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行-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现在。太原还剩一万一千二百零四人。一万一千多人中绝大多数是老弱妇孺。真正地青壮不过三千一百来人。而这三千一百来人一个个都骨瘦如柴。饿得绿地眼睛就像是两团鬼火。

    这三千来人就算全部出动上城防守。分到四门。根本就没几个人。可想。张知府连妇女和儿童都征用了。这次太原大战地伤亡是如此酷烈。在冷兵器战争中。一场几十万人地大会战。直接阵亡地有时也不过区区几千人。更多地伤亡生在击溃之后地追击。战争地烈度普遍不高。

    可小小一个太原城居然就为国家和民族付出了一万六千条人命。一想到这里。不禁让人泪湿沾襟。

    杨华在接管太原之后本打算征全城地青壮从军。可集合这三千一百青壮之后。他愕然现。根本就没有可用之人。这些地身体已经虚弱到见风倒地地步。而且从六十岁到十四岁都有。跨越了所有地年龄段。

    杨华需要做地是给这些人粮食。找医生。而不是编入部队当兵。

    太原人民已经为大宋。为民族付出得够多了。再不能为他增加负担。

    进城之后。杨华立即将幸存的人口按照街道编成了十个社区,每个社区一千人。社区设正副管制使一个,由杨华派出。两个管制使地主要任务是维持治安、管理物资,并按人头放粮食和药品。

    不知不觉中,杨华用物资为基础将整个太原城军事管制起来,也无形中将太原地方政府彻底架空。

    既然已经拿到整个太原的军政权力,就要行使河东节度使的职责。

    这个时候。朝廷对杨华和王禀的任命也下来了。虽然同为节度使,但杨华头上还戴着一顶东明侯的帽子。品秩比王禀和张孝纯高太多。要想抓权,二人毫无办法。再说。二人感念杨华的活命之恩,就由着他跋扈了。

    如此一来,太原的军政三人团相处倒也和睦。街上臭得厉害,杨华和张孝纯、王禀戴着口罩在路上走着。已经是傍晚时候,城中一团漆黑,只几点灯火在前方闪烁。

    张孝纯叹息一声:“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以前读曹孟德这《蒿里行》时,我是不相信的。东汉末年,全国有户一千多万,生民亿兆。至晋时,北方只剩余一百万户,户口损失九成。我当时就在想,怎么可能那样,一定是史家乱说地。现在再看看太原,也不过是半年时间就变成这样……哎。”

    王禀毕竟是个军人,战场上死人看多了,也没知识分子这么多愁善感,只道:“张大人莫要感慨,打仗哪里有不死人了。围城战自来就是一种玉石俱焚的打法,大家都是用人命来填。倒是杨侯这什么口什么的好使得很,罩在嘴上,也不觉得臭。若在军中推广,也不怕瘟疫流行了。”

    “是口罩。”杨华笑了笑。进太原之后,因为死人太多,他命人将全城的蚊帐都收集起来,让妇女做成后世口罩的样子,以免城中爆大瘟疫。

    不但如此,他还在城外开出一快空地,把埋在城中的尸体都挖出来,尽数焚化了,埋在那片公墓里。

    杨华:“张大人,组织人手焚化尸体的事情还需要抓紧办理,对了,城中的饮用水就不要用井水了,直接去汾河上游用木桶运输。”

    杨华说这番话完全是一副上司口吻,张孝纯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已经甘心做杨华的副手了。现在太原以北是宗翰的主力,南面是银术可地残军。太原依旧处于包围圈之中,地方政务也得服务于军事。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再说了,所谓节度使,按照宋辽金宋初承五代旧规,节度使除本州府外,还统领一州或数州府,称为支郡,辖区内的军、政、财权,由节度使独揽。实际上是个半独立的小王国。

    后来虽然变成了武将的荣誉称号,但现在太原处于金人的包围之中,就算朝廷要调杨华的龙卫军离开,也没有可能。

    可以预见,在金军没有撤出山西之前,杨华就要在太原做这个实授地河东节度使,这一点不以人地意志为转移。

    于是,张孝纯很自然地适应了这个新局面。点头道:“好的,我这就去找你手下地管制使们商量下安葬死者事宜。不过,有两个问题。一,有不少百姓不愿意火葬死者;二,你说要用石灰在城中消毒,一时间也弄不到那么多石灰。”

    杨华想了想,说:“不能土葬,尸体会污染地下水。引起瘟疫。我没办法,你是知府,你来想。我只要结果,不要理由。其次,石灰,还怕找不到石灰吗?马上组织人烧。”他指了指街上满地的石头,说:“这些都是原材料,就地取材。”

