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细水长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细水长流-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样雪白的羊奶,然后又听那刚买到手就迫不及待喝一口尝味的人称赞这羊奶比豆浆香甜好喝没有豆腥味就拿着原先准备买豆浆或者豆腐脑的锅或者碗转买了羊奶家去。

    余财多和张乙在前店忙个不停,余金氏在厨房一边挤奶一边看火,也是分身乏术。幸而潘安来了。他在从车上卸下骡子和羊后,帮着余金氏烧火,方算是赶上了客人的订货。

    朱中人就住在北街巷子里。现他家买菜基本都是李家粮店。昨儿朱中人自听说羊奶能治抽筋后就给余财多交了五十文钱预定了十天的羊奶。

    朱中人因日常的在街面上跑生意,家常的误了饭点不算还因为忍不了饿死命地给自己肚里灌茶水而落下了严重的胃病——每到换季朱中人都要去医馆瞧一次郎中。

    胃不好的人容易缺钙。朱中人自然也缺钙,他有小腿肚转筋的毛病。

    今儿一早,朱中人去铺子取了羊奶家来后早饭,不想两口羊奶下肚他就感受到胃部的慰贴——他那每日早起抽痛的胃似被热盐袋捂过一样暖烘烘的,透着舒服。

    这羊奶,朱中人想:甭管治不治抽筋,只冲这喝下去后胃里的舒服劲儿就值得买啊!

    一碗奶太多,朱中人喝不下。想了想朱中人就跑去和余财多商量把他预定的一碗奶,早中晚三份来取。

    朱中人是真把这羊奶当药了,然后便以为这羊奶也得跟药似的早中晚都吃才能更好地激发药性。

    余财多听了朱中人的话也觉得有道理,然后他就在过了早忙后使张乙去杂货铺买了十个城里人家常盛饭用的三红碗洗净了放铺子里备用。

    余财多自己则拿笔给店里贴的羊奶告示“羊奶五文一碗”的碗后面加了个“大”字,然后又在下面加了一行“两文一碗小

    “五文三碗小”——大碗一碗恰好抵小碗三碗,算下来倒是零卖小碗合算。

    忙好早起这波,余金氏帮着潘安把挤过奶的羊装上车运回庄子,然后又喂了余下的两只羊。做完这些,余金氏刚坐下歇息,就看见张乙搬了个泥灶炉和小铁锅进来。

    “婶子,”张乙道:“灶给你煮羊奶,我煮饭拿这个泥灶就可以了!”

    余金氏闻言赶紧站起来道:“要煮饭了?我来吧!”

    “婶子坐着吧,”张乙一边从厨房缸里拿米一边笑道:“这铺子里的饭现都是我煮。”

    “今儿婶子也尝尝我的手艺!”

    余金氏……

    午饭果是张乙做的——张乙在米饭锅里蒸了腊肉,等饭肉熟后,把饭盛到钵头里,然后又烧了一锅青菜豆腐汤。

    铺子不能离人,得轮换着吃饭。张乙煮好饭食后就跑去北街店铺唤了余德来吃饭,然后回来又替了余财多看铺让余财多和余德先吃饭。

    余金氏看张乙忙活半晌结果却让男人和余德先吃饭禁不住赞道:“这孩子倒是极懂规矩!”

    余财多闻言点头认同道:“是个好孩子!人不只聪明,而且勤快。”

    余金氏心里一动,但看了眼余德啥都没说。

    余德和余金氏夫妻两个一处正吃着饭呢,便听到张乙唤自己。

    余德出来一看,原来是从北街买了烧饼的两个轿夫路过时瞧到铺子卖羊奶的告示来买羊奶。

    余德赶紧进厨房告诉余金氏。余金氏闻言连饭也顾不得吃了,立刻去挤了羊奶,然后生火烧煮好送了出去。

    人都是相互看的,有这两个轿夫在铺子门口喝羊奶,陆续地就又有人来买羊奶。如此又卖出二十来碗奶。

    只是余金氏这顿饭自放下筷子后再次拿起足隔了大半个时辰,以致比最后吃饭的张乙吃完还晚。

    作者有话要说:  庄子里的女人也走出庄子了。

    

136、没人手就关了呗(四月十六)() 
四月十七小满。还在小满前三天四月十四的时候; 常跟李满仓买菜的城里人就跟李满仓打听有没有蚕豆。

    于是四月十五; 本着试水的意思李满仓带了两筐蚕豆进城卖。

    李满仓卖青蚕豆依旧用草帽量,一草帽三文钱——一草帽六两; 不过李满仓做惯了生意,知道城里人爱占便宜,故而会多个尖儿; 如此一筐蚕豆竟是眨眼卖完。

    揣着卖得的三串多文钱,李满仓赶牛车回家。路过李家粮店的时候,李满仓看到铺子外面贴着的大红告示禁不住停下车张望,然后目光便定在了“羊奶五文一碗”。

    对于李家粮店卖蚕豆,李满仓一点也不奇怪; 蚕豆这么赚,有货源不卖才是奇怪。李满仓感兴趣的是李家粮店卖羊奶了。

    自从四月十二开始每天喝小半碗奶茶或者羊奶; 如今不过三天; 李满仓便感觉自己于去岁秋收出了大力后落下的腰背不适减轻了不少。

    李满仓的腰背并不似他爹一样有痛感,但干活时却能感到患处的无力和软弱; 以致伸不直胳膊; 使不上力。

    过去一冬,李满仓虽有意休息调养,但收效见微。先李满囤送奶茶家来,然后于氏分给他喝,李满仓都没当回事——他只当奶茶是比枸杞红糖茶更好喝的糖水。但等听他爹李高地说这奶茶能治腰腿疼后,李满仓方恍惚感觉这两天他早起搬菜筐子时腰背似乎没感觉到不得劲。

