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痞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痞臣-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哈哈哈!”张之洞自幼习武,手脚哪里是曾国藩能比的?轻轻一闪就躲了过去,瞧着吓的变了颜色的几人,忍不住大笑起来。

    “孝达!孝达!请轻声!慎言!”曾国藩神色慌乱地向窗外看去,急的跺着脚求道。

    “好…好…好!我说伯函啊!你当了几年官,胆子倒是越当越小了……”张之洞似笑非笑地瞧着曾国藩,故意摇了摇头。

    “孝达!”曾国藩脸上怒色一现,有些火了。徐乙瞧着不好,连忙上前又劝又拉,这才让他平静了下来。

    “徐贤弟,孝达兄啊!你们的话,我难道就不知道有理么?可是……这变……变革哪里是我们几人能谈的?当今圣上虽是明主,但断然不会同意如此变革,何况满朝文武,天下士子,又有几个会赞同的?”

    “伯函兄的话不无道理……”徐乙见张之洞眉目一紧,知道他要出言反驳,连忙抢先一步说道:“其实伯函所说的也正是小弟所虑啊!一蹴而就,实施变革,在当今不能说不可能,但难度非常之大,而且步步艰险,搞不好就是前功尽弃。要知道当年先秦变法,也是艰难险阻才得成功,到头来商君还落得五马分尸的下场,而我大清不论幅员、人口都远远超出先秦百倍,效仿商君变法,更是困难重重。所以我才提出变革而非变法,其意就是如此。而且,这变革也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一步步地来,在不影响朝局、百姓生机和国力的情况下,先简后繁,以易入手,步步为营,等到积少成多,汇零为整的时候,才能水到渠成!”

    徐乙的这几句话,是他考虑了很长时间才琢磨出来的,今天借着这个机会,第一次在外人前说出了口。当他话刚一说完,所有人都先愣了楞,仔细想后,不由得又点了点头。

    “徐贤弟的话有理,但不知徐贤弟所说的先简后繁,积少成多,汇零为整之言,具体又该如何实施呢?”

    听张之洞出言询问,而曾国藩、江忠源、沈翰宇也用同样的表情看着自己的时候,徐乙笑了。

    “其实,我大清已经在做了,只不过各位不知道罢了……”

    “已经在做了?怎么会?”曾国藩惊讶非常,他瞧着徐乙,脸上的表情似乎在看一个陌生人。作为当朝二品大员,国家发生了什么事他会不知道?他怎么从来没有觉得国家在做过徐乙所指的那些事情?

    “伯函兄别急,听小弟解释。”徐乙胸有成竹地向他点点头,再看了周围也疑惑不解的三人一眼,微笑着说道:“英、美、法的三国合约,五处通商口岸通商,这大家都知道吧?其实这事在我看来,既是坏事,也是好事……”

    “丧权辱国,怎么能说是好事?”沈翰宇疑惑不解地问道,而其余三人却有些若有所思。

    “丧权辱国,当然是坏事,可这五处通商口岸通商却不一定不是好事!”徐乙耐心地解释道:“五处通商口岸通商,等于列强打开了我们国门,但反过来看,也让我们向外看到了世界。就如林公所言,当今之辈绝不能拘束眼前,必当放眼望世界!可如今,又有几人能有林公如此眼界,如此胸怀?国门紧闭,与外隔绝,虽能让外人看不清我们,但也让我们成了瞎子!但是,五处通商口岸通商一开,就大不一样了,以北至南,五处通商口岸虽然不多,但影响到的省份、人口足足,占我大清一半之强。只要借着这个机会,善加引导,以开民智,推波助澜,借机而为,等几年之后,顺势再行变革,就不会像如今之难了。”

    “好个推波助澜!借机而为!徐兄弟果然是雄才大略!”张之洞头一个赞同徐乙的话,兴奋地脸都红了。

    曾国藩想了想,先点了点头,过会又摇了摇头。

    “虽说五处通商口岸有徐乙所言的如此功效,但鸦片流毒于世,五处通商口岸一开将更为甚之。如人人吸食鸦片,不出十年国家无再用可兵,就算大开民智又将如何?”

    “伯函兄说的不错,当今鸦片流毒,危害无穷。但是,不开五处通商口岸难道我们就挡得住鸦片进来吗?”徐乙目光炯炯地看着各人,继续说道:“不能!如要彻底解决鸦片流毒,在国力没有达到能与洋人抗衡的时候,完全不可能的!几年前林公在羊城的失败、南京条约的签订都已经证实了这点,所以当务之急,不仅是禁烟,更得变革!只有大力推行新政,改变国力,再尽量延迟鸦片对国民的危害,才是解决之道!”