    围困太原八个多月,金人把方圆百里之内地石头全用投石车扔进城来。现在,满城都是石头。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原城周遍,山石都以石灰岩为主,正是烧制生石灰的好材料。

    “好,我想办法去说服百姓。”张知府点点头,因为戴着口罩,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含糊:“听说朝廷的制使要来了。”

    杨华随意地说:“是,我也是刚听隆德府那边快脚递地消息。大概是我和王将军的的正式任命下来了。怎么了?”他觉张孝纯的面色有些古怪。问。

    张知府说:“杨侯大概还没想到那一层,历来我朝大将出征朝廷都要派遣文人监军的传统。这次颁旨,监军已经随队前来了。”

    “监军就监军吧。”杨华不以为然。

    龙卫军这半年来好生兴旺。随着西军的覆灭,已经独立支撑起山西战局。又这么一支军事力量孤悬晋阳,换成任何一个皇帝,也会担心到失眠。监军早晚要派,没办法回避。笑了笑,杨华说:“若真要派监军,我倒希望派张大人。”

    张孝纯苦笑:“杨侯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开这样的玩笑。我听信使说,这次来太原的监军是一个叫黄彦节地内侍。”

    “哦,没听说过。怎么了?”

    “阉狗!”张孝纯咬牙切齿

    王禀的脸色有些不自在起来,他是童贯的老人,张知府现在骂太监,把他也捎带着骂进去了。

    “呵呵,原来是个太监啊。”杨华倒不觉得意外。李纲被贬之后,朝廷政局有了剧烈的人事变动,原先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均势一下就被打破。不久,徐处仁、吴敏罢相,唐恪取而代之;许翰罢同知枢密院事,聂山、陈过庭、李回等得以进用。言官们又提起了徽宗内禅的旧事,指责吴敏当初主张徽宗让位,是秉承蔡攸的密旨;当初他能任门下省侍郎,也是蔡攸矫诏为之。这一盆污水泼过来,吴敏简直就是“六贼”的余孽了!

    天下人都知道,吴敏是李纲的政治盟友,清算吴敏也就是清算李纲,清算李纲也就是清算主战派。

    现在,朝局已经彻底被那批懦弱无能的主和派文官把持了。这些人在争权夺利时奋勇争先,上阵杀敌惟恐在前。要让他们来太原前线,简直就是要了他们地命。所以,一说往太原派监军,所有的文官都躲了。最后,这个任务就落到内侍们头上。

    迫于无奈,皇帝也只能胡乱派了一个太监过来了事。

    强力推荐一本玄幻类好书《异界之剑师全职者》,书号117424o,老作者的新书,绝对值得一看。

    天生白,诅咒之脉,一个被预言只有二十六岁的少年,他该如何踏上传说中的巅峰之路?

    且看一名世家公子,穿越到异世,靠著一柄古老之剑,挑战西方魔法师的传奇故事……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屁孩() 
“黄彦节这人怎么样?”杨华坐在椅子上,笑眯眯地问古松。

    “不知道,现在人还在半路上。”古松忙回答,说黄彦节到隆德之后,因为太原附近鏖战不息,也不敢前进,就勾留在那里等了几日。待到太原战事平息,就与来搬迁龙卫军家属和府库的杨志做了一路。

    因为沿途都有金人骑兵骚扰,他们一路行得极快,倒跑到军统司的密探前头去了。

    “什么,我每月花这么多钱在你们军统身上,原来养的是一群废物!”杨华神色一凛,劈头就是一个瓷碗朝古松扔了过去。

    古松急忙一闪。“当”一声,瓷碗在地上碎开。见主帅气成这个样子,古松知道不好,一起身就要往屋外跑。

    杨华大怒:“站住,我是老虎吗?”

    “杨侯虎威,末将闻风丧胆。”古松站住了,有些郁闷地说:“杨侯,我现在兼任捧日军都虞侯,又要招募士卒,又要编练部队,事务繁忙。再说,从隆德到现在,我军一直都在作战,根本就没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军统司对人员的要求又很严格,一直没合适的人手。还请杨侯恕罪。”

    “休养生息,嘿嘿,哪里有那么多时间?”杨华冷冷地说:“马上就要入秋了,宗翰绝对不会坐视银术可被我围歼。我看你古松也就是个说大话的,和那关群一个德性,你们文人就没一个可以信托。”

    说起这点。他忘记了再找古松的麻烦,烦躁地在屋子里转了几圈:“关群这鸟人现在去哪里了,难道是当了逃兵。以后若被我抓到,非剥了他地皮不可。”

    一听杨华提起关群,古松“啊!”地一声,忙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了过去。满面激动地说:“恭喜杨侯,关群有消息了,这是我在金营的细作传回来的消息。是关群的亲笔信。”

    “啊。他在金营,快快拿来。”一把抢过古松手中的信件,杨华飞快地读了一遍,良久在拍案大笑:“好,太好了,这个关群鬼点子真不少。”

    “实乃秒计也!”古松也感叹道:“如此一来。银术可还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不但如此。关群还为杨侯你平白得了上万大军。真是您地福将啊!”

