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在给我催婚(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京城都在给我催婚(重生)-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深色正装,背影颀长。

    重照深吸了一口气,皇宫的路错综复杂,他多年未曾来过,只是周围的风景,深红色廊檐,亘古不变的殿门镂花,还是以往记忆里的样子。

    重照没想到这条路是他和许长延在沉默里走完的。

    仿佛在前世里,他们对坐无言,对对方无疑都是失望透顶的神色。

    为什么最后会走到决裂这一步?

    年少的重照绝对不会想到以后他和长延会变成这样相顾无言相看两厌的关系,年少的长延也不会相信自己长大会变成这个样子。年少的许长延温良恭谨和善可亲,完全不是长大后冰冷如霜又心机深沉的样子。

    重照幼年十一岁时去太傅上官大人那里读书,第一眼隔着窗户,看见坐在窗口,规矩又羞涩的少年。

    初春时节,天还有些寒意,少年就一件单薄的衣服,身形瘦削,小心翼翼地看着眉眼苍老的太傅大人,重照仿佛能看见少年眼里的光芒。

    一心只想着玩乐的重照顿时折服在这渴望知识的目光里,心道,他爹把他丢到这青崖学堂,果然是很有道理的。

    因为大家学识基础各不相同,每天会有一段时间是上官先生一同授课,其余时间是单独受教。

    热爱学习的长延坐在前排,身板挺得笔直。

    重照坐在后面,出神地看着跟自己差不多的少年的身量。靠着爹娘出身就拥有锦衣玉食的重照,一眼便看出了长延身上的衣料粗糙劣质,腰间一点配饰都没有,脚底的鞋看着都是街上哪个摊贩那里买的。

    走神的他猛然听到前边炸开上官先生苍老如洪钟的声音:“李重照,你看此问何解?”

    重照刷的起身,微微偏头求助经常和自己混在一起玩的死党们。

    京城贵公子们齐刷刷低头,死队友不死贫道。

    重照心中骂娘,目光瞟到前面的桌子上。

    少年骨瘦如柴的手指轻轻敲打在面前摊开的书本上的某一页,微垂着头,长长的睫毛微微颤抖,嘴角微抿,青涩而带着小心翼翼的窘迫。

    重照心中大喜。

    下课后,重照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笑眯眯地看着少年俏丽的眉眼,“今天多谢你,以后在京城……我罩着你。”

    ……

    终于走到了殿门口,重照顿身,“多谢许大人,接下来我自己进去……”

    许长延未停,直接跟着小太监进去了。

    重照:“……”

    大齐当今皇上衡帝魏元衡,已是五十多岁,鬓发微白,容颜间可见苍老,身穿黄金龙袍,坐在上位,一身气势倒更是威严。

    事先接了通报的衡帝搁下奏折,挥挥手道:“免礼。”

    重照微垂着头,表现出一副受教了再也不敢的表情。

    李家的二公子忽然内敛沉稳了不少,衡帝也很是惊诧,但更多是欣慰,原先的怒气搁置在一边,倒关心地问道:“听长延说你在天一阁感染了风寒,身体可撑得住?”

    重照挑眉,答道:“回陛下,臣已经好多了,劳烦陛下挂念。大夫说了,臣还年轻,这些小病,不会有大碍。”

    衡帝点了点头,看了看一旁皱巴巴的一团手抄兵法,漫不经心地问道:“那好,说吧,在天一阁可领悟了什么?还是……只学会了默写这些兵法?”

    重照直接跪倒在地,“陛下赎罪,天一阁乃我朝书籍圣地,臣静坐三日,却未能领悟出分毫,甚是愚钝,想着交给陛下的,必须得是臣已领悟的东西,所以才擅自默背了兵法。”

    衡帝不动声色,“那便罢了。朕念在你年幼无知的份上,免了你的罪责。只是重照,你私下任职将军、带兵出征边疆一事……”

    重照立即接过话头,“陛下,这件事是臣一时妄念,犯下大错,与家父无关,重照愿意领罚。”

    重照想着,这件事迟早会被陷害他们家的人给翻出来,与其让这件事成为梗在皇帝心口上的一道刺,不如直接让他给拔了,免去后顾之忧。

    他跪得诚心诚意,正想着,身边静默至今的许长延忽然也跪了下来,说:“陛下,重照出京城时尚未及弱冠,年幼无知不识大体,如今他诚心认错心性纯真,臣求陛下从轻发落。”

    重照没想到对方会为他求情,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衡帝道:“罚必是要罚,只是朕还没想好。重照不如自己说说,朕该如何罚你?”