    “延迟鸦片对国民的危害?这话何解?难道徐乙兄有拒鸦片与国门之外的主意?”江忠源心忧天下,忍不住出言问道。

    “我哪里来这本事!”徐乙笑着摇头说道:“拒鸦片与国门之外,在无法与洋人抗衡的情况下,完全是不可能的!但是,大家别忘记,我们虽暂时管不了洋人,但能管住千万子民啊!禁烟不只代表着对外,还代表着对内,只要能极力限制百姓吸食,一样可以达到目的。”

    曾国藩摇了摇头,说道:“徐乙这话虽然有理,但不切实际。禁烟在我朝早有法度,可吸食者还是屡屡不绝,更别谈如今五处通商口岸的开放,鸦片横行的局面了,想做到徐乙所说的,比登天还难!”

    张之洞也赞同地说道:“禁烟之法,如同虚设,寻常百姓哪里懂得鸦片的危害?更加上如今朝野上下,吸食鸦片之人多不胜数,难道能靠着这些人去禁烟么?”

    曾国藩,张之洞的这些话说的没错,徐乙又哪里会不知道?但他们却误会了徐乙的意思,以徐乙的想法,是尽量把鸦片的流毒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拖延时间,学习洋人的先进技术来壮大自己,等有实力和列强抗衡的时候,再一蹴而就,彻底解决鸦片的问题。

    再说了,中国千年以来,变革无不以上而下,没有皇帝的支持,这些话只不过是空言罢了。所以徐乙说这些话的目的并不是要让他们完全赞同自己的观念,而是先去影响他们,把他们的思维渐渐向自己的主张靠拢,以图将来施政后,引为臂助。

    还有一点,徐乙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他暗地里扶持六阿哥奕訢的事。道光皇帝年事已高,加上几年前战争的失败,割地赔款的屈辱,让道光整日忧心忡忡,变老了许多。在徐乙看来,以道光的气色来看,估计活不了几年了,等道光一死,新皇继位,到那时候君臣一心,一扫朝庭的颓废暮气,才是变革的真正时机。

    当然,这些话徐乙虽然与各人交好,却万万不能说的。所以,听到众人异议反驳的时候,徐乙只淡淡一笑,却没有多做解释。

    自徐乙在 曾府初会张之洞后,就打定了刻意结交此人的心意,张之洞本非安分之人,每天让他呆在屋里无所事事,也憋得慌。正巧碰上徐乙怀着结交的心,三天二头来找他,也恰合他的心意。而且,徐乙的思想与张之洞的政见又相似,双方在许多看法、观点上基本是一致的,再加上徐乙才华出众,又和自己一样同是林则徐所看重的人,所以相处几次后,张之洞觉得徐乙这人十分合自己脾味,一来二去,居然结成了好友。

    趁热打铁,徐乙见张之洞在曾府住的不是很习惯,索性让他搬到了自己府上。每日里空闲的时候,两个人不是在书房里谈古说今,就是一起结伴出游,看得曾国藩连连摇头,笑骂他们为“狐朋狗友”碰上一起“臭味相投”。

    温馨呼唤:《大痞臣》正在冲击新书鲜花榜、票票榜,兄弟姐妹们,请把你们手中的鲜花和推荐票,大把大把洒过来吧!九月份我们只差五朵鲜花就可以进入前十五名,这个月我们要加油了哦!

第一百五十九章 订婚——求鲜花,祝大家节日快乐!() 
八月下旬,张之洞告辞返回湘省,送走了张之洞,徐乙在户部处理了一些公务,忽然赵虎来报——古府的管家来请徐乙过府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

    徐乙心中不禁有疑,前天他在三笑楼设宴,安排家母与古善元夫妇见过面,当时古善元并没有提起过什么事情,这次……

    准岳父召见,徐乙自然备下了厚礼,前往古府。上了茶点,古善元开门见山地问道:“徐贤侄,上次听你母亲说,你已经满十九岁了吧?”

    徐乙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是二月生人,已经满十九岁了!”

    “古月比你小半岁,你们俩都到了结婚的年龄,准备年底把你们俩的婚事办了,不过现在你们俩先把婚订了吧?”

    “什么?”

    “爹?”

    古善元话声刚落,徐乙和古月都是惊呼出声。

    “怎么?不愿意?”古善元看向徐乙,他根本就不需要去问女儿的意见,每天在自己耳边念叨十几次徐乙的名字,那难道还不够说明问题的?

    “愿意,当然愿意啦,古伯父,您怎么说就怎么办!”徐乙虽然感觉有些奇怪,但还是一口就答应了下来,问道:“古伯父,您看何时让我娘找人来提亲呢?”

    古善元开口说道:“这些事情都好说,明天你们安排人来家里,简单过个礼就行了!大后天不是二十九吗?你和古月两人刚好长长久久,就那天订婚吧!”

    听到古善元的话后,徐乙和古月都有些傻眼了,好像有些匆忙啊!两人至少要准备一些新衣服吧?

