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痞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痞臣-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店小二一愣,转眼愁眉哭脸的,连声道歉道:“请大爷包涵!包涵!实在不敢有瞒大爷,这哭声……倒确是在哭丧。大爷您不知道,小店今日下午,刚住进了几个孤儿寡母,说是去广德奔丧的,她们只住一晚,明日就走,如有不便,还请大爷们多多体谅……”

    说什么,就来什么,杨林忍不住愣住了。眨了眨眼,瞧着店小二的样子,再回头望望那传来哭声的房间,刚才满肚子的怨气瞬间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这……既然如此,那就算了。”杨林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人,碰上这事虽然说有些晦气,但出门在外,也是在所难免。不过,他皱了皱眉头,依旧向店小二说道:“事……我不追究了,不过这在客栈里哭哭啼啼地算个什么?小二,你去向那家人打个招呼,就算要哭也哭轻一点,我们也只暂住一日,明天都要赶路啊!”

    “明白!明白!多谢大爷包涵!小的马上就去!”店小二刚才说完实话,心头一直忐忑不安,怕面前的这为气概不凡的大爷恼火,为难与他。现在听杨林只让他去给这家人打招呼,大喜过望之即哪里有不答应的道理?连忙道谢了几句,急急地就跑了过去。

    徐乙在屋里,杨林和店小二的对话他是听得一清二楚。见杨林苦笑着走了回来,他也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不过,那店小二去后,隔壁的哭声倒明显轻了许多,好不容易收拾了一下心情,两人又重新坐下,继续边谈边喝了起来。

    酒没喝几口,门口突然传了几下敲门的声音。徐乙、杨林对视了一眼,同时扭头向门望去。

    “谁在外面?”杨林提声问道。

    “啪、啪、啪……”回答他的依旧是三下叩门声,这不由得让他们奇怪了起来。如果是店小二的话,应该不会听到杨林的问声,早就回答了。可外面的人却只敲门,但不出声,可以肯定不是店小二。但除了店小二,又会是什么人呢?他们刚到杭州,更没通知官府,究竟是谁会这时候来敲他们的门?

    杨林毕竟是杨林,向徐乙使了个眼色,站起来就大步向房门走去。只见他来到门前,身体微侧,一手在前,一手在后,做好防范后这才猛地拉开了门。

    “你是……”

    门一开,不光是做好戒备的杨林,还是已经站到他身后的徐乙,全都愣了愣,只见门口站着一个穿着斩衰的妇人,带着一男二女同样打扮的三个孩子,正怯生生地立在那里。

    “妾身见过二位先生。”那女子红肿着眼睛,带着有些嘶哑的嗓音向他们先微微一福,这才说出了来意。

    原来这女子与三个孩子,正是住在他们隔壁,店小二口中所说奔丧的那家孤儿寡母。由于刚才过度悲伤,哭声大了些,惹得杨林不快,等店小二去过之后,才知道无意中打搅了别人,现在特意登门,来向徐乙和杨林二人道歉的。

    “原来如此……无妨,无妨!既然尊夫在外不幸过逝,心中悲哀也是难免的,还请多多节哀……”

    杨林向来吃软不吃硬,见到这情景忍不住尴尬了起来。他压低着声音,和颜悦色地好言好语安慰了那妇人几句,哪里还有什么责怪对方的意思。

    徐乙站在一边,也相劝道,只不过他的眼光要比杨林老道多了,从对方的举止与谈吐,他一眼就看出,这奔丧的妇人,应该出身官宦之家。

    “多谢两位,妾身先告辞了……”轻叹了口气,眼中蓄满了泪水,那妇人向他们一福后,拉着孩子就要离去。

    “娘……我饿……”年龄最小的女孩,大约是闻到了徐乙房中酒菜香味,站在哪里轻轻拉了拉要带她 离去母亲的衣襟。

    另两个年龄稍大的孩子,虽然没有出声,可从他们抿着的小嘴,与望向屋里的那种向往的目光,同样可以察觉到那层饥饿的意思。

    “兰儿,先把你妹妹带回屋去。”那妇人向年龄最大的女孩轻声说了一句,转身带着苦笑向徐乙他们抱以歉意,正要开口说道歉的时候,谁知道那最小的女孩顿时大哭了起来。

    “娘!我饿……我好饿……娘……”

    “娘……”

    年龄最大的女孩看着突然哭出声来的妹妹,一边小声安慰着她,一边手足无措地抬头向母亲求助。

    温馨呼唤:《大痞臣》正在冲击新书鲜花榜、票票榜,兄弟姐妹们,请把你们手中的鲜花和推荐票,大把大把洒过来吧!九月份我们只差五朵鲜花就可以进入前十五名,这个月我们要加油了哦!

