏首饰行底层干起,短短三年的时间就升到侯氏首饰行豫省省城开封的大掌柜,这中间虽然和他的出身有关系,但是也反映出了其个人能力,算得上是这个行业年轻一辈中的翘楚人物了。

    赵掌柜和侯氏首饰行有些业务的合作,侯亷昨晚和赵掌柜吃饭的时候,提起今天要来品茶鉴宝,那侯亷自然不放过结交昌万泉这些业界大佬的机会。只是今天见到古月那绝色容貌之后,心中却是有些乱了。

    而徐乙此刻愣住了,心想:“自己没得罪你古大小姐吧,每次都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与之相处,怎么现在给自己下了个绊子,夸自己悟性高?这哪里叫捧人,简直就是捧杀嘛,还有那个侯亷,简直就是个小人,你想取悦古小姐可以,可是也不要对我落井下石啊”。

    眼镜一看这情形有些不对,大哥有些发愣,于是说道:“诸位,平时我和徐大哥经常一起读书,一起喝茶,这对品茶我们俩水平相若,刚才饮完这杯龙井,我倒是有些感受不吐不快,我就先谈谈,而后我大哥补充,如何?”

第十七章 茶中三味() 
“当然可以,既然是品茶论道,自然是畅所欲言嘛!”杨林答道,其余人也都颔首。

    一下子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眼镜的身上,眼镜微微一笑道:“唐朝诗人白居易曾经有首诗里面写道——‘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古人品茗,讲究的是‘境美、水美、器美、艺美’这四个境界,杨大哥这里的环境就不用说了,清幽典雅,韵风盎然,当得起这‘境美’二字。

    而泡茶所用的水,更是取自万岁山涧的山泉水,其味清冽甘美,泡出来的茶隽永醇厚,令人如饮没酒,回味无穷啊,完全将茶之幽香衬托而出,‘水美’这个字也是当之无愧的。

    我对紫砂壶不是很了解,不过这壶观之外形,古拙庄重中透露着朴雅坚致,质朴浑厚里蕴含了匠人的妙不可思,杨大哥能拿出来,自然不会是什么凡品。”

    说道这里,眼镜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给徐乙使了眼色……

    我对紫砂壶不是很了解,不过这壶观之外形,古拙庄重中透露着朴雅坚致,质朴浑厚里蕴含了匠人的妙不可思,杨大哥能拿出来,自然不会是什么凡品。”

    说到这里,眼镜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给徐乙使了眼色……

    徐乙自然明白兄弟的意思了,接着眼镜的话说道:“最考究工夫的自然是茶艺了,给咱们斟茶的这位姑娘在茶水的比例、温度的掌握,和时机的拿捏都是恰到好处,这才将茶之内蕴全部表现出来,所以我虽然不懂茶道,但是坐在这种环境里,却是也感悟到了一丝李掌柜刚才所说的茶中三味,那就是一味茶苦如人生,二味茶甘如人生,三味茶淡如人生。

    这正是‘石鼎火红诗咏后,九嶷香风阜万家。竹炉汤沸客来时,品茗阁里煮新茶。’三五好友,坐而论道,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