    “大……大后天?古伯父,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啊?”徐乙能看的出来,古善元对女儿是很不舍的,但又要这么快订婚,一定是有些他不知道的事情。

    “哪有什么事情啊?古月经常去你那里,不订婚没名分不是让人说闲话吗?”古善元摆了摆手,说道:“金银首饰咱不缺!月儿你和徐乙去订身衣服吧,三天的时间够用了,其他的事情不用你们*心了!”

    “好,我这就带徐乙去!”古月的心思却是比徐乙简单的多,听到老爹的话后,也顾不得害羞了,拉着徐乙就跑出了门外……

    等到两人出去之后,古月的母亲王思思开口问道:“善元,这么快就订婚,是不是有点仓促啊?”

    王思思和古善元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她对徐乙也十分的满意,可现在女儿的婚事先生却一点都不和自己商量,她心里也有些不舒服。

    “思思啊,你以为我想这么急促啊,早点让古月把婚订了,也能断了一些人的心思!”古善元长叹一声,刚才坐的笔直的身体靠在了太师椅上,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神色。

    看到先生一脸疲惫的样子,王思思站起身来,走到了古善元的身后,按着他的肩膀,轻声问道:“善元,出了什么事情吗?”

    “没什么事情,思思,你不用担心的……”

    古善元摆了摆手,闭上了眼睛,他向来都不会把生意中的事情拿到家里去说,而且即使说出来,妻子也帮不上什么忙,只是徒增烦恼罢了。

    古善元的确是遇到了麻烦事,这个麻烦,正是姚楣銘造就的,他爹就是刚从归绥调到兵部任令史的姚桑梓,前一段徐乙奉旨去羊城公干,姚楣銘趁机多次约古月未果,恼羞成怒之下,他居然联合侯氏首饰行,成了一家“姚侯珠宝首饰行”,这两天凡是有古氏珠宝首饰行的旁边,都开了一家分店,并且价格低廉,以本伤人,明摆着和古善元对着干!

    古善元自然清楚,那姚楣銘必然是得到了父亲的支持,才有如此财力的,生气之余,古善元自然也要为自己女儿的幸福着想,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古善元还是决定尽快让女儿和徐乙订婚,绝了那姚楣銘的心思。

    “要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徐乙呢?”王思思道。

    古善元轻轻的揉了揉太阳穴,放下手之后,还是下了决定,“算了,以他的那个性子,要是知道这事儿,指不定闹出什么事呢!”

    古善元在生意场上,阅人无数,对这个未来女婿,可是知之甚深,徐乙看似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但却是个心眼不大而且胆大包天的主。

    真要被徐乙知道有这档子事,说不定那小子就会闹出什么麻烦来,而徐乙虽然目前做了官,但毕竟初入官场,不适宜结怨太多。同时,古善元也是为了给姚氏父子留点余地,至于生意上姚楣銘搞的鬼,根本不足为虑,古善元知道他们以本伤人的手段支持不了多久。

    所以古善元最终还是决定不告诉徐乙这件事,等订婚仪式完了之后,那姚楣銘想必也就会死心了……

    徐乙和古月走出了大门,可直到这会,他对刚才古善元的那番表现,还是感到一头雾水呢,不禁问道:“月妹,古伯父这次是怎么回事啊?事前一声招呼都没打,怎么突然就要订婚了呢?”

    而且从古善元的话中徐乙能听出来,古月似乎事先也不知道订婚的事儿,如果自只没猜错的话,那就应该是古善元临时决定的了虽然徐乙很想和古月订婚,但是作为金丹巅峰的术士,他却极不喜欢那种事情不在掌控之中的感觉。

    “怎么?你不愿意吗?”原本兴高采烈的古月,扭头看了一眼皱着眉头的徐乙,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了。

    看到古月的脸色后,徐乙连忙说道:“咱俩订婚我当然高兴了啊,我说,你这丫头什么时候变得那么敏感了啊?我就是觉得这件事情太突然了,你没有这种感觉吗?”

    “你说的也是啊,爹之前都没跟我提过的……”听到徐乙的话后,古月也皱起了眉头。

    “古月,这段时间你家里没出什么事吧?古氏的生意怎么样?”徐乙开口问道。

    古月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什么事啊,家里生意挺好的,上个月的销量还增加了呢!”

    “那这段时间有没有人追求你啊?”徐乙继续追问道。

    “当然有了!”

    古月下巴一扬,看了一眼徐乙,说道:“本姑娘每天都能收到鲜花,如果我愿意的话,从现在排到明年今天,都有人约我吃饭的……”

    “行啊,从今天开始,到你的后半辈子,本少爷都预定了!”徐乙哈哈一笑,握住了古月的小手。

    “别闹,注意影响……”古月身体轻颤了一下,俏脸一红道。

    徐乙正了正脸色,问道:“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