第一百六十六章 蕙质兰心——求鲜花!() 
话说,哭声一起,那妇人先是脸上一怒,一把拖过不懂事的小女儿抬手就要一巴掌拍下去。可手刚高高举起,却又无力地放了下来,眼中的泪水再也憋不住,哗哗地落将下来。

    “大婶,虽有丧在身,可也不能饿了孩子啊!孩子还小,还是让他们吃点东西吧。”民间丧期有节食的习俗,杨林还以为这妇人因为丧事才不让孩子吃饱,好言相劝道。

    那妇人紧咬着嘴唇,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只默默地摇了摇头,却怎么都不肯说话。

    徐乙心头有些疑惑,按理说就算节食,一般也不会让孩子饿成这样。看着那三个孩子,瞧着他们的模样有异。

    “夫人,是不是遇到了难处?”徐乙上前,拉过那饿得直哭的小女孩,轻声地问了一句。见那妇人摇头不答,他微一沉咛,转而问那女孩道:“小妹妹,是不是想吃东西?”

    “……嗯”

    小女孩犹豫地看了母亲一眼,虽然心里有些害怕,但明显食物的诱惑要比母亲的责怪来得大,忍不住点了点头。

    徐乙也不管那妇人的阻拦,抱起那女孩就进了房间,把她带到放着酒菜的桌前,再拿过一碟牛肉,笑眯眯地放在她面前。

    “来,吃吧……”摸了摸女孩的头,徐乙示意着柔声说道。

    带着泪花的大眼睛,紧紧盯着面前的牛肉,小女孩估计是饿得狠了,再也忍耐不住面前的诱惑,连筷子都不用,急急抓起一片就塞进了嘴里。

    “都一起来吃吧,别愣着!”徐乙微笑着向站在门口,带着羡慕的眼光瞧着自己妹妹的那稍大的两个孩子,向他们招了招手。

    虽然母亲在,但孩子毕竟还小,饥饿之下,怎么能忍得住食物的诱惑?只见他们舔了舔嘴唇,犹豫地回望了一眼母亲,见母亲并未出声阻止自己时,连忙跑了过来,接过徐乙递过来的另两盘菜,迫不及待地就吃了起来。

    “夫人,是否有什么难处?”

    见孩子像饿了几天的样子,徐乙摇了摇头,回到那妇人身前,轻声又问道。

    这时候,杨林也看出了点道道,在一旁好言相劝,并怕那妇人对他们有所顾虑,直接说出了徐乙的身份。

    “原来是徐大人,妾身索绰络氏,见过大人。”

    “索绰络氏?”徐乙没料到对方也是个旗人,见这索绰络氏新丧,面带忧色,而且又携子带女的样子,知道她肯定有了什么困难,出于好意,他耐着性子打听了起来。

    或许是徐乙的身份,也或许是他与杨林通情达理的姿态,让索绰络氏渐渐打消了顾虑,这才慢慢把来龙去脉说了出来。

    原来,这索绰络氏的先生任安徽广德池广太道,前些时候因一场贪污官司受到牵连,一月前被朝庭撤职查办。罢了官后,或许是心急攻心,也或许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惊着了,罢官之日就大病不起,没过多少时间就在广德病死了。

    接到先生死讯的索绰络氏,连忙带着孩子从老家往安徽广德赶,由于走得匆忙,银子带得不多,还没到杭州,身上的盘缠就不够了。为了能挨到安徽,索绰络氏只能省吃俭用,自己二天一顿,再让孩子们每天只吃一顿,好留着不多的路费抵达广德。

    听着索绰络氏的哭述,徐乙无奈地叹了口气,他也没有多说什么,扭头走进屋里去,不一会就拿了袋银子走了回来。

    “夫人,这么挨下去,您或许挺得住,可孩子们挺不住啊!您看看,他们都饿成什么样了,难道您就忍心看着孩子们吃苦么?这是一百两,虽然不算多,但也能救你一时之急,带着吧,等到了广德,要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不!这怎么行?徐大人,我怎么能拿您的银子?”

    索绰络氏万万没有想到,素不相识的徐乙居然会因为她的几句话就慷慨解囊。

    “拿着吧,出门在外不比家中,何况您还要带孩子赶路,身上没点银子怎么成?再说了,我们都是旗人,而且尊夫和我说起来也算是同僚,这些银子在我来说算不得什么,您比我更需要它啊!”

    徐乙轻声说道,为了不让她再拒绝,索性把银子往她手中一塞。

    其实,倒不是因为徐乙入了镶黄旗,才仗义出手,而是真不忍看到这一家人如此的凄苦。

    索绰络氏万万没想到徐乙会如此而为,神情激动,手捧着银子微微颤抖着,扑地一声就给徐乙跪了下来。

    “使不得!这怎么使得!夫人快快请起!”