    郭氏也是家常的腰疼。李满仓有心让郭氏喝羊奶试试羊奶的效用,但奈何这羊奶是他哥孝敬他爹娘的——现他自己喝的羊奶都已是他爹娘嘴里省下来的; 他又如何能为了媳妇去跟爹娘讨要?没得寒了爹娘的心。

    现李家粮店既然出售羊奶,且价钱便宜,李满仓自然是喜出望外,求之不得了。

    拿着装水的竹筒,李满仓想买碗羊奶,然后便听到店里的伙计在告诉人:“客官,这羊奶明儿才有。今儿只是先贴出告示。”

    “客官,您可以预定。明儿一早会优先预定的客人。”

    李满仓听到了确信,方才家去。

    次日,也就是四月十六日李满仓拉了四筐蚕豆进城卖,结果也是一气卖完,净得钱六串还多。

    回家路过李家粮店时果然看到已经在卖羊奶。李满仓拿装水的竹筒过去打五文钱羊奶。

    卖羊奶的余福认识李满仓。不过他啥也没说,与其他人一般看待地给打了一碗羊奶,然后帮李满仓注进竹筒。

    李满仓拿了竹筒赶着牛车出了城门后寻了片小树林后停了下来。李满仓拿出竹筒打开盖子慢慢地喝了起来——夏忙在即,李满仓打算给自己和郭氏都好好补补身子。

    家里夏忙前虽然会杀鸡熬汤补身,但一只鸡要许多人吃,李满仓一般也就能喝到大半碗鸡汤。

    李满仓觉得这羊奶和鸡汤一样长精神,但价钱却便宜太多,不要太过合算。

    家去后,李满仓看郭氏来接便把半筒羊奶给了她,低声道:“这里面羊奶你赶紧地趁热喝了。爹说羊奶治腰疼,也不知对你是不是也有效。”

    丢下话,李满仓走了。郭氏拿着竹筒心里发热:她男人想着她呢!

    李满仓进屋和李高地说了今天卖蚕豆的情况,然后进屋放了钱便提了筐子去了田地。

    昨儿两筐豆三百文,今儿四筐豆六百文,明儿小满正日,李满仓琢磨着怎么也能卖个六筐八筐,然后挣个一吊钱,但结果下到地里,李满仓才发现地里能摘的豆子并不多——城里人眼利嘴刁,蚕豆老了嫩了都不要,而他家统共才一亩的蚕豆地,一个太阳根本出不了多少豆子。

    明儿能有两筐豆吗?李满仓看着地里来回淌了七八趟才勉强凑了一筐的豆荚无奈叹息:现就只能盼着傍晚能多收点豆了!

    眼睁睁看着钱却不能挣,李高地心里也不好受,但有什么办法呢?先前家里种蚕豆都是为了冬天家吃——在冬天菜园不出菜时,家家都是拿老蚕豆泡水剥豆瓣当菜。

    如此一家种个一亩地然后收两百斤老蚕豆也就够了。

    谁能想到城里鲜蚕豆能卖这么贵呢?

    李满仓心里难受,但还是要安慰李高地道:“爹,咱们今年秋耕多种些蚕豆也就是了。这钱总是赚不完的!”

    李高地摇头道:“明年就未必是这个价了。你想想开春的荠菜,市面上多了的结果。现蚕豆价钱不掉,就是家家都没蚕豆多!”

    闻言李满仓也是沉默。

    沉默中李高地忽然说道:“满园是不是也有半亩地的蚕豆?他还不知道鲜蚕豆值钱吧?”

    眼看满仓无蚕豆可卖,李高地方才开了口。

    李满仓一听自是立刻去寻李满园,郭氏一旁看到非常生气——她家就一辆牛车,且日常已被三个孩子和菜筐塞得满满当当,哪里还有空余载李满园和他家菜筐?

    李满园正差钱,闻讯自是喜不自胜。但可惜他家只半亩蚕豆,再仔细摘也只摘了两筐好蚕豆壳。

    午后,余庄头坐着潘安拉羊的骡车来了。

    余庄头到店后先仔细询问了今儿羊奶和蚕豆生意的状况,然后方当着张乙的面告诉余财多道:“昨儿午后老爷专程叫了我说你们日夜守在铺子里不能家去有伤人伦,然后让我安排往后你们轮番家去看望父母。”

    余财多原本以为他得到年底才能家去,现听余庄头如此一说,不禁问道:“哥,老爷真这么说?”