    “呵呵。不错。不错。这人不错。照他说地做准备。此次作战计划就你我知道。小心泄密。”杨华点了点头。突然斜视古松一眼:“古松你说句实在话。我这人是不是脾气太暴躁了些。你们文人对我都极其不满?”

    古松本是杨华地老人。倒不怎么畏惧。怒道:“杨侯你觉得你脾气很好吗?杨华一笑。拱手:“我刚才冲动了。向你道歉。”

    古松慌忙下拜:“杨侯折杀我了。是古松无能。”

    “不不不。”杨华扬了扬手中那封密信:“有这封信在。你军统司当记第一大功。说吧。事成之后想要什么赏赐。都应了你。”

    古松一咬牙:“古松不要什么。只需要以后卸任军统司主任一职。专心带部队。你这活儿干起来没劲。”

    “滚,滚出去!”杨华大怒。

    古松一施礼,恼怒地朝外面走去。

    “回来,你还真走啊,事情都没商量好呢!”杨华忙将他叫住:“对了,监军一事你怎么看?”

    宦官做为皇帝地家奴和心腹。历来就是一个热门话题。北宋宦官的权力其实很大。不但广泛参与政治,还单独领军。甚至封王。

    就宦官担任监军一职从北宋开国以来便有成例,在《宋史》四十三名入传的宦官中。曾奉命监军的虽然只有四人,但钤辖者十四人、都监者十六人、巡检者九人、走马承受者八人。

    监军这一职务设置之初,虽有“止令奏报公事,不得侵预边事”之说,实际上其主要职责除了传递军令、奏报战果、察访敌情而外,便是监视军队。

    有点像后世的军政委,军队中的所有军事行动都得报监军知悉,点头之后才能得以实施。

    而且,因为宦官是皇帝的亲信,皇帝甚至以监军一言,便易边帅,以致其气焰赫然,军中大帅反要看起脸色行事。所以,这一职务地位虽低,权势却重。

    杨华本就是一个野惯了的人,现在朝廷派这么一个人物过来管束自己,让他很是难受,只恨不得立即派人过去,半路上把这个讨厌地家伙给暗杀了。

    古松看到杨华的忧虑,想了想,道:“实在不行,可联络张知府对其掣肘。”文官和宦官自来就是两个水火不容的团体,有鉴于唐末宦官之害,宋朝士大夫更是对宦官警惕有加。如果能够推张孝纯出来,未免不是一个好主意。

    但杨华还是摇了摇头,说:“没用,文官不能插手军务,再说,让张大人对我军队指手画脚算怎么回事。”

    古松想了想,又说:“如果那样,就只能有一个办法了。就是怕遭人物议。”

    “说。”

    “威吓。”古松道:“大人可吓吓那个什么黄公公,警告他这里是战场,安心呆在城里享福就是了,打仗的事不用他操

    “呵呵,这个主意不错呀,我杨华本来就是一个跋扈的人,还怕别人议论。”杨华一拍桌子:“太原四面皆敌,山高皇帝远,这地方我说了算。哼,那个黄公公若老老实实还就罢了,断少不了他的好处。如若唧唧歪歪,你们军统司找个由头做了他。”

    古松满头冷汗:“杨侯说的是。”

    朝廷派来的监军一行由隆德出,在杨志所率领地两百精锐的护送下随着梁红玉一众家眷在路上走了十余天。终于在八月底来到饱经战乱的太原。

    一大早,杨华便带着游奕骑出城十里迎接。

    他和全体军官带着三百骑兵全副武装,满面杀气,在路上一通猛跑,总算在长亭接到了黄彦节。

    黄公公的队伍规模很大,除了有杨志的两百士兵外,还有一众龙卫军军官的家眷。又是车又是马,队伍拖出去两里长。

    杨华等人有心给黄公公一个厉害看看。见了那队人马,立即一声呼啸,抽出马刀,带着队伍扑了上去。一时间烟雾滚滚,马蹄震得地皮颤。

    可还没冲到他们跟前,那对人马中的龙卫军护卫都出一片欢呼:“杨侯来了,杨侯来了,我们终于回家了!”

    然后。所以的家眷们都扑了上来,栏住军官们,大声哭号。而军官们也都垂泪不语。满世界都是“他爹,你没受伤吧?”、“郎君,可想煞奴家了。”

    杨华瞠目结舌地看着这一幕,他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下马威变了成一出闹剧,真是让人恼火!

    “哪个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