    徐乙也顾不得什么男女之防,连忙把索绰络氏给搀扶起来。

    抹了抹眼泪,索绰络氏走进屋里,就把正埋头大吃的三个孩子拉了过来,带着他们就要向徐乙与杨林磕头,唬得徐乙他们慌忙阻拦。

    “起来!起来!夫人这么做,不是折杀我们么?”徐乙把孩子们一个个拉起,苦笑道。

    “孩子,记住这位徐大人和杨老板,他们可是我们叶赫那拉家的大恩人啊!”索绰络氏拉着孩子们的手,激动地说道。

    三个孩子,最大的只不过十五岁,最小的才七八岁杨右,除了十五岁的女孩外,其余二个都不明白母亲究竟在说些什么?他们的注意力依旧还在刚才还未吃完的饭菜上,时时忍不住回头望去。

    只有那个叫兰儿的女孩,蕙质兰心,清秀的脸上,眨着一双聪慧而明亮的眼睛,静静地看着徐乙,懂事地跪了下来,不顾徐乙阻拦,连磕了三个头。

    “兰儿谢过徐大人,杨老板……。”

    “快快起来!”徐乙拉起懂事的兰儿,叹了口气,再好言安慰了索绰络氏和孩子们几句,这才把她们送回了房。

    第二天,由于大家都要赶路,徐乙特意早早地就起来,下楼让店小儿准备了点干粮送给索绰络氏一家,再亲自把她们送到码头,雇好西去的船,这才道别离去。

    徐乙的这番作为,让索绰络氏感动万分,一个几乎陌生人,却在她家山穷水尽的时候,慷慨伸手相助,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孩子,好好记住这位徐大人,他可是我们叶赫那拉家的大恩人,你们将来一定记得要报恩啊!”

    站在船头,索绰络氏远远地眺望着岸上那目送她们离去的徐乙,流着泪水向孩子们轻声说道。

    三个孩子,只有那个叫兰儿的女孩能听懂母亲的话,小小的她,偎依在母亲的身边,顺着母亲的目光默默地望着岸边的徐乙,若有所思地点了点脑袋……

    与索绰络氏一家的相遇,只不过是这路上发生的一个小小插曲,徐乙出手帮助她们,也只不过是出于同情的原因。这件事,并没有影响到他们 什么,很快就被眼前的大事给遗忘在了脑后。离开杭州城,他与杨林租了辆马车,继续向余姚赶去。

    杭州和余姚离得并不太远,两天的路程一晃而过,到了余姚,徐乙他们直接就先找到县衙,把自己的名帖递给看门的衙役,要求见何桂清。

    “户部郎中?徐乙?快!快!帮我更衣,来人啊!马上大开中门迎接!”

    何桂清正在后院喝茶呢,听到手下来报,再见到那名帖后,顿时吓了一跳。连忙先让手上把名帖还给徐乙,再手忙脚乱的换上官服,匆匆就赶了出来。

    温馨呼唤:《大痞臣》正在冲击新书鲜花榜、票票榜,兄弟姐妹们,请把你们手中的鲜花和推荐票,大把大把洒过来吧!九月份我们只差五朵鲜花就可以进入前十五名,这个月我们要加油了哦!

第一百六十七章 姜太公钓鱼——求鲜花!() 
“卑职何桂清,见过徐大人!”

    瞧着站在县衙外的两人,何桂清一时间也不知道哪个是徐乙,远远地就一个千打了下去,含糊其词地喊道。

    户部郎中,这官在京城虽说不大,但放到地方却是不小,何况徐乙还兼侍郎衔呢,这头衔就是与巡抚都可以平起平坐的。何桂清只不过是个小小七品知县,而且又是捐官出身,咋一见徐乙突然登门找他,那能不有所忐忑?

    “何县令,徐某这次南下勘查漕运,顺道余姚,仓促之即未能提前遣人通告,还望何县令不要怪罪才是啊!”

    徐乙笑眯眯地走上前去,一手向何桂清虚抬了抬。

    “不敢不敢,大人能来余姚,那是卑职的造化,平日就想求都求不来呢。”何桂清阿谀笑道,弯着腰把徐乙他们请进了县衙。

    请徐乙上座,再请杨林次座,何桂清小心翼翼地陪在下座,脸上挂着笑,先让人奉上好茶,然后才中规中矩地摆出副聆听“训斥”的样子。

    “听闻何县令在余姚为官前,曾是浙江盐大使吧?”徐乙一手托着茶盏,一手用茶盖轻轻拂去茶沫,淡淡地问道。

    “回大人的话,卑职以前确是浙江盐大使,去年刚调任的余姚知县。”

    何桂清不明白徐乙问这话的意思,小心谨慎地点头答道。

    “浙江盐大使可是个肥缺啊!虽说官职略低于知县,但要比知县实惠得多,何县令此次调任,可有怨言否?”

    徐乙似笑非笑地看了何桂清一眼,故意问道。

    何桂清听这话吓了一跳,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里面捞钱的花样多着呢。徐乙这话表面上虽看不出什么来,但何桂清却听出了这话的弦外所指。

    “徐大人说笑了,卑职能为朝庭出力,并不在意什么官位大小。有道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下能够让百姓过上平安日子,上以报皇恩浩荡,能做到这两点,卑职也就心满意足了。”

    “小子,看不出来,才当了没几年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