    余庄头点头道:“嗯。现我把这事告诉你,你看着安排,但要记住一条千万不能耽误铺子生意。”

    “嗳,嗳!”余财多欢喜得连声答应。

    张乙一旁听到也是欢喜万分。昨儿晚饭时候他听余德给余财多讲述新家情况,心里也是艳羡得恨不能立刻家去瞧瞧,不想今儿就听了这样的好消息——没准,张乙想:他能在她娘来铺子烧羊奶的前就先家去唬她一跳。

    后厨煮羊奶的余金氏听到这个消息就更高兴了:男人能家去,孩子们就能见到爹了!

    傍晚的时候余庄头拎了一篮子枇杷来见李满囤。

    李满囤瞧见枇杷不觉一愣,然后问道:“这枇杷现在就熟了?”

    一般枇杷成熟都在芒种,离现在还得半个月——红枣天天搁耳边念叨村里林地里的枇杷树,李满囤想不知道都不行。

    “老爷,”余庄头放下篮子道:“这是独果枇杷,比咱们本地的枇杷要早熟半个月。”

    “独果枇杷?”红枣好奇了。她低头瞅瞅篮子里的枇杷奇怪道:“这枇杷看着跟我家原先的枇杷没差啊!颜色,大小,形状都是一样?”

    “小姐,”余庄头耐心道:“这枇杷虽然样子一样,但味道更甜。咱们本地枇杷的果核一般是两个和四个。这个独果枇杷里面的果核只有一个。所以叫独果枇杷!”

    哇,新品种啊!红枣看着枇杷篮子流口水了……

    “老爷,”余庄头问道:“庄子里的独果枇杷熟了,是不是也搁铺子里卖?”

    “吃不完就卖吧!”李满囤点头道。

    没人嫌钱多,能卖钱总是好的。

    “暧!”余庄头答应了方才说起今儿店铺蚕豆和羊奶的事儿。

    似今儿两个店铺卖了两百斤青蚕豆得钱一吊倒也罢了,横竖李满囤昨儿已经知道青蚕豆好销,现就看这个价能卖多久了。

    让李满囤欣喜的是今天的羊奶生意——头一天就做了十只羊,近四百文的生意。这羊奶钱听着虽然不多,但平摊到一头羊也是有三十多文。

    一头奶羊可产奶六到八个月,这就意味着一头母羊每年光卖奶就能卖六七吊钱了,而他现在有五十头奶羊,这么一算,庄子一年就能多三百多吊的收入,其中他也能多得两百吊钱。

    这荒地养羊简直太合算了!

    因羊奶生意出息大,李满囤少不得要多问几句,然后便听说铺子里使的挤奶工是女人,一时间就有些迟疑——自古男女有别,这让一个女人离开丈夫身处一群男人中间做事,真的合适?

    《大诰》里可是有不少风化案例。

    红枣倒是觉得余庄头这事干得漂亮——前世女人能和男人分庭抗礼的根本原因可不就是女人能工作创造价值,不再依附男人生存吗?

    红枣前世虽不热衷女权,但也着实看不惯这世女人的唯唯诺诺。

    所以,红枣想:庄里女人能走出家门看看是好事。等她们见识了外面的世界,知道人生还有其他可能,然后再拿了做工的钱家来,想必往后在家也能硬气一点——“钱是英雄胆”,这女人有了钱,就有了胆气,自然就会成为英雄!

    红枣看李满囤沉默不语,想了想说道:“爹,要不让女人们进城做工的时候捎上孩子帮着烧火吧。”

    “刚我听了余庄头的话便觉得只一个人又是挤奶又是烧煮的忙不过来。今儿是有潘安帮忙,才能跟上生意。往后要是生意再好,潘安赶着运羊,也不得闲。”

    “而且咱们庄子小,人口有限。这些孩子倒是进城见识见识,将来咱们家再开新铺子也不至于寻不到人手而抓瞎。”

    李满囤听着有理,点头说道:“既是这样,余庄头,明儿你让女人们带个家里大些的能烧火的孩子去。孩子的饭食也按学徒算好了。”

    余庄头闻言自是千恩万谢。

    说好生意,又说夏收。

    “老爷,”余庄头道:“自从庄子里有粮食和羊奶生意,庄子里现有的两头骡子和两头牛就一直没得闲暇。这眼见就是夏收,地里要用牲口。这就有可能供不上铺子里的使用了。”

    “而且马上就是端午,城里家家都要舂糯米包粽子。到时,咱庄子里的人忙着夏收,也没人手去舂米。”

    余庄头说得确是问题,闻言李满囤的脸色凝重了。

    牲口倒是好说,李满囤想:他拿钱买就是了,但这大节下的粮店没人手舂米,这生意要咋做?

    红枣看她爹李满囤和余庄头两个人愁眉半天都想不出主意,就插言道:“爹,既然咱们没人手那就把铺子关了歇几天呗!”

    “反正割忙时候,村里学堂都要放假。咱们跟着学堂放假也说得通!”

    李满囤……

    余财多……

    反应过来,李满囤摇头道:“不行。这城里开得好好的铺子哪有突然关门的?这客人会咋想?”

    “难道客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