    重照心里苦笑了一下,这可难搞。

    罚得重,自己吃亏,罚的轻,皇帝会骂他自省不足。

    许长延这时候倒不出声了,方才求情求得倒很干脆利落。

    重照想了想,道:“陛下,臣愿十年内不出京城,每月月初入天一阁抄书自省三日。”

    十年内不出京城,并非不踏出京城城门,而是不去京城以外的其他地方。重照摆明了自己彻底放弃做将军从军入伍的想法,况且他身份特殊,十年内婚嫁之事必定会定下来,基本上就是说,他一辈子都将长居京城。

    这个惩罚,显然有些过重了。

    可只有这样,重照才能彻底让皇帝对他放心下来,对李家放下心来。

    许长延眉头一皱,想要说话,衡帝制住了他,说道:“既然重照自领此罚,朕便恩准了。过几日,你把封侯的礼节行完,把侯爵受了。”

    最后一句,算是衡帝的补偿。

    镇国公府李家的世袭爵位落在了李家长子身上,李家二公子李重照身份尴尬,既然不能入伍从军,有了侯爵之位,在京城也会好过许多。

    趴在地上的年轻人面露喜色,跪地说:“谢陛下隆恩。”

    沙场历练三载,青年身形修长,容貌生的端正俊秀,一身深色衣服内敛沉稳,看着衡帝的心甚是宽慰,又想起对方的难言之隐,心里的怒意早已消散,越看越是怜惜。

    皇帝顿了半晌,说道:“大理寺卿王庸年迈,时常因病告假。朕命你……担任大理寺少卿,多历练历练。”

3。第三章() 
重照一愣,心中顿时大喜。

    昭侯看似是侯爵,但终究只是个虚职,并无实权,说到底只是个闲散的绣花侯爷,而大理寺少卿官位不大,但实权在握,两者相差甚远。

    重照想,拿他一辈子不出京城的惩罚换这个,也算值当了。

    衡帝这一个棒槌打下来,再给个甜头,重照见好就收,面上露出喜不自胜的表情,当即跪地叩谢。

    衡帝道:“起来吧,地上凉,跪坏了你,回去你娘要心疼。来人,送重照出宫。”

    许长延便顺势要告辞,衡帝却拦住了他:“长延先留下,朕有事问你。”

    走出大殿,重照觉得刚才长延似乎要跟着他来说话似的,一路上思索了片刻,问身侧的夏老公公,“九龙卫首尊公务繁忙,颇受陛下倚重,公公时常在宫里见着他吧?”

    夏老公公眉目一凝,呵呵笑道:“首尊大人年轻有为,能为陛下分忧,自然受陛下重视。不过今日陛下却未传唤……”

    重照微愣:“那他来天一阁干嘛?”

    夏老公公便摇头说不知。

    走过长长的宫道,刚踏出宫门,重照顶着头上的太阳,一眼便瞧见外头等着他的国公府的马车,还有车旁的易宁。

    易宁从小陪他长大,后来成为他的近身侍卫,一直忠心耿耿。

    易宁见到他,脸上露出了笑容,“二公子,你没事,真是太好了。”

    夏老公公笑着说:“老奴就送到这里了,小昭侯爷,老奴先退下了。”

    “麻烦公公。”重照转头对易宁说,“先回家,回家再说。”

    国公府的轿子调了个头。临近晌午,街道上的行人渐少,炊烟袅袅,大多聚集在饭馆酒铺,一路畅通无阻,重照在车上闭目养神了片刻,便落轿下车。

    算上前世,他已是数月未曾回过国公府,在这一刻,门口的狮子,头顶的匾额,都让他感觉到一股亲切的感觉。

    重照忽然有些不敢抬脚。

    易宁问:“怎么了?”

    前世活得过于糊涂,直到家难发生,他猝不及防,一点忙都帮不上,简直像个无可用处的不孝子,实在有愧爹娘和李家列祖列宗。

    而府里的国公夫妇二人等了三日,等的焦急无比正要去宫里求情之际,忽然传来李重照回府的消息,欣喜无比,忙出门迎接

    镇国公正夫人钟氏一见李重照,心疼地把小儿子抱进怀里,揉了好片刻,哄道:“怎么这么倔啊你这性子,圣上对你宠爱有加,你早早服个软,不就好了吗?”

    李重照的妹妹李重琴,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眼睛睁得大大的,道:“娘,让哥哥去里屋休息吧。”

    镇国公李家家主李正业膝下有三个儿女,长子李重兴,次子李重照,幺女李重琴。前两者都是正室钟氏所出,只有李重琴是庶出,不过自小养在钟氏身前,钟氏视若己出,甚是爱护。

    重照进门就给他爹磕了个响头,把国公大人一肚子的火给彻底浇熄了。

    重照说:“孽子不孝,擅作主张,求父亲原谅。”

    擅自出京从军入伍这一点李正业还在把握之中,而李重照擅自向皇帝请命惹得龙颜大怒,被罚禁足天一阁,李正业是完全没料到的,一时没能把他保下来。

    对李重照之前的胆大妄为生气之余,其实他做父亲的,心里也很是心疼。

    重照出生便身体有殊,注定与战场狼烟无缘,他只能保其在边疆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过上三年,却不能给他为将出征的机遇。

    平常人都有做将军的机会,偏生他没有。想想这点国公爷就心疼,于是语气放软,轻声说:“起来吧,下次莫要再如此莽撞。”

    钟氏拉着重照在桌前坐下,一碗银耳汤端上来,色香味俱全,重照拿起勺子就喝了,热汤入腹,重照满意地轻叹了一声,“还是家里的吃食味道好。”

    下人立即堆了几碟点心在桌上,李重琴问:“娘,午膳还没好吗?”

    钟氏说:“快好了,先吃点垫垫肚子,重琴,去看看你大哥回来了没有。”

    国公爷喝了口茶,道:“皇上罚你在天一阁抄书,又如何放你出来了?”

    重照放下手里的东西,起身跪倒在地,“儿子不孝,事先犯下大错,自请禁足京城十年以为惩戒,皇上才放我出宫。”

    李正业握着茶杯的手一抖,面上露出了一丝惊讶之色。

    钟氏大惊,忽然俯身抱住重照,道:“重照,你真的……真的自请数年不得出京?你疯了?你何必为了求皇上一时原谅,把自己困死在京城?”

    重照安抚地摸了摸钟氏的背,“娘,我没事的。”

    钟氏脸色一百,回头对李正业说:“你堂堂国公爷,快去求皇上,我们家重照体质特异,生来就得承受旁人难以想象的屈辱,怎么还能受这样的罪?”

    重照眉头一皱,道:“娘,你别说了。”

    钟氏看着他,心疼地说:“你知道你胸口的印记是何意,弱冠已过,婚嫁之事迟早发生,你不能娶亲,困在京城,难道真打算嫁给一个男子,就这么在后院内闱和一群妾室过日子?”

    李正业生气反驳道:“我看哪个男人还敢娶妾室!”

    重照头皮发麻:“娘!这件事以后再说,我还这么小!”

    前世家里出事后,京城不少眼睛就盯上了重照,其中不乏高门宗室,最后皇帝一道旨意,重照嫁给了许长延。

    至于为什么是嫁……重照即便总把这件事掩去不提,但事实确实存在。

    他出生的时候,胸口有着一个梅花花瓣的印记。大齐史载,有这个印记的男子,生来就可孕子,而且孩子大多生来机敏聪慧。之所以记载如此明白,因为大齐开国皇帝的妻子便是男人,也是这种体质。

    钟氏生下一个体质特殊的男孩这件事传到了皇帝耳中,衡帝很是怜惜,又出于对□□的怀念,册封重照为昭侯,待其弱冠后便可受封。

    这是昭侯侯爵的由来。

    门口传来脚步声,李重琴带着李重兴快步进门,重琴说:“爹娘,有大喜事!”

    李重兴笑着快步走来:“恭喜二弟,昭侯侯爵在身,皇上又任命你为大理寺少卿,待大理寺把接待事宜办妥,二弟便可上任!”

4。第四章(修)() 
第四章

    用过午饭,李正业便将重照召进了书房,把当时的情况仔细询问了一番,才叹气道:“委屈你了,好歹陛下并未苛待,下午呆在家好好陪你娘,她担心你担心了整整三日,原本身子就不大好,近日都瘦了许多。”

    重照道:“爹,我想请个太医,来给娘把把脉。”

    李正业疑惑地看他:“姜太医数日前便来看过,说并无大碍,多滋补养生便可。怎么了?”

    重照一愣:“姜太医来看过了?那我们能不能请个高明点的大夫,把娘的病治好?”

    李正业道:“你说治好便能治好,姜太医已经是太医院里资历最老医术水平最高的太医。你娘生你之后身子便一直不大好,你以后少惹事,多让她宽慰些就行了。”

    重照低头,有些气馁道:“好。”

    前世就因为一时不察,最后他娘卧病不起时,才发现已经是病入膏肓无药可医了。重照想着早一点防范着,总比到时候措手不及的好。

    他不通医理,连太医院资历最老的姜太医都说没事,那当年他娘怎么就突然一病不起了呢?究竟是患了什么绝症?

    重照低头深思,险些撞到了自家大哥李重兴。

    李重兴笑道:“二弟,怎么闷闷不乐?爹训你了?”

    李重兴乃李家嫡长子,是公认的李家世子,要继承国公爵位的,如今在吏部从小官做起熬资历。

    相比于京城大把没出息的纨绔富家子弟,李重兴从小读书习字,又有功名在身,做官也是勤恳踏实,颇受皇帝赞赏,朝廷上对他也是赞赏不断。

    重兴说:“若是担心自己做不好,那便直接跟爹说。爹最宠你了,有爹撑腰呢,再不济也有哥在,别给自己负担。”

    重照心里有些感动,“我知道了,谢谢哥。”

    重兴拍了拍他的肩